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密教部
-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
以此明印加于眉间。即同如来等无异也。
便以五字加持身分想置五处。谓身及脐心顶眉间。依是法住即同世尊也。
初于身下想置阿(上)字。其形正方如黄金色。置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阿(上)
是名摩系达罗字。从此字转成金刚轮。即如来座也。
次想鑁字置自脐轮。如雾含月白色光凝耀。名摩诃皤路拏大悲光也。置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鑁(二)
次想览字置于自心。其字光色犹如晖日名智慧光。从心而转破所知障。置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览(二初似曷声)
次想唅字加于发际。其光黑色如劫灾焰起。有大威勇名自在力。置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唅(二即所观字也)
次想欠(带佉声)字安于顶上加以空点。起一切色杂宝光明遍一切处。名大空智。置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欠(二)
以此五字布于胜身。具大威德智慧光明。永无众难及三恶业。一切魔军自然降伏。难调鬼神无能为障。唯见赫奕金刚之身。
又于身中想置阿(上带暗字声)字。于其两眼想置囕字。如前相应当观自身即如来身。以无垢眼照于心月。相应字句若诵若思无令间断。声如铃铎智如映镜。若佛菩萨所说明印。随乐受持速得成就。
复次若乐持诵释迦如来明印法者。先于自心置一婆(上)字。是字光明离诸观行作如是思。从此字转起牟尼身。置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婆(上)
秘密加持成佛身已。当持密印及以真言。其印相者二手当脐以右押左。犹如入定是如来钵印。诵此身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萨[口*栗]嚩(二合)吉[口*禮](二合)舍你(二)素捺娜(三)达[口*栗]磨(二合)嚩室多(四)钵罗(二合)跛多(二合)(五)[口*伽][口*伽]娜三摩(引)三摩(引)莎嚩(二合)诃
如是受持世尊明印乐成就者。皆依本字相应而转起本尊形。复以字门布身支分。然后持诵(如前已说)。
复次若欲修行此法门者。先当求入大迦路拏(此云悲生也)曼荼罗已。复蒙受持阇梨灌顶。乃应具足修行此法。纵得持明余灌顶者所不堪也。若得备此法门者。诸佛菩萨皆悉欢喜。
复次若持别明。能依此经所说仪轨。于身支分安布明字。所谓五字等。增加威德离诸过罪。然可即依本尊法则诵持成就。
复次随其持诵本尊明印。漫荼罗相随事形色。坐起方便善此。瑜伽疾得悉地。凡有三品谓上中下。随事相应复有三种。所谓寂静除灾增益降伏。随一种中复分四相。所谓圆相白色。方相黄色。莲华相者当作赤色。三角相者即布黑色。是名四相。复次修寂静者。结跏趺坐面向北方。对于圆相一心离缘。作成就法名扇底迦。修增益者。交脚竖膝而向东方。对于方相欢喜而坐。作成就法名布瑟致迦。修相摄法者。当峻两膝如竖坐相。怒貌心喜及称彼名。对莲华相而持诵者。名皤施迦罗拏。修降伏者。空露蹲踞面向南方。对三角相起忿怒智。与法相应名阿毗遮罗迦。如是持诵作成就者。随类香华及以衣服称于本法。攘灾增福延寿降怨。次第相应勿令差失。随意成就。
