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尔时世尊又复离菩提树。往彼母唧鳞那龙王宫。到彼宫已。于一树下跏趺而坐入于禅定。是时彼处七日七夜降霔大雨。时母唧鳞那龙王。以雨方霔知佛在定。恐其风雨之气互侵佛身。又恐蚊蚋虻蝇唼扰圣体。遂以自身缠绕七匝卬首上覆。如伞盖相。经七昼夜不动不摇。佛将出定龙自摄身龙王还宫。复以种种花鬘涂香严饰其身。来至佛所顶礼佛足白言。世尊。七日已来风雨之气。蚊虻之类侵扰以否。圣体云何。于是世尊。说伽陀曰。
  观察于世间  一切众生等
  若得无侵害  欢喜复快乐
  离欲断烦恼  此乐难比喻
  无明若调伏  斯为最上乐

  尔时世尊说是伽陀答龙王已。即离彼处还来菩提树下。结跏趺坐经七昼夜。入定观察十二缘生。云何根本而因得生。所谓因于无明乃缘于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由如是因得一大苦蕴集如是。根本不生则一切得灭。所谓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灭识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解如是灭则得一大苦蕴灭。
  尔时世尊于七昼夜。在于禅定如是观察十二缘生已。乃出三摩地。而说伽陀曰。
  净行观察苦相时  知一一法有所因
  若知苦相之不生  自然一切所爱断
  净行观察灭受时  知灭受法之无尽
  若知灭受之不生  自然一切所爱断
  净行观察缘生时  乃知缘生法无尽
  若知缘生之不生  自然一切所爱断
  净行观察有漏时  乃知有漏法无尽
  若知有漏法不生  自然一切所爱断
  净行观察如是法  知如是法悉无生
  如日遍照于世间  行住虚空无所碍
  净行观察于苦相  知一一苦悉无生
  破坏烦恼得无余  如佛降伏魔罗军

  尔时世尊说伽陀已。复说是言。若有众生断于轮回。知甚深法微妙言辞悉能通解。如是之人是有智者。我为此等人说。我令此等人知。我今如是独处林野。依相应行见行法乐。是时世尊说是语已。自在行住无诸系著。不云说法亦不生心。是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知于世尊不云说法亦不生心。而作斯念若如是者世间灭坏。何以故。如来应正等觉出于世间。如优昙钵花时乃一现。今不说法自取法乐。当令一切有贪欲者乐邪法者不觉不悟。云何世间而不灭坏。我今往彼伸其劝请。是时梵王娑婆世界主离彼梵界。如展臂顷即至佛所住立佛前。说伽陀曰。
  出世摩伽国  过去法无垢
  悉开甘露门  演法济众生

  世尊告言。我法甚深难见难了。我若辄说速取灭坏。何以故。世间一切乐邪法者。有贪欲者。不乐听受不能觉悟。何以故。贪欲之者。黑闇覆障故。梵王白言。世尊。众生者。世间生世间老有利根钝根及以中根乃至相好易化。尘垢轻微诸异生等。世尊。譬如青莲花或白莲花等生于水中。于水而长于水而老。其中或有出水者。或不出水者。亦复如是。世尊诸异生等。若不为说种种妙法。皆趣沉坠。唯愿善逝。赐其法宝。唯愿善逝。降于甘露。
  尔时世尊受于梵王殷勤劝请已。默而许之。遂以佛眼。审谛观察世间众生。世间生世间老。钝根者利根者。乃至于中下。颜貌之好丑。易化与难化。少尘极少尘。如是众生等。我若不为说种种之妙法。不知诸苦本。悉趣于沉坠。世尊如是观察知已。而起大悲将演妙法。先说偈言。
  我今降法甘露雨  当润乐闻及一切
  从此人间得法因  若见弊魔不广说

  是时梵王娑婆世界主闻此偈已。定知世尊演说妙法。身心快乐喜不自胜。即以头面礼世尊足。右绕三匝隐没而退。尔时世尊即自思惟。今者何人先得闻法。乃忆往昔阿啰拏迦罗摩等仙人可先闻法。何以故。我于往昔过彼住处。受其妙供及受其嘱。我今先为彼人说法。作是念时乃有天人。来白佛言。彼阿啰拏迦罗摩等。皆已命终方今七日。世尊默知。又闻天告。乃嗟叹曰。无常大事世不惊乎。又念阿啰拏迦罗摩等。薄祐如是。不闻正法耶。
  尔时世尊复念。何人可先闻法。彼噜捺啰迦啰摩子。亦曾供我亦曾嘱我。作是念次彼有天人。名曰啰吒。又告佛曰。彼噜捺啰迦啰摩子亦趣无常。世尊默知。复闻天告。世尊又叹曰。正法难闻薄祐乃尔。于是世尊思念五人。我出王宫入山苦行。是等寻来供侍于我。我应先为彼人说法。于是以净天眼观在何处。见彼五人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于是世尊自菩提树。往波罗奈国鹿野之苑。时于路次有一仙人。名乌波誐。相逆而来。时彼仙人忽于路次得见世尊。又见身长丈六金色晃然。相好端严殊特超世。惊叹良久乃作是言。瞿昙瞿昙。睹汝相好湛然清净。复如金色非世所同。何因出家。归依何法。谁为汝师。今复何去。
  尔时世尊乃说伽陀。答仙人曰。
  我今无所师  处世独无侣
  悟正等菩提  为最天人师
  知世间诸法  不染亦不断
  具一切智力  当降魔罗军

