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宝藏经


  (五○)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

  昔佛在世。大爱道。为佛作金缕织成衣。赍来上佛。佛即语言。用施众僧。大爱道言。我以乳餔长养世尊。自作此衣。故来奉佛。必望如来为我受之。云何方言与众僧也。佛言。欲使姨母得大功德。所以者何。众僧福田。广大无边。是故劝尔。若随我语。已供养佛。时大爱道。即持此衣。往到僧中。从上座行。无敢取者。次到弥勒。弥勒受衣。即著入城乞食。弥勒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既到城里。众人竞看。无与食者。有一穿珠师。见诸人等无与食者。即前跪请。将至家中。与弥勒食。弥勒食讫。时穿珠师。以一小座。敷弥勒前求欲听法。弥勒有四辩才力。即便为说种种妙法。时穿珠师。愿乐听闻。无有厌足。先有长者。将欲嫁女。雇穿珠师。穿一宝珠。与钱十万。当此之时。彼嫁女家。遣人索珠。时穿珠师。听法情浓。不暇为穿。即答之言。且可小待须臾之顷。已复来索。乃至三返犹故不得。彼长者嗔。合其珠钱还来夺去。穿珠师妇。嗔其夫言。更无业也。须臾穿珠。得十万利。云何听此道人美说。其夫闻已。意中恨恨。尔时弥勒。知其恨恨。即问之言。汝能随我。至寺以不。答言我能。即随弥勒。往僧坊中。问上座言。有人得金满十万斤。何如欢喜听人说法。憍陈如言。假使有人得金十万。不如有人以一钵食施持戒者。况能信心须臾听法复胜于彼百千万倍。于是又问第二上座。上座答言。设复有人得十万车金。亦不如以一钵之食施持戒者。况复听法欢喜。经于时节。又复问于第三上座。上座答言。若有人得十万舍金。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又问第四上座。上座答言。若其有得十万国金。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百千万倍。如是次问乃至阿那律。阿那律言。有人得满四天下金。犹故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弥勒答言。尊者说言有施比丘一钵之食。乃至胜得满四天下金。云何如是。尊者答言。以自身为证。忆念往昔九十亿劫。有一长者。有其二子。一名利吒。二名阿利吒。恒告之言。高者亦堕常者亦尽。夫生有死。合会有离。长者得病。临命终时。约敕儿子。慎莫分居。譬如一丝不能系象。多集诸丝。象不能绝。兄弟并立。亦如多丝。时彼长者。嘱诫子竟。气绝命终。以父敕故。兄弟共活。极相敬念。后为弟娶妇生活未几。而此弟妇语其夫言。汝如彼奴。所以者何。钱财用度。应当人客。皆由汝兄。汝今唯得衣食而已。非奴如何。数作此语。尔时夫妇。心生变异。求兄分居。兄语弟言。汝不忆父临终之言。犹不自改。数求分居。兄见弟意。正便与分居。一切所有。皆中半分。弟之夫妇。年少游逸。用度奢侈。未经几时。贫穷困匮。来从兄乞。其兄尔时。与钱十万。得去未久。以复用尽。而更来索。如是六返。皆与十万。至第七返。兄便责数。汝不念父临终之言。求于分异。不能乃心生活。数来索物。今更与汝十万之钱。从今已往。不好生活。重复来索。更不与汝。得是苦语。夫妇二人。用心生活。以渐得富。兄钱财丧失。以渐贫穷。来从弟乞。其弟乃至不让兄食。而作是言。谓兄常富。亦复贫耶。我昔从汝。有所乞索。苦切见责。今日何故。来从我索。兄闻此已。极生忧恼。自作念言。同生兄弟。犹尚如此。况于外人。厌恶生死。遂不还家。入山学道。精勤苦行。得辟支佛。其弟后亦以渐贫穷。遭世饥馑。卖薪自活。时辟支佛。入城乞食。竟无所得。空钵还出。时卖薪人。见辟支佛空钵出城。即以卖薪所得稗麨。而欲与之。语辟支佛言。尊者能食粗恶食不。答言。不问好恶。趣得支身。时卖薪人。即便授与。辟支佛受而食之。食讫之后。飞腾虚空。作十八变。即还所止。时卖薪人。后更取薪。道见一兔。以杖撩之。变成死人。卒起而来。抱取薪人项。彼取薪人。种种方便。欲推令去。不能得离。脱衣雇人。使挽却之。亦不得离。展转至闇。负来向家。既到家中。死人自解。堕在于地。作真金人。时卖薪人。即便截却金人之头。头寻还生。却其手脚。手脚还生。须臾之间。金头金手满其屋里。积为大[卄/積]。邻比告官。此贫穷人。屋里自然。有此金[卄/積]。王闻遣使。往覆捡之。即到屋里。纯见烂臭死人手头。其人自捉金头。来以上王。便是真金。王大欢喜。此是福人。即封聚落。从是命终。生第二天。为天帝释。下生人中。为转轮圣王。天王人王。九十一劫。不曾断绝。今最后身。生于释种。初生之日。四十里中。伏藏珍宝。自然踊出。后渐长大。兄释摩男。父母偏爱。阿那律母。欲试诸儿。时遣语无食。阿那律言。但担无食来。即与空器。时空器中。百味饭食。自然盈满。设以四天下金。用为乳晡。不足一劫。况九十一劫。常受快乐。所以我今得此自然饮食。适由先身施此一钵之食。今得此报。上至诸佛。下至梵天。净持戒者。皆名持戒。时穿珠师。闻是语已。心大欢喜。