复次所谓明初安唵字。后称所方言莎嚩诃名扇底迦也。明初称唵字后称事名。方称[合*牛]发吒句。名为降伏阿毗遮罗迦也。若明初称娜么句。后称所后言娜么句。是名增益布瑟致迦也。若明初称吽发吒句。后称名事后言吽发吒句。亦名阿毗遮罗迦。若明初称娜么句。后称名事己即言吽发吒句。是名皤施迦罗拏也。或明初云吽发吒句。于名事后云亲舵[舟*賓]舵亲舵[舟*賓]舵[舟*賓]舵。亦名阿毗遮罗迦也。
如上明法次第色相。皆依字转成本尊形。各随本法加持自身。若金刚萨埵若佛菩萨皆应思惟。与法相应作成就法。所谓如前佛菩萨众无量功德等。复于无尽有情界分。兴大悲愿作利乐等。诸佛菩萨随辨香华而为供养(如上已说)。
复次当作合掌。以金刚赞微妙言辞。称叹如来真实功德。以所修善回向发愿。作如是言。
如来所证功德聚 皆悉回向大菩提
我今所修诸福慧 回向菩提亦如是
法界众生溺生死 轮回六道无归处
誓愿咸度至菩提 自利利他令满足
我依如来大智住 一切众生普愿同
常当修集福德集 永离业障诸烦恼
我等愿登第一乐 悉地无碍得圆成
内外清净妙庄严 具足从身遍流出
以是因缘成就故 众生所愿皆令满
作如是回向发愿已。复上遏迦及诸供养(如上说)便即合掌置于顶上。归命礼佛及菩萨众作如是言。
敬礼十方佛 一切诸菩萨
唯愿安立我 最无上道处
甚深妙大乘 速令我开解
决定心无等 断疑令永尽
作礼已。复当启白作如是言。
现前诸如来 救世诸菩萨
不断大乘教 到殊胜位者
唯愿众圣尊 决定证知我
各当随所安 后复垂哀道
复结前初三昧耶印。至于顶上散之。如前结护法则。次第忆持一一解散。先所请尊各令还宫。若不解除。即为无等誓法遮而不去。如是解送尊已。即后结前所说法界明印加持自身(法如上说之)作是思惟即我此身。与于法界本性同体住菩提心。犹如金刚萨埵。即复想置囕字安自顶上。复以甲胄明印被金刚甲。如是密严即复自性。同于金刚无能坏者。诸有见闻此人身者。即同见佛及诸菩萨。若闻言音或触其身。皆必定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功德悉能成就。即与佛身等无有异。如是毕已。复起增胜心修行事业。为诸有情当勤自励无得懈慢。于清净处随分香华严持供养。当观自身如佛菩萨。所起之身若住观音。或住诸佛胜妙之身。随本明印而用加持。以法施心然后读诵。大乘方广甚深经典。歌赞如来无量功德。或以心念请诸天神皆令听受。
复次若以观音加持身者。而此菩萨即是如来功德庄严真净法身。若以毗卢舍那加持身者。而此如来一切法王。于诸法中得自在者。是故于此二尊。随依一尊作本性相。而用加持也。
复次若以观音性用加持者。想以素字置于心中。置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素
当思素义无染无著。犹如莲华出于淤泥性。如是观音妙形从此字转。即是圣者更无凡状(如前已说)印相者即前华座印也。诵此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萨[口*栗]嚩(二合)怛他蘖多(引二)嚩路吉多(三)迦噜拏(引)么也(四)啰啰吽阇(五)莎嚩诃
先以囕字置于顶上。即复用此明印加持自身顶上。然后随力读诵经典。或造制底或漫荼罗。绕塔经行诸善事业。修六和敬初发有情。
复次若至食时。为支身故应行乞食。或檀越请或僧中食。所得之食。当离一切鱼肉熏菜。供养本尊诸佛之余。乃至种种残宿不净果木。诸浆可醉人者皆不应受。若得如法清净余食。先以搏食用献本尊。然后随食。食分有余施诸饥乏贫穷乞食者。当作是念我为持身安稳行道。是故受食。不以滋味悦泽增减于心亦如膏车运载诸物不伤败故。作是念已。然后即于所受食中。想置囕字遍净诸食。复想自身全成鑁字。从此字转为羯磨金刚坚固萨埵。想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唵(二)鑁(三)莎诃
