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

  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言如来得广长舌。当知如来于无量劫已离妄语。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凡所发言诚谛无虚。善男子。如汝所言。波旬往昔启请于我入涅槃者。善男子。而是魔王真实不知涅槃定相。何以故。波旬意谓。不化众生默然而住便是涅槃。善男子。譬如世人见人不言无所造作。便谓是人如死无异。魔王波旬亦复如是。意谓如来不化众生默无所说。便谓如来入般涅槃。善男子。如来不说佛法众僧无差别相。惟说常住清净二法无差别耳。善男子。佛亦不说佛及佛性涅槃无差别相。惟说常恒不变无差别耳。善男子。佛亦不说涅槃实相无差别相。惟说常有实不变易无差别耳。善男子。尔时我诸声闻弟子生于诤讼如拘睒弥。诸恶比丘违反我教多犯禁戒。受不净物贪求利养。向诸白衣而自赞叹我得无漏。谓须陀洹果乃至我得阿罗汉果。毁辱于他于佛法僧戒律和上不生恭敬。公于我前言如是物佛所听畜。如是等物佛不听畜。我亦语言如是等物我实不听。复反我言如是等物实是佛听。如是恶人不信我言。为是等故我告波旬。汝莫悒迟。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善男子。因如是等恶比丘故。令诸声闻受学弟子不见我身不闻我法。便言如来入于涅槃。惟诸菩萨能见我身常闻我法。是故不言我入涅槃。声闻弟子虽复发言如来涅槃。而我实。不入于涅槃。善男子。若我所有声闻弟子说言如来入涅槃者。当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伴党。邪见恶人非正见也。若言如来不入涅槃。当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伴党。正见之人非恶邪也。善男子。我初不见弟子之中有言如来不化众生默然而住名般涅槃也。善男子。譬如长者多有子息舍至他方。未得还顷诸子并谓父已死矣。而是长者实亦不死。诸子颠倒皆生死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不见我故。便谓如来已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而般涅槃。而我实不般涅槃也。声闻弟子生涅槃想。善男子。譬如明灯有人覆之。余不知者谓灯已灭。而是明焰实亦不灭。以不知故生于灭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虽有慧目以烦恼覆。令心颠倒不见真身。而便生于灭度之想。而我实不取灭度也。
  善男子。如生盲人不见日月。以不见故不知昼夜明闇之相。以不知故便说无有日月之实。实有日月盲者不见。以不见故生于倒想言无日月。声闻弟子亦复如是。如彼生盲不见如来。便谓如来入于涅槃。如来实不入于涅槃。以倒想故生如是心。善男子。譬如云雾覆蔽日月。痴人便言无有日月。日月实有直以覆故众生不见。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以诸烦恼覆智慧眼不见如来。便言如来入于灭度。善男子。真是如来现婴儿行非灭度也。善男子。如阎浮提日入之时。众生不见以黑山障故。而是日性实无没入。众生不见生没入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为诸烦恼山所障故不见我身。以不见故便于如来生灭度想。而我实不趣灭度也。
  是故我于毗舍离国告波旬言。却后三月我当涅槃。善男子。如来玄见迦叶菩萨却后三月善根当熟。亦见香山须跋陀罗竟安居已当至我所。是故我告魔王波旬。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善男子。有诸力士其数五百。终竟三月亦当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为是故告波旬言。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善男子。纯陀等辈及五百梨车庵罗果女。却后三月无上道心善根成熟。为是等故我告波旬。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善男子。须那刹多亲近外道尼乾子等。我为说法满十二年。彼人邪见不信不受。我知是人邪见根栽。却后三月定可斫伐。我为是故告波旬言。却后三月当般涅槃。
  善男子。何因缘故我于往昔尼连河边告魔波旬。我今未有多智弟子。是故不得入涅槃者。我时欲为五比丘等于波罗奈转法轮故。复次欲为五比丘等。所谓耶奢富那毗摩罗阇憍梵波提须婆睺。次复欲为郁伽长者等五十人。次复欲为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等无量人天。次复欲为优楼频螺迦叶门徒五百比丘。次复欲为那提迦叶伽耶迦叶兄弟二人及五百弟子。次复欲为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五十比丘转妙法轮。是故我告魔王波旬不般涅槃。
