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复次善男子。菩萨复有无量事业。何以故谓众生无边。众生烦恼亦复如是无量无边。菩萨随彼一切众生烦恼差别。亦说无边解脱门故。善男子假使恒河沙数世界。满中众生所有之行。或声闻行或缘觉行所有事业。比此菩萨最初所发菩提之心所有事业。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如是百千分俱胝分。百俱胝分千俱胝分。算分歌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皆不及一。何以故二乘自为断除烦恼。菩萨事业不为自身。普为除断一切众生诸烦恼故。是故菩萨所有事业。比于二乘最为殊胜。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何以故凡夫众生所修事业。皆与一切颠倒相应。二乘所作其心狭劣。菩萨事业远离颠倒无量无边。是故菩萨所得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以是义故超过一切凡夫二乘。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闻是法已踊跃欢喜。遍身怡畅心得清凉。而作是言希有世尊希有世尊。善能分别甚深微妙菩萨种种陀罗尼门大悲之门。及与不共事业之门。我闻佛说欢喜顶受如法奉行。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三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四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入如来大悲不思议品第四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宣说诸佛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世尊如来大悲为有几种。以何为相以何为因。以何为缘为何所住。善哉世尊唯愿为我具足宣说。及说如来一切智智现证事业。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咨问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诸佛如来大悲海门一渧之相。善男子一切如来。于诸众生所有大悲不生不灭。何以故如来大悲。常恒不断无时不转。已于无量阿僧祇劫。积集圆满诸功德故无去无来常恒不舍一切众生。皆悉护念而摄受故。如来大悲无量无边无有穷尽。甚深甚深不可思议。坚固猛利难解难入。非是语言所能宣说。何以故。善男子。譬如如来得大菩提。于诸众生起大悲心亦复如是。云何如来得于菩提。善男子佛得菩提。无有根本无有住处。云何根本云何住处。身见为根本妄想为住处。而身见妄想及与菩提平等平等故。说菩提无有根本无有住处。依于此义佛得菩提。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无有根本无有住处。为欲令其如实觉悟。是故如来普缘众生而起大悲。
  复次善男子。菩提寂静亲近寂静。言寂静者即是于内。亲近寂静即是于外。何以故眼空我空我所亦空。性如是故名为寂静。耳空鼻空舌空身空意空我空我所亦空。性如是故名为寂静。由眼空故不行色境。是故名为亲近寂静。由耳鼻舌身意空。故不行声香味触法境。是故名为亲近寂静。如是寂静亲近寂静。众生不知欲令其知。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本性清净光明。何以故。心之实性本清净故。云何清净。性无合故。犹如虚空性清净故。亦如虚空无有相故。亦如虚空性平等故。是故菩提名为最极清净光明。此净光明童蒙凡夫不能觉知。客尘烦恼之所覆故。欲令众生如实觉悟。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取舍。何以故舍生死岸横截瀑流。至于彼岸名为取舍。如来深入第一义谛。不见此岸不见彼岸。以一切法无彼此故。是故菩提无有取舍。凡夫不知无取无舍。欲令其知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相亦无观察。云何无相。所谓眼识不可得故。云何名为无有观察。眼识于色无分别故。如是耳识不可得故名为无相。耳识于声不分别故名无观察。鼻识不可得故名为无相。鼻识于香不分别故名无观察。舌识不可得故名为无相。舌识于味不分别故名无观察。身识不可得故名为无相。身识于触不分别故名无观察。意识不可得故名为无相。意识于法不分别故名无观察。如是无相无有观察是圣者境。出过三界故。非凡小之所能知。为欲令其如实知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故。三际平等断绝三轮。云何名为断绝三轮。于彼过去心不起故。于彼未来识不行故。