此明力故。能令速转得金刚身也。
复诵施十力明八遍方乃食之。明曰。
娜么萨[口*栗]缚(二合)勃驮冒地萨埵难(一)唵(二)么览舵你(宁一反三)帝[唬-儿+(焉-正)]摩(引)里你(四)莎诃
住是本尊瑜伽食讫。所有余食以不动心。持诵一遍施于伴神。此神欢喜常自相随而作拥护。不动明曰。
娜么三曼多嚩日啰(二合)赦(一)哆(引)啰(二合)吒(二)阿(上短)慕伽(三)战拏摩诃卢洒拏(上)(四)馺颇(二合)吒也(五)吽怛喇(二合)婆也怛喇(二合)婆也(六)吽怛喇(二合)吒(七)旱满(八)
复次食竟暂息。复当如前礼拜。悔过净身读诵经典等。如常作业不应间阙。初中后夜如所应法思惟修习。若暂睡眠即如前说。事业金刚明印字等。转身著甲如金刚身。敬礼一切佛菩萨等。即运心身起香华云而为供养。作悲愍心覆护众生求大菩提。作是念已然可少时安寝。莫为眠睡而生贪著。初应正身威仪。右胁累足如师子卧若支体疲懈随意转侧当思明相作速起心。又复不应坐卧妙好高广床上。起已如初修习念诵。乃至日出法事如上。
复次持真言者。常应专勤不应弃舍。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皆修此法。疾得如来一切智地。若有智者从凡夫地如法修行。即能此生遍历无边诸佛刹土。
复次若依遍数于时相中。专勤修习犹不成就。应自警悟倍加精进。勿生退没起下劣想。而言是法非我所堪。复不应作疏慢之心。尽其身力作决定意必取成就。复作是念。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是我所依。由我依故。无尽有情必希我度。我誓度脱一切众生。如是勤诚不休息故。诸佛菩萨皆知其心。即以威神加持不舍。随其所作即得成就。
复次是中二事不应舍离速得成就。一者不舍诸佛及诸菩萨。二者不舍饶益众生。恒依智愿心不倾动。其斯二行随意成就。
复次修行此法随意内外。澡浴身心常令清净。此中二法谓内澡浴及外澡浴。内澡浴者谓布明字于身心中名内澡浴也(如上所说)外澡浴者随时盥洗或河流池处。三昧耶安自顶上。以其览字置于水中。以无动明印结护其处。置字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览
置于此字能令离垢。
复随乐住本尊身相。复当以不动明王。持三聚土用澡浴。不动明曰。
娜么三曼多勃驮难(一)捍
结前刀印用触土聚。护身结界随意应作。
复用三界最胜明心以为结护。心明曰。
娜么三曼多嚩日啰(二合)赦(一)壑
其密印者如前五股金刚是也。或诵身明曰。
娜么三曼多嚩日罗(二合)赦(一)呵微么(二合)萨[口*栗]嚩(二合)(二)怛他蘖多(三)微洒曳三婆嚩(四)带赖(二合)(五)路枳也(二合)(六)微社也吽阇(七)莎诃
如是浴已诣一净处若水池中。以印掬水如法濑口。谓以印手沾眼耳鼻口顶喉等散洒身衣。复以结三昧耶置顶上。想礼本尊及诸菩萨。复以二手掬水三奉献尊。以三掬水浴于本尊及三宝已。从浴处出愍念有情。欲令解脱趣诣精室。依前次第而作念诵。
复次若依水中作念诵时。水或至顶为上成就。水或至腰为中成就。水若至膝为下成就。如是三相随得一相。于上中下皆能成就。无量重罪一时除尽。一切智句集在其身。
复次若以供养一切支分及众方便。次第修行。不离诸相求成就者。是名世间小悉地也。若依无相最胜观察。深心信解求无上果。随所明照运心供养。以真实句置心支分。离妄攀缘修行念诵。得出世间最上成就。依契经说次第方便而说偈言。
相无相甚深 小智不能入
依无相说相 摄彼二种人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