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本缘部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有一商主请菩萨 欲入大海求珍宝
唯愿大士受我请 令我富饶无阙乏
于是菩萨运大悲 即便受请乘舶船
时张大帆遇顺风 直往东南诣宝所
忽遇暴风吹舶船 漂堕南海迷所往
经过七日大海水 悉皆变作黄金色
紫磨黄金满海中 宝映光现真金色
复经数日大海水 变为白色如珂雪
真珠珍宝满海中 所以海水成白色
又经数日大海水 变作绀青如琉璃
青玻[王*(黍-禾+利)]珠满大海 所以水作绀青色
又经数日大海水 悉皆变作红赤色
红玻[王*(黍-禾+利)]珠满海中 故变水色同于彼
复经数日大海水 变为黑色如墨汁
如是天火所焚烧 海水尽皆如墨色
此海名为牝马口 吞纳四海及众流
一切船舶若经过 有人到此多皆死
天火炽盛如山积 爆裂之声如雷震
众人遥见心惊怖 号叫捶胸白大师
于是菩萨起慈悲 不惜身命垂救护
暴风寻止顺风起 渡于险难至宝所
各获珍琦达彼岸 永离贫穷受安乐
出家菩萨亦如是 亲近诸佛如商主
永离火宅趣真觉 犹如商人归本处
世间所有诸宅舍 如彼牝马大口海
出家常厌于在家 不染世间离五欲
乐住空闲心不动 善达甚深真妙理
或处人间聚落中 如蜂采华无所损
四威仪中恒利物 不贪世乐及名闻
口中常出柔软音 粗鄙恶言断相续
知恩报恩修善业 自佗俱得入真常
尔时智光及诸长者一万人俱。异口同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希有善逝。如是如是。世尊所说微妙第一。善巧方便饶益有情。如佛所说我今悉知。世间宅舍犹如牢狱。一切恶法从舍宅生。出家之人实有无量无边胜利。由是我等深乐出家。现在当来恒受法乐。尔时世尊告诸长者。善哉善哉。汝等发心乐欲出家。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常生善处受胜妙乐。遇善知识永不退转。得值诸佛受菩提记。坐金刚座成正觉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难。能持戒者是真出家。时诸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持戒修诸梵行。愿我速出生死苦海。愿我速入常乐宝宫。愿我广度一切众生。愿我疾证于无生智。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及文殊师利。如是长者付嘱汝等。劝令出家受持净戒。时九千人于弥勒前。出家修道受持佛戒。七千人俱于文殊前。出家修道受佛禁戒。如是人等既得出家。成就法忍入于如来秘密境界。不复退转。无量万人发菩提心至不退位。无数人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无垢性品第四
尔时智光及诸长者既出家已。齐整法服五轮著地。礼如来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从佛闻所未闻。在家所有种种过失。发菩提心厌离世间。剃除须发而作比丘。唯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等类及诸众生。演说出家殊胜功德。令得闻者发清净心。乐远离行不断佛种。世尊大恩无缘慈悲。怜愍众生如罗睺罗。出家菩萨应云何住。云何修习无垢之业。云何调伏有漏之心。尔时世尊赞叹智光诸比丘等。善哉善哉。是真佛子。能为未来一切众生。问于如来如是大事。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来世尊怜愍众生。平等无二犹如一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演说。出家菩萨应如是住。如是修行无垢之业。如是调伏有漏之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尔时佛告智光比丘。出家菩萨住如是心常作是观。我得人身诸根具足。从何处没来生此间。我于三界中当生何界。于四大洲复生何处。六道之中受生何道。以何因缘得离父母妻子眷属。出家修道免八难身。庄严劫中过去千佛皆已涅槃。星宿劫中未来千佛未出于世。贤劫之中现在千佛。几佛如来出现于世。化缘将尽入般涅槃。几佛世尊未出于世。是诸众生根缘未熟。未闻正法。复于何时。当来弥勒。从兜率天下生人间现成佛道。于我身中有何善业。戒定慧学当有何德。过去诸佛皆已不遇。当来世尊得见不邪。我今现在诸凡夫地。三业烦恼何最为重。一生已来造何罪业。于何佛所曾种善根。我此身命能得几时。