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经

  又复一切诸众生等。生苦逼故。在于胎内。处处移动。菩萨不然。从右胁入。还住右胁。在于胎内。不曾移动。及欲出时。从右胁生。不为众苦之所逼切。是故菩萨此事希奇。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尽其后际。修行梵行。永无有畏。常得快乐。无复诸苦。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从母胎右胁正念。生时放大光明。即时一切诸天及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一切世间。悉皆遍照。乃至各各共相谓言。云何此处。忽有众生。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裂破无明黑闇之网。能出明净大智慧光。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从右胁出已。正心忆念。时菩萨母。身体安常。不伤不损。无疮无痛。菩萨母身。如本不异。菩萨生时。种种资益。以是因缘。母无患苦。身口及心。无有一恼。譬如有一大身众生。有大威德。有大气力。卧于地上。宛转自扑。其地不损。若减若破。如是菩萨。在母右胁正念。生时其菩萨母。如是因缘。无疮无损。是时彼处。有一妇人。合掌咨白菩萨母言。大德夫人。生儿之时。身体得无痛苦已不。菩萨母言。以是大人威神力故。令我身体不觉痛痒。我今身体无缺无减。以是因缘。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行于梵行。不缺不减。具足不少。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从母胎出时。无苦无恼。安庠而起。一切诸秽。不能污染。或屎或尿。黄白痰癊。或脓或血。皆不秽著。自余众生。出母胎时。诸恶杂秽。
  菩萨不尔。不同于彼。诸众生类。一切诸秽。皆不染著。正心正念。安庠而起。从胎出生。譬如如意琉璃之宝。用于迦尸迦衣裹时。各不相染。如是如是。菩萨在于母胎之时。一心正念。安庠而起。清净出生。无一切秽。乃至脓血。屎尿臭处。不秽不染。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在于世间。住于世间。世所有法。世间秽浊。不污不染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从母胎出时。时天帝释。将天细妙憍尸迦衣。裹于自手。于先承接。擎菩萨身。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创为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于先劝请如来说法。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从右胁生时。四大天王。抱持菩萨。将向母前示其母言。世大夫人。今可欢喜。夫人生子。既得人身。诸天犹尚欢喜赞叹。况复于人。是故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无量众多。一切比丘。及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皆向如来。听受于法。依如来教。不违不背。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生已。立在于地。仰观于母右胁之时。口作是言。我此身形。从今日后。不复更受。于母胁中。不入胎卧。此是于我最末后身。我当作佛。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口作是言。我今生分一切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佛本行集经卷第七