    杂宝藏经卷第四



    杂宝藏经卷第五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天女本以华鬘供养迦叶佛塔缘
  天女本以莲华供养迦叶佛塔缘
  天女本以受持八戒斋生天缘
  天女本以然灯供养生天缘
  天女本以乘车见佛欢喜避道缘
  天女本以华散佛化成华盖缘
  舍利弗摩提供养佛塔生天缘
  长者夫妇造作浮图生天缘
  长者夫妇信敬礼佛生天缘
  外道婆罗门女学佛弟子作斋生天缘
  贫女人以[疊*毛]施须达生天缘
  长者女不信三宝父以金钱雇令受持五戒生天缘
  女因扫地见佛生欢喜生天缘
  长者造舍请佛供养以金布施生天缘
  妇以甘蔗施罗汉生天缘
  女人以香敬心涂佛足生天缘
  须达长者妇归依三宝生天缘
  贫女从佛乞食生天缘
  长者婢为主送食值佛转施生天缘
  长者为佛造作讲堂生天缘
  长者见王造塔亦复造塔获报生天缘
  贾客造舍供养佛生天缘

  (五一)天女本以华鬘供养迦叶佛塔缘

  尔时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得须陀洹。即还天上。集诸天众。赞佛法僧。时有天女。头戴华鬘。华鬘光明。甚大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诸天之众。见是天女。生希有心。释提桓因。即便说偈。问天女言。
  汝作何福业  身如融真金
  光色如莲花
  而有大威德  身出妙光明
  面若开敷华
  金色晃然照  以何业行得
  愿为我说之

  尔时天女。说偈答言。
  我昔以华鬘  奉迦叶佛塔
  今生于天上
  获是胜功德  生在于天中
  报得金色身

  释提桓因。重复说偈。而赞叹言。
  甚奇功德田  耘除诸秽恶
  如是少种子
  得天胜果报  谁当不供养
  恭敬真金聚
  谁不供养佛  上妙功德田
  其目甚修广
  犹如青莲花  汝能兴供养
  无上第一尊
  作少功德业  而获如此容

  尔时天女。即从天下。执持华盖。来至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而还天上。诸比丘等。怪其所以。即问佛言。世尊。今此天女。作何功德。获此天身。端政殊特。佛言。往古之时。以种种华鬘。供养迦叶佛塔。以是因缘。今获此果。

  (五二)天女本以莲华供养迦叶佛塔缘

  尔时复有一天女。头上华鬘。光明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时诸天众。见是天女。生希有心。时天帝释。以偈问曰。
  汝昔作何福  身如真金聚
  光色如莲花  而有大威德
  身出微妙光  面如开敷花
  光明甚炜炜  以何业行得
  唯愿为我说

  天女即便。说偈答言。
  我昔以莲花  供养迦叶塔
  今日值世尊  得是胜功德
  生处于天上  得是金色报

  释提桓因。重以偈赞。
  甚奇功德田  灭除诸秽恶
  殖因者甚少  获得胜果报
  谁不乐供养  恭敬真金聚
  谁不供养佛  上妙胜福田
  目广修而长  其喻青莲华
  汝昔能兴供  第一最胜尊
  作妙福德业  获得如此报

  尔时天女。即从天下。执持华盖。来到佛所。听佛说法。得法眼净。还于天上。时诸比丘。即问佛言。此女往昔。作何行业。得报如是。佛言过去之时。以妙莲华。供养迦叶佛塔。故获胜果。今见道迹也。

  (五三)天女受持八戒斋生天缘

  尔时复有一天女。受持八斋。生于天上。得端政报。光颜威相。与众超异。时共诸天。集善法堂上。诸天见已。生希有心。释提桓因。以偈而问。
  汝昔作何业  身如真金山
  光颜甚炜炜  色如净莲花
  得是胜威德  身出大妙光
  以何业行获  愿为我说之

  天女尔时。说偈答言。
  昔于迦叶佛  受持八戒斋
  今得生天中  获是端政报

  释提桓因。重以偈赞。
  奇哉功德田  能生胜妙报
  昔少修微因  而得生天上
  如此胜福聚  谁当不供养
  如是最胜尊  谁当不恭敬
  诸有闻是者  宜应大欢喜
  欲求生天者  应当持净戒

  尔时此天。持好华盖。来至佛所。佛为说法。得见谛道。时诸比丘。即问佛言。此天往昔。作何福业。得生天中。而获圣果。佛言。昔为人时。于迦叶佛所。受持八斋。由是善行生于天上。而见道迹。

