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道地经

  计无央数诸上味  堕住腹中而无异
  于体变化等不净  故行道者不贪食

  虽当饭食不求于肥趣欲支命。譬如大官捕诸飞鸟。皆剪其翅闭著笼中。日择肥者以给官厨。时诸飞鸟日日稍减。中有一鸟心自念言肥者先死。若吾当肥亦死如前。设不食者便当饿死。今当节食令身不肥亦莫使羸。令身轻便出入无碍。不为宰人所见烹害。羽翼可得渐渐生长。若从笼出便可飞逝从意所至。修行道者亦计如是。食趣安身令体不重。食适轻便少于睡眠。坐起经行喘息安隐鲜大小便。身依于行淫怒痴薄。其修行者当作是观。吾不贪身除诸情欲。此身非要骨锁相支。今此身中但盛不净无有坚固。譬如怨家无益罗网。常怀怨贼而伤亲友。当消息之供养奉事。譬如王者当以如何。遵承佛教坐起经行令无灾患。常观污露具知多秽。将养其命趣得行道。如有亲属不可弃舍身亦如是。沐浴饭食衣被盖形。如爱一子常将护之。不令寒温饥渴之苦。非为蚊虻蚤虱所啮。如有逆贼收闭牢狱。狱吏考治若干种榜。卿为前后劫盗谁物。家居所在盗何所藏。与谁同伴魁师党部耶。五毒治之气绝复苏。即自思惟。以何方便得脱榜笞。心便开解对狱吏首。远计某国大长者子名曰禁戒。前后所偷皆著彼所。居止其家共行窃盗是吾伴侣。狱吏闻之收长者子。与前贼共同一牢中俱系铁靽。时长者子家有饷来。便自独食不分与贼。贼大嗔怒张目啮齿。汗出叹息欲兴恶意。令长者子不济其命。况乃独食。今我自在则当逼之。不独饮水。何况独食。其长者子少小骄乐。不忍须臾不行左右欲至舍后。便报贼言。共至厕上。其贼报言。在卿所至。吾不能行。时长者子逼急穷极。谓其贼言。无过于子。子横牵吾闭在刑狱。今欲小起反不相从乎。设不共系终不相报。吾假相犯卿便说之。以当省过而谢其罪。时贼答曰。子实无过。吾横相牵。卿眷属多。欲自免罪。不见考治。蒙得饮食故相枉耳。仁有饷来而反独食。永不相分故不相从。时长者子则报贼言。解子所恨。从今以往终不相失。若有饷来先当饭子。然后自食。曼我命存。愿到舍后使身气通。贼乃随之。后日饷来便敕婢使。所持饭来先奉亲厚。所食之余尔乃给我。时婢奉教辄如其言。使人还归具启长者。长者闻之心怀恚怒。明日诣狱谓其子言。卿生豪族。反与逆贼恶人从事。而与亲厚都不觉知。此横牵汝闭在牢狱。其子报言。父所言是。不敬此人以为亲厚也。具知是贼耳。我欲小行逼不相从。身重腹胀眼反耳聋。头痛背裂胁肋欲拔。胸怀气满喘息欲断。心意烦乱迷不自觉。诸节欲解骨体疼痛。命欲穷绝。恶对在上。汗出短气。而贼语我。卿能随吾。如病从医。尔乃可耳。先以饭我。然后自食。吾当相从。用贪身命故为亲厚也。如长者子具知此贼为怨家也。用穷逼故于外示现若如亲厚。而内疏薄。知四大寄非常之物。四事增减辄无安隐。如蛇虺毒。如幻野马。水月山响。解身如是。其行道者亦复解此。晓知五阴皆为怨贼。趣以衣食将养其体令不危害。夙夜专精如救头然。非以懈废得成道德。至于无为。度于三界始终之患。

    修行道地经伏胜诸根品第十二

  其修行者淫怒痴薄。设不习尘无所娆害。未成道德非见圣谛自谓获矣。如是行者自诫心意。放之在于色声香味细滑之念。著于五阴所作未办。设心不随五阴盖者则知得道。若其心乱随诸情欲。即还恐懅当更精进。如牧牛者牧牛于泽。其牛奔突践他禾谷。牧牛者恐怖其主觉之。牵将归家以杖捶治。明日复出还在牧上。阳如不视知复犯他禾稼不也时牛心念。牧者不见复食他苗。其主见之便复挝榜。牛后恐畏不敢复犯。行者如是自诫五根。不随情欲则知道成也。若从六衰即还自制。观三涂之苦生死之难。昼夜精勤胜前万倍。所未获者当令成就。已得成就令不放逸。

    修行道地经忍辱品第十三

  设使有人挝骂行者。尔时修道当作是观。所可詈詈但有音声。谛惟计之皆为空无。适起即灭。譬如文字其名各异。一一计字无有骂声。譬如一盲目无所见。正使百盲亦无所睹。骂亦如此一字不成。正百千字亦悉空无。设使父母家室亲里。共称誉我亦复皆空。当作是观。譬如夷狄异音之人。虽来骂我譬如风响。是声皆空。

