-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经集部
- 诸法集要经
诸法集要经
黑暗说为痴 是三皆可畏
谓三十六业 及彼四十行
九十八烦恼 周遍于三界
离十二因缘 一百八烦恼
善解法非法 常获无量乐
于十六现观 及彼十六空
了我法二相 是名为智者
善达道非道 及彼四究竟
解脱四瀑流 能灭诸罪垢
修习八圣道 出二种生死
显现彼十力 得证菩提果
明真俗二谛 及彼四念处
除三际无知 不为魔所伏
是五欲境界 初甘后则苦
令堕诸险难 是故常远离
以正智思惟 伏断诸烦恼
斯为具智人 世世常安隐
智能断诸惑 犹火焚干薪
正智若增明 令三宝显现
若乐智境界 常住寂静法
烦恼如毒蛇 则能害诸善
若具真实见 能利于自他
离老死过患 住最上寂静
若乐于轮回 常为彼缠缚
是烦恼冤贼 遍三有逼迫
若人知佛教 为众生演说
常修纯净行 得生于梵天
若厌离三毒 常供养诸佛
破坏彼轮回 如燃于槁木
若人知苦因 而不造诸罪
无量烦恼聚 于彼无能缚
智为胜光明 痴为极黑暗
若能善分别 此说为智者
若离痴过失 则无诸险难
为痴之所覆 何能得解脱
宁触于猛火 及毒蛇共处
善求寂灭乐 不应与痴俱
愚人无正智 如盲处黑暗
不怖畏轮回 常造非法行
众生为痴诳 常起于爱染
受世间贫穷 为衰老逼迫
由三世业果 从地狱生天
或天堕畜生 或受饿鬼报
众生由彼贪 随业往诸趣
复为痴罥拘 轮回三有海
无始造诸罪 受种种生死
由彼惯习故 曾不生疲倦
诸天为乐损 人世匮乏苦
地狱常烧然 傍生互相啖
饿鬼饥渴逼 皆由彼痴故
长处于轮回 何曾有少乐
愚痴著欲乐 由乐而受苦
不近善知识 无正法救护
若人具真实 常乐闻正法
修习诸禅定 彼则无忧苦
诸佛宣正法 如灯常照明
慈念诸众生 过如彼父母
众生由三因 造三种过失
循环三界中 三受常相逐
由三业所起 趣三恶险难
众生著乐故 驰骋于三有
若尊重三宝 当得三菩提
远离三种见 则不生诸苦
于彼昼夜中 三时常观察
谓彼老病死 三种过失藏
三业离邪思 善住三平等
不著于轮回 永离诸忧恼
于彼道非道 及空有等相
慈心善观察 当证无上道
是人意清净 不触诸染欲
永离诸垢浊 得解脱安乐
离三有贪求 常生于正念
是人于正道 决定无退转
众生痴所蔽 于智不通达
起无量贪爱 常为苦缠缚
懈怠无惭愧 习近恶知识
为地狱种子 智者善防护
由彼无惭愧 常造作众罪
后堕于险道 徒生于悔恼
起憍慢嗔恚 嫉妒并覆恼
愚痴无信根 何能生善道
嗜酒复贪财 起邪见妄语
常行碜毒因 定招地狱报
邪见障诸善 不应起少分
如是愚痴人 自投险恶道
谓起邪见者 非因而计因
彼为自欺诳 沉沦无出期
若人著邪见 徒修其苦行
诳惑于他人 愚痴生我慢
由愚痴黑暗 溺生死大海
是人无正因 以苦欲舍苦
随彼外道说 炙身求出离
智者令炙心 则能烧诸惑
若具修正智 能破诸烦恼
是名真丈夫 得离诸苦际
乐著世名闻 而互相谄赞
彼清净菩提 非邪见所得
于善不勤修 心常生掉举
贪著利养故 舍离彼净戒
乐著于酒味 好侵于外色
杀害诸众生 由此堕地狱
亲近恶知识 起邪见两舌
不获诸威仪 三业多毁犯
由我慢无明 所说无真实
于此世佗生 何能得快乐
为众苦沉溺 此灭彼复生
如诸佛所说 皆由无明行
若人起我慢 邪慢增上慢
此为苦根本 毕竟常远离
乐造作诸恶 无初中后善
随彼无明流 入生死大海
若人具胜智 善息除烦恼
能解一切缚 得至不灭处