是日已过命随减少。犹如牵羊诣彼屠所。渐渐近死无所逃避。身坏命终生于何处。三恶道苦如何脱免。然我此身爱乐长养。念念衰老无时暂停。谁有智者爱乐此身。智光当知。出家菩萨常于昼夜如是观察。勿贪世间受五欲乐。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燃。心常忏悔过去先罪。安住如是四无垢性。一心修行十二头陀。调伏其心如旃陀罗。如是佛子是名出家。智光比丘。以何义故。说名真实修沙门行如旃陀罗。其旃陀罗每游行时。手执锡杖不敢当路。若人逼近振锡令闻。于大众中心行谦下不敢轻慢。被呵责时。心无怨恨未尝加报。骂辱鞭挞默然受之。何以故。自知下性不阶众流。以是因缘无嗔无报。智光当知。出家菩萨亦复如是。剃除须发形同婴儿。执持应器依佗活命。身著袈裟如被甲胄。杖锡而行如持鉾槊。执智慧剑破烦恼贼。修婴儿行饶益一切。是故一切三毒利箭。不入真实沙门之身。出家菩萨以三观门修忍辱行名真出家。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智光比丘。汝等谛听。云何名为四无垢性。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如是四事随有所得。粗细称心远离贪求。是无垢性。诸比丘等。以何因缘。如是四行名无垢性。智光当知。诸佛如来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皆从此生。佛法僧宝常不断绝。是故得名为四无垢性。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智光比丘汝谛听 出家菩萨所应作
无缘大慈摄众生 犹如一子皆平等
发菩提心求正觉 应作三种成佛法
心常住四无垢性 当修十二头陀行
下心犹如旃陀罗 四威仪中作是念
十方无量诸菩萨 刹那刹那趣圣道
彼既修证我亦尔 如何流转三界中
恒居生死无量苦 我今是身住何界
六道轮回处何道 胎卵湿化受何生
身口意业于何修 所造罪中何者重
三性之心何心多 如是微细观察已
大慈大悲恒相续 大喜大舍为先心
为有缘者说妙法 昼夜修心不暂停
如去顶石救头燃 念三观门常不离
观诸有情是佛身 唯我独处于凡类
一切众生等尊贵 我为僮仆居卑贱
世间众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佗打骂不嗔嫌 勤修忍辱无怨嫉
四事供养心不著 是则名为无垢性
三十七品菩提分 及以如来果报身
如是殊胜无漏法 四无垢性为根本
不放逸行常修习 是名出家真佛子
菩提智种念念增 无漏圣道皆成就
速得超于无量劫 端坐华王法界中
福智二严皆圆满 无边劫海利群生
由无垢性皆成就 证获如来常住果
复次智光比丘。出家菩萨于所著衣不应贪著。若细若粗随其所得。但于施者为生福田勿嫌粗恶。不得为衣广说法要。起诸方便与贪相应。世间凡夫为衣服故。非法贪求造不善业。堕于恶道经无量劫。不遇诸佛。不闻正法。受苦毕已复生人间。贫穷困苦。求不得苦昼夜逼迫。衣不蔽形。食不支命。如是众苦。皆由先世为衣服故多杀生命造种种罪。出家菩萨即不如是。随其所得不嫌粗恶。但怀惭愧以充法衣。得十胜利。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隐修道。三者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五者著袈裟时生宝塔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八者身著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智光当知。以是因缘。三世诸佛缘觉声闻。清净出家身著袈裟。三圣同坐解脱宝床。执智慧剑破烦恼魔。共入一味诸涅槃界。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智光比丘应善听 大福田衣十胜利
世间衣服增欲染 如来法服不如是
法服能遮世羞耻 惭愧圆满生福田
远离寒暑及毒虫 道心坚固得究竟
示现出家离贪欲 断除五见正修持
瞻礼袈裟宝幢想 恭敬生于梵王福
佛子披衣生塔想 生福灭罪感人天
肃容致敬真沙门 所为不染诸尘俗
诸佛称赞为良田 利乐群生此为最
袈裟神力不思议 能令修植菩提行
道芽增长如春苗 菩提妙果类秋实
坚固金刚真甲胄 烦恼毒箭不能害
我今略赞十胜利 历劫广说无有边
若有龙身披一缕 得脱金翅鸟王食
若人渡海持此衣 不怖龙鱼诸鬼难
雷电霹雳天之怒 披袈裟者无恐畏
白衣若能亲捧持 一切恶鬼无能近
若能发心求出家 厌离世间修佛道
十方魔宫皆振动 是人速证法王身