    修行道地经弃加恶品第十四

  假使行者坐于寂定。人来挝捶。刀杖瓦石以加其身。当作是观。名色皆空。所捶可捶。悉无所有。本从何生。谁为嗔者。向何人怒。我宿不善得致此患。设无名色无缘遭厄。我若欲嗔报其人者。众怨甚多不可悉报。譬如毒蛇及与百足。蚤虱蚊虻蚑蜂之属。是辈娆人无以加报。假使能除外诸忧患。安能辟除其内体中。四百四病八十种虫。以是之故当伏内心。灭诸垢秽寂定其志。故谓修行。

    修行道地经天眼见终始品第十五

  其修行者假使睡眠。当念无常不久趣死。想于众苦生死之恼。澡手盥面瞻视四方。夜观星宿以自御心。弃捐懈怠不思卧寐。若睡不止当起经行。假令不定当移其坐。想欲见明。虽心中冥。思惟三光。令内外明。于是颂曰。
  当念生死苦  观罪睹四方
  省视外光影  内心求照明
  灭坏睡眠冥  若日消除闇
  如是虽闭目  所见逾开者

  其修行者。常思见明。昼夜无异。分别大小是非所趣。远行普学无所不博。思惟如是则得道眼所见平等。无有弥延及净居天。于是颂曰。
  虽为眠目常如开  禅定所见逾天眼
  普视世间众生类  彻达天上无不见

  其修行者已成道眼。悉见诸方三恶之处。譬如霖雨一旦晴除。有明眼人住于山顶。观视城郭郡国县邑聚落人民。树木花实流水源泉。师子虎狼象马羊鹿。及诸野兽。行来进止皆悉见之。于是颂曰。
  譬如明镜及虚空  霖雨已除日晴明
  有净眼人住高山  从上视下无不见
  又观城郭及国邑  其修行者亦如是
  睹见世间及禽兽  地狱饿鬼众生处

  修行如是睹三千界。见人生死善恶所趣。是之名曰所达神通。于是颂曰。
  虽有甘露无上味  见三千世德逾彼
  其修行道随佛教  疾得神通无挂碍
  佛皆普见一切净  愍伤众人故说此
  决终始根令速度  以无极义而分别

    修行道地经天耳品第十六

  识慧为毂寂应缘  无所挂碍顺正道
  其有转此道法轮  稽首转轮大圣族
  察省若干之伎乐  设有悲哀心正等
  闻诸天人地狱声  叉手稽首尊净性

  其修行者适成天耳。便得彻听亦无烦愦。譬如有人掘地求藏。本规索一并得余藏。行者如是本求天耳彻听随从。悉闻天上世间之声。于是颂曰。
  计彼修行者  兴法以善权
  精勤得天眼  睹天上世间
  彻听自然生  所闻亦无限
  如人地求藏  自然得余宝

  譬如夜半众人眠寐。一人独觉上七重楼。于寂静时听省诸音。妓乐歌舞啼泣悲哀挝鼓之声。修道所见亦复如是。心本寂静遥听地狱啼[口*睪]酸苦。见闻饿鬼及与畜生。天上世间妓乐之音。是为天耳神通之证。于是颂曰。
  如夜众庶皆眠寐  一人起上七重楼
  静心而听一切人  妓乐歌舞之音声
  其修道者亦如是  天耳彻闻诸音声
  其在三界诸形色  悉晓了知其语言
  从无央数大经义  我得其余服甘露
  譬如人病服良药  今演世尊天眼教

    修行道地经念往世品第十七

  智慧为牙善根元  经法成华德为果
  解脱示现立不动  今吾归命佛大树
  从亿百生殖善根  昔无限世寂梵行
  识百千亿本宿命  佛觉意强归心定

  假使修行心自念言。吾从何来致得人身。以天眼视明心彻睹。本生为人若在非人。譬如有人从一县邑复至一县。识前往反坐起之处也。修行如是。自念本生所历受身。名姓好恶寿命长短。饮食被服皆悉识之。彼没生此此终生彼。如是之比知无央数。所更生死。是号曰识本宿命神通。于是颂曰。
  以天眼睹曰修行  知无数劫所历生
  皆见过去可受身  譬如乘船自照面
  佛所生处悉识念  吾观诸经而钞取
  是为号曰昔所更  以慧之心采至要

    修行道地经知人心念品第十八

  不可计哀宣  知众所趣念
  自睹心所思  是非定放逸
  志所怀至意  解了无量智
  而除诸瑕秽  愿归尊最胜

  其修行者以天眼。视人及非人是非善恶端政丑陋。彻睹心行所明窈冥。喜嗔恚者其心如斯。志和悦者当所趣矣。于是颂曰。
  天眼之彻视  见诸人非人
  睹察众颜色  亦睹心所念
  知其意本元  何缘获此行
  其修道悉省  怀嗔及和悦

  譬如有人坐于江边。见水中物鱼鳖鼋鼍。及无央数异类之虫。修行如是。睹众生心。所念善恶了了无疑。是名神通知他人心所念善恶。于是颂曰。
  觉眼明了心清净  因修道行而获斯
  知他心念所思想  犹如见树根枝叶