  乌波誐仙人言。瞿昙。实如汝言是佛无疑。佛言。如是了知及得漏尽。降伏罪业故号为佛。时乌波誐仙人又复问言。瞿昙今往何处。佛言。往波罗奈国击大法鼓转大法轮。当说世间未曾有说。亦复宣示过去佛敕。当令世间知法离欲。佛说是已。彼乌波誐仙人顶礼世尊随路而去。
  尔时世尊即自往彼波罗奈国鹿野之苑。时彼五人其名洒替梨迦摩斛梨迦未斛罗[口*爾]嚩钵啰贺拏尾婆啰多等。方新澡沐香油涂身。广排饮馔列坐食次。彼五人等遥见世尊。知非他人皆大惊怪。互相议曰。今此太子居山苦行欲成佛道。今乃退志还寻我等。我等安坐勿得迎侍。世尊遥知默而行诣。佛身巍巍由如金山。尊贵吉祥相好具足。有大威德无能俦匹。时五人等见佛俯近威德加临。无能安坐皆起迎侍。于是五人咸言善来。请当就坐。是时五人或为佛敷座者。或汲水洗足者。或奉上名衣者。或接手扶侍者。于是五人承事于佛同于往昔。是彼世尊安详就坐。从容而言谓五人曰。汝等五人。初见我时共有要议欲轻于我。汝等甚愚。汝等皆是我族当行我戒。是时世尊复告五人曰。汝等。莫于如来生起轻慢。何以故。汝等。若于如来起于轻慢者得无利益。后于长夜获大苦恼。五人白言。佛于昔时所有威仪最上世法殊妙之事。后行苦行得最圣清净无上之智。通达妙法。本所触行今在何处。佛言。汝洒替梨迦末斛梨迦末斛罗[口*爾]嚩钵啰贺拏尾娑啰多等。若于众生广大供养广大之施。上妙饮食酥乳之味。食毕沐浴香油涂身。洁净诸根严好殊丽。前后顾视容色适悦。汝等如是为见我者非见于我。洒替梨迦等言。如是如是。时彼五人常行乞食。世尊到已。或三人乞食二人奉事。或二人乞食三人奉事。互为给侍精进无懈。佛因制之日。有二事法。修行之人而不得行。云何二事。为于色欲生贪。此轮回根非上人法。若有人能自正其心修其苦行。于此五蕴三毒如是诸法无迷无执。智眼观察断彼轮回。离于苦乐行于中道。复于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于此八正而广修习。获于神通证于涅槃。得名中道。当趣无上正等正觉。我于是事悉办无余。
  尔时世尊如是说已。又复观知五人堪能受法。即复告曰此是苦汝须知。于是五人思惟。以慧眼观是法。于过去世曾所闻听。菩提发生而得了知。又复告曰。此是集汝应断。于是五人复思是法。以慧眼观。于过去世曾所听闻。菩提发生而得了知。又复告曰。此是灭汝应证。于是五人又复思惟。以慧眼观此法。过去已曾闻听。菩提发生还得了知。又复告曰。此是道汝应修。于是五人又复思惟。以慧眼观察此法。亦于过去之世曾所闻听。菩提发生还得了知。
  尔时世尊又告五人曰。苦法我已知。集法我已断。灭法我已证。道法我已修。我以是法乃成佛道。
  尔时世尊又告五人曰。汝等可应学。吾知于苦断于集。证于灭修其道。汝等。若能于此四谛真实之道而得了觉。自然知彼无集无解无明无慧无菩提无不生。乃至梵界魔界诸天世人。沙门婆罗门等亦无所住。离颠倒相心意快然。当来决证无上正等正觉。
  尔时世尊如是三转十二行法轮。时尊者钩抳等。除去尘垢得法眼净。及彼八万天人得法眼净。于是五人既悟道已。乃白佛言。我等欲于佛法出家。愿赐听许。尔时如来谓五人曰。善来苾刍。于是五人须发自落。袈裟著身成沙门形。尔时世尊复谓钩抳等言。色是常是无常。是苦是非苦。是空是非空。是有我是无我。受想行识是常是无常。是苦是非苦。是空是不空。是有我是无我。钩抳答言。世尊。我观色受想行识。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之法。尔时五苾刍闻佛说是五蕴之法。乃得漏尽证于无学。时佛谓言。汝等。所作已办梵行已立。我生已灭永断轮回。我与汝等六人。当为世间第一福田。三宝之名今已具足。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有一夜叉名曰菩摩。高声唱言。今日世尊于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仙人住处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为愍念利益世出世间梵魔天人沙门婆罗门等。时彼菩摩夜叉作是唱已。彼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及彼诸天互相告唱。须臾之间。乃至梵界诸梵天等。皆悉闻知。世尊在彼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仙人住处。三转法轮。三宝出见。利乐人天及诸有情。是时地即大动天亦大明。于是梵王帝释及诸天等。各各执持宝幢幡盖来诣佛所。雨天妙花作天妓乐歌呗赞叹种种供养。欢喜踊跃礼佛而退。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七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初转法轮。度五苾刍已。将诸苾刍往嚩啰迦河岸。游止暂住。时波罗奈国中有俱梨迦长者子。名曰耶舍。家中巨富广有财宝。母氏眷属皆国中豪族。多畜奴婢互夸强盛。是奴婢辈皆悉年少聪明多艺。复擅歌乐常侍左右。时长者子耶舍。忽于一日在自家中。令诸妓人严容丽服鼓动音乐。与诸眷属恣其快乐。自旦至夜方始停息。时妓女辈各还所止。以其困乏睡极昏重无所警觉。时长者子耶舍。于夜后分巡诸房室检察库藏。见诸妓女门不掩闭。身无拘检。或发髻蓬乱。或衣服离身仰覆纵横。现露形体由如死人一无异别。时长者子耶舍。因果成熟出家时至。睹斯相状忽生厌离。由如发狂。耶舍以其富盛有摩尼所装之履数及千緉。于是著宝装履。夜诣王宫告守门者曰。我苦我苦。请报于王。其守门者不肯闻报。复诸后门亦谓守门者曰。我苦我苦。请报于王。其守门者亦又不听。是时耶舍自夜后分直至天晓。乃出城门至嚩啰迦河岸。往来而行口中但言。我苦我苦。
  尔时世尊在于彼岸。晨旦经行。于是耶舍遥见世尊威德端严无与等者。如非常人。乃告之曰。圣者我苦。圣者我苦。尔时世尊即以软言而慰呼之。善男子。汝来我今此处安乐无事。时彼耶舍得闻世尊慈悲之声软言相呼。即脱宝履致于岸侧。渡嚩啰河诣于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于是世尊乃与耶舍同还游止。敷座而坐。即为耶舍如应说法。
  尔时世尊谓耶舍曰。布施持戒生天之因。虽五欲自在轮回未断。勿以天福心生喜乐。汝今欲求割断烦恼除去盖障得解脱者。当于圣道而加修习。可证道迹可证涅槃。又言。耶舍。我今问汝。色是常是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无我耶。受想行识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无我耶。时彼耶舍得闻世尊说如是法。譬如白色之衣易为染著。得离尘垢获法眼净。
  于是世尊又为广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于是耶舍即于座上得漏尽意解证无学果。便即发言答世尊曰。如佛所说。色受想行识者。乃是无常苦空无我之法。世尊知彼实已得证漏尽解脱。犹著在家宝饰之衣。乃为耶舍说伽陀曰。
  若得正道  犹恋庄严
  虽行梵行  未名息心
  若能调伏  执杖自惊
  虽婆罗门  是真沙门

