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经

  时彼村人闻宝体佛说法教化。听受法已。欢喜踊跃。心发弘誓。作如是言。愿我未来如似宝体如来所。得一切诸法。我皆具足。又愿我于大众之中。如是说法。令一切人欢喜信受。如今世尊宝体如来将比丘众。安庠而行。一种无异。时彼村人供养如来。具足尊重。恭敬心已。随佛向寺。剃除须发。舍俗出家。得成比丘。时彼宝体如来住世为诸众生。说法已讫。入般涅槃。涅槃之后。无量无边。天人众等。阇维佛身。复将无量供养之具。于阇维所而设供养。时彼比丘既闻如来入般涅槃。生大忧恼。作如是念。我今可往至阇维所。若至彼处。应得异法。是时比丘速疾往诣彼阇维所。到彼处已。即得异宝初得之时。谓彼珍宝不甚清净。少有尘垢。
  尔时比丘细刮拭看。即知清净真琉璃宝价数直于百千两金。彼摩尼宝。安置之处。昼夜无异。夜如日现。一切房舍。一切院落。皆悉光明。是时天人。收彼宝体佛舍利已。起造于塔。时彼比丘亦生心念。我今可以此摩尼宝安置浮图承露盘上。作于宝瓶。生此念已。至于塔所。至彼所已。作如是念。我此摩尼宝珠。价直百千两金。我今以是摩尼宝珠。安于塔上。为彼如来是我之师。是故我今持此摩尼。置于塔上。彼摩尼宝光明。照于彼塔之上。无量千岁。而彼比丘复然无量种种灯明。足满千年。供养彼塔。恭敬尊重。满千年已。心常不舍念佛三昧。彼比丘持清净戒故。加复供养如来塔故。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在生死中。无量无边。百千万世。受于人天福乐果报。不曾坠堕于恶道中。
  阿难。时彼比丘过于百千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复值一佛出现于世。号曰能作光明如来。时彼比丘供养于佛。修持禁戒。梵行清净。出家如前。复发此心。愿我未来。藉此功德。生生世世。莫生恶道。时作光佛知彼比丘心所愿已。即与授记。语言。仁者。汝于来世。过于百千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号曰然灯。彼然灯佛作菩萨时。于末后身。生兜率天。从兜率天。降神来下。从右胁入。托于母胎。住居十月。满十月已。一心正念。欲生之时。放于光明。照彼佛刹。皆悉遍满。
  尔时菩萨。既将欲生。其母咨王。智者主言。大王当知。我意欲往园林之内游戏观看。王闻夫人如是语已。即出敕告城内大臣及诸豪富长者居士商贾人言。我今夫人。欲出园林观看游戏。汝等当家可各庄严城内街衢。悉令清净。所有秽恶瓦砾粪堆。并宜除却。办具香汤洒散于道。香泥涂地。以妙香华。布散其上。处处安置妙宝香炉。烧众名香。又复安置种种宝瓶。盛诸香水。著好净花。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勿头花。分陀利华。置于瓶内。处处安置芭蕉之树。随芭蕉树大小高下。各悬杂色种种幡幢。其诸幡幢。众色间杂。其幢树内。复各垂于七宝网罗。真珠璎珞。网罗节目。悉有宝铃。若夜净天。星辰出现。又于处处。悉各施悬众宝明镜。犹如日月。或悬种种杂色流苏。或处处垂金银宝带。彼城街巷。如是种种精丽庄严等。彼天神揵闼婆城。一种无异。时王夫人。共千左右。乘宝辇舆伎乐引导。种种音声。前后围绕。填满街巷。从宫殿出。四面观看。安庠而行。威德特尊。势力广大。处在众中。无与比者。向彼园林。既到园林。渐趣河岸。至河岸已。即上于船。游入河中。至中流已。忽然自有一大灯明。上下纵广。十二由旬。其灯明内。有莎草丛。高下四指。其色艾白柔软。犹如迦耶邻提。出妙香气。又如瞻婆波利师华。其园林内。出种种华及种种果。种种树木。天上人间。所有树木。名华美果。悉满此园。时菩萨母仰观虚空。安庠右手攀引树枝。枝即垂下。时王夫人。即以右手。捉于树枝。从右胁间。出一童子。端正可喜。名曰然灯。自然而合手十指掌。童子生时。放大光明。照彼佛刹。皆悉充满。天上即雨无量诸花。所谓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勿头华。分陀利花。又雨无量旃檀散香。充满遍布十二由旬。复雨种种无量无边天诸伎乐。不鼓自鸣。又出无量歌赞音声。音声之内。言辞唱云。无量作灯明。无量作灯明。是彼菩萨瑞应之号。故称然灯。尔时然灯菩萨大士。诸根具足。相好圆满。无所乏少。日日长大。在于楼上。受五欲乐。然彼童子受五欲时。虽复欢乐。忽自生念。世间爱欲。虚幻暂时。须臾破坏。不久磨灭。思惟此已。从家内出。剃除须发。身服袈裟。得于出家。出家之后。欲求菩提。渐向树下。修习正觉。证正觉后。以佛眼观一切世间。即生此念。有谁最得初闻正法。即见世间空无化者。再观三观。亦见世间。无有闻法及可度人。彼佛在世。经三千年。独一无侣。端坐过于三千年后。彼然灯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作如是念。此众生辈。耽著五欲。放逸多时。迷荒无厌。我今当化令彼觉知。作是念已。从灯炷城出。住空中化作一城。名阎浮檀。于彼城内。化作种种琉璃诸屋。于其城外。又复化作种种七宝多罗之树。七重行列。七宝庄严。如上所说城庄严事。其城纵广东西南北。五千由旬。又其城内庄严之具。如忉利天。一种无异。彼城内人寿三千岁。此阎浮提诸众生等。悉遥观彼一切人民。受于欢乐。自恣五欲。悉见悉知。悉闻悉羡。