  譬如贾客欲得水精之珠。便入江海则得此宝。并获真珠金刚珊瑚砗磲马瑙。修行如是。弃于睡眠专心在明。则得天眼并获天耳神足。自知己所从来见他人本。是故修行当习觉明。于是颂曰。
  如以一事入江海  而获无数大珍宝
  修行如是除睡眠  天眼听飞识本末
  修行若斯志寂定  今吾所宣如佛教
  见无量色逾天眼  睹众生心念是非
  其忍辱力逾于地  柔软安和过于水
  秉志坚固如须弥  越于人民超虚空
  深慧过于江  如海无嗔恨
  其德莫能及  愿稽首最胜
  其心而怀道  诸天所嗟叹
  执心而一定  非以为欢喜
  彼调柔等意  非以所增减
  明德无轻戏  吾愿稽首礼

  假使修行心有轻戏。便当思惟愁戚之法。会当归死未得度脱。无常之法非欢喜时。所有恩爱会当别离。于是颂曰。
  无数诸川流  满若耶氾水
  未度死河法  耗乱反欢喜
  无量之恩爱  不久当别离
  非常之恶对  各追随罪福

  其修行者心自念言。吾傥命终不成道德。亦未向道或恐犯逆。不随法教入于三涂。不得免济无底之患。堕众邪见得无迷惑复更胞胎。将无积骨若如太山。或恐断头血如江海。或值涕泣泪如五河。与父母别。妻子无常。兄弟死亡。忧恼无量。于是颂曰。
  尚未得成道  不断恐死原
  当更百千难  当复入胞胎
  未除忧戚根  遇众无量恼
  不得归圣道  三涂自然开

  修行自念宿夜恐惧。傥堕禽兽非法之处。常怀害心转相夺命。无有羞耻从冥入冥。已堕此患难复人身。一钱投海求之可得。已失人身难得于此。于是颂曰。
  贪淫所盖怒痴冥  欲杖所驱无羞惭
  以入畜生之云雾  而堕此苦复人难

  行者自念。我身将无堕于饿鬼。曾闻其人执持瓦器。盛以涕唾脓血及人秽吐。以为饮食遍行乞丐。于是颂曰。
  以不净之器  瓦杅而不完
  盛脓血涕唾  服之如饮水
  贪餮常斗诤  凶罪之所致
  作行如是者  则堕饿鬼道

    修行道地经地狱品第十九

  修行自念。我身将无堕于地狱。曾闻罪人适共相见。则怀嗔恚欲还相害。手爪锋利若如刀刃。自然兵杖矛戟弓箭瓦石也。当相向时刀戟之声若如破铜。兵仗碎坏刀矛交错。若如罗网。罪人见此心怀愁忧。于是颂曰。
  是辈诸罪人  在地狱相害
  意欲得兵仗  应心皆获之
  刀刃持相害  如水罗网动
  犹夏日中热  刀刃炎如是

  或有恐怖不自觉知。又有称怨而怀毒恚。欲相害命以此为乐。遂兴诤斗转相推扑还相伤害。节节解之头颈异处。或刺其身血流如泉。刀刃在体痛岂可言。刀疮之处火从中出。或身摧碎譬如乱风吹落树叶。有卧在地身碎如蔑。须臾之间身复如故。于是颂曰。
  挽发相叉蹋  展转相牵曳
  罪人会共斗  苦恼无央数
  恐怖更相加  当尔时大战
  譬若拔丛树  相推压如是

  尔时罪人须臾平复。凉风四来吹令如故也。守狱之鬼水洒人上。已活且起过恶未尽。故使不死闻狱鬼声即起如故。于是颂曰。
  以水洒其身  凉风来吹之
  尔时狱罪人  又闻守鬼言
  罪人身坏碎  即活而有想
  尘劳罪未尽  当复受考治

  尔时罪人住转复相见即怀嗔恚。口唇战栗眼赤如血。肠胃脱落战斗如故。结怨以来其日固久。身体伤坏。堕地流血。譬如浊泉。身体平复。复从地起。相害如故。于是颂曰。
  堕于地狱中  勤苦不可言
  相害怀大恐  宿罪之所致
  数数而见害  还复活如故
  恶意反相向  种罪无休息
  于此世间人  喜造为杀害
  在于想地狱  受罪如本行
  是故同行人  久长处罪狱
  相夺命无数  死复生如故
  住世犯罪者  堕于想地狱
  譬如芭蕉树  适坏旋复生

  罪人若堕黑绳地狱。彼时狱鬼取诸罪人。排著热铁之地。又持铁绳及执铁锯。火自然出拼直其体。以锯解之从头至足令百千段。譬如木工解诸板材。于是颂曰。
  守狱之鬼受王教  铁绳拼身以锯解
  其锯火然上下彻  扑人著地段段解

  守鬼又以斧斫其身斤凿并行。譬如木工斫治材木。或令四方而有八角。治罪人身亦复如是。于是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