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经集部
- 大乘密严经-唐-地婆诃罗
大乘密严经-唐-地婆诃罗
尔时宝髻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坐殊妙座。向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而作是言。尊者。于诸亿佛国菩萨众中最为上首。成最上智了所知法。无量悉檀皆已明见。在瑜只众能净彼疑。善知众生身之本起。能于一劫或一劫余。以妙音词演而不倦。何故不为诸仁等说。离诸逆顺似非似因。真实之法令诸智者心净无疑。舍蕴因缘疾得解脱。法与非法是蕴因缘。生于此身及后身故。智能脱苦爱为坚缚。尊者。众生之心因色与明。作意等缘驰散于境。其心速疾难可觉知。无明爱业以之浊乱。尊者。众生身中种种诸法。意为先导意最速疾意为殊胜。随所有法与意相应。彼法皆以意为其性。如摩尼珠显现众彩。如是之义仁何不说。又如众色摩尼之宝。随所相应种种明现。仁亦如是。具如来像住自在宫。诸佛子众所共围绕。亦应如是随宜说法。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密严佛土是最寂静是大涅槃。是妙解脱是净法界。亦是智慧及以神通。诸观行者所止之处。本来常住不坏不灭。水不能濡风不能燥。非如瓶等勤力所成寻复破坏。非诸似因及不似因之所成立。何以故。宗及诸分是不定法。诸宗及因各差别故。密严佛土。是转依识超分别心。非诸妄情所行之境。密严佛土是如来处。无始无终非微尘生。非自性生非乐欲生。不从摩醯首罗而生。亦非无明爱业所生。但是无功用智之所生起。出过欲界及色无色无想天中闇冥之网。密严佛土阿若悉檀。非因明者所量境界。亦非胜性自在声论毗陀如是等宗之所显示。乃至于资粮位智慧之力不能照了。唯是如来十地所修清净智境。诸仁者。一切凡夫迷于世间为业非业。我今当说业非业义。令诸定者获于安乐。即说偈言。
内外一切物 所见唯自心
众生心二性 能取及所取
心体有二门 即心见众物
凡夫性迷惑 于自不能了
所见众境界 皆是自所为
瓶等相现前 求之悉无体
诸仙智微劣 不能明了知
舍于真实理 而行分别路
是心有二性 如镜含众像
亦如水现月 翳者见毛轮
毛轮璎珞珠 此皆无所有
但从病翳眼 若斯而显现
瓶衣皆自识 众生亦复然
虚妄计著人 不知恒执取
众生及瓶等 种种诸形相
内外虽不同 一切从心起
此密严妙定 非余之所有
若有能修行 生于众福地
或生欲自在 及以色界天
乃至无想宫 阿迦尼吒处
空识无所有 非想非非想
如是诸地中 渐次除贪欲
住彼非究竟 寻来生密严
佛子众围绕 自在而游戏
汝应修此定 何为著亲属
眷属相羁缚 轮回生死因
男女相耽爱 精血共和合
如虫生臭泥 此中生亦尔
九月或十月 诸根渐成就
时至出母胎 譬如虫蠕动
从此而长大 乃至心了知
我观诸众生 生生悉如此
父母无有数 妻子亦复然
一切诸世间 无处不周遍
譬如石女人 梦已忽生子
捧对方欢乐 寻又见其亡
悲哀不自胜 忽然从睡觉
不见有其子 初生及后终
又梦山川中 田野村城邑
人众悉充满 共营诸业务
彼此互相见 犹如世所为
及从于睡觉 一切皆非有
复有多欲人 梦瞻于女色
姿容极姝丽 服玩皆珍绮
在梦极欢娱 觉已即无见
一切世间事 当知悉如是
王位及军旅 父母等宗亲
但诳于凡夫 体性皆非实
汝于如是定 何故不勤修
无量诸声闻 独觉及菩萨
在于空闲处 山林恒寂静
或住于乳海 及以摩罗延
须弥与膑陀 摩醯因陀罗
鸡罗婆利师 乃至雪山等
或在劫波树 波利耶多罗
拘鞞罗树下 半柱婆罗上
食阎浮果味 及诸不死食
具足诸神通 而常修此观
过去未来世 常坐于莲花
结跏身不动 正定恒观察
诸根善调摄 不散于众境
譬如象得钩 离欲而三昧
世间若出世 一切诸定中
佛定净无垢 贪爱皆除遣
遍处无色定 无想等禅中
见日月莲花 水火虚空相
若离是分别 其心不动摇
即于三昧中 见无量诸佛
一时共舒手 以水灌其顶
如是入佛地 一切皆明觉
具足众色身 随宜而普现
力通诸自在 三昧陀罗尼
如是等功德 莫不皆成就
分析于诸色 乃至观微尘
自性无所有 譬如彪兔角
无分无分者 蕴有蕴亦然
同于幻所作 一切皆如是
此中无业果 亦无作业人
无能作世间 设有非能作
能作待于作 何名能作人