  善男子。有名涅槃非大涅槃。云何涅槃非大涅槃。不见佛性而断烦恼是名涅槃非大涅槃。以不见佛性故。无常无我惟有乐净。以是义故。虽断烦恼不得名为大般涅槃也。若见佛性能断烦恼。是则名为大涅槃也。以见佛性故得名为常乐我净。以是义故。断除烦恼亦得称为大般涅槃。
  善男子。涅者言不。槃者言织。不织之义名为涅槃。槃又言覆。不覆之义乃名涅槃。槃言去来。不去不来乃名涅槃。槃者言取。不取之义乃名涅槃。槃言不定。定无不定乃名涅槃。槃言新故。无新故义乃名涅槃。槃言障碍。无障碍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有忧罗迦迦毗罗弟子等言。槃者名相。无相之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槃者言有。无有之义乃名涅槃。槃名和合。无和合义乃名涅槃。槃者言苦。无苦之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断烦恼者不名涅槃。不生烦恼乃名涅槃。善男子。诸佛如来烦恼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于法无碍是为如来。如来非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是名佛性。如来身心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土无所障碍。是名虚空。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名曰实相。以是义故如来实不毕竟涅槃。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除断五事远离五事。成就六事。修习五事。守护一事。亲近四事。信顺一实。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善男子。云何菩萨除断五事。所谓五阴。色受想行识。所言阴者其义何。谓能令众生生死相续不离重檐。分散聚合三世所摄。求其义理了不可得。以是诸义故名为阴。菩萨摩诃萨虽见色阴不见其相。何以故。于十色中推求其性悉不可得。为世界故说言为阴。受有百八。虽见受阴初无受相。何以故。受虽百八理无定实。是故菩萨不见受阴。想行识等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深见五阴。是生烦恼之根本也。以是义故方便令断。
  云何菩萨远离五事。所谓五见。何等为五。一者身见。二者边见。三者邪见。四者戒取。五者见取。因是五见生六十二见。因是诸见生死不绝。是故菩萨防之不近。
  云何菩萨成就六事。谓六念处何等为六。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天。五者念施六者念戒是名菩萨成就六事。
  云何菩萨修习五事。所谓五定。一者知定。二者寂定三者身心受快乐定四者无乐定。五者首楞严定。修习如是五种定心。则得近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勤心修习。
  云何菩萨守护一事。谓菩提心。菩萨摩诃萨常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亦如瞎者护余一目。如行圹野守护导者。菩萨守护菩提之心。亦复如是。因护如是菩提心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乐我净具足而有。即是无上大般涅槃。是故菩萨守护一法。
  云何菩萨亲近四事。谓四无量心。何等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舍。因是四心能令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菩萨系心亲近。云何菩萨信顺一实。菩萨了知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之为三。是故菩萨信顺不逆。
  云何菩萨心善解脱。贪恚痴心永断灭故。是名菩萨心善解脱。
  云何菩萨慧善解脱。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知无障碍。是名菩萨慧善解脱。因慧解脱昔所不闻而今得闻。昔所不见而今得见。昔所不到而今得到。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世尊。如佛所说心解脱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心本无系。所以者何。是心本性不为贪欲嗔恚愚痴诸结所系若本无系。云何而言心善解脱。世尊。若心本性不为贪结之所系者。何等因缘而能得系如人构角本无乳相。虽如功力乳无由出。构乳之者不得如是加功虽少乳则多出。心亦如是。本无贪者今云何有。若本无贪后方有者。诸佛菩萨本无贪相今悉应有。世尊。譬如石女本无子相。虽加功力无量因缘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无贪相。虽造众缘贪无由生。世尊。如攒湿木火不可得。心亦如是。虽复攒求贪不可得。云何贪结能系于心。世尊。譬如押沙油不可得。