    佛本行集经卷第八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树下诞生品下

  菩萨生已。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行七步已。观视四方。目未曾瞬。口自出言。先观东方。不如彼小婴孩之言。依自句偈。正语正言。世间之中。我为最胜。我从今日。生分已尽。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余方悉然。初生之时。无人扶持。于四方面。各行七步。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得七助道菩提法分。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生已。观视四方。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具足而得四无畏法。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生已。口自唱言。我于世间。最为殊胜。如来得成于佛道已。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悉皆尊重。恭敬承事。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生已。口自唱言。我断生死。是最后边。如来得成于佛道已。一如语行。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生已。诸眷属等。求觅于水。东西南北。皆悉驰走。终不能得。即于彼园菩萨母前。忽然自涌出二池水。一冷一暖。菩萨母取此二池水。随意而用。又虚空中。二水注下。一冷一暖。取此水洗浴菩萨身。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远离欲事。不假劳苦。求其资财。一切自然。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生时。诸天等持于金床。与菩萨坐。坐已。菩萨澡浴其身。虽是人身。诸天扶持。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得彼四种莲华之座。扶持如来。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生放大光明。障蔽一切所有光明。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无有一人能如法论胜如来者。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生。身放光明。障蔽日光。犹如昼星。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于诸声闻弟子众边。自在获得最上供养。最上名闻。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生。一切树木。一切药草。随时开敷。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有诸众生。未得信解。即得信解。已信解者。复得增长。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生。上界诸天。持其白伞。真金为柄。大如车轮。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以不嗔故。而得解脱。离欲饶益。不劳勤苦。而获资财。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生。上虚空中。一切诸天。各持白拂。悉用众宝。以为其柄。拂菩萨上。
  菩萨初生。虚空清净。无有烟云。无有尘雾。但闻雷声。
  菩萨初生。于上空中。无诸云雾。有微细雨清净香水。具八功德。令诸众生。皆受快乐。
  菩萨初生。四方空中。起微妙风。清凉无恼。一切八方。清净光泽。无有烟云尘埃翳障。
  菩萨初生。于上空中。无有人作。自然而出妙梵音声。
  菩萨初生。于上空中。自出种种诸天音乐。种种歌声。雨种种花。种种诸香。日光虽曝。不能令萎。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来得成于佛道已。为诸世间。以诸智慧。现大神变。清净诸通。世间无比。如来为首。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菩萨初生。于上虚空。一切诸天。各持无量优钵罗花。钵头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诸如是等。种种杂华。复持杂种微妙诸香。复持种种众宝花鬘。散菩萨上。散已更散。如是相续。
  菩萨初生时。有五百诸天玉女。持诸天华所熏之油。诣向菩萨母前而立。安慰问讯。发如是言。善生菩萨。无疲惓耶。
  菩萨初生时。有五百诸天玉女。持天涂香。诣向菩萨母前而立。安慰问讯。作如是言。善生菩萨。无疲惓耶。
  菩萨初生时。有五百诸天玉女。持天种种宝微妙衣。诣向菩萨母前而立。安慰问讯。作如是言。善生菩萨。无疲惓耶。
  菩萨初生时。有五百诸天玉女。持天种种杂宝璎珞。诣向菩萨母前而立。安慰问讯。作如是言。善生菩萨。无疲惓耶。
  菩萨初生时。有五百诸天玉女。持天种种微妙音声。诣向菩萨母前而立。安慰问讯。作如是言。善生菩萨。无疲惓耶。
  菩萨初生时。此大地具十八相。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当于彼时。无一众生而生欲心。无复嗔恚及以愚痴。无慢无怖。无一众生造恶业者。一切病者。皆悉得愈。饥者得食。渴者得饮。皆令饱满。无所乏少。惛醉众生。皆得醒寤。狂者得正。盲者得视。聋者得闻。不完具者。皆得具足。贫者得财。牢狱系闭。皆得解脱。地狱众生。皆得休息。畜生众生。除诸恐怖。饿鬼众生。皆得充足。菩萨初从右胁生时。有如是等无量无边希奇之事。未曾有法。

