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本缘部
- 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佛告阿难。尔时鹿母夫人者。今摩耶夫人是。摩耶夫人供养五百辟支佛。及修无量善业。是故今者得生如来身。佛说此法时。有无量百千人天。得初道果乃至四果。有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摩耶夫人过去世时造何业行。生畜生中为鹿女也。佛告阿难。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摩耶夫人宿世行业因缘。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化。灭度之后于像法中。尔时有国号波罗奈。其国有一婆罗门。唯生一女。其父命终。婆罗门妇养育此女。年转长大。其家唯有一果园。其母以女守园自往求食。既自食已。后为其女而送食分。日日如是。其母一日而便稽迟。过时不与。其女悒迟。饥渴所逼。而便恚心言。我母今日何因缘故。不与我食不来见看。乃至烦惋再三。寻复恚言。我母今者不如畜生。我见畜兽野鹿。子饥渴时心不舍离。如是未久母持食至。正欲饮食。有一辟支佛沙门。从南方来飞空北过。尔时其女见此比丘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头面作礼。即便请之为敷净座。取好妙华。减其食分奉施比丘。比丘食已。为说妙法示教利喜。尔时其女即发愿言。愿我来世。遭遇贤圣礼事供养。使我面首端正尊荣豪贵。若经行时莲华承足。
佛告阿难。尔时女者鹿母夫人是。以其一食净华覆上施辟支佛。五百世中尊荣豪贵。衣食自然。莲华承足。愿力因缘。今得值五百辟支佛礼事供养。尔时以一恶言不知其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以是恶口因缘。五百身中生鹿腹中。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是故阿难。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佛说此经时。有千优婆塞优婆夷。慎护口过。即得初果。复有无量比丘比丘尼。得初道果乃至四果。无量人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辟支佛心。一切大众闻佛说法。欢喜奉行。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与阿难入王舍城。乞食已还出城。于城门外有大深坑。时王舍城人担持大小便利。弃是坑中。天雨恶水亦入其中。尔时此洸水中有一虫。其形似人。众多手足。遥见如来擎头出水。视于如来流泪满目。如来见已。愍而哀伤惨然不悦。即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敷尼师檀。如来坐上结加趺坐。尔时阿难观察众心问如来言。世尊。向所见洸屎中虫者。先世造何业行。生此水中为几时耶。复于何时当得解脱。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善听当为汝说。阿难乃往过去无量千劫。尔时有佛出兴于世。教化已周。迁神涅槃灭度之后。于像法中有一婆罗门。造立僧房供养众僧。时有檀越多送酥油。时有客比丘来。尔时知事维那心生嗔恚。嫌客僧来多。隐匿酥油停持不与。客众僧言。何不付酥油蜜耶。维那答言。汝客我旧。客比丘言。此是檀越施现前僧。尔时维那凶恶可畏。即便骂詈。汝何不啖屎尿也。云何从我乃索酥油。以此恶言。从是已来九十亿劫。常生于是洸水之中。尔时维那者今此洸水中虫。是由过去世发一恶言诃骂众僧。无量千世住此屎中。佛告诸弟子。当护于口。口之过患甚于猛火。父母众僧。宜应赞叹软语常念其恩。众僧者。出三界之福田。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何以故。众僧之中。有四双八辈十二贤士。供之得福进可成道。父母者十月怀抱。推干去湿。乳哺长大。教诲技艺。随时将养。及其出家修得解脱。度生死海。自利兼利一切众生。佛告阿难。父母众僧。是一切众生种二福田。所谓人天泥洹解脱妙果因之得成。佛说此经时。无量百千众生人及非人。或得初果乃至四果。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发声闻辟支佛心。各各合掌礼佛右绕。欢喜而去。
