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罗刹所集经

  若明有苦时  清净无量念
  无味极鲜明  人之所叹誉
  彼如是之智  音响相娱乐
  观佛十种力  护世众生类
  如有见禁戒  如来所长益
  执志如金刚  分别一切空
  若拔爱根本  亦无众苦恼
  当拜手息心  最胜无有比

  当云何观察世尊。所谓有如是无漏智慧。彼观道场处所亦见力势。为世故观世光明。于其中间所修苦行皆悉观察。彼。彼众生观慈悲心。欲使安隐彼无量勤苦。观如是苦行于异境界而自观察。于大众中观如来说微妙法。令分布义观其握法。若法眼清净亦观彼法身无有众生想。若复作是观。亦不言禁戒。曾闻尊者名优波斯。有弟子名钵摩迦。往诣摩鍮罗境界于彼止宿。彼到时著衣持钵。广说如契经。人未曾见不解彼威仪。便入淫女村中。彼淫女见此比丘。年少端正身无尘埃。见怀欢喜欲意炽盛。时彼比丘便入淫舍。观如是结使不欲造结。如是秽解脱法。速得此法果。是时比丘便作是语。而说此偈。
  欲如彼毒药  欲为不净行
  欲为坏淫色  堕人入恶趣

  作是说已便退而去。彼人淫意炽盛。为彼比丘故便结旃陀梨咒术。语彼旃陀梨如是之义。是时旃陀梨庄严此女人。化作村落之处。致比丘来。汝观察此处。犹彼释提桓因宫殿无异。夏堂高广亦无有比。庄严卧具无数众色在彼夏堂。上所卧之处文绣綩蠕(坐褥)。观此地处种种华香而散其上一一周匝。种种青莲芳兰而主其边。作如是观。便作是结咒。语比丘言。此极微妙可共娱乐。时钵默比丘报言。我尽观此亦当观余。旃陀梨言。余何者是。钵默报言。
  我今观果实  欲最第一苦
  终当入地狱  受彼镬汤恼

  是时旃陀梨报言。止止比丘。莫语我作是言。钵默比丘报言。此语是愚痴欲幻惑我。我不与尔同。彼旃陀梨见已便作大火坑无有尘曀。时钵默比丘报言。我已见此火坑。旃陀梨报言。若不欲亲近女者。不如入此火坑死。是时彼比丘便作是思惟。此火虽恐惧避火亲近欲者。然欲炽于大火。设犯欲者后受罪无量。宁今日入此火坑不犯此欲。然我师神通无比。云何当违师教。以是之故当入火坑而死。不犯欲而生。今俱舍二事。云何于三世如来立禁戒今我当犯。以是之故入火坑而死。如是思惟已。欲持僧迦梨钵以施彼人。时旃陀梨报言。用是衣钵为。钵默比丘报言。
  今此诸梵行  持我衣钵施
  诸有集聚者  持我语告彼
  比丘名钵默  遭此厄难处
  今投火坑死  不受彼欲爱

  乃至彼二人俱出家学道。广说如契经。是时复说此偈。
  世修善虽少  思惟忆不忘
  亦不受彼欲  欲度众生故
  况复开甘露  世尊一切妙
  云何造功德  彼智随时兴

  尔时世尊云何周旋来往觉知生本。所谓于此等语有二种。风形体功德心意所觉。是谓二风。彼形体风者。生诸爱念意所觉者。犹如华敷鲜明净洁。犹如彼风观见解脱所为事胜。犹雪成水此心雪亦复如是。摄持内外境界。有清凉风起。觉知彼意。彼持无量不破坏。有六境机关。外为四大所使。四大根力所系。彼有软风起。渐渐有智生。亦如彼举足时。皆是本行之德。不失本所为之相。[蹲-酋+(十/田/ㄙ)]骨所行来往。皆有火起。于一切骨屈申卷舒。筋脉渐缓有所悕望。若复视瞻开目闭目。内身根更乐。渐渐炽然随彼来往。若复食啖屈申卷舒。皆由形所造。及余心所造行。依暖风除去。颠倒风亦吹落唇齿声响。本意所造一切种子法。然彼风处所有胜。皆有此语。有如是声响。彼作是说。不为福云何不为系缚。我作是说。有此机关。外有坏败。内有众行。不作是时便有尽。便有长养。犹如智车于此见载。缘如是豪贵法。缘依彼时想颠倒。于是便说此偈。
  此甚奇甚特  觉知空无智
  展转相依倚  机关最为要
  亦不触彼意  身意所依倚
  有如是众事  幻惑为微细