心亦如是虽复押之贪不可得。当知贪心二理各异。设复有之何能污心。世尊譬如有人安橛于空终不得住。安贪于心亦复如是。种种因缘不能令贪系缚于心。世尊。若心无贪名解脱者。诸佛菩萨何故不拔虚空中刺。世尊。过去世心不名解脱。未来世心亦无解脱。现在世心不与道共。何等世心名得解脱。世尊。如过去灯不能灭闇。未来世灯亦不灭闇。现在世灯复不灭闇。何以故。明之与闇二不并故。心亦如是。云何而言心得解脱。世尊。贪亦是有。若贪无者。见女相时不应生贪。若因女相而得生者。当知是贪真实而有。以有贪故堕三恶道。世尊。譬如有人见画女像亦复生贪。以生贪故得种种罪。若本无贪云何见画而生于贪。若心无贪。云何如来说言菩萨心得解脱。若心有贪。云何见相然后方生。不见相者则不生也。我今现见有恶果报。当知有贪嗔恚愚痴亦复如是。世尊。譬如众生有身无我而诸凡夫横计我想。虽有我想不堕三恶。云何贪者于无女相而起女想堕三恶道。世尊譬如攒木而生于火。然是火性众缘中无。以何因缘而得生耶。世尊。贪亦如是色中无贪。香味触法亦复无贪。云何于色香味触法生于贪耶。若众缘中悉无贪者。云何众生独生于贪。诸佛菩萨而不生耶。世尊心亦不定。若心定者。无有贪欲嗔恚愚痴。若不定者。云何而言心得解脱。贪亦不定。若不定者。云何因之生三恶趣。贪者境界二俱不定。何以故。俱缘一色或生于贪或生于嗔或生愚痴。是故贪者及与境界二俱不定。若俱不定。何故如来说言菩萨修大涅槃心得解脱。
  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心亦不为贪结所系亦非不系。非是解脱非不解脱。非有非无。非现在非过去非未来。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故。善男子。有诸外道作如是言。因缘和合则有果生。若众缘中本无生性而能生者。虚空不生亦应生果。虚空不生非是因故。以众缘中本有果性。是故合集而得生果。所以者何。如提婆达欲造墙壁。则取泥土不取彩色。欲造画像则集彩色不取草木。作衣取缕不取泥木。作舍取泥不取缕线。以人取故当知是中各能生果以能生果故当知因中必先有性。若无性者一物之中应当出生一切诸物。若是可取可作可出。当知是中必先有果。若无果者人则不取不作不出。惟有虚空无取无作故能出生一切万物。以有因故如尼拘陀子作尼拘陀树。乳有醍醐缕中有布泥中有瓶。善男子。一切凡夫无明所盲作是定说。色有著义心有贪性。复言凡夫心有贪性亦解脱性。遇贪因缘心则生贪。若遇解脱心则解脱。虽作此说是义不然。有诸凡夫复作是言。一切因中悉无有果。因有二种。一者微细。二者粗大。细即是常粗则无常。从微细因转成粗因。从此粗因转复成果。粗无常故果亦无常。善男子。有诸凡夫复作是言。心亦无因贪亦无因。以时节故则生贪心。如是等辈。以不能知心因缘故。轮回六趣具受生死。善男。子譬如枷犬系之于柱。终日绕柱不能得离。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被无明枷系生死柱。绕二十五有不能得离。善男子。譬如有人堕于圊厕。既得出已而复还入。如人病差还为病因。如人涉路值空旷处既得过已而复还来。又如净洗还涂泥土。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已得解脱无所有处。唯未得脱非非想处。而复还来至三恶趣。何以故。一切凡夫惟观于果不观因缘。如犬逐块不逐于人。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惟观于果不观因缘。以不观故从非想退还三恶趣。
  善男子。诸佛菩萨终不定说因中有果因中无果。及有无果非有非无果。若言因中先定有果及定无果。定有无果定非有非无果。当知是等皆魔伴党系属于魔即是爱人。如是爱人不能永断生死系缚。不知心相及以贪相。善男子。诸佛菩萨显示中道。何以故。虽说诸法非有非无而不决定。所以者何。因眼因色因明因心因念识则得生。是识决定不在眼中色中明中心中念中。亦非中间非有非无。从缘生故名之为有。无自性故名之为无。是故如来说言诸法非有非无。善男子。诸佛菩萨终不定说心有净性及不净性。净不净性心无住处故。从缘生贪故说非无。本无贪性故说非有。善男子。从因缘故心则生贪。从因缘故心则解脱。善男子。因缘有二。一者随于生死。二者随大涅槃。
  善男子。有因缘故心共贪生共贪俱灭。有共贪生不共贪灭。有不共贪生共贪俱灭。有不共贪生不共贪灭。
  云何心共贪生共贪俱灭。善男子。若有凡夫未断贪心修习贪心。如是之人心共贪生心共贪灭。一切众生不断贪心。心共贪生心共贪灭。如欲界众生一切皆有初地味禅。若修不修常得成就。遇因缘故即便得之。言因缘者谓火灾也。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若修不修心共贪生心共贪灭。何以故。不断贪故云何心共贪生不共贪灭。声闻弟子有因缘故生于贪心。畏贪心故修白骨观。是名心共贪生不共贪灭。复有心共贪生不共贪灭。如声闻人未证四果。有因缘故生于贪心。证四果时贪心得灭。是名心共贪生不共贪灭。菩萨摩诃萨得不动地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云何不共贪生共贪俱灭。若菩萨摩诃萨断贪心已。为众生故示现有贪。以示现故能令无量无边众生。咨受善法具足成就。是名不共贪生共贪俱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