复次波罗奈国有一辅相婆罗门。其家大富多饶财宝。金银琉璃。珊瑚虎珀。象马牛羊。田业僮仆。在所充足。年过八十生一男儿。妙色端正人相具足。父母欢喜。召诸相师占相吉凶。为其立字号曰均提。年始七岁。父母爱念放令出家。往诣刹提利因提罗山。至如来所。尔时如来四众围绕。为诸天龙鬼神大众。广说世论及出世间之法。时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垂老之年生育此儿。世尊大慈普覆一切。今以此儿为佛弟子。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著身。佛为说法示教利喜。即得道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尔时阿难观察众心咸皆有疑。即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均提沙弥。过去世时。作何功德。修何行业。值遇世尊获得道果。何以速疾。
佛告阿难。均提沙弥非适今也。过去世时。供养父母众僧。修妙功德。遇善知识。今得道果。阿难白佛言。愿佛说之。佛告阿难。善听。乃往过去无量千岁。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在世教化利益天人。化缘已周迁神涅槃。灭度之后。于正法中。有一年少比丘。通达三藏。所谓阿毗昙藏。毗尼藏。修多罗藏。面首端正人相具足。辩才说法有妙音声。多人所识。刹利婆罗门之所供养。时有一比丘。形体粗丑人相不丰。加复音声钝重。常好赞叹三宝。尔时三藏年少比丘。见其声恶。即便毁骂。而作是言。如是音声不如狗吠。时老比丘言。汝何以见毁骂也。汝不识我耶。三藏年少言。我识汝。汝是毗婆尸佛正法中摩诃罗老比丘。何以不识。摩诃罗言。我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三藏比丘闻是语已。心惊毛竖。尔时摩诃罗。即举右手。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尔时三藏。即前头面接足礼敬。求哀忏悔。而我愚痴不识贤圣。作是恶业。令我来世得近善友值遇圣师。漏尽结解亦如大德。佛告阿难。尔时三藏比丘。以一恶言诃骂上座。五百身中常作狗身。一切大众闻佛说法。皆惊战悚。俱发声言。怪哉怪哉。世间毒祸莫先于口。尔时无量百千人。皆立誓愿。而说偈言。
假使热铁轮 在我顶上旋
终不为此苦 而发于恶言
假使热铁轮 在我顶上旋
终不为此苦 毁圣及善人
佛告阿难。舍利弗者。于诸众生为善知识。昼夜六时。常以道眼观五道众生。所应度者寻往度之。
尔时摩竭提。二国中间。有五百贾客。经过险路。时估客主将一白狗。尔时伴主初夜煮肉作食。于后夜时狗偷食之。明日伴主。欲早饮食求之不得。饥渴所逼嗔恚内发。手自持刀断狗四足。投身坑中舍之而去。其狗宛转受大苦恼。时舍利弗。于初夜时道眼遥见。过夜至旦。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已。往诣险路至彼狗所。持食与之。因为说法示教利喜。狗闻法已惭愧不乐。却后一七。罪毕得出生于人中。
佛告阿难。尔时白狗者。今均提沙弥是。由过去世毁骂贤圣堕在恶道。由寻能改惭愧忏悔发誓愿故得遇善友。遇善友故罪毕得出生于人中。遇佛世尊即得漏尽。佛告阿难。当念父母及善知识恩。是故知恩常当报恩。善知识者是大因缘。佛说此法时。无量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声闻辟支佛心。一切大众闻佛说法。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三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四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恶友品第六
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尔时如来凞怡微笑。从其面门放大光明。青黄赤白。名曰大悲。远照十方。上至阿迦腻吒天。下至十八地狱。照提婆达多身。身诸苦痛即得安宁。尔时大众异口同音赞叹如来。善哉善哉。世尊。真是大慈。真是大悲。能于怨亲其心平等。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而世尊不以为患。愍而哀伤。放大悲光远照其身。如来尔时普告大众而作是言。提婆达多。非适今世而伤害我。过去世时常欲害我。我以慈悲力因乃得济。
尔时阿难观察众心咸皆有疑。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提婆达多过去世时。毁害世尊其事云何。
