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本缘部
-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
此名死命鬼深渊 亦是烦恼海根底
众生没溺无出处 轮转此彼来去行
如是观察五道中 以于天眼遍能见
烦恼始终无有实 犹如叶叶破芭蕉
尔时菩萨。如是寂心。如是净心。无垢之心。如是远离一切诸恶。心调柔软。可作于业。已得寂定。还于彼时。后夜将尽。心欲证知如意通故。而自发起。既发知已。复知他意。从何处生。思惟何事。一切遍至。如实通知。若有众生。发于欲心。欲行欲事。如是真知。若离欲心。远离于欲。如实证知。若嗔恚心。嗔恚发起。真实通知。厌离嗔心远离嗔恚。如实通知。若有痴心。痴心发起。真实通知。厌离痴心。远离痴已。如实通知。如是略说。爱心离爱。乃至有为无为。下等上流。静乱广狭大小。有边无边。有上无上。得定无定。解脱无脱。如实通知。譬如丈夫。或复女妇。正少年时。常喜严身。庄严身已。或时净镜。或净水中。观于自面相皆见尽。如是如是。菩萨如是寂定。其心如是清净。如是无垢。如是无恼。柔软调和。可作于业。已得寂定。还彼后夜。以清净心。欲得证取宿命智通。如是自心他心亦然。从何发心。何处起心。心心遍尽。如实通知。若有欲心。若离欲心。如实通知。乃至解脱。不解脱心。如是通知。而菩萨得如是定心清净之心。无垢秽心。离一切恶。柔软之心可作于业。已得寂静。还彼后夜。欲得证知漏尽神通。内发智心。彼如是念。此诸众生。没烦恼海。所谓数数生老病死。从此命终。至于彼处。受后生时。还得如是一切众苦。不能知离此等众苦。所谓生老病死等苦。如是思惟。我今当作何等方便。云何得离此等诸苦。作何业行。云何舍离生老病死。度至彼岸。而说偈言。
世间生死没溺海 数数死已复受生
为此老病众苦缠 愚迷不能得出离
尔时菩萨。说此偈已。复更思惟。我老病死。从何而来。何因缘有此老病死。菩萨如是思惟念时。知老病死因生故。有此老病死。以有生故。老病死随。
菩萨复更思惟。此生从何而有。何因缘故。得有是生。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有故故有是生。
菩萨复更思惟。此有从何而有。何因缘故得有此有。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取故故有是有。
菩萨复更思惟。是取从何而有。何因缘故得有是取。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爱故故有是取。
菩萨复更思惟。是爱从何而有。何因缘故得有是爱。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受故故有是爱。
菩萨复更思惟。此受从何而有。何因缘故得有此受。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触故故有此受。
菩萨复更思惟。是触从何而有。何因缘故得有是触。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六入故有此触。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此之六入。从何而有。何因缘故有此六入。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名色故有六入。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此之名色。何因缘有。从何而生。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于识故有名色。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此之识者。何因缘有。从何而生。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诸行故有此识。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此之诸行。何因缘有。从何而生。菩萨如是思惟念已。知因无明故有诸行。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缘无明故故有诸行。缘诸行故故有于识。缘于识故故有名色。缘名色故故有六入。缘六入故故有于触。缘于触故故有于受。缘于受故故有于爱。缘于爱故故有于取。缘于取故故有于有。缘于有故故有于生。缘于生故故有于老。缘于老故故有病死及以忧悲诸苦恼等。如是诸苦。各相因生。菩萨未曾从他人闻。未曾自见。从法生眼生智生意生慧生明。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有何无故无病老死。有何灭故灭老病死。菩萨如是思惟念知。以无生故无老病死。以灭生故。灭老病死。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以何无故。而无此生。以何灭故。而灭此生。菩萨如是思惟念知。以无有无。则无此生。以灭有灭。则灭此生。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以何无故。乃至一切诸行悉无。以何灭故。乃至一切诸行悉灭。菩萨如是思惟念知。以无无明故诸行无。以灭无明故诸行灭。
