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实无有我。何以故。婴儿生时无所知晓。若有我者即生之日寻应有知。以是义故定知无我。若定有我。受生已后应无终殁。若使一切皆有佛性。是常住者应无坏相。若无坏相云何而有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及旃陀罗畜生差别。今见业缘种种不同诸趣各异。若定有我一切众生应无胜负。以是义故定知佛性非是常法。若言佛性定是常者。何缘复说有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恚邪见。若我性常。何故酒后迷荒醉乱。若我性常。盲应见色。聋应闻声。哑应能语。拘躄能行。若我性常。不应避于火坑大水毒药刀剑恶人禽兽。若我常者本所更事不应忘失。若不忘失何缘复言我曾何处见是人耶。若我常者则不应有少壮老等衰盛力势忆念往事。若我常者止住何处。为在涕唾青黄赤白诸色中耶。若我常者应遍身中如胡麻油间无空处。若断身时我亦应断。佛告迦叶。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时良医寻问力士。卿额上珠为何所在。力士惊答大师医王。我额上珠乃无去耶。是珠今者为何所在。将非幻化忧愁啼哭。是时良医慰喻力士。汝今不应生大愁苦。汝因斗时宝珠入体今在皮里影现于外。汝曹斗时嗔恚毒盛珠陷入体故不自知。是时力士不信医言。若在皮里脓血不净何缘不出。若在筋里不应可见。汝今云何欺诳于我。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力士见已心怀惊怪生奇特想。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嗔恚愚痴之所覆蔽故。堕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旃陀罗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生如是等种种家中。因心所起种种业缘。虽受人身聋盲喑哑拘躄癃跛。于二十五有受诸果报。贪淫嗔恚愚痴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宝珠在体谓呼失去。众生亦尔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不识如来微密宝藏。修学无我。喻如非圣。虽说有我亦复不知我之真性我诸弟子亦复如是。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修学无我亦复不知无我之处。尚自不知无我真性。况复能知有我真性。善男子。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喻如良医示彼力士金刚宝珠。是诸众生为诸无量亿烦恼等之所覆蔽不识佛性。若尽烦恼尔时乃得证知了了。如彼力士于明镜中见其宝珠。善男子。如来秘藏如是无量不可思议。
  复次善男子。譬如雪山有一味药。名曰乐味。其味极甜在深丛下人无能见。有人闻香即知其地当有是药。过去往世有转轮王。于此雪山为此药故。在在处处造作木筒以接是药。是药熟时从地流出集木筒中。其味真正。王既殁已其后是药。或醋或醎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异。是药真味停留在山犹如满月。凡人薄福虽以钁斸加功困苦而不能得。复有圣王出现于世。以福因缘即得是药真正之味。善男子。如来秘藏其味亦尔。为诸烦恼丛林所覆。无明众生不能得见。一味者喻如佛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地狱畜生饿鬼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佛性雄猛难可沮坏。是故无有能杀害者。若有杀者则断佛性。如是佛性终不可断性若可断。无有是处。如我性者即是如来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一切无能沮坏烧灭。虽不可坏然不可见。若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乃证知。以是因缘无能杀者。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无杀者应当无有不善之业。
  佛告迦叶。实有杀生。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趣。以业因缘而有刹利婆罗门等毗舍首陀及旃陀罗。若男若女非男非女。二十五有差别之相流转生死。非圣之人横计于我大小诸相。犹如稗子或如米豆乃至母指。如是种种妄生忆想。妄想之想无有真实。出世我相名为佛性。如是计我是名最善。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斸地直下磐石沙砾直过无难。唯至金刚不能穿彻。夫金刚者所有刀斧不能沮坏。善男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一切论者天魔波旬及诸人天所不能坏。五阴之相即是起作。起作之相喻如石沙可穿可坏。佛性者喻如金刚不可沮坏。以是义故坏五阴者名为杀生。善男子。必定当知佛法如是不可思议。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

