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本缘部
-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
若诸众生得净时 不应八万四千受
偷贼劫杀于人物 能与他作恶怨仇
迦叶共彼无有殊 彼与迦叶亦无异
众生若得于彼净 云何八万四千生
如是数取善恶时 上下及中平等者
一切无胜复无劣 亦复无有分别生
若诸众生得净修 经历八万四千处
彼人愚痴无有智 犹彼迦叶空出家
譬如炎炽大火燃 普烧尽诸所祭物
如是无智愚痴故 自烧一切功德山
大臣前言见未来 造作众罪无果报
彼于先世修福业 故今得受快乐心
若人造作众罪时 舍福自然受殃祸
如船在水中不出 以重沉没故不浮
更无有人能出之 即没水中常腐败
如人数数造诸罪 以造不息罪过多
如是即没地狱中 王此前言臣即是
以其罪患未成熟 其罪不久熟即知
罪熟即堕彼泥梨 犹如船在水中没
被诸苔衣所覆蔽 草重自举不能胜
船久如是益重牢 人造众罪亦复尔
渐渐久沈体转重 犹如人造善业因
速疾得向上界生 往昔造诸一切罪
今生如彼地种子 罪业尽已后渐生
若造诸善业报时 即自生于善果处
时意喜女。说是偈已。复更重白其父王言。父王当知。我自思惟。亦识宿命。所以者何。我忆往昔。七生在于摩伽陀国王舍城内。以恶知识相牵挽故。造多罪业。行于邪欲。侵他妇妾。受乐如天。大王当知。我于彼时。所造恶业。覆藏而住。如灰覆火。
复次大王。我于彼处。舍身已后。又复生于金刚聚落富贵家。生彼处。生已值善知识。黑月白月。八日十四。及十五日。清净守护八禁斋法。恒常持戒。大王当知。我于彼处。既造善业。譬如安置种种伏藏。至于水界。牢固封治。即便停住。
复次大王。我于彼处。亦舍身命。以昔遇缘造恶业故。有余未尽。即便堕落叫唤地狱。在于彼处。经多千年。受极苦厄。
复次大王。我于彼处。罪业毕尽。舍身即生频那俱吒国土内。受白羝羊身。彼处生已。有诸王子。或驾车乘。或被鞍鞯。而骑我上。
复次大王。我于彼处。既舍身已。复生于彼陀毗罗国。亦作羊身。彼处舍身。复受牛身。舍彼牛身。出山林中。受猕猴身。
复次大王。我于彼处。舍猕猴身。还生于彼金刚国内。复受非男非女等身。彼处业尽。舍身即生忉利天上欢喜园中。与天帝释以为侍卫。
复次大王。我于彼处舍身之后。以昔护持月六斋戒得清净故。今日来生大王之家。资财巨富。无所乏少。而大王今可不自观此之因缘。从何而得如是功德。可不以昔造善业故今受此报如是以不。
尔时鸯伽陀王。如是共女意憘对说言论之时。有一天仙。名不那罗陀(隋言不叫唤)。从天上下观阎浮提。正当于彼鸯伽陀王宫殿之上。从虚空中。渐渐而下。尔时王女意喜见彼天仙如是自上而下。即从座起。更置高座。请彼天仙。坐于其上。是时天仙。安坐讫已。意喜顶礼天仙之足。合十指掌。向于天仙而咨白言。尊者天仙。世间颇有善恶果报诸业已不。颇有夜叉诸天以不。有父母不。有此彼世。有于沙门婆罗门不。唯愿天仙。为我解说。我此父王。不信是事。
尔时大天不那罗陀。即便反问鸯伽陀王。作如是言。大王云何。汝今意中。实不信于此事以不。王即白言。此事实然。天仙复言。大王当知。善恶果报一切皆有。亦有夜叉及以诸天。有父有母。有此彼世。有诸沙门及婆罗门。大王须信。我从天上下来至此。
尔时鸯伽陀王。语天仙言。尊者天仙。若有彼世。今日尊者可与于我五百金钱。我未来世。当偿尊者满足一千。时那罗陀天仙。向王而说偈言。
我今与王五百钱 须知王身有禁戒
若王心中无善行 因何未来偿一千
此世有人谄曲行 彼世相求何处得
智人不与彼等债 如是人辈债求难
堕于地狱猛火燃 或有诸鸟周匝食
云何来世能偿我 堕于地狱受苦时
利刀割截身不完 节节割时流脓血
苦恼暂时无歇息 云何还我一千钱
举手把利剥筋时 斫剉其身如斩蔗
支节无有完全处 云何还我一倍钱
严恶黑狗腻荼身 处处转动割截食
在于地狱无身肉 云何未来与倍钱
彼处有大利铁叉 狱坠数数钻其上
在于地狱手向下 云何与我一千钱
地狱多有剑树林 一一剑头十六刃
贯穿其上不暂住 谁能与我一倍钱
灰河地狱热沸流 速疾如风如箭射
入于其中受苦痛 云何与我一倍钱
吞热铁丸地狱中 或复融销赤铜汁
在于如是苦逼内 云何与我一倍钱
地狱有手如霔霖 各出热炎严炽火
割截支节无暂住 云何与我一倍钱
彼处可畏闇无明 日月光影所不照
在彼无智愚痴辈 云何与我一倍钱
大王舍此非法行 劝王行于如法事