由修胜智故 则能断诸惑
此说烦恼缚 由智得解脱
诸烦恼如薪 智火烧永尽
若乐欲境界 何能离缠缚
五欲为重瘴 能覆于智眼
常令诸众生 坏说法正道
于善说法者 当一心谛听
是人为法将 能敌诸魔军
谓于四颠倒 及世间八法
自不生正慧 则为彼欺诳
五欲如迅流 漂沦难出离
当以智舡筏 于彼能超越
由彼愚痴心 常乐著诸欲
轮回五趣中 何能得解脱
不如理作意 如火常炽然
若如理而行 如甘露除热
谓积集无明 从久远生起
以一智明灯 破灭令不现
若人具正智 则能趣涅槃
无智纵贪痴 则生于懈怠
若具智光明 坏三毒黑暗
是故当一心 持戒修净智
常以大智火 焚烧诸惑薪
若无此善根 为三毒所损
众生萦痼疾 偃卧命将终
痴迷无所依 眷属徒悲恼
由多作放逸 常乐愚痴行
为无量恶因 受众苦逼迫
是三毒过患 损恼诸众生
若正智相应 于彼悉除遣
当知彼智火 能焚烦恼山
惑业既无余 常栖寂静乐
说罪品第十五
谓由彼作意 常造诸罪恶
愚痴不了知 徒生于后悔
众生造诸罪 皆受于苦报
是故当远离 常求于乐果
初虽作少罪 后则堕险道
由痴覆彼心 出已而复造
小罪不防护 皆为地狱因
譬如微少火 能烧于山林
由罪生恶趣 受极重苦恼
彼于己如冤 何能得寂静
若人造诸罪 则无有少乐
若乐求乐者 当修诸善行
作善称善哉 造恶皆轻毁
修福乃为难 于罪何容易
若见造非法 生劣心随喜
由彼无智故 受苦复过是
若人造众罪 积集诸果报
是苦难堪任 于恶不应作
由造众恶故 定受其恶报
是故当远离 不作则无咎
若不怖诸罪 则习近恶友
由自造作故 感果非佗受
行善招善果 作恶受恶报
若造众罪者 于善则无有
若人著邪见 展转生诸罪
虽刀杖火坑 无与彼相似
若人离众恶 常修于善行
身语意清净 去菩提不远
若乐造诸恶 受极重苦恼
非由造恶故 而能得乐果
若乐修诸善 得最上快乐
此善非苦因 无颠倒受者
从无始劫来 作善得乐报
若造彼恶因 定获于苦果
为善亲良朋 造罪近恶友
憎嫉贤善人 彼则堕恶道
心若乐修善 则远诸罪恶
是人于菩提 如掌中不远
谓于所修作 初中后皆善
能生于乐报 舍此则不然
是故远诸罪 令善常相续
能离彼恶者 常获于快乐
无始生死中 数数受诸罪
愚夫痴所使 而不生疲厌
著欲造诸恶 不知后苦果
暂生于适悦 长时受苦恼
乐作诸罪者 世间共轻鄙
是故离诸恶 于善无令废
无益非究竟 受最上苦恼
是故彼智者 于罪常远离
若人具慈心 则不造诸罪
为恶自招殃 不作则不受
常造诸罪恶 依邪师邪教
若离彼二种 善住真实道
愚夫不觉知 乐造诸恶行
若离彼过失 常生于胜处
若乐作众罪 定为业所牵
不怖后轮回 于人身难得
若人怖诸罪 多乐作诸善
彼能趣菩提 得最上妙乐
若能离诸过 能修诸善业
是人于世间 获第一福报
善降伏诸根 为世所尊重
尽此一报身 得生于天中
若人鲜福德 无初中后善
罪恶常增长 则堕于地狱
若造作众罪 自招其恶果
作善如所见 定受于乐报
由不善种子 后生于险难
如昔所作业 因果皆相似
众生堕恶趣 皆由罪所召
如鱼吞彼钩 无因而得免
罪为苦之根 毕竟当除断
众生常染习 如具随不净
常习当爱乐 能破诸恶业
譬如压胡麻 华坏香不散
常乐著五欲 散乱无安忍
懈怠虚妄言 彼则定无善
若造众恶者 如长夜黑暗
若安住善法 如旭日出现
若人无嫉妒 此为善净行
愚痴作众罪 彼则常忿怒
如舡载少物 所至则能浮
众生罪若轻 则免沈诸恶
远离恶知识 常获诸快乐
于彼若随顺 则受诸险难