于此现在意不作故。此心意识无有住处。云何名为三际平等。过去之事不可思量。未来之识不可宣示。现在之意不可说故。如是甚深三际平等三轮清净。众生不知。为欲令其如实觉悟。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身菩提无为。云何无身。所谓眼识不可知故。如是耳鼻舌身意识不可知故。云何无为。无生无灭亦无住故。故说无为远离三相。如无为相有为之相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性如是故。无性之性此性不无。此二无二是菩提性。如是无身及无为相。童蒙凡夫不觉不知。欲令知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不可坏无所证迹。云何所证及不可坏。所谓真如是所证迹。由无住处故不可坏。法界是所证。由无种种故不可坏。实际是所证。由不可动故不可坏。空门是所证。由不可得故不可坏。无相是所证。由无分别故不可坏。无愿是所证。由不可求故不可坏。无众生是所证。由无本性故不可坏。虚空是所证。由不可取故不可坏。无生是所证。由无有灭故不可坏。无为是所证。由无诸行故不可坏。菩提是所证。由于寂静亲近寂静故不可坏。涅槃是所证。由本无生故不可坏。如是所证迹及不可坏。众生不知。欲令觉悟。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何以故身无知故心如幻故。如是正知名得菩提。随顺世谛说有菩提。当知菩提体不可得无能说者。于何不可得。若身若心若理非理。若无若有若实若虚皆不可得。云何不可说。一切诸法种种方便。无能显说此菩提故。无有少分而住于法。以无住故。非是文字言说境界。譬如虚空无有住处不可宣说。菩提亦尔无住无说。如来如是如实观察一切诸法皆不可说。何以故一切法中无有语言。诸语言中亦无法故。如此妙法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欲令觉知。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不可取无有依处。云何不可取云何无依处。如来如实知见法故。所谓眼不可得故不可取。色不可得故无依处。耳不可得故不可取。声不可得故无依处。鼻不可得故不可取。香不可得故无依处。舌不可得故不可取。味不可得故无依处。身不可得故不可取。触不可得故无依处。意不可得故不可取。法不可得故无依处。如来如是无取无依。故于菩提现正等觉。由眼无取色无依处故识无所依。由耳无取声无依处故识无所依。由鼻无取香无依处故识无所依。由舌无取味无依处故识无所依。由身无取触无依处故识无所依。由意无取法无依处故识无所依。由无所依故识无住处。一切众生虚妄横执识有住处。云何众生识心住处。此有四种。所谓色蕴受想行蕴。即是众生识之住处。如来了知众生住处即无住处穷无住际。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欲令觉知。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言菩提者名体性空。由体空故则菩提空。由体空故一切法空。如来如是如其体空。于一切法现正等觉。以是义故不以空觉而觉于空。此即名一三菩提智。谓若空若菩提少分无二。空与菩提不可分别。与一切法亦复如是无二无二相。审谛观察一切诸法无名无相。无有能行亦无所行无所趣向。无言无说无执无取。是名为空。第一义中空亦叵得但有言说。如说虚空但有空言空非言境。如是说空名不可说。是名为入一切法门。谓一切法无有名字。于无名中强以名说。如是名字于一切法无有住处。何以故依一切相假立其名。相本性空名依何立。如来如是以如实智知一切法。此云何知。知从本来不生不出不起不灭。无障无碍无相无为。离心意识无有名字无有音声。如是知见而得解脱。如是解脱不缚不解。何以故性平等故。而诸凡夫不觉不知。欲令于彼如实知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虚空平等平等。而其虚空无等无不等。菩提亦尔无等不等。何以故诸法如实无生无灭故。一切法无等不等。如来如是如实知见无等不等。故于诸法现等正觉。是故于中无有少法说等不等。于一切法如实而知。当云何知。知一切法无有根本无生无灭。一切诸法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彼无生者亦无灭者。如是生灭从因缘生从因缘转。此中无有少法可转。如来为断生死长远危险道故。故说如是如实之法。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断生死道。亦复不知法性平等及不平等。欲令于彼如实知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所证即是如如。如菩提如色亦如是。于第一义不即不离。如菩提如。于受想行识如亦不即不离。如菩提如于地界如水火风界如亦不即不离。如菩提如。于眼界色界眼识界如亦不即不离。如菩提如。于耳界声界耳识界如。