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法华部
- 正法华经
正法华经
至仁慧无量 化海众宝数
唯为露圣旨 分别说其意
溥首答曰。在于海中惟但敷演正法华经。智积又问。其法甚深尊妙难及。能有寻时得佛者乎。溥首答曰。龙王有女厥年八岁。聪明智慧与众超异。发大道意志愿弘广。性行和雅而不仓卒。便可成佛。智积又问。我睹能仁。是仁大师。本求佛道为菩萨时。积功累德精进不懈。历劫难计乃得佛道。不信此女便成正觉。言语未竟女忽然现。稽首作礼绕佛三匝。却住赞曰。
功祚殊妙达 现相三十二
诸天所敬侍 神龙皆戴仰
一切众生类 莫不宗奉者
今我欲成佛 说法救群生
时舍利弗即谓女言。汝虽发意有无极慧。佛不可得。又如女身。累劫精进功积显著。尚不得佛。所以者何。以女人身未阶五位。一曰天帝。二曰梵天。三曰天魔。四曰转轮圣王。五曰大士。其女即以一如意珠价当是世时孚供上佛。佛辄受之。女谓舍利弗及智积曰。吾以此珠供上世尊。佛授疾不。答曰。俱疾。女曰。今我取无上正真道成最正觉。速疾于斯。于斯变成男子菩萨。寻即成佛。相三十二众好具足。国土名号众会皆见。怪未曾有。无央数人天龙鬼神。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三千世界六反震动。三万道迹得不退转。皆当逮成无上正真道。舍利弗智积菩萨。默然无言。
正法华经劝说品第十二
尔时有菩萨。名曰药王。复有菩萨。名曰大辩。与二万菩萨俱。于世尊前面自启白。惟愿大圣。自安宣教。勿以为虑。如来至真灭度之后。我等当共分布此经讲说示人。假使有人儱戾自用。性不修调。薄德无福心怀自大。著供养利不备善本。离于解脱难可成就。我等世尊。兴忍辱力在于彼世。受此经典书持诵说。供养奉事怀佩在身。除于吾我班宣斯经。报安住恩。尔时会中五百比丘学不学者。前白佛言。唯然世尊。吾等堪任宣布此经。又复大圣。他方世界如来声闻诸学不学。佛悉授决。当成无上正真之道。一切叉手而礼世尊。八千比丘复白佛言。大圣自安。勿以为虑。灭度之后。当广解说传此经道。亦当宣布他方世界。所以者何。此忍世界。人多憍慢本德薄少。心常怀乱如火毒然。迷惑三界不能自安。尔时大敬逵比丘尼。与六千比丘尼俱。瞻戴尊颜不以为厌。启白佛言。道德至尊巍巍无量。超绝虚空无能及者。佛即告曰。汝辈瞿昙弥。勿怀悒悒而为愁戚悲颜观佛。恨言如来而不班宣。独不见蒙授无上至真正觉之决。一切众会等共和同。尔乃演布授众人决。当至无上正真之道。皆一等味味无有异。从是已往。汝当遭值三万八千亿诸佛之众供养奉事。当为菩萨常为法师。此学不学六千比丘尼。为诸众生。菩萨法师。次第具足菩萨行已。当成为佛。号曰一切众生咸敬如来至真等正觉。成佛以后开化人民。各各展转共相授决。当成为佛。度脱无数不可计人。于是罗云母比丘尼及持名闻。各心念言。今佛世尊而不愍念。独见遗弃。于是大圣告名闻比丘尼。今我班宣告语远近。当于十万亿佛修道。常为法师奉菩萨行。所遵具足当得作佛。号具足百千光幢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其世界名仁贤。尔时其佛。光明威神无数百千。寿不可限。时大敬逵及罗云母比丘尼等。得未曾有惊喜悦豫。即说是偈。而嗟叹佛。
世尊所开示 为众之导师
开化于世界 并及于天人
天人所奉事 今者见慰抚
以为人导师 充满悦我意
比丘尼说此颂已白世尊曰。唯然大圣。我等信乐是佛法训。堪任诵读。又及余人他方世界。于时世尊。顾眄八十亿垓百千逮诸总持开士讲不退转法轮。时诸菩萨见佛照临。寻叉手启白。唯愿大圣。以斯经典付授我等。讲说宣布得此经卷。专惟佛德。诸族姓子仰
世尊。俯察己身前世所行平等之愿。则于佛前而师子吼。如来灭度后。若此经法在于十方。我等书写受持讽诵。思惟其谊分别布路。显化余人亦令如斯。承佛圣旨。我之朋党处殊异土。大圣加恩。将接我等使得成立尔时诸菩萨大士同心等意。佛前而说颂曰。