  是时世尊为梵行。云何梵不乱。不从彼学独游无侣。于人中功德威仪最为微妙。无著于一切众生。所为之业无能及者。众生无有量。依倚一切微妙之法。法自然故一切智不可坏。成大要道所欲成就。必果无疑诸功德具。声闻围绕生一切德一切微妙。尔时世尊于彼众妙形体。最第一众德成就。除幽冥世无所著三世无著。弃诸结使得大慈悲。心无乱想。已度彼忧畏之处至安隐处。长夜降伏其心自得授彼。于是便说此偈。
  梵行最为妙  慈功德成就
  若彼闻此教  天人皆拜手
  于正法无二  彼乐亦无二
  必当成贤圣  是故拜手圣

  尔时佛世尊三耶三佛。忍地最为微妙。除诸结使亦无所著。火所不烧所悟事胜风。亦复胜功德无畏。大众成就为众重担。甚深相应不可思议。犹如师子无怯弱心。颜色和悦为彼外学故已修无著。犹如莲华无所染污。自依众故自破坏。意所悕望亦复能办。拔诸结使故众最为妙。倍种种相生受取为妙。若自求于一切生为妙。当拜手最福田。所拥护人民王最第一。不作是观彼义甚深。舍众秽法月最为胜。分别诸法毗沙门为第一。声响清彻师子吼最第一。欲种良福田有增上学。舍一切田业释提桓因为第一。一切世间功德为第一。示现涅槃道亦为胜。愍护一切众生。解一切缚为妙于是便说此偈。
  如来之功德  一切普悉备
  止住释种家  犹海集众宝
  及余佛法众  充满三世界
  欲求往彼岸  当从如来取

  是时世尊为人中师子雄。悕望于一切智色和悦。咽喉功德无比。佛法功德有四神足。甚安详去离粗犷之言。直身正意众智具足。眼为清净根萌芽。分别众法称扬其德。未知智犹雨甘露难可沮坏。十力具足勇猛超彼。觉知一切所趣而往救济。大慈悲禅解脱四等未曾缺。亦无爱欲味观食而食。得无所畏降伏彼众。彼犹如师子鹿王鸣吼之时。其闻声者皆驰走四趣。止谷趣谷止穴趣穴。鸟飞虚空此亦如是。若闻无常声。此凡夫人及长寿皆怀恐怖。于身见皆驰走而去。犹如彼龙象闻师子声不觉便利。或绝缰靽走。诸有长寿色界诸天亦复如是。闻无常之教味著所乐。各有此恋爱心。尔时世尊为师子鹿王。意悉无恐惧。成其道果亦不退转。观者皆欢喜止观微妙。知彼功德无有愚惑。于是便说此偈。
  犹彼师子吼  闻者皆惊愕
  以智分别法  种种有别名
  于生死恐惧  佛德不可议
  是故拜师子  师子王中王