  卧灰土上。自坠高岩。投渊赴火。五热炙身。卧棘刺上。淘糠饮汁。服毒断食。杀害众生。故弄师子。咒术方道。旃陀罗种。二根无根二根合一。悉听为道。断五种味。乳酪酪浆生酥熟酥油蜜之等。听著缯彩以轲为跋。一切谷米草木之类皆有寿命。佛说是已便入涅槃。如是说者即是魔说。若言如来不听比丘。常翘一脚寂默不言。卧灰土上。自坠高岩。投渊赴火。五热炙身。卧棘刺上。淘糠饮汁。服毒断食。杀害众生。故弄师子。咒术方道。旃陀罗种。二根无根。二根合者。不听为道。听服五种。乳酪酪浆酥油蜜等。不听受著缯彩衣服以轲为跋。谷米草木无命无我。非众生数。若有能作如是说者。是我弟子。若不能者。当知即是外道弟子。如是经律是佛所说。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能随顺佛所说者。是名菩萨。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如来性品第四之五

  善男子。方等经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迦叶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何缘说方等经。譬如甘露亦如毒药。
  佛言。善男子。汝今欲知如来秘藏真实义不。迦叶言尔。我今实欲得知如来秘藏之义。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或有服甘露  伤命而早夭
  或复服甘露  寿命得长存
  或有服毒生  有缘服毒死
  无碍智甘露  所谓大乘典
  如是大乘典  亦名杂毒药
  如酥醍醐等  及以诸石蜜
  服消则为药  不消则为毒
  方等亦如是  智者为甘露
  愚不知佛性  服之则成毒
  声闻及缘觉  大乘为甘露
  犹如诸味中  乳最为第一
  如是勤精进  依因于大乘
  得至于涅槃  成人中象王
  众生知佛性  犹如迦叶等
  无上甘露味  不生亦不死
  迦叶汝今当  善分别三归
  如是三归性  则是我之性
  若能谛观察  我性有佛性
  当知如是人  得入秘密藏
  知我及我所  是人已出世
  佛法三宝性  无上第一尊
  如我所说偈  其性义如是

  尔时迦叶复说偈言。
  我今都不知  归依三宝处
  云何当归趣  无上无所畏
  不知三宝处  云何作无我
  云何归佛者  而得于安慰
  云何归依法  唯愿为我说
  云何得自在  云何不自在
  云何归依僧  转得无上利
  云何真实说  未来成佛道
  未来若不成  云何归三宝
  我今无预知  当行次第依
  云何未怀妊  而作生子想
  若必在胎中  则名为有子
  子若在胎中  定当生不久
  是名为子义  众生业亦然
  如佛之所说  愚者不能知
  以其不知故  轮回生死狱
  假名优婆塞  不知真实义
  唯愿广分别  除断我疑网
  如来大智慧  唯垂哀分别
  愿说于如来  秘密之宝藏
  迦叶汝当知  我今当为汝
  善开微密义  令汝疑得断
  今当至心听  汝于诸菩萨
  则与第七佛  同其一名号
  归依于佛者  真名优婆塞
  终不更归依  其余诸天神
  归依于法者  则离于杀害
  归依圣僧者  不求于外道
  如是归三宝  则得无所畏
  迦叶白佛言  我亦归三宝
  是名为正路  诸佛之境界
  三宝平等相  常有大智性
  我性及佛性  无二无差别
  是道佛所赞  正进安止处
  亦名正遍见  故为佛所称
  我亦趣善逝  所赞无上道
  是最为甘露  诸有所无有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之人分别三宝于此大乘无有三归分别之相。所以者何。于佛性中即有法僧。为欲化度声闻凡夫故分别说三归异相。善男子。若欲随顺世间法者。则应分别有三归依。善男子。菩萨应作如是思惟。我今此身归依于佛。若即此身得成佛道。既成佛已不当恭敬礼拜供养于诸世尊。何以故。诸佛平等等为众生作归依故。若欲尊重法身舍利。便应礼敬诸佛塔庙。所以者何。为欲化度诸众生故。亦令众生于我身中起塔庙想礼拜供养。如是众生以我法身为归依处。一切众生皆依非真邪伪之法。我当次第为说真法。又有归依非真僧者。我当为作依真僧处。若有分别三归依者。我当为作一归依处无三差别。于生盲众为作眼目。复当为诸声闻缘觉作真归处。善男子。如是菩萨。为无量恶诸众生等及诸智者而作佛事。
