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本缘部
- 大庄严论经
大庄严论经
如来以大悲 恕汝种种过
我亦随佛意 欲生汝善根
尔时魔王闻斯语已。复说偈言。
听我说佛德 福利威光盛
彼之所有分 断诸爱欲者
忍辱不起嫌 我以愚痴故
日日常触恼 如母爱一子
优波鞠多语波旬言。汝听我语于如来所数作诸恶。欲得洗除生诸善根。无过念佛。世尊最上。即说偈言。
如是因缘故 知佛见长远
未曾于汝所 生于不爱心
彼第一智尊 欲成汝信心
常发亲爱语 智者少生信
便得涅槃乐 今我略为汝
说法愚痴冥 黑闇之过患
汝今生信故 则为洗除尽
尔时魔王身毛皆竖。如波昙花种种起触恼。犹如子作过。父犹爱之心过大地忍。不曾见过责。是彼仙中胜。若少信佛洗除前过。时彼魔王在尊者前。念佛功德礼尊者足。作如是言。尊者救我与我敬心。汝当发心却我颈悬。我虽恼触愿起慈心为我除舍。尊者答言。共汝作要后乃当脱。魔言。何等是言要。尊者答言。汝从今日莫恼比丘。魔即白言。我更不恼触尊者言。汝之所知。佛去百年始有我出。即说偈言。
三界之真济 我见彼法身
不见金色身 无恼为我现
示我佛形相 我今极希望
爱于如来形
尔时魔王语尊者言。我亦作要誓言。汝若见形莫为卒礼。以一切种智慎莫礼我。我作佛相慎莫为礼。即说偈言。
以谦敬念佛 为我作礼者
则为烧灭我 我有何势力
能受离欲敬 喻如伊兰芽
为象鼻所押 破坏无所任
我若受敬者 其事亦如是
尊者答言。我不归命。汝亦不负言要。魔复语尊者言。待我须臾间。即入空林中。而说偈言。
我先惑手罗 现金炽盛身
佛身不思议 我作如是形
身现炽光明 逾过于日月
悦乐众人目 明如饮甘露
尊者答言。汝今为我如先好作。魔答言诺。我今当作。即为却尸。尔时魔王即入空林。现作佛形如作伎家。种种自庄严。如来之色貌。现于大人相。能生寂灭眼。喻如新画像。当作开发时。庄严于此林。看视无厌足。圆光一寻化作佛形。舍利弗侍右。目连处左。阿难随后执持佛钵。
尊者摩诃迦叶。阿尼卢头。须菩提。如是等诸大声闻千二百五十人侍佛左右。犹如半月现佛相貌。向尊者优波鞠多所。尊者见佛相貌极生欢喜。即从坐起观佛形相。咄哉恶无常无有悲愍心。妙色金山王。云何而破坏牟尼身。如是为无常所摧灭。尔时尊者作观心其意欲扰乱。我今实见佛掌如莲华。而作如是言。呜呼盛妙色不可具广说。即说偈言。
面过莲花敷 目如青莲叶
身形殊华林 相好过于月
甚深喻如海 安住如须弥
威德过于日 行过师子王
眼瞬如牛王 色殊于真金
尔时尊者倍生喜敬。大喜充满转增欢喜。即说偈言。
呜呼清净业 获是美妙报
业缘之所得 非是现作业
百千亿劫中 身口作净行
修施及戒忍 并禅与智慧
决定作正行 以是自庄严
众人眼所爱 清净无垢秽
现是形相时 怨家皆欢喜
况我于今日 而当不爱敬
如是思忆。唯作佛想不念于魔。即从坐起。五体投地而为作礼。魔时即惊作如是言。大德何故违要。尊者言。作何言要。魔言。先要莫礼。今何故礼。尊者从地起。即说偈言。
眼所爱乐见 拟心礼于佛
我今实不为 恭敬礼汝足
尔时魔王言。汝五体投地为我作礼。云何说言。我不敬汝。尊者语魔言。我不敬礼。汝亦不违言誓。喻如以泥木造作佛像。世间人天皆共礼敬。尔时不敬于泥木欲敬礼佛故。我礼佛色像不为礼魔形。闻是语已还复本形。礼尊者足还升天上。以何因缘而说此事。诸大声闻等欲使诸檀越普供养众僧令不所乏。又令比丘亦闻法奉行。以是故应为四众说法。若欲赞佛者应当作是说。虽断欲结使不觉为作礼。
大庄严论经卷第九
大庄严论经卷第十
马鸣菩萨造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五五)