  时然灯佛如是过于三千岁后。生是念言。我今可作神通变化令阎浮人生厌离想。
  时阎浮人。见然灯佛所居之城四壁皆出猛火焰炽。生大恐怖。共相谓言。呜呼彼城。自然烧尽。不久渐灭。时阎浮提一切人民。诸根成熟。应得佛化。彼等人民。见彼化城。四面火起。炽盛烧然。怖畏惊恐求归依处。无救护者。欲求解脱。无能度者。发此言已。愿于彼城下来至此。或复此城上至于彼。我等一切当灭彼火。是时天龙夜叉乾闼婆人非人等。出于彼城。告我等言。何故此城自出火然。时彼城前。忽尔自然出三阁道。一金所成。二银所成。三颇梨成。其阁道间。各有杂宝多罗树行。彼多罗树。出大声云。汝等人辈。宜速聚集会于一处。若汝心欲见然灯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者。彼佛不久。欲下阎浮提。时阎浮提一切人民。皆悉往诣彼阁道所。见然灯佛。从城内出。于阁道下。时诸梵释四天王等。前后围绕。阎浮提人见彼佛已。皆大欢喜。各生是心。我等前者。欲睹如来。今已得见。复更生念。我各于先问佛是事。此城何故。如是火然。如来应为我等解释。时然灯佛。足蹈地已。其诸人民。悉各皆念。我独头面顶礼于佛而发是言。我得于先顶礼佛足。
  时然灯佛坐师子座。坐已为彼众生说法。所谓赞叹布施之事。持戒之事。离欲之事。得漏尽法。说于出家功德之利。助清净法。如来见此阎浮提人。闻佛说法。信乐听受。生欢喜心。心意柔软。心得无碍。如来更复为说诸法。如往昔佛。知于众生机根说法。令其欢喜。所谓苦集灭道。世尊今复为阎浮人。具足说此四谛之法。时然灯佛初日说法。教化度脱。六百亿人。悉皆漏尽。证阿罗汉。心得自在。第二日化五百亿人。第三日化四百亿人。第四日化三百亿人。第五日化二百亿人。第六日化一百亿人。第七日化五十亿人。悉皆如上得阿罗汉。至于第二一七日内。教化度脱百一亿人。最后第三一七日内。复度七十五亿众生。悉得上利漏尽意解。成阿罗汉。彼然灯佛住世一劫。共诸比丘声闻弟子。为世间人作利益故(迦叶遗师作如是说)。
  阿难。诸佛次第相传授记。其然灯佛初种善根。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法轮。住世一劫。化众生故(摩诃僧祇师作如是说)。
  阿难。其然灯佛为菩萨时。在于船上。虽受五欲。于世间中深生厌离。作如是念。我可坐船渡河彼岸。亦发此心。即生一大清净莲花。然灯童子于其华上。结加趺坐。坐已莲华即自还合。犹如象莲。时诸婇女求觅童子。莫知所在。即奏大王。
  尔时大王遣使四方推求寻觅。东西南北不知其所。乃至四维亦不知处。然灯菩萨以天威德神通力故。在彼船上莲华台中。结加趺坐。而身不现。即得五通飞腾虚空。乃至向于菩提树下。得一切智。及转法轮说法。度脱六十八亿百千人。俱皆悉共住在于世间。教化众生(尼沙塞师作如是说)。

    佛本行集经卷第二



    佛本行集经卷第三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发心供养品下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告阿难言。阿难。诸佛菩萨昼夜常说一切诸法。有四种摄而摄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益。四者同事。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十指掌。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往昔供养几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何佛边种诸善根。为未来世求于菩提。佛告阿难。谛听谛受。善思念之。今当为汝说。彼如来诸佛名字。并及所种善根之处。