  是时世尊为人中雄象。一切智慧皆悉具足。所有支节与首相称。所谓是智慧首。因智慧有念。念为头依彼止观为腹。以休息解脱亦无师学。自然办具以信根为妙法。以信力而缚。有如是之力护清净以为牙除恶趣。惭愧为营从。身妙以为耳。佛法身满亦无害意。而修梵行究竟其原。求其方便勇猛不退。一切世微妙无有能过此功德者。犹如安明山。习修于禅如彼利刀。觉意自在七处安详。无常苦空行一切法皆悉无我。涅槃为灭净。所持如甘露。十力有力势。观者皆欢喜。以破坏憍慢行。解脱果报所缘依。彼甘露不校计。所著本意所造。食解脱甘露果。如甘露者得利养。除诸秽浊。以为食亦不藏贮。于九十一劫善自降伏。尔时便有是定心无有众乱。于是便说此偈。
  和悦无众乱  极清净意定
  拜手无量德  人中雄象王
  彼众生有德  坏败诸色想
  眼净无瑕秽  拜手觉最胜

  彼三耶三佛有如是功德。如是自觉知。如是甚深极微妙无比。于中自觉诸法。设复有人诽谤我言。彼或有声性与相应。有如是有余。如有作是说。有余沙门出家若婆罗门。聪明黠慧若天住止。若欲界魔天。若梵天色界妙者作如是而说法。我亦不见彼相亦无因缘。如彼所说。若复不见其相。云何不等正觉亦作是说。见彼而说法。逮安隐处而自娱乐。为等正觉亦到无畏处。及余无著。广说如契经。彼最为妙无著不摇动处。无若干彼名。当转梵法轮。彼梵世尊转此法。所谓贤圣八品道。当于何处而转。或作是语。于此众转为妙。于此众而师子吼。亦不于空处而转。于此师子吼亦无恐畏。复作是说。欲降伏彼众故。此最初无所畏。第二诸漏未尽。此义云何。所谓有漏障中有诸恐畏。若复断智具足。此第二第三我所说道法。此有何义。所谓有如是实。为彼故求。彼作是说。此造诸内入。此第三第四有所缚。彼有十事。人所修行。在众无恐畏。或无恭恪心。彼如是无有威仪。以是之故于大众而怀恐怖。虽复为恭恪心。明黠如实。有此威仪。彼亦复有恐畏。于众虽复有恭恪之心。于彼虽无畏。彼义有愚痴。虽复承事供养。恭恪之心。然不数数修行。虽复修行。亦不经历久。于中亦有恐惧之心。于彼虽久修行。意不捷疾。于中故有恐惧。虽有捷疾之意。亦不亲近。于中故有恐惧之心。彼虽亲近亦不实依。于中亦有恐惧之心。意虽依善自无此善。于彼众中故有恐惧之心。若复遍有此意。然不有巧便。彼于众中故有恐惧之心。彼世尊为菩萨时。承事师众三界牢要宝幢从锭光佛以来。三耶三佛若干劫。极净无瑕秽。一切无幽不照。缘彼觉意有如是形类所为成就。为彼道故九十一劫而造行。尔时世尊得受名号。起如是黠慧而成佛。与智慧相应意悉觉悟。依彼善意一切皆悉办一切意无著。彼第一无染污。亦不怀恐惧心。是故世尊如是常住恒入三昧。于彼智有胜。无数世有胜。作是观察。其有难问者。终不犹豫。文字无缺。于是便说此偈。
  身如师子王  欲度彼园观
  群兽皆惊怖  各奔走东西
  如是无所著  大众现勇猛
  不乐生死原  以法度天人