此言成过失 说者非清净
若谓云何有 水轮与地轮
及众生世间 次第而安布
诸趣各差别 彼此互往来
谁复作诸根 随情取于境
此等皆分别 展转而变异
同于乳酪酥 如是生住灭
若业若非业 于斯生妄计
定者常观此 如梦与干城
众生无始来 戏论所熏习
生起于分别 种种众过咎
诸根犹如幻 境界同于梦
能作作及业 定者不分别
智慧微劣者 妄生诸恶见
计有于能作 作一切世间
或谓摩尼珠 金银等众矿
鸟兽色差别 刺端纤以利
此等谁所为 当知无作者
世间非胜性 微尘等缘作
亦非无有因 自然而得有
惑心妄计者 不知其体性
为业为非业 如是而分别
如毒入于乳 随变与相应
诸法亦复然 分别常俱起
法性非是生 亦非是灭坏
惑者不能了 种种异分别
定者应观察 世间唯积聚
若业若非业 于此勿思惟
诸趣互来往 譬如于日月
在空无所依 随风而运转
业性甚微隐 密严者能见
修行观行人 不为其所缚
譬如火烧木 须臾作灰烬
智火焚业薪 当知亦如是
又如灯破闇 一念尽无余
诸业之闇冥 多劫所熏聚
牟尼智灯照 刹那悉除灭
大乘密严经分别观行品第五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大众。诸仁者。譬如有人在空闲地。以泥瓦草木葺之成宇。既而谛观一一物中无舍可得。又如多指共合成拳。离指求拳即无所有。军徒车乘城邑山林。瓶衣等物一切皆是和合所成。智者观之悉如梦事。凡夫身宅亦复如是。诸界积集。譬如高山危脆不安同于朽屋。不生不灭非自非他。如乾闼婆城。如影如云如阳焰如缋像。虽可现睹性常清净。远离一切有无分别。如盲与跛相假而行无决定性。乃至分析至于微尘。但有空名都无实物。若诸定者作是思惟。即于色声等法不生觉念。谁觉念已心得休息。泰然解脱不受诸有。常乐修行甚深禅定。诸天仙等端正女人而来供养。如观梦事不生染著。身虽在此。诸仙外道持咒之人。乃至梵天不能见顶。是人不久生摩尼宝藏宫殿之中。游戏神通具诸功德。此观行法是大心者所行境界。仁应速发广大之心。大心之人疾得生于光明宫殿。离诸贪欲嗔恚愚痴。乃至当诣密严佛土。此土广博微妙寂静。无诸老死衰恼之患。远离众相非识所行。妄计之人所不能得。诸仁者。此土清净观行所居。若怀希仰当勤修习。断贪嗔痴离我我所。何以故。贪等烦恼取诸境界。若取于境即三觉生。如有女人端正可喜。有多欲者见已生著欲心迷乱。若行若坐饮食睡眠。专想思惟更无余念。彼女容相常现于心。此心即为境界淤泥之所浊乱。是故于境不应贪著。诸仁者。譬如有人见牛鹿山羊有角之兽。即于彪兔生无角解。若使不见牛等有角。于彪兔等决定不生无角之见。世间妄见悉亦如是。妄有所得起有分别。后求其体不可得故。便言诸法决定是无。乃至未离分别之心。常生如是不平等觉。诸仁者。应以智慧审谛观察。心之所行一切境界。皆如妄计见牛兔等。若诸佛子作如是观。随其意乐或生人中为转轮王。有大威力腾空来往。或生日月星宿之宫。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乃至自在天主摩尼藏殿。或生色界梵身等天。修行定者十梵之处。无烦无热善见善现阿迦尼吒。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住于彼已渐除贪欲。从此而生清净佛土。常游妙定至真解脱。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说偈言。
如因瓶破 而成于瓦 刹那各别
恒是无常 因种生芽 芽生种坏
又如陶匠 以泥作瓶 泥是奢摩
瓶如其色 若复兼用 余色泥作
火烧熟已 各杂色生 箭竹生葱
角生于蒜 不净之处 蝇生于虫
世间之中 有果似因 或有诸物
不似因者 皆因变坏 而有果生
微尘等因 体不变坏 不应妄作
如是分别 无能作我 内我胜我
亦无我意 境界诸根 和合为因
而生于识 智者方便 善知众境
破烦恼等 一切诸魔 世有贪爱
如淡得蜜 贪爱若除 众缚悉解
如蛇螫物 嗔毒亦然 生死趣中
多所恼害 诸仁若欲 令彼除尽