    佛本行集经从园还城品第七上

  尔时有一大臣国师。姓婆私吒。名摩诃那摩。共诸国师婆罗门等。俱共往诣岚毗尼园。至彼园已。在门外立。时婆私吒。语诸国师婆罗门言。汝观于此大地何故如是震动。譬如乘船在于水上。日月覆蔽。失本光仪。状如昼星。才有形影。一切树木。随时开敷。于上空中。清净皦洁。无诸云翳。但闻雷声。又虚空中。澄静朗曜。而有殊妙微细香雨。功德具足。自然而含八种之味。又从八方。起微妙风。其风清凉。冷暖调适。一切诸方悉皆清净。无有烟云尘雾黮黮。又虚空中。无有人唱。自然而闻深梵之声。复虚空中。闻于种种诸天音乐。复闻天歌天赞天咏。雨天香华。日光虽曝。不能令萎。
  时一国师报彼大臣婆私吒言。此事虽然。不足为怪。何以故。地性如是。有何不祥。又一人言。今此大地六种震动。虚空敞晃。隐蔽日光。犹如从来昼看星宿。复雨天花。众光虽照不能令异。甚为希奇。
  其婆私吒共彼国师议是事时。时彼园中。有一女人。从岚毗尼疾走而出。来到门外。时彼女人至门外已。见婆私吒及以国师。欢喜踊跃。不能自胜。语婆私吒及国师言。诸释种子。汝可速往至大王所。是时大臣及国师等。见彼女人作如是言。兼复欢喜。不能自胜。问彼女言。汝令我等至大王所。当何闻彻为奏欢喜疑怪恐怖不祥事乎。彼女报言。汝释种子。我今白汝一大庆幸欢喜之事。其摩诃那及国师等。问彼女言。有何喜庆。彼女答言。国大夫人产一童子。端正可爱。世间少双。然此童子。直是真天。所以处处。散于天花。放天光明。时大臣等。闻是语已。心大欢喜。踊跃充遍。不能自胜。是时大臣。即解众宝妙好璎珞。赐彼女人。为闻如是欢喜事故。解赐已后更复思惟。今此女人。是王宫内时幸之人。王见是女。极大爱敬。我今解身璎珞赐与。后脱为患。即还收取。取已转持。施彼国师。舍已咒愿。作如是言。今以璎珞施于国师。所有功德。回施彼女。以何因缘。闻喜事故。
  时彼大臣摩诃那摩语于国师婆罗门言。大婆罗门。汝今可还向大王所。奏是喜事。时大摩那。发遣于彼婆罗门已。更复重问彼女人言。汝先语我国大夫人产童子者。是天似天。放天光明。汝复更见有何异相。时彼女人。答大臣言。唯愿善听。彼童子者。相貌过人。有大威德。致令摩耶国大夫人立地之时。童子自然从右胁出。国大夫人胸胁腰身不破不缺。童子生时。一切诸天从于虚空。持好细妙迦尸迦衣。周匝遍裹于童子身。持向母前。作如是语。国大夫人。当自庆幸。倍生欢喜。何以故。今大夫人。产育圣子。当是童子初欲出时。仰观母胁。而说是言。我从今日。不复更受母人之胎。此即是我最后边身。从是已去。我当作佛。即立于地无人扶持。即行七步。足所履处。皆生莲华。一切四方。正眼观视。目不暂瞬。不惊不怖。正立东面。言辞辩净。字句圆满非如孩童。而说是言。于诸世间。我为最胜。我当济拔一切生死烦恼根本。童子在彼所立地处。以是童子身清净故。从虚空中。二水注下。一暖一冷。复持金床。令童子坐。澡浴其身。童子生已。身放光明。障蔽日月。上界诸天。持其白盖。真金为柄。大如车轮。住虚空中。又有诸天。手持白拂。众宝为柄。摇童子上。又虚空中。一切音乐。不鼓自鸣。复闻无量无边微妙歌咏之声。又雨香花。处处遍满。日光虽照。鲜洁如常。不能令异。
  尔时大臣摩诃那摩。闻此语已。即自思惟。希有希有。于此恶时。而感大士出兴于世。我今应当自往净饭大王之所。奏闻如是希有之事。
  时彼大臣。取善调马。行疾如风。驾驭宝车。从岚毗尼园门外发。径至于彼迦毗罗城。未见于王。在先挝打欢喜之鼓。尽其身力。而扣击之。
  时净饭王。坐宝殿上。辅相弼谐。治理国政。群臣卿士。百辟官僚。或后或前。左右围绕。皆悉闻彼欢喜鼓声。时王惊问诸群臣言。卿诸臣等。是谁忽然敢能击我苷蔗种门欢喜之鼓。尽其力打。出是大声。时守门臣。前白王言。大王当知。王之大臣婆私吒。姓摩诃那摩。驾四马车。迅疾如风。从岚毗尼园门外来。忽跳下车。尽其身力。即击大王欢喜之鼓。更无言语。直云我今欲见大王。时净饭王语诸臣言。有何喜事。宜速唤彼婆私吒。姓释种。大臣摩诃那摩。来急到我前。臣奉王敕。白言大王。谨依教命。星速往唤彼释大臣摩诃那摩。勒令急疾到于王所。
  时摩诃那摩闻王敕已。即至王前。高声唱言。愿王常胜。愿王常尊。今奉此言。增益身力。时净饭王闻此语已。告大那摩释种大臣。作如是言。汝释大臣。何故忽遽速疾而来。尽于身力。打欢喜鼓。时彼大臣摩诃那摩。即报王言。彼天臂城岚毗尼园。大王夫人。在中游戏。于彼树下。生一童子。身黄金色。其状似天。乃至端政。放天光明。
  时净饭王复更重问审实相好。其事云何。时彼大臣。复报王言。夫人立地。乃至右胁。不裂不坏。童子生已。自立于地。诸天各持迦尸迦衣。遍裹其身。仰观母胁。口如是言。我当作佛。拔断生死苦恼根本。澡洗放光障蔽日月。树木药草。依时开华。虚空诸天。持白盖拂。摇童子上。虚空雷声。微细天雨。凉风四来。不见其形。梵响乐音。不鼓自唱华照不萎。如上所说。一一次第。具咨白王。大王当知。我见是等希有之事。是故我今以欢喜。缘击欢喜鼓。敢遍告知。时彼大臣。复持诸天供养余华。敬奉大王。如是备说。
  时净饭王。闻是语已。告大臣言。汝既持是欢喜之事。白我令知。如汝深心。欲求何愿。我当尽与。随意不违。其婆私吒大臣答言。臣蒙王恩。无所乏少。时净饭王。复告大臣。法当乞愿。必当相与。大臣复更重白王言。愿王欢喜。臣蒙王恩。无所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