唯然世尊 默然安圣 佛灭度后
光阐影训 然后末世 恐有患难
当普班宣 分别说之
若挝捶骂詈 以石打掷者
大圣往来世 鄙当忍此愚
语言难可了 谀谄痴憍慢
然后处山岩 无获谓有得
无便于智慧 当何以报答
独行顺心志 怀恶为无忍
在居贪恶声 当为说经法
所讲言决除 犹若此六通
凶暴秉毒心 处寂行斯想
入燕而独住 不慕骂詈对
是我等无忍 猗著于利养
则是外道人 所说为已施
于经自精进 犹以供养利
于众会中说 宣吾等名誉
若至国王宫 大臣及寮属
并梵志长者 若余比丘所
谤毁说我恶 所行如邪道
吾当悉忍此 当奉侍大圣
尔时离忧戚 若使能忍辱
以斯佛所说 悉当呵教之
劫乱比丘诤 凶暴大恐惧
悉骂詈我等 诸比丘如鬼
在世行恭敬 皆令忍苦患
以顺柔软性 故当说此经
吾等不贪身 亦不惜寿命
当堪奉持此 志愿于佛道
世尊具知之 如凶恶比丘
然后来末世 当分别开解
颜色常不悦 数数犯不当
游行不以时 衣服多不政
假使今世雄 灭度后末世
在众会勇猛 分别说是经
若行求入城 傥有所慕索
所在当施与 佛知不令堕
用爱乐世原 兴修仁善心
少欲行节限 逮善寂灭度
一切世光曜 十方悉来会
我当言至诚 悉见心不虚
正法华经卷第六
正法华经卷第七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安行品第十三
于是溥首大士白佛。唯大圣。此诸菩萨恭敬世尊。所当劝悦难及难及。何时应当为一切众说斯经典。佛语溥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何谓菩萨解知威仪。假使持心忍辱调柔。将护其意畏不自立。其志如地不见有人。不见有人而行法者。观自然相诸法本无。此诸法者众行之式。亦无想念。是谓威仪。何谓礼节。设令菩萨不与王者太子大臣吏民从事。不与外道异学交启。不尚世典赞叙音韶合偶习俗。不贪不学不与屠杀鱼猎弋射鸡鹜罗网贼害从事。不与歌乐游戏众会同处。不与声闻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从事。亦不亲近行礼问讯。不共止顿。不与同志经行烧香散华然灯。除其往至讲经会时。唯与讲会而共从事。纵有所说亦无所著。是为礼节。
又语溥首。菩萨大士不嫪家居宗室亲属。不殷勤思见内人女弱独说经法。亦不频数诣群从幼童男女。及余异人而说软语。所不当讲不为定意自赖说经。不与住立亦不同愿。亦不与一比丘尼独入房室。除念如来精进为行。纵为女人有说经缘。不于是中污染法味。不令受取而广谊理。不与沙弥比丘尼童子童女共在一处。常好燕坐绸缪好习辟屏闲居。是为礼节。又语溥首。菩萨大士。观一切法皆为空无。如所住立已堕颠倒。所立正谛常住如法。专秉身心不动不摇。不退不转蠲舍灭尽。不生不有无有自然。无为无数无所可有。逮无所有除诸言辞。不住无为无想不想。得伏诸想。假使菩萨。乙蜜观察斯一切法。款款修此所当行者。常住威仪礼节二事。世尊重解现此谊。而叹颂曰。
若菩萨好乐 说此经典者
于后当来世 勇猛无怯劣
顺威仪礼节 善明清白行
国王及太子 大臣寮属吏
外道若异学 屠猎恶害品
抑制交启习 不与通往返
比丘放罗汉 除立于法律
不与自大俱 复远犯禁者
比丘比丘尼 调譺嘲话谈
舍离清信女 不与无益言
现在欲获法 常当止息非
好住灭度地 是谓为威仪
假使不肯往 咨问于道法
为斯持法说 不怯无所著
众生有癞病 若亲属宗室
母人诸细色 悉当舍离去
不与是等俱 而积殖德本
当弃贩卖业 诸慢不恭敬
弃捐诸住立 不为己身害
若干种虫蚤 不习食啖肉
蠲舍诸非法 喜嗔恚恨者
所行乃如是 亦不与谈语
不与强颜俱 及余自用性
作行如是者 皆当屏除之
明者设有缘 为女人说经
而不独游行 不住于调戏
设入出聚落 数数行求食
将一比丘伴 常志念于佛
佛故先示现 此威仪礼节
其奉持斯典 则当勤行之
上中下劣人 若不行法者
无无常供养 一切皆至诚
丈夫无想念 坚固行勇猛
不知一切法 亦不见灭尽