复次智光菩萨。出家佛子常行乞食。应舍身命不断是心。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是以乞食利益无穷。汝等当知。出家菩萨常行乞食有十胜利。云何为十。一者常行乞食以自活命。出入自由不属佗故。二者行乞食时。先说妙法令起善心。然后自食。三者为不施人发大悲心。为说正法令起舍心而生胜福。四者依佛教行增长戒品。福德圆满智慧无穷。五者常行乞食。于七九慢自然消灭。众所恭敬是良福田。六者于乞食时。当得如来无见顶相。应受世间广大供养。七者汝等佛子随学此法。住持三宝饶益有情。八者于乞食时。不得为求食故起希望心。赞叹一切男子女人。九者行乞食时须依次第。不应分别贫富之家。十者常行乞食诸佛欢喜。得一切智最为良缘。智光菩萨。我为汝等略说如是十种利益。若广分别无量无边。汝等比丘及未来世。求佛道者应如是学。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智光菩萨汝谛听 出家大士应离贪
当发出世修行心 乞食头陀为根本
凡夫住于有漏食 圣者悉依无漏食
有漏无漏诸圣凡 一切无不依食住
我为汝等诸佛子 开演出世二利行
三世如来所称赞 乞食功德有十利
偏称此行最为胜 出入自在无系缚
先令施主发初心 令趣菩提然后食
为除悭贪说妙法 能起大舍无量心
依大师教行乞食 增长无量诸梵行
七九种慢自除灭 为诸人天所尊敬
如来顶相不可见 转妙法轮化十方
尽未来际传此法 令不断绝三宝种
若为饮食起妄心 不应赞叹诸男女
起大慈悲平等意 不生分别贫与富
清净乞食佛所赞 一切种智从此生
三世如来出于世 为诸众生说四食
段触思识为其四 皆是有漏世间食
唯有法喜禅悦食 乃是圣贤所食者
汝等厌离世间味 当求出世无漏食
复次智光菩萨。出家佛子于诸医药不应贪著。若有病时。佗煎药已所弃舍药。诃梨毗梨及阿摩勒。取是等药即应服之。乃至一生服所弃药。于诸药等常生知足。如是名为真实沙门。出家佛子恒服弃药。是人获得十种胜利。云何为十。一者为求药草不近佗人。永息贪求安住正念。二者不净观门易得成就。出世之心能得坚固。三者于诸珍味恒不贪著。速证正智飧禅悦食。四者于诸世间一切财物。常能知足早得解脱。五者不近世间一切凡夫。亲近出世清净善友。六者由不嫌恶诸弃药等。于粗饮食亦得解脱。七者于所重药永不希望。一切世间无不尊故。八者速能调伏诸烦恼病。证得如来常住法身。九者永断三界一切烦恼。能疗众生身心重病。十者能顺佛教修菩萨行。福智圆满得大菩提。智光当知。我为汝等略说弃药十种胜利。如是妙行。去来现在出家菩萨皆共修学。汝等应当为诸众生演说流布无令断绝。即为如来广设供养。世间所有财敬供养所不能及。于菩萨行不复退转。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智光比丘汝善听 出家所服无垢药
菩萨妙行此为先 众生有病如己病
以大悲恩救众苦 复用慈心施安乐
最上妙药与佗人 前人所弃而自服
菩萨不择贵贱药 但疗众病令安隐
取佗所弃之余药 饮服以充治所疾
取佗弃药有十利 三世如来共称赞
虽求医药不近佗 永息追求住正念
不净观门易成熟 而能远作菩提因
不著甘味离诸贪 当求法喜禅悦食
于世财宝能知足 获得无漏七圣财
舍彼凡愚不共住 亲近圣贤为良友
由是不嫌众弃药 亦于饮食断贪求
珍膳妙药不希望 世间所以咸尊重
能疗身心烦恼病 悟得真如法性身
永断三界诸习气 证得无上真解脱
能顺佛教趣菩提 福智圆成报身果
汝等佛子皆修学 当坐金刚真道场
复次智光。出家菩萨远离喧闹。住阿兰若修摄其心。无量千岁以求佛道。三世如来离诸喧闹寂然闲居。万行增修证菩提果。缘觉声闻一切贤圣。证得圣果亦复如是。其阿兰若有十种德。能令证得三菩提果。云何名为十种胜德。一者为得自在住阿兰若。四威仪中不属佗故。二者离我我所名阿兰若。于树下时无执著故。三者于卧具等无所爱著。由斯当卧四无畏床。四者阿兰若处三毒微薄。离贪嗔痴所缘境故。五者乐阿兰若修远离行。不求人天五欲乐故。六者能舍喧闹住闲寂处。修习佛道不惜躯命。七者爱乐寂静离世言词。弃舍凡愚无散乱故。八者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易得成就。无障碍故。九者阿兰若处是三昧室。能得百千大三昧故。十者清净如空以为舍宅。心无障碍得大智故。智光当知。阿兰若处有如是等无量功德。以是因缘。出家佛子誓舍身命不离山林。若为听法供养病人师僧父母。出阿兰若入聚落中。宜速还归于兰若处。若有因缘未得归者。应作是想。今此聚落犹如山林。所得财物虚假如梦。若有所得不应贪著。如是佛子是摩诃萨。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智光汝等善谛听 无烦恼人所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