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如亦不即不离。如是诸蕴及界处等。一切诸法不离于如。如来称如知一切法。是故现前成等正觉。称于性相等正觉故。如现在如过去未来亦复如是。前际不生后际未至中际寂静。如是平等即是菩提真实所证。如是所证一法不异一切法。一切法不异一法。以如实中若一若二若复多法俱不可得。如是所证凡夫众生不觉不知。我当令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相善入诸相。云何为相云何无相。此中相者谓始修起一切善法。言无相者谓一切法皆不可得。又复相者是无住心所住之处。言无相者即是无相三昧解脱。又复相者心心所法。称量观察一切诸法。言无相者过于称量随识作业。又复相者于有为法审细观察。言无相者于无为法现证相应。如是甚深相无相门。凡夫不觉我当令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漏无烦恼蕴。此中云何为漏无漏。漏有四种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见漏。于此四漏皆悉远离故名无漏。云何名为无烦恼蕴。远离四种烦恼蕴故。所谓远离欲蕴远离邪见蕴。远离我见蕴远离戒禁取蕴。此四烦恼皆为无明黑暗所覆。盲无智眼。欲贪渴爱使令干燋。积集建立故名为蕴。如来知此我见等惑无有根本本来清净。亦随顺知众生清净。若我清净若众生清净无二无二相。此无二相即无生义。此无生义即无灭义。于此无生无灭之中。心意识等皆悉不转。此心意识不转之处分别不生。若有分别即生死法生。若无分别即解脱法生。若解脱法生即无明不起。若无明不起即十二有支不生。若十二有支不生。即是无生。若无生者即是解脱。若解脱者即是了义。了义即是第一义谛。云何名为第一义谛。所谓无我。若无我者即不可说。若不可说即是因缘和合之义。如是因缘和合之义即一切法义。一切法义即如来义。以是义故。若见因缘和合之法即见诸法。若见诸法即见如来。如是真见第一义中。审谛观察不见少分。云何少分所谓观察。随观察心见其真实名真实见。如是而知诸法平等。是故如来现等正觉。此之无漏无烦恼蕴。凡夫众生不觉不知。我当令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清净无垢无有处所。此中何法名为清净。云何无垢云何复名无有处所。所谓空即清净。无相即是无垢。无愿即无处所。无生即是清净。无行即是无垢。无起即无处所。诸法本性即是清净。穷究清净即是无垢。本性光明即无处所。体不可说即是清净。体无分别即是无垢。离言寂默即无处所。真谛清净法性无垢真实之际即无处所。知蕴清净知界本性即是无垢。知入远离即无处所。知于过去尽智清净知于未来无生之智即是无垢。知于现在法界住处即无处所。有如是等清净无垢无处所义。皆悉入于一所证中。言所证者即是寂静。寂静者即是寂灭。寂灭者即是亲证。亲证者即是无相。无相者即胜义谛。胜义谛者即虚空相。如虚空相则菩提相亦复如是。如菩提相一切法相亦复如是。如一切法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诸众生一切佛刹亦复如是。如一切刹大般涅槃亦复如是。是故我说一切诸法即涅槃相。此为究竟实际之相无对之相。无始清净本来无垢。从本已来无有处所。如来如是于如是等种种色相见无色相。故于诸法现等正觉。等正觉已遍观十方。见诸众生住不清净。起于垢秽执著处所。便于众生普皆发起游戏大悲。以善方便欲转法轮。而念梵王未来诚请。
  尔时尸叶大梵天王知佛所念。与梵眷属八十亿天。前后围绕。于梵宫没现如来前。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唯愿世尊转于法轮。唯愿善逝转于法轮。即说偈言。
  如来所证最寂静  清净无垢妙光明
  不可宣说无名言  佛净智慧方穷究
  为此经于多亿劫  难行苦行靡不经
  无始痴爱我随眠  颠倒众生令觉悟
  此会众生多善利  昔于佛所已修因
  唯愿广开甘露门  转最胜轮利含识
  彼当觉悟最上法  摧破魔军无有余
  引导邪径诸众生  令住如来真正道
  如来大悲为最上  为利一切不思议
  我今劝请天人师  转于最上微妙法
  如拘留孙佛所转  亦如拘那含牟尼
  迦叶善逝转法轮  今请世尊如是转
  譬如大云降甘雨  药草卉木皆发生
  愿佛兴大慈悲云  遍降难思妙法雨
  如来初生师子吼  誓普解脱诸有情
  愿澍法水应其时  以满人天深渴仰

  善男子尸叶梵王说偈请已。我于尔时受梵王请。不舍如来游戏大悲。于波罗奈城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最初转于无上法轮。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一切世间所不能转。转法轮时其无常声。普闻三千大千世界。时阿若憍陈如最初闻法悟解得果。我于尔时而说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