一切诸菩萨 是谓为威仪
如常行礼节 且当听察之
斯当讲说 无为之法 一切不兴
亦无所生 建志常立 观采空谊
此为明者 所行礼节 有所念者
悉颠倒想 以无为有 用虚作实
虽有所起 诸法无生 因想蹉踖
而生诸有 心常专一 善修三昧
建立于行 若须弥顶 所住如此
普观诸法 是一切法 犹如虚空
譬若虚无 等无坚固 不念取胜
无所弃捐 诸法所处 无有常名
是为明者 所行礼节 我灭度后
若有比丘 敢能守护 如是法则
无所怯软 心不起想 为无数人
说此经典 其明哲者 所念以时
若入屋室 所行若兹 观察诸法
一切普净 宴然说谊 而不动摇
国主帝王 及与太子 欲听闻法
皆供养之 并余长者 及诸梵志
立诸眷属 皆无所欲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之后欲说此经。住于安隐已立安隐。不怀谀谄无眩惑心。乃说经法藏厌身怀。或载竹帛为他人说。亦不多辞亦无所生。亦不轻慢诸余比丘。为法师者亦不歌叹亦不毁呰。异心比丘为声闻者。未曾举名说其瑕秽。亦不诽谤。亦不仇怨意相待之。未曾毁呰居家行者。无所志愿。不建彼行亦无所想。行来安住而立谊要。往来周旋。若诣法会。自护己身行无有失。而说经法。若有请问。心无所猗。离声闻乘。有所发遣觉了佛慧。佛时颂曰。
智者常安 住于佛道 先隐定坐
尔乃说经 若当敷座 务令柔软
若干种具 所置绮灿 体常儭著
净洁被服 于七七日 而习经行
犹如黑云 在于虚空 合集积累
弘雅功德 所处之座 具足箧藏
床足坚固 平坦显赫 无数坐具
[疊*毛]蓐綩綖 俨然正首 尊其视瞻
安详升据 高广法座 而普等心
为一切人 国主帝王 太子大臣
及诸比丘 比丘尼众 清信高士
及清信女 应所乐闻 为讲无量
明智无限 次第剖判 为演种种
微妙之谊 追逐侍后 请求问谊
斯睿哲者 复为解说 而入神足
柔顺之忍 其有听闻 悉得佛道
斯智慧士 皆为一切 进却弃除
懈怠疲厌 常以慈心 为众说法
未曾起于 劳废之想 昼夜歌诵
咏尊法训 分别演说 亿千垓喻
普能劝悦 诸会者心 无敢生念
欲危害者 若得供养 饮食之具
床卧所安 衣服被枕 病瘦医药
而无侥冀 不从众人 有所请求
除其瞻劳 住庙精舍 欲令众庶
悉解佛道 若一切人 来听经法
我乃嘉豫 如获大安 佛灭度后
若有比丘 宣扬经法 无所悕望
无所妨废 不遭苦患 常察精进
离于疾病 无能为彼 造怨怖事
不被杖痛 无诽谤想 身无疲厌
不有所患 其人住忍 得力如是
其明智者 所处安隐 有所存立
如佛言诏 若已咨嗟 亿百功德
一切称誉 不能究竟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后若有菩萨。于是经卷怀疑不了。若说教化闻不坚固。性不调和。见余菩萨求大乘者。为造虚妄而诽谤之。见声闻缘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若值菩萨。心为踌躇不即往见。其族姓子则远无上正真之道。而不得近佛天中天所在行处。假使究竟不蒙福力不成最正觉。菩萨行三乘犹如师子在于林树。若有犹豫自然远离。不乐所乐亦不不乐。若于众生修行慈力。至于如来兴大父想。见诸菩萨念如世尊。及诸处家未离尘秽。宽弘等敬礼节恭肃。净诸法谊无疑无结。严一切法谨慎安谛。钦顺平等不著经法。极有所乐亦无所至。所在昼夜敬护斯典。溥首。是为三法之行。菩萨观时然后乃说。造安隐行。不被烦恼亦不娆害。说是经法者。与同学者等心道友。若讲若闻信乐斯典。诵持书写载之竹帛。供养奉事德不可量。说以安住。则乃颂曰。
若有嫉妒 怀难亿数 其法师慈
当远憎恶 有明智者 不造贪著
若欲读斯 正典摸者 未曾诽谤
说人之恶 亦不堕非 诸疑邪见
心常霍然 无有沉吟 以愍伤故
得了此定 安住之子 亦能忍辱
其人常屏 贡高自大 数数讲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