宜各勤心 修于观行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建立品第六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众言。诸仁者。我念昔曾蒙佛与力而得妙定。廓然明见十方国土修世定人。及佛菩萨所住之处。于如是处中密严佛土安乐第一。诸佛菩萨数如微尘处莲华藏。我于尔时一心瞻仰。寻从定出即自见身。与诸菩萨在密严土。复于尔时见解脱藏住在宫中。其量大小如一指节。色相明洁如阿怛斯花。亦如空中清净满月。我时见已便生念言。此为是谁。而有如是不思议事。作是念时。即见我身在其身内。于中普见一切世间。尔时莲花藏中无量菩萨。以佛神力亦如是见咸生是念。此为希有不可思议。时天中天所为事毕还摄神力。诸菩萨等悉复如故。我时见此希有事已。知诸菩萨种种变现。是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仁者。如来昔为菩萨之时。从初欢喜至法云地。得陀罗尼句义无尽。及首楞严等诸大三昧。意生之身八种自在。如应而现游戏神通名称光明。如是等一切功德悉已成就。转复清净逮成正觉。住密严土随宜变化。佛及菩萨种种色像。自然周遍一切世间转妙法轮。令诸众生速灭痴闇修行善法。或有菩萨见佛身相尸利婆蹉等。具足庄严自然光明犹如盛火。与诸菩萨住如莲华清净之宫。常游妙定以为安乐。或见大树紧那罗王。现百千亿种种变化。如月光明遍诸国土。或见无量佛子。智慧善巧众相庄严。顶饰宝冠身佩璎珞。住兜率陀等诸天之宫。或见普贤有大威力。得一切智无碍辩才。身相光明独无伦比。所居宫殿如净满月。虽住密严正定之海。而现众色像靡不周遍。一切贤圣所共称誉。无量天仙乾闼婆等。国王王子并其眷属围绕侍卫。或复见有观行之师。诸佛子众所共围绕。住禅寂静犹如睡眠。而离惛沈懈怠等过。悉曾侍奉无量诸佛。或复有见为大导师。降神诞生出家苦行。一心正定乃至涅槃。于虚空中行住坐卧现诸神变。令阎浮提至色究竟。诸天人等莫不瞻仰。诸仁者。诸佛体性唯佛所知。佛之智慧最上无比。如释迦牟尼人中师子之所已得。汝诸佛子咸当得之。是故仁等应生净信。信为佛体必当解脱。斯人或作转轮圣王及诸小王。乃至或生梵天等宫而为天主。是诸佛子转复精进。于莲花藏清净佛土。与诸菩萨莲花化生。入一乘道离贪等习。乃至降伏欲界天魔。夫精进者志无怯弱。光隆佛家王诸国土。诸仁者。若欲作佛当净佛种性。净种性已必为如来之所授记成无上觉。利益一切诸修行者。譬如大地与诸众生而作所依。又如良医善调众药。周行城邑普心救疗。佛亦如是。平等教化心无分别。设有众生割截肌肤心亦不动。诸仁者。内外境界心之所行。皆唯是识惑乱而见。此中无我亦无我所。能害所害害及害具。一切皆是意识境界。依阿赖耶如是分别。譬如有人置珠日中。或因钻燧而生于火。此火非是珠燧所生亦非人作。心意识亦复如是。根境作意和合而生。此性非如阳焰梦幻迷惑所取。亦不同于龟蛙之毛及以兔角。如霹雳火。为从水生为从电生为雷生耶。无能定知此所从生。如见陶师造于瓶等。欲等心法与心共生。亦复如是。诸仁者。心之体性不可思议。密严中人善能知见。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亏盈。而月体性未尝增减。藏识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无智之人妄生计著。若有于此能正了知。即得无漏转依差别。此差别法得者甚难。如月在云中性恒明洁。藏识亦尔。于转识境界习气之中而常清净。如河中有木随流漂转。而木与流体相各别。藏识亦尔。诸识习气虽常余俱不为所杂。诸仁者。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诸仁者。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众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余之七识。由是凡夫执为所作能作内我。诸仁者。意在身中如风速转。业风吹动遍在诸根。七识同时如浪而起。外道所计胜性微尘自在时等。悉是清净阿赖耶识。诸仁者。阿赖耶识由先业力及爱为因。成就世间若干品类。妄计之人执为作者。此识体相微细难知。未见真实心迷不了。于根境意而生爱著。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说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