菩萨复更如是思惟。以灭无明故诸行灭。诸行灭故识亦随灭。略说乃至生死忧悲苦恼皆灭。如是一切诸苦及集并皆悉灭。
菩萨如是昔未曾闻。如是法中。生眼生智生意生明生光生慧。时菩萨得如是定心。如是清净如是无垢。如是得离一切诸恼柔软之心。可作业心。既得静心。此是无明。真实而知。亦知无明因如是生。亦知无明缘如是灭。真实谛了。此是无明尽灭之相。已得正道。真实而知。乃至略说。是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等。如实而知。此是一切老病死集。此是一切老病死灭。此是一切老病死灭。灭已得道。如是悉知。此苦谛集。如实而知。此苦谛灭。如实而知。此是苦谛。灭已得道。如实而知。如是等漏。真实而知如是漏集。如是漏灭。如是等漏。灭已得道。如实而知。此是欲漏。如实而知。此是有漏。此无明漏。如实而知。此处诸漏。悉灭无余。断绝诸有。
譬如郭邑。或复城傍。或复聚落。相去不远。有一水池。其水凉冷。甘美清净。间无秽浊。水常弥满。其岸齐平。又岸四边。多有诸树。围绕庄严池内。复有种种诸虫或蚌或螺。鼋鼍龟鳖。多诸水性。或石或砂。或诸鱼鳝。鳟鲂鳀鳢。及摩竭鱼。在于水内。东西南北。交横驰走。求觅饮食。或有住者。或相趁逐。而有一人。以清净眼。在于岸上。洞彻分明。见于彼等一切诸虫。知此是蚌是螺是龟是鼍是鳖是砂是石是鱼是虫摩竭鱼等。若干求食。若干蛰眠。若干东西南北驰走。若干相趁。如是如是。菩萨如是寂定于心。如是清净。如是无垢。如是无恼如是柔软。可作诸业。已得寂静。此是无明。如实而知。此无明集。此无明灭。此是无明灭已得道。如实而知。乃至略说。此处诸漏。悉皆灭尽。无有遗余。
尔时菩萨。如是知时。如是见时。心从欲漏而得解脱。心从有漏。而得解脱。从无明漏。而得解脱。既解脱已。生慧解脱。生已即知。我生已尽。梵行成立。所作已办。毕竟更不受后世生。其夜三分已过。第四于夜后分。明星将欲初出现时。夜尚寂静。一切众生行与不行。皆未觉寤。是时婆伽婆。即生智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偈说。
是夜四分三已过 余后一分明将现
众类行不皆未动 是时大圣无上尊
众苦灭已得菩提 即名世间一切智
尔时婆伽婆。得智见时。于此世间。梵宫魔宫。天人沙门。及婆罗门。世皆大明。小铁围山。并大铁围。其间从来恒常黑暗。未曾见光此之日月。如是大德。如是光明。如是威力。遂不能令彼处光明照曜显赫。今者自然皆大开朗。悉睹光明。其间所有一切众生。各各相见。各各相知。各各相语。此处亦复有众生乎。此处亦复有众生乎。一切树木。即生花果。随熟堕地。世尊力故。虚空清净。无有尘雾。无有烟霞。忽自起云。降微细雨。以用洒地。复起凉风。冷暖调适。诸方澄净。显现分明。又虚空中。一切诸天。作天音乐。作天歌赞。而雨种种无量花雨。所谓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复雨天衣憍奢耶等。复雨金银琉璃等宝。复雨优钵罗拘物头分陀利。复雨种种末香涂香。散于佛上。散已复散。彼地周匝满一由旬。种种花雨。末香涂香。积至于膝。时此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一向皆受极妙快乐。诸苦不恼。当于彼时。无一众生有欲恼者。有嗔恚者。有贪痴者。亦复不生贡高之心。我慢之心。无有恐怖。不作众罪。无有疾病。众患皆差。更不发动。饥渴众生。悉得饱满。酒醉众生。皆得醒悟。更不饮酒。颠狂众生。皆得本心。盲瞑众生。皆得见色。聋者闻声。身体诸根。不完具者。悉得具足。贫穷众生。皆得地藏。羸瘦众生。皆得肥满。牢狱系禁。悉皆得脱枷锁自然解散。地狱众生。悉免苦恼。畜生众生。恐怖皆灭。饿鬼众生。灭饥渴苦。悉得饱满。而有偈说。
尔时众生嗔等无 灭众苦受大快乐
酒醉狂颠得本性 一切怖者皆获安
尔时世尊。既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即作如是师子音吼。而说偈言。
往昔造作功德利 心所念事皆得成
速疾证彼禅定心 又复到于涅槃岸
所有一切诸怨敌 欲界自在魔波旬
不能恼我悉归依 以有福德智慧力
若能勇猛作精进 求圣智者得不难
既得即尽诸苦边 一切众罪皆除灭
尔时如来初成佛已。最先说此口业之偈。
佛本行集经卷第三十
佛本行集经卷第三十一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昔与魔竞品第三十四