  善男子。譬如有人临阵战时即生心念。我于是中最为第一。一切兵众悉依恃我。亦如王子如是思惟。我当调伏其余王子绍继大王霸王之业而得自在。令诸王子悉见归依。是故不应生下劣心。如王王子大臣亦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作是思惟。云何三事与我一体。善男子。我示三事即是涅槃。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最为上。非余支节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为欲化度诸世间故。种种示现差别之相如彼梯橙。是故汝今不应受持如凡愚人所知三归差别之相。汝于大乘猛利决断应如刚刀。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知故问非为不知。我为菩萨大勇猛者。问于无垢清净行处。欲令如来为诸菩萨广宣分别奇特之事。称扬大乘方等经典。如来大悲今已善说。我亦如是安住其中。所说菩萨清净行处。即是宣说大涅槃经。世尊。我今亦当广为众生显扬如是如来秘藏。亦当证知真三归处。若有众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经。其人则能自然了达三归依处。何以故。如来秘藏有佛性故。其有宣说是经典者。皆言身中尽有佛性。如是之人则不远求三归依处。何以故。于未来世我身即当成就三宝。是故声闻缘觉之人及余众生皆依于我恭敬礼拜。善男子。以是义故应当正学大乘经典。迦叶复言。佛性如是不可思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亦不可思议。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深利智慧。我今当更善为汝说入如来藏。若我住者即是常法不离于苦。若无我者修行净行无所利益。若言诸法皆无有我是即断见。若言我住即是常见。若言一切行无常者。即是断见。诸行常者复是常见。若言苦者即是断见。若言乐者复是常见。修一切法常者堕于断见。修一切法断者堕于常见。如步屈虫要因前脚得移后足。修常断者亦复如是。要因断常。以是义故。修余法苦者皆名不善。修余法乐者则名为善。修余法无我者是诸烦恼分。修余法常者是则名曰如来秘藏。所谓涅槃无有窟宅。修余无常法者即是财物。修余常法者谓佛法僧及正解脱。当知如是佛法中道远离二边而说真法。凡夫愚人于中无疑。如羸病人服食酥已气力轻便。有无之法体性不定。譬如四大其性不同各相违反。良医善知随其偏发而消息之。善男子。如来亦尔。于诸众生犹如良医。知诸烦恼体相差别而为除断。开示如来秘密之藏清净佛性常住不变。若言有者智不应染。若言无者即是妄语。若言有者不应默然。亦复不应戏论诤讼。但求了知诸法真性。凡夫之人戏论诤讼不解如来微密藏故。若说于苦愚人便谓身是无常。说一切苦复不能知身有乐性。若说无常者凡夫之人计一切身皆是无常譬如瓦坏。有智之人应当分别。不应尽言一切无常。何以故。我身即有佛性种子。若说无我凡夫当谓一切佛法悉无有我。智者应当分别无我假名不实。如是知已不应生疑。若言如来秘藏空寂。凡夫闻之生断灭见。有智之人应当分别如来是常无有变易。若言解脱喻如幻化。凡夫当谓得解脱者即是摩灭。有智之人应当分别人中师子虽有去来常住无变。若言无明因缘诸行。凡夫之人闻已分别生二法想。明与无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言诸行因缘识者。凡夫谓二行之与识。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言十善十恶可作不可作。善道恶道白法黑法。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言应修一切法苦。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言一切行无常者。如来秘藏亦是无常。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言一切法无我。如来秘藏亦无有我。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我与无我性无有二。如来秘藏其义如是。不可称计无量无边诸佛所赞。我今于是一切功德成就经中皆悉说已。
  善男子。我与无我性相无二。汝应如是受持顶戴。善男子。汝亦应当坚持忆念如是经典。如我先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我无我无有二相。如因乳生酪。因酪得生酥。因生酥得熟酥。因熟酥得醍醐。如是酪性为从乳生为从自生从他生耶。乃至醍醐亦复如是。若从他生即是他作非是乳生。若非乳生乳无所为。若自生者不应相似相续而生。若相续生则不俱生。若不俱生五种之味则不一时。虽不一时定复不从余处来也。当知乳中先有酪相。甘味多故不能自变。乃至醍醐亦复如是。是牛食啖水草因缘。血脉转变而得成乳。若食甘草其乳则甜。若食苦草乳则苦味。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无有青黄赤白黑色谷草因缘。其乳则有色味之异。是诸众生以明无明业因缘故生于二相。若无明转则变为明。一切诸法善不善等。亦复如是无有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