复次若人赞佛得大果报。为诸众人之所恭敬。是故应当勤心赞敬。我昔曾闻。迦叶佛时有一法师为众说法。于大众中赞迦叶佛。以是缘故命终生天。于人天中常受快乐。于释迦文佛般涅槃后百年。阿输伽王时。为大法师得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常有妙香。从其口出。时彼法师去阿输伽王不远。为众说法。口中香气达于王所。王闻香气心生疑惑。作是思惟。彼比丘者为和妙香含于口耶。香气乃尔。作是念已。语比丘言。开口。时比丘开口都无所有。复语漱口。既漱口已犹有香气。比丘白王。何故语我张口漱口。时王答言。我闻香气心生疑故。使汝张口及以漱口。香气逾盛。惟有此香口无所有。王语比丘愿为我说。比丘微笑。即说偈言。
大地自在者 今当为汝说
此非沉水香 复非花叶茎
栴檀等诸香 和合能出是
我生希有心 而作如是言
由昔赞迦叶 便获如是香
彼佛时已合 与新香无异
昼夜恒有香 未曾有断绝
王言。大德久近得此香。比丘答曰。久已得之。王今善听。往昔过去有佛名曰迦叶。我于彼时精勤修集而得此香。时王闻已生希有心。而问比丘。我犹不悟。唯愿解说。时彼比丘而白王言。大王。至心善听。我于迦叶佛时作说法比丘在大众前。生欢喜心赞叹彼佛。即说偈言。
金色身晃曜 欢喜生赞叹
因此福德力 在在受生处
身身随此业 常有如此香
胜于优钵罗 及以瞻卜香
香气既充塞 闻者皆欣悦
如饮甘露味 服之无厌足
尔时大王闻斯语已。身毛皆竖。而作是言。呜呼赞佛功德乃获是报。比丘答言。大王。勿谓是果受报如此。复说偈言。
名称与福德 色力及安乐
已有此功德 人无轻贱者
威光可爱乐 意志深弘广
能离诸过恶 皆由赞佛故
如斯之福报 贤智乃能说
受身既以尽 获于甘露迹
尔时大王复问比丘。赞佛功德其事云何。尔时比丘说偈答言。
我于大众中 赞佛实功德
由是因缘故 名称满十方
说佛诸善业 大众闻欢喜
形貌皆熙怡 由前赞佛故
颜色有威光 说法得尽苦
彼如来所说 与诸修善者
作乐因缘故 得乐之果报
云何名之佛 说言有十力
诸有得此法 不为人所轻
况诸说法者 升于法座上
赞立佛功德 降伏诸外道
以赞佛德故 获于上妙身
便为诸人说 可乐之正道
以是因缘故 犹如秋满月
为众之所爱 赞叹佛实德
穷劫犹难尽 假使舌消澌
终不中休废 常作如是心
世世受生处 言说悉辩了
说佛自然智 增长众智慧
以是因缘故 所生得胜智
说一切世间 皆是业缘作
闻已获诸善 由离诸恶故
生处离诸过 贪嗔我见等
如油注热铁 皆悉消涸尽
如此等诸事 何处不适意
我以因缘箭 坏汝诸网弓
复已言辩父 思惟善说母
尔时大王闻斯偈已。即起合掌。而作是言。所说极妙善入我心。王说偈言。
闻说我意解 叹佛功德果
略而言说之 常应赞叹佛
以何因缘而说此事。为说法者得大果报。诸有说法应生喜心。
(五六)
复次有大功德犹修无倦。况无福者而当懈慢。我昔曾闻。尊者摩诃迦叶。入诸禅定解脱三昧。欲使修福众生下善种子获福无量。于其晨朝著佛所与僧伽梨衣。而往乞食。时有睹者。即说偈言。
赞叹彼胜者 著于如来衣
人天八部前 佛分座令坐
时佛亦复赞叹迦叶。即说偈言。
汝今修行善 如月渐增长
如空中动手 无有障碍者
身如清净水 无有诸尘翳
佛常于众前 赞叹其功德
乃至未来世 弥勒成佛时
亦复赞叹彼 而告大众言
此是牟尼尊 苦行之弟子
具十二头陀 少欲知足中
最名为第一 此名为迦叶
人天八部前 赞叹其功德
尔时帝释见彼迦叶行步容裕。遥于宫殿合掌恭敬。其妇舍之。而问之言。汝今见谁恭敬如是。尔时帝释即说偈答。
处于欲火中 系念常在前
虽与金色妇 同室无著心
身依于禅定 心意亦快乐
入城聚落中 而欲行乞食
以智慧耕地 坏破过恶草
是名善福田 所种果不虚
尔时舍之以敬重心仰视帝释。而白之言。汝最尊贵居放逸处。犹有善心修于福德。帝释以偈答言。
以施因缘故 我最得自在
天人阿修罗 爱重尊敬我
昼夜忆念施 故我得如是
如得多伏藏 众宝盈满出