佛告阿难。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佛言。过去世时无量千岁。有国名波罗奈。其中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化满十千岁。灭度之后。正法住世十二千岁。像法灭后。波罗奈王。名摩诃罗阇。聪睿仁贤正法治国。不枉人民。王主六十小国八百聚落。五百白象。二万夫人了无有子。王自祷祀诸山河池树木神祇。满十二年。王第一所重夫人即便有娠。第二夫人亦皆有娠。王甚欢喜手自供养。床卧饮食皆令细软。至满十月太子便生。形体端正妙色庄严人相具足。第二夫人亦皆生男。王甚欢喜。即召诸臣百官并诸相师婆罗门等。占相吉凶。抱儿示之。便令立字。相师问言。此儿生时有何瑞相。答言。第一太子。其母性行由来弊恶。恚恨妒忌憍慢自大。从怀子已来。其性调善。和愿悦色发言含笑。先意问讯。软语利益。慈愍众生喻如赤子。相师答言。此是儿之福德。使母如此。即便立字。名曰善友太子。第二夫人所生太子者。相师问言。其子生时有何瑞相。答言。其母由来性常调善。先意问讯。发言柔软可适众心。怀妊已来其性卒暴。发言粗恶嫉妒恚痴。相师答言。此是儿之业行。使母如是。应当立字。名之恶友太子。哺乳长大至年十四。善友太子聪明慈仁好喜布施。父母偏心爱念视如眼目。恶友太子其性暴恶。父母憎恶而不憘视。妒嫉于兄常欲毁害触事。不顺其兄违逆反戾。善友太子导从前后。作倡伎乐。大众围绕。出城观看。见有耕者。垦土出虫乌随啄吞。善友太子遥见如是愍而哀伤。生长深宫未见此事。问左右言。此作何物共相残害。左右答言。太子。所以有国。依于人民。所以有人民者。依因饮食。所以有饮食者。依因耕田种植五谷。得存性命。太子念言。苦哉苦哉。小复前行。见诸男女自共织作。来往顾动疲劳辛苦。太子问曰。此作何物。左右答言。太子。此诸人等纺织作诸衣服。以遮惭愧荫覆五形。太子言。此亦劳苦非一也。转复前行。见诸人民屠牛驼马[利-禾+皮]剥猪羊。太子问曰。此是何人。左右答言。此诸人等。屠杀卖肉以自存活。以供衣食。太子皮毛[目*需]动。而作是言。怪哉苦哉。杀者心不忍。强弱相害伤。杀生以养生。积结累劫殃。转复前行。见诸人众网鸟饵鱼。枉滥无辜强弱相陵。太子问言。此是何人名何事耶。左右答言。太子。网鸟捕鱼。如是诸事以供衣食。太子闻是语已。悲泪满目。世间众生造诸恶本。众苦不息。忧愁不悦。即回车还宫。王问太子。出还何故愁忧如此。太子具以上事向父王说。王闻是语。语太子言。上来诸事未常不有。何足愁耶。太子言。今欲从王求索一愿。王见听不。王言。吾有汝一子。甚爱念之不逆汝意。太子言。愿欲得父王一切库藏所有财宝饮食用施一切。王言。随汝所愿不逆子意。善友太子。即使傍臣开王库藏。以五百大象负载珍宝。出四城门外。宣令国土。其有欲得衣被饮食者。恣意自取而去。善友太子名声远闻八方。一切云集。未久之间三分用一。时库藏臣。即入白王。所有库藏太子已三分用一。王宜思之。王言。此是太子不敢违逆。复经少时。诸臣论议。所以有国。依因库藏。库藏空竭国亦虚存。复往白王。所有财宝三分用二。王宜思之。王言。是吾太子不敢违逆。汝可小稽迟。莫称其心。善友太子欲开库藏。时守藏臣。缘行不在。郑重追逐差互不遇。善友太子言。此小人者。何敢违逆我意。当是父王教耳。夫孝子者。不应倾竭父母库藏。我今应当自求财宝给足众生。我若不能给足一切众生衣被饮食称意与者。云何名为大王太子。即集诸臣百官共论议言。夫求财利何业最胜。中有第一大臣言。世间求利。莫先耕田者。种一万倍。复有一大臣言。世间求利。莫先畜养众生。放牧滋息其利最大。复有一大臣言。世间求利。莫先入海采取妙宝。若得摩尼宝珠者。便能称意给足一切众生。善友太子言。唯此为快耳。即入宫中上白父王。子今欲入大海采取妙宝。王闻此语。譬如人噎。亦不得咽。又不得吐。语太子言。国是汝有。库藏珍宝随意取用。何为方复自入大海。汝为吾子生长深宫。卧则韪帐。食则恣口。今者远涉涂路。饥渴寒暑谁得知者。又复大海之中。众难非一。或有恶鬼毒龙。湍浪猛风洄波涌澓。水泡之山摩竭大鱼。往者千万。达者一二。汝今云何欲入大海。吾不听汝。善友太子。即便五体投地。四布手足而作是言。父母若不听我入大海者。我当舍命于此终不起也。
尔时大王及诸夫人。见是事已目不暂舍。即前劝谏太子。汝可起饮食。太子言。若不听我入大海者。终不饮食。王与夫人愁忧苦恼。左右啼泣忧苦懊恼愁闷躄地。如是乃至一日不饮不食。二日三日至到六日。父母忧愁畏其不济。七日即前呜抱手足。善言诱喻可起饮食。此假食身。依因饮食而得存立。不饮食者汝命不济。太子言。父母若不听许者。必没于此终不起也。
尔时第一夫人便白王言。如子心意难可倾动。不可违戾。何忍当见此子舍命于此。愿大王垂慈听入大海。故当万有一冀。今不听者必丧于此。王不忍拒而便听许。
尔时善友太子。即起欢喜头面礼父王足。左右夫人及诸婇女百千万人。互相问言。善友太子今者为死活耶。答言。太子今者。已起欢喜饮食。王问太子。汝殷勤欲入大海。何所作为。答言。大王。欲取摩尼大宝给足一切众生所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