  尔时耶舍。宿有黠慧又证无学。才闻佛说此妙伽陀。乃自思惟。世尊说此正为于我犹著在家宝饰之衣。乃白佛言。世尊。我今于佛法中愿为沙门。世尊大慈惟见听许。佛言。善来苾刍。须发自落袈裟著身。成沙门形仪相具足。时俱梨迦长者始及天晓。见彼左右匆匆报言。长者子耶舍不待天晓出自舍去。今不见回未委所至。时俱梨迦长者闻是语已惊怪非常。乃私自念。我子夜出得非不正之人而相诱耶。又问侍人。我子所履所服为常非常耶。侍人对曰。彼所常服妙衣宝履不在常处。必著随身。是时俱梨迦长者又复思惟。我子耶舍著宝装履及上妙衣必无恶事。我今宜速诸处寻觅。于是令诸僮仆分头寻觅。兼自出城门至嚩[口*邏]迦河岸访问寻求。忽于岸边见子所著宝装之履。又闻彼岸有佛及将弟子于彼游止。心自思惟。我子决定在彼而住。时俱梨迦长者即自脱履。渡河访觅将至佛所。佛亦遥见知来寻子。既至佛前睹佛光明又见异相。未及言子唯即惊叹。世尊方便承其发心。乃先谕言。善来长者。得无疲劳。且可就坐今与汝语。时俱梨迦长者初睹世尊威光相好。又蒙软言慰论。但益瞻仰全忘觅子。世尊告曰。我有妙法汝乐闻耶。俱梨迦长者言。愿佛哀愍唯垂宣示。佛言。布施持戒生天之因。天之果报非为究竟。若断烦恼可趣圣道。俱梨迦长者。我今问汝。色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无我耶。又曰。受想行识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不空耶。有我无我耶。尔时世尊广为解说。汝可观察实言报我。时俱梨迦长者曰。我今实知色受想行识乃是无常苦空无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