尊者迦叶到贫里巷乐受贫施。尔时帝释化作织师贫穷老人。舍之亦化为老母著弊坏衣。夫妇相随坐息道边。尔时尊者见彼夫妇弊衣下贱。即作是念。世之穷下不过是等。即至其所欲往安慰。织师疾起取尊者钵。以天须陀食满钵奉之。尔时尊者得是食已。内心生疑。即说偈言。
彼人极贫贱 饮食乃殊妙
此事可惊疑 极是颠倒相
说是偈已。而作是念。今当问谁。须自观察。即说偈言。
我是善种子 断除他人惑
天人有所为 犹当为解释
况我今有疑 云何当问他
说是偈已。即以慧眼见是帝释。而作是言。呜呼乐修福者。方便求尊胜。即说偈言。
能舍尊胜相 现形贫贱人
羸悴极老劣 衣此弊坏衣
舍毗阇延堂 化住息道边
说此偈已。尊者微笑。复说偈言。
我欲使无福 得成胜福业
汝福已成就 何故作触娆
以食施于我 具胜五妙欲
世尊久为汝 断除三恶道
汝不知止足 方复求福业
尔时帝释还复释身。在众人前礼尊者足。而作是言。尊者迦叶为何所作。即说偈言。
我见施获报 获得诸胜利
资业已广大 倍生于信心
大德为何故 而乃遮止我
尔时帝释。重说偈言。
人闻说施者 犹尚能布施
况我见施报 明了自证知
父母及亲友 拔济欲利益
无能及布施 离于生死苦
施报如形影 处处与安乐
生死险难中 唯施相随逐
于雨风寒雪 唯施能安乐
如行险恶路 资严悉具足
施能为疲乏 安隐之善乘
险恶贼难处 施即是善伴
施除诸畏恐 众救中最厚
处于怨贼中 施即是利剑
施为最妙药 能除于重病
行于不平处 用施以为杖
尔时帝释说是偈已。供养尊者还升天宫。以何因缘而说是事。智慧之人明顺施福。欲使人勤修福业。帝释胜人犹尚修福。何况世人而不修施。声闻之人帝释供养。况复世尊。
(五七)
复次虽少种善必当求佛。少善求佛犹如甘露。是以应当尽心求佛。我昔曾闻。有一人因缘力故发心出家。欲求解脱即诣僧坊。值佛教化不在僧坊。彼人念言。世尊虽无我当往诣法之大将舍利弗所。时舍利弗观彼因缘。过去世时少有厌恶修善根不。既观察已。乃不见有少许善根。一身既无。乃至百千身中都无善根。复观一劫又无善根。乃至百千劫亦无善根。尊者舍利弗语彼人言。我不度汝。彼人复至余比丘所。比丘问言。汝为向谁求索出家。彼人答言。我诣尊者舍利弗所不肯度我。诸比丘言。舍利弗不肯度汝。必有过患。我等云何而当度汝。如是展转诣诸比丘都不肯度。犹如病者大医不治其余小医无能治者。既不称愿。于坊门前泣泪而言。我何薄福无度我者。四种姓中皆得出家。我造何恶独不见度。若不见度我必当死。即说偈言。
犹如清净水 一切悉得饮
乃至旃陀罗 各皆得出家
如此佛法中 而不容受我
我是不调顺 当用是活为
作是偈已。尔时世尊以慈悲心欲教化之。如母爱子。如行金山光映蔽日。到僧坊门。即说偈言。
一切种智身 大悲以为体
佛于三界中 觅诸受化子
犹如牛求犊 爱念无休息
尔时世尊清净无垢。如花开敷。手光炽盛。掌有相轮网缦覆指。以是妙手摩彼人头。而告之言。汝何故哭。彼人悲哀白世尊言。我求出家。诸比丘等尽皆不听。由是涕泣。世尊问言。诸比丘不听谁遮于汝不听出家。即说偈言。
谁有一切智 而欲测豫者
业力极微细 谁能知深浅
时彼人者闻斯偈已。白世尊言。佛法大将舍利弗比丘智慧第一者。不听我出家。尔时世尊以深远雷音慰彼人言。非舍利弗智力所及。我于无量劫作难行苦行修习智慧。我今为汝。即说偈言。
子舍利弗者 彼非一切智
亦非解体性 不尽知中下
彼识有限齐 不能深解了
无有智能知 微细之业报
尔时世尊告彼人言。我今听汝。于佛法中使汝出家。我于法肆上求买如汝信乐之人。如法化度不令失时。佛以柔软妙相轮手。牵彼人臂入僧坊中。佛于僧前告舍利弗。以何缘故不听此子令出家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见彼有微善根。佛即告舍利弗。勿作是语。说是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