尔时菩萨。于彼初夜。以手指地。降伏魔众波旬眷属。是时此地六种震动。乃至大震。犹打铜钟。是时一切聚落城邑国土。所居有诸人众。彼等皆悉见大地动。闻震吼声。心并生疑。各各自往至相师边。或卜师边。天文师边。或仙人边。或至所解占仰师边。悉皆借问此事。云何何故大地如是震动。作此大声。魔与沙门。谁胜谁劣。汝等各自善能占仰。唯愿为我解说斯事。尔时彼等一切诸仙天文师等。各自报其所问人言。摩伽陀国伽耶聚落。有两大力。相共角试。一求出世最大法王。一求世间非法之王。两竞争斗。而于彼中。求法王者。扑于彼求非法王者。其事已讫。后夜中得成大法王。不久欲转无上法轮。而有偈说。
一切诸人闻地动 各自往诣占师边
问其占仰师是言 仁等世间圣知者
而此大地何故动 唯愿谛审善观占
速疾决我等此疑 彼等一切诸师报
法王非法王在彼 二人相竞斗威神
各试德力谁为尊 摩伽陀国聚落内
菩萨天魔两相角 法行摧伏彼魔军
既降伏已得菩提 成佛法王独无畏
尔时如来于彼后夜明星出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时世间自然而有最大光明。地六种动。时彼光明及地动已。净饭王宫。睡眠惊寤。唤诸相师并婆罗门天文师等。而敕之言。婆罗门辈。此事云何。为我解说。作是语已。时诸占相天文师等。即白王言。唯愿大王。且少时忍我等占仰然后白王。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已得天身。作玉女形。从天上下。告净饭王及罗睺罗母耶输陀罗等。作如是言。大王当知。今夜王子悉达多。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相故。大地震动。如来既成三菩提已。降伏众魔。无有怨敌。于世间中。无所可畏。是时色界净居诸天。心尚疑惑。如来得成三菩提不。尔时世尊。知彼诸天心之所念。飞腾虚空。为彼诸天。断疑心故。说于如是师子吼声。我今已断诸欲爱结。已定欲心。干竭一切诸烦恼水。更不复流。不受后有。更不转入于烦恼内。度尽苦边。更无复余。
尔时彼等一切诸天。闻此说已。心各思惟。如来已得成三菩提。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将天妙花。涂香末香。天旃檀香。牛头旃檀细末之香。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散如来上。散已复散其魔波旬。见诸天众将如是等供养之具供养如来。见已即对如来之前。相去不远。地上而坐。怅怏不乐。心大忧愁。以一荻片。而画于地。复如是念。世实希有。难可思议。诸仙苦行。我能回转其帝释等一切诸天。我能教发贪欲之心。云何今此沙门释种。一心三昧。经暂时间。使我军马皆悉降伏如是。已后如来密教广行佛事说法之时。诸比丘等。即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云何。以精进力。得三菩提。成七道分。满足法宝。作是语已。佛即告彼诸比丘言。汝诸比丘。今应当知然我非但此之一世精进力故。得三菩提及七道分。我往昔时精进力故。得摩尼宝。时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此事云何。愿为我等。分别解说。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至心谛听。我念往昔有一商主。入海采宝。而于海内。得一贵重摩尼之宝。其价正直百千两金。得已忽然还堕海中。时彼商主。即持一杓。发大精进勇猛之心。抒大海水。欲令干竭求摩尼宝。时海神天。见于彼人杓抒海水将置陆地。见已即作如是念言。此人愚痴。无有智慧。大海之水。无量无边。其人云何以杓欲抒置于陆地。而彼海神。即说偈言。
世间多有众生辈 为贪财利种种为
我今见汝大愚痴 更无有人过汝者
八万四千由旬海 今欲以杓抒令干
困乏徒自丧一生 所抒未多命便尽
所抒之水如毛渧 此大海广而甚深
汝今无智不思惟 耳珰欲取须弥作
尔时商主复向海神而说偈言。
天神此为不善言 乃欲遮我干竭海
神但定意正观我 不久抒海当令空
仁住于此长夜停 是故心应大忧恼
我誓精勤心不退 必竭大海使令干
我无价宝堕此中 是故要枯大海水
水若尽底还获宝 得已当回归向家
时彼海神。闻是语已。心生恐怖。作如是念。此人如是精进勇猛。抒此海水。必当竭尽。时彼海神。如是念已。即还商主无价宝珠。还已而说。如是偈言。
凡人须作勇猛心 负担苦疲莫辞惓
我见如是精进力 失宝还得归向家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精进处处得称心 懒墯恒常见大苦
是故勤发勇猛意 智人以此成菩提
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大商主者。即我身是。时彼商主入海。既得无价宝珠。得还复失。以勇猛心。求宝还得。今日亦然。以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七觉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