王当作于如是习 后应不堕地狱中
东西南北所有来 沙门婆罗门乞索
王当充足与食饮 衣服汤药卧具房
彼等精进梵行人 沙门婆罗门取语
彼能救护王苦厄 犹如热雨伞盖遮
王作如是善业时 多有朋友相随顺
得至善路快乐处 神通中最得神通
如牛渡水直截流 若人把尾随得济
一切世间亦如是 逐直得直邪得邪
诸有人中行法行 凡人学行皆成胜
尔时鸯伽陀王。既闻说已。复还以偈白彼天仙那罗陀言。
大梵天仙哀愍我 犹如父母爱娇儿
唯愿数为我现来 若睹智人见善事
唯愿尊者见度脱 我没烦恼海甚深
我今无地可住行 唯尊作我归依处
唯愿大梵仙护我 我今覆面如蹈坑
地狱无量苦众多 我今一一依尊语
尔时大仙那罗陀天。还更以偈告鸯伽陀王如是言。
王今若造罪不息 憎嫉沙门婆罗门
断见颠倒既不除 我汝各各不相见
王若能行正法行 承事沙门婆罗门
精进持戒布施禅 我汝恒常得相见
时那罗陀大天仙神。为鸯伽陀大王说法。教令正见。心既回已。王意喜欢。顶礼天仙。合十指掌。右绕三匝。时那罗陀。即从座起。别鸯伽王。还本来处。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今应当知。尔时天仙那罗陀者。今见我身释迦文是。尔时彼王鸯伽陀者。见即今日优娄频螺迦叶身是。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我于往昔。见彼优娄频螺迦叶。邪见炽盛。堕颠倒道。发精进心。教化令入于正道中。今日亦然。见其颠倒入邪道故。我以是发大精进力。为其出现五百种变神通教化。今其安住无上菩提。尽生死际。到无畏处。至涅槃岸。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三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四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布施竹园品第四十六
尔时世尊。经于少时。住象头山。次第渐欲向王舍城。游历而行。是时去彼优娄频螺聚落。未几至王舍城。其间有一旧仙人居林苑处所。名曰法雨。而其法雨林内。有旧仙人草庵。其中常有五百苦行道人而住。悉得五通。并皆年老。久修梵行。头白少毛。齿缺背曲。身体皮肤。多有黑黡。咽喉垂亸。如牛颈[古*頁]。容貌干枯。形骸朽败。仰杖方行。喘气嗽声。欲行即踣。向前欲进。一步不移。羸瘦筋燋。才有皮骨。皆悉百岁。一切无堪。以其往昔种诸善根。唯今一生。但值佛时。即得信行。以未闻法。不入涅槃。皆在窟中。各各禅坐。尔时世尊。欲化彼诸苦行仙人。为怜愍故。至彼居处。在其窟门户颊之外。而说此偈。语彼仙言。
若人虽说百句义 其名味字不合文
宁说一句胜百千 当令闻者得寂定
若人说于百句偈 既无义理文句乖
说一句为最胜尊 闻已自然得寂定
若人善巧解战斗 独自伏得百万人
今若能伏自己身 是名世间善斗战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他
若能归信佛世尊 能胜于彼十六分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人
若能归信法正真 能胜于彼十六分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他
若能归信一切僧 能胜于彼十六分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人
若能思惟法性空 能胜于彼十六分
犹如小儿月月学 所食如彼茅草头
若人归信佛如来 能胜于彼十六分
若有能信法僧宝 并及思惟法性如
如是归者信难量 能胜于彼十六分
如彼世间祭祀火 具足满于一百年
若一心归三宝时 彼福百千万倍胜
如是百数不可尽 口业不可说得穷
以彼质直牢固心 能得如是上福报
若人满足一百岁 在林祭祀于火神
若见善调伏人来 能舍暂时供养者
是则胜彼祭祀火 多种具足极一生
若人寿命满百年 破戒心无有寂定
有能坚持忍精进 一日活足胜彼长
若人寿命满百年 愚痴心恒生散乱
有能智慧及禅定 一日活足胜彼长
若人寿命满百年 盲聋惛愦无闻见
其有见佛及闻法 一日活足胜彼长
若人寿命满百年 [懵-目+登]懵浊乱无觉察
有能谛观生死趣 一日活足胜彼长