善了知业报 离微细毁犯
是人不著罪 如空泥不染
未闻者令闻 闻已能忆念
恶趣尚生天 何况具智者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
诸法集要经卷第七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说罪品第十五之余
明了罪福相 是为具智者
于此无正解 乃愚痴所作
善达诸功德 于过恶亦然
二种如实知 常获于乐分
若人造诸罪 如与冤同处
乐行善利者 如近于良友
由爱染造作 境界常现前
展转痴暗中 常受诸楚毒
欲境如稠林 贪爱常游处
愚夫不达法 何因能出离
堕彼地狱中 和合受众苦
当知不作罪 无由来至此
行善获胜报 无量福庄严
为恶自招殃 决定无能免
谓自他苦乐 循环三有海
由业风所吹 如波依于水
若人生于逸 常造作诸恶
以是因缘故 当堕于地狱
从地狱得脱 生于余趣中
复为欲所牵 忘昔所受苦
此心由惯习 暂悟即还迷
乐坏苦复生 不思惟后患
为五根所诳 狂乱侵佗境
受流转无穷 皆由爱缠缚
堕地狱鬼趣 傍生及边夷
或暂生天中 须臾还退殃
受诸趣流转 如世间车轮
皆由业习牵 而不生疲厌
设使生天中 受极妙快乐
福尽还退堕 此皆轮回行
堕莲华地狱 百千俱胝数
受无量苦恼 愚痴无厌怖
三界无有乐 皆为苦所逼
众生痴所盲 未尝怀忧畏
愚夫迷苦因 于苦不能了
是苦从因起 如种生其果
由苦乐所拘 于三有往返
唯除寂灭乐 永离诸忧恼
若在所生处 能思念诸苦
是苦不复生 离苦获安隐
若人能忆念 地狱中苦恼
则于彼乐中 少分而不著
如是了知已 世间悉虚假
当离诸过患 以慧善修作
寿命不久住 瞬息刹那间
断除彼恶因 常奉行众善
了住寿非坚 一切由心造
依正行所作 不求邪活命
未来世苦恼 何不生惊怖
痴索镇萦缠 狱火常烧煮
痴为不善法 违白净福业
能引恶众生 长沦于苦海
若人不怖罪 乐多造诸恶
展转地狱中 为狱火烧炙
如一微细火 则能烧诸物
愚夫罪少许 亦堕于地狱
若人怖恶道 不作诸罪行
能摄受正法 舍恶而从善
恶友生放逸 起无惭无愧
智者常远之 彼如火如毒
苦法为魔障 乐法无所碍
于二善分别 一切皆通达
远彼恶知识 乐广行施忍
慈念诸众生 是生天要行
地狱品第十六
若人邪活命 造作众恶业
今当说其报 后堕于地狱
谓等活黑绳 众合二号叫
烧然极烧然 无间地狱等
如是八地狱 方面各一门
彼一一狱门 四狱为城郭
铁城遍围绕 造恶者充满
狱卒叉罪人 如鱼烹鼎镬
雨山石器杖 斫截碎其身
日夜常悲啼 渴令饮铜汁
为极苦逼切 发声大号吼
受种种治罚 向四方奔窜
若人痴所覆 横生诸恶见
招彼地狱因 如海深且广
此下劣恶见 损害于自佗
无量苦因缘 汝为自缠缚
由著邪见故 恃己生憍慢
永堕恶道中 长时受极苦
由造彼恶业 汝今来至此
下劣愚痴人 自作何愁怖
作恶希善报 则无有是处
种植于深渊 必无其果利
若人纵愚痴 数亲近和合
为彼少乐故 后受于多苦
愚夫妄为乐 恋著于妻孥
起染污烦恼 皆由爱惑心
于己命终时 无一能救护
独趣险恶道 惨然而长逝
又彼地狱中 本无诸苦器
随造恶有情 自心之所变
譬如然妙香 倏尔飘无状
亦如群宿禽 夜集晓还散
或劫取佗财 及害彼身命
造此极不善 皆为痴所致
谓由彼痴故 从瞑入于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