  阿难。我念往昔。有佛出世。号曰然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于彼佛边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世无比。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莲华上。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最上行。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德上名称。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释迦牟尼。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曰帝沙。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曰弗沙。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见一切利。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毗婆尸。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曰尸弃。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毗沙门。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拘留孙。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乃至梵行。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拘那含牟尼。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乃至梵行。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复一佛出现于世。号曰迦叶。我时供养彼佛世尊。种诸善根。乃至梵行。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我于弥勒菩萨之边。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偈说。
  此佛大威德  离欲得寂静
  释迦牟尼佛  皆悉供养来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供养彼等诸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将于何等供养之具。供养彼佛。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阿难。我念往昔。过无量世。有一国王。名曰降怨。是刹利种。绍灌顶位。其王福德。寿命极长。端政可喜。名称远闻。阿难。彼降怨王居住之处。有一大城。名曰莲华。彼王于此城中治化。安置宫殿。彼城东西十二由旬。其南北面经七由旬。土地调适。雨泽以时。五谷丰熟。无所乏少。多有人民。填满充塞。间无空处。园苑树林。华果具足。泉流池沼。水常湛然。街巷两边。皆安店肆。去来市买。无暂时停。犹如北方毗沙门城。名阿罗迦。东西南北。等无有异。彼莲华城如是庄严种种具足。阿难。彼降怨王有一豪富大婆罗门。名为日主。勇健强力。多饶财宝。象马奴仆。六畜牛羊。种种皆丰。无所乏少。其库藏内。纯是异类。黄金白银。真珠珍宝。车磲马瑙。珊瑚虎珀。悉皆备具。一如北方毗沙门王。阿难。时彼日主大婆罗门。特为彼王。心所爱重。恒相伴偶。不曾暂离。日日相见。无厌惓心。阿难。彼降怨王时有一事。将付日主婆罗门。判令好断决。日主如法分判已。后入彼王意。王于日主婆罗门所。倍生欢喜。分割半国。与婆罗门。封授为王。令其治化。时降怨王为彼日主婆罗门王。别更立城。名为埏主。东西南北。街衢巷术。城郭庄严。如莲华城。一无有异。阿难。彼日主王有一夫人。名为月上。阿难。然灯菩萨从兜率下。降神之时。于日主宫月上夫人右胁。入胎端坐。出生成道。说法化人。皆得阿罗汉果。如上因缘然灯菩萨本行经说。时然灯佛在彼二城。次第居住。说法度人。
  时父日主常以四事。供养彼佛。尊重恭敬。如佛所叹。
  阿难。其降怨王渐渐传闻。彼埏主城日主王宫。第一大妃月上夫人。生一童子。名曰然灯。端政可喜。世间无双。众相具足。譬如金像。童子生已。将诣相师国内大智婆罗门所。教令占相童子如是相貌云何。彼相师言。此童子者。福德庄严。若在家内为转轮王。化四天下。作大地主。具足七宝。一金轮宝。二神珠宝。三玉女宝。四者象宝。五者马宝。六主兵臣宝。七主藏臣宝。复有千子。悉皆端政。具丈夫相。能摧怨敌。威被大地。四海山林。无不降伏。国土安宁雨泽以时。五谷丰熟。人民安乐。无有苦恼。无有疾病。不用兵戈。如法治化。若舍出家。当得作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十号具足。名称远闻。阿难。彼童子舍家出家。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转法轮。名称远闻。如上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