若人寿命满百年 不观世间无常句
其有能了身非实 一日活足胜彼长
若人寿命满百年 不观世间甘露处
其有能识甘露者 一日活足胜彼长
尔时世尊。说于如是妙偈颂时。时彼一切诸苦行人。闻此偈已。人人皆悉证得六通。是时彼等诸苦行人。从其窟出。出已顶礼佛世尊足。各各礼已。从彼地方。飞腾虚空。舍于寿命。入般涅槃。身出水火。以自焚烧。既焚烧已。彼诸舍利。从虚空中。各堕地上。
尔时世尊。收彼五百罗汉舍利。持作一聚。即起支提。是时彼中。有诸比丘。佐助世尊。供泥及石。垒治为塔。世尊神手网缦之指。亲自砌垒。彼塔成就。端正可喜。世尊于彼舍利塔上。作种种法。作已次第与诸比丘。行向于彼摩伽陀国。徒众弟子。足满千人。皆是彼旧螺髻梵志所出家者。如是渐往诣王舍城。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至王舍城。居住于彼杖林之内。是时彼林。别有一塔。名善安住。而有偈说。
是时大众相围绕 世尊渐至王舍城
在于精妙杖林中 如来向彼欲居住
尔时彼处摩伽陀国。有粟散王。其王名曰频头娑罗。传闻他说。沙门瞿昙。甘蔗苗裔。从释种姓。舍而出家。今日来在摩伽陀中。游行教化。与比丘众。足满千人。一切皆是耆旧螺髻梵志出家。今已至于王舍城侧。在杖林中。善安住塔。相与停止。而彼沙门。能于世间。出大名闻。彼婆伽婆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现今在彼教化有缘。
又复世尊。能于天人魔梵沙门及婆罗门一切世间。以自神通。皆能证知。知已能作如是宣说。生死已断。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永更不受于后世有。而彼世尊说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微妙。唯独具足。毕竟清净。如是说法。而如是等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若当有人。欲得往见。其人善哉。我今亦可至于彼所大沙门边。见世尊故。
尔时摩伽陀国。频头娑罗。即遣严驾贤善好车。而坐其上。共于国内诸婆罗门长者居士。前后围绕。足满十二那由他人。从王舍城。导引而出。往诣佛所。欲见如来。
尔时彼国王舍城中。有一淫女。其女名曰婆罗跋帝。可喜端正。人所乐见。世无有双。歌舞作倡。音乐洞解。所有众伎。六十四能。皆悉具足。时彼淫女。传闻人道。此有沙门瞿昙释子。王种出家。乃至彼作如是心念。我今可至彼沙门边。
尔时彼女。如是示现。欲出门已。复如是思。我今可于频头娑罗大王之前。见于世尊。复作是念。又彼频头娑罗大王以多人力打道而行到沙门边。又复多人大众杂闹。恐其遮我。不能得行。我今可于崩墙空所无人行处。速疾而往。先见世尊。
尔时彼女。作是念已。雇取多人。而告之言。谁能多拔墙城鹿砖。即当与汝如许钱直。是时彼等诸受雇人。一念时间。破彼墙已。而得道除一切瓦石荆棘平正。尔时淫女婆罗跋帝。即遣庄束妙好车乘。坐于其上。从自己家出。行端直平正好道。欲诣杖林善安住塔。见佛世尊顶礼恭敬。
尔时世尊。知彼淫女婆罗跋帝心之所念。知已即作如是念言。若彼淫女。于先而来见于我者。其频头王。既在后来。见此淫女立于我前。则生疑阻。作是念已。即作神通。令彼淫女。即更不能于王前来。其频头王。欲于先来。其车一定。即住不行。
尔时频头娑罗大王。心生恐怖。怅怏毛竖。作如是念。我今有何鬼神灾祸。为我作碍。致使如此。是时彼处有一天神。知于频头娑罗王心。在虚空中。隐身不现。而告王言。大王。汝今莫生恐怖。大王。汝今亦无灾祸。亦无变怪。虽然大王。汝于某处瞻波城中。禁系一人。名为某甲。速令解放。车即得行。尔时频头娑罗大王。闻彼天神如是语已。速疾遣使教放彼人。既散放已。可通车处。车即得行。其不通处。步入山林。往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却坐一面。
尔时彼处摩伽陀国。一切人民居士长者。或顶礼已。却住一面。或有共佛对善语言各相慰喻讫已。各还却坐一面。或复有在佛世尊前。说已姓字。既自说已。却坐一面。或复有人。向佛合掌。却坐一面。或复有人。对佛默然。却坐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