  (五四)天女本以然灯供养生天缘

  尔时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于佛法中得道。获不坏信。常以灯明。供养于佛。后提婆达多。与阿阇世王。作恶知识。欲害佛法。是以国土。怖畏不复然灯供养。有一女人。以习常故。于僧自恣日。佛经行道头。然灯供养。阿阇世王。闻极大嗔恚。即以剑轮。斩腰而杀。命终得生三十三天摩尼焰宫殿中。乘此宫殿。至善法堂。帝释以偈问曰。
  汝昔作何业  身如聚真金
  而有大威德  容貌甚光明

  天女即时。以偈答言。
  三界之真济  三有之大灯
  至心眼观佛  相好庄严身
  法中之最胜  为之然明灯
  灯然以灭闇  佛灯灭众恶
  见灯如日光  真实生信心
  睹灯明炽盛  欢喜而礼佛

  说此偈已。来至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即还天上。比丘问佛。以何因缘。生于天宫。佛言。昔在人间。于僧自恣日。佛经行道头。然灯供养。阿阇世王。斩其腰杀。以是善因。命终之后。得生天中。重于我边。闻法信解。得须陀洹道。

  (五五)天女本以乘车见佛欢喜避道缘

  尔时佛在舍卫国。入城乞食。有一童女。乘车游戏。欲向园中。道逢如来。回车避道。生欢喜心。其后命终。生三十三天。往集善法堂。释提桓因。以偈问言。
  汝昔作何行  身色如真金
  光颜甚炜炜  犹若优钵罗
  得是胜威德  而生于天中
  愿今为我说  何由而得之

  天女即时。以偈答曰。
  我见佛入城  回车而避道
  欢喜生敬信  命终得生天

  说此偈已。来向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即还天宫。比丘问言。以何业缘。生此天中。佛言。昔于人间。回车避我。今得生天。重于我所。闻法信受。证须陀洹果。

  (五六)天女本以华散佛化成华盖缘

  尔时舍卫国。有一女子。于节日中。采阿恕伽华。还入城来。遇值佛出。即以此华。散于佛上。化成华盖。欢喜踊跃。生敬信心。于是命终。生于三十三天。即乘宫殿。至善法堂。帝释以偈问言。
  汝昔作何业  得来生天中
  身如真金色  威德甚光明
  以何业行获  愿为我说之

  天女即以偈答言。
  昔于阎浮提  取阿恕伽花
  还值于如来  即以供养佛
  欢喜生敬重  命终得生天

  说是偈已。来向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便还天上。比丘问言。此天女者以何因缘。得受天身。佛言昔在人中。出城取阿恕伽花。还来值我。即以华供养。发欢喜心。乘此善业。命终生天。重于我所。闻法得悟。证须陀洹。

  (五七)舍利弗摩提供养佛塔缘

  频婆娑罗王。已得见谛。数至佛所。礼拜问讯。时宫中妇女。不得日日来到佛边。王以佛发。宫中起塔。宫中之人。经常供养。频婆娑罗王崩。提婆达多。共阿阇世王。同情相厚。生诽谤心。不听宫中供养此塔。有一宫人。名舍利弗摩提。以僧自恣日。忆本所习。即以香花供养此塔。时阿阇世王。嫌其供养佛塔。用钻钻杀。命终得生三十三天。乘天宫殿。集善法堂。帝释以偈而问。
  汝昔作何福  而得生天中
  威德甚光明  犹如真金色
  作何业行获  愿为我说之

  天女以偈。而答之曰。
  我昔在人中  欢喜恭敬心
  以诸好香华  供养于佛塔
  而为阿阇世  以钻钻杀我
  命终得生天  受此极快乐

  说是偈已。来向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即还天宫。比丘问言。以何因缘。生此天中。佛言。本于人间。曾以华香。供养佛塔。由是善业。今得天身。重从我所。闻法而悟。证须陀洹。

  (五八)长者夫妇造作浮图生天缘

  舍卫国。有一长者。作浮图僧坊。长者得病。命终生三十三天。妇追忆夫。愁忧苦恼。以追忆故。修治浮图及与僧坊。如夫在时。夫在天上。自观察言。我以何缘。生此天上。知以造作塔寺功德。是故得来。自见定是天身。心生欢喜。常念塔寺。以天眼观所作塔寺。今谁料理。即见其妇。昼夜忆夫。忧愁苦恼。以其夫故。修治塔寺夫作念言。我妇于我。大有功德。我今应当往至其所。问讯安慰。从天上没。即到妇边。而语之言。汝大忧愁。念于我也。妇言。汝为是谁。劝谏于我。答言。我是汝夫。以作僧坊塔寺因缘。得生天上三十三天。见汝精勤修治塔寺。故来汝所。妇言。来前与我交会。夫言。人身臭秽。不复可近。欲为我妻者。但勤供养佛及比丘僧。命终之后。生我天宫。以汝为妻。妇用夫语。供养佛僧。作众功德。发愿生天。其后命终。即生彼天宫。夫妇相将。共至佛边。佛为说法。得须陀洹。诸比丘等。惊怪所以。便问何业缘故。得生此天。佛言。昔在人中。作浮图僧坊。供养佛僧。由是功德。今得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