  尔时世尊观一切世间犹如草木。所谓云何当试。最初种有五行。犹外草木。于此有何五种。复作是说。云何彼树展转相猗耶。生种种结苦谛所断。外亦有生有五种行。观彼苦地之所生。皆依外而生。于内云何生。有作是说。于内识处等有是观。如是外住随种便生。于中作是说。如日月现无光。此各各相依。有所说。依外亦生。此义云何。答曰。于今而不相依食。为水所渍。为火所煮。安处形体。或为风所吹。如地生树随风来往。于中皆悉知之。身风所触耳有所闻。时亦能识知。彼曰细滑也。坚依外彼非有智耶。如是乱想若外果所生。皆悉观察外缘内。于中作是说。一切非思惟色相耶。不作是观。如观察四大。如是境界皆悉观之。或观一果眼识生若干果。以识为首。是故坏败。于中作是说。外亦有作若干果。犹彼色半青半黄。犹如树同一根生若干种果实。秋则无有果。或随时生。此生死树亦复如是。身最为本。根为枝叶。犹如三昧境界。是故识施果为上。如是而觉知。以眼喻彼树。若彼眼识有所摄色。其根今色云何得成。所谓如所说观。观便为妙。彼如是现。于是复现。谓所生种子渐渐长益。于彼生而成果。如随时萎。彼果无所因等有是果。所谓心垢所染。于中作是说。眼识皆悉知。于中作是说。不于中间。犹如彼色缘彼果生。如是缘意识。有此生死树。彼眼识为首。于中作是说。犹如胎渐渐长。于彼生眼识。如是有眼识。于中作是说。不于眼识中间而死。无有身根。然眼根无所造。此由何故。或外不依根果本。或同影果。于此云何言等一切身根。以过去不依无根。草果根有坏败。复是所知。外无有情。然内有情。于中作是说。云何情想有果实耶。犹如外花实。此种果亦复如是。以是故或有情。或复共同情。于中实有无碍。云何当有念。于中作是说。此义云何。或有作是说。彼处所无有住处。答曰。犹如彼无处所。便有是清净。外无坏败。便有是因缘。于中作是说。彼四大有增上如所依有果者。是事不然。此复是所知。所作行业外不现。犹如内所有不住名曰树。住者非树。于中作是说。云何此地持无所坏败耶。此地亦有软气。若依彼有是坚相。为风所吹。便可知之。此亦如是。然外有药草树木。无常断绝与坏败相应。当作是观。因缘无常苦空无我亦如是。然外空无所有。众生亦如是。犹如无我观内亦如是。况当内有所造怀内思想。彼皆是外。犹如湿木种时便生。此亦如是。根意所教犹如身心依法往来周旋。此皆无所依。犹如寿暖命识。此亦如是。无有终始。
  观彼志性趣  外及树木草
  实空无果实  于法当分别
  彼已有坏败  身等即思惟
  坏彼尘劳结  五根永以灭

  是时尊者大迦叶。勤修苦行身体疲厌。于彼园观处而自娱乐。事火无懈息。已众围绕僧迦梨坏发爪皆长。诸根淳熟内降伏淫。经行往来所观察皆悉知之。乐闲处名称远闻。故得大慈悲。无与彼尊德等者。天人所供养。是大福田。加敬恭拜。诸遭困厄者皆度脱之。度彼生死布现法相。布现欢乐拥护如事父无异。所供养业如山不可动。欢喜踊跃欲观察如来。欲独一闲静处。往至世尊所欢乐异法故。头面礼世尊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欲叹誉少欲之德。便告尊者大迦叶曰。汝今迦叶年老形熟。无复有少壮意。长老身无所堪任。渐渐衰耗盛意已尽。更不与所著补纳之衣极重。计汝今身不堪胜此重衣汝年已迈。诸有长者持衣施者便可纳受。是时尊者大迦叶。诸法想其恭敬心。于如来即从坐起长跪白世尊言。生死长远。义皆不真。受此乐痛。心常愁忧。诸有豪尊长者亦不乐至彼家已自阿练。复叹阿练之德。自少欲复叹少欲之德。然世尊诸天证知。我于今世果。若有力无力皆能顶戴。况我今日之身无淫怒痴。憍慢皆悉尽。清净无瑕。离世不与世相应。皆悉得之。今当云何舍此粗服。是时世尊告曰。此云何。广说如契经。是时尊者大迦叶报言。以二义故住闲居处。或复有叹闲居之德。自于现法中欲得欢乐。为后世人故作照明布现如是德。以是修勤苦行是。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迦叶。常当乐闲居。广说如契经。于是便说此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