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宝积部
-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
复次诸长者。眼非寂灭。耳鼻舌身意亦非寂灭。色非寂灭。乃至识界亦非寂灭。然诸长者。因于识界起不实执。或计为我及以我所。若离于此即是寂灭。远离何等而得寂灭。谓远离贪而得寂灭。离嗔离痴及以无智而得寂灭。复次诸长者。过去无智不可远离。未来无智不可远离。现在无智不可远离。然离无智而得智生。诸长者。何等为智。所谓尽智。何等尽智。过去非尽智。未来非尽智。现在非尽智。然诸长者。因离无智而智得生。此智不远离智。因离识无智故而智得生。而此识界非是我所。若非我所则不取著。若不取著即是最上。若是最上是即解脱。何处解脱。于我执所而得解脱。有情寿命乃至于一切分别执所。而得解脱。行者若能于执解脱则不分别。若不分别。则非分别非不分别。何等不分别。谓不分别我及我所。行者尔时离散不积。舍而不取。舍故寂灭。解脱除遣。最胜解脱。离诸系缚。于何除遣。一切苦处而得除遣。汝诸长者。若求出离。勿于一法而生取著。何以故。若有取著则有怖畏。若无著者则无怖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取著生怖畏 由斯趣恶道
观此有怖处 智者不应取
汝修诸圣道 应当善观察
如是观便得 异此则不可
一切处皆空 虚动非坚实
爱诳惑世间 勿于此生乱
我已知空法 了诸法不坚
湛然获安泰 证无动妙乐
若如是了知 诸法唯空者
彼解脱众苦 及灭于诤论
欲摄受一切 生诸灾横者
摄受故取著 著故生诸有
从有生于生 由生远寂灭
生者老病死 如是大苦逼
无欲故无取 无取故无有
无有故无生 老病死亦尔
聚集资生具 一时皆弃舍
并舍爱妻子 趣苾刍威仪
勿贪亲与财 咄哉念知足
勿如旃茶罗 下贱心来往
勿自恃持戒 轻毁犯戒者
恃戒凌于人 是名真破戒
譬如鹿被弶 若缚若致死
处魔罥慢者 缚害亦如是
慢能坏善心 又损自他善
故勿轻毁戒 况持戒梵行
当学大仙子 常住空闲处
勿顾于身命 趣寂静解脱
应离无义本 顺世尼干论
爱敬演甚深 空相应妙法
内外十二处 我说心为本
彼复因业生 业由思久住
眼色俱为缘 而生起于识
缘阙则不生 譬无薪之火
如是生诸法 和合互相生
无作无受者 现作用如幻
一切内外法 我已知空幻
愚夫颠倒执 分别我我所
眼中无有情 外诸处亦尔
非我作寿者 诸法类应知
眼不思解脱 耳鼻舌亦然
身意等无作 诸法观如是
譬如巨海中 鼓涛成沫聚
明眼者察知 审其非坚实
如是五蕴体 达者知非固
当解脱生老 愁忧灾横等
我法中出家 知诸法如幻
不虚彼信施 即名供诸佛
尔时五百长者。闻是法已。即于此处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如无黑净衣置染器中速受染色。如是诸长者法眼清净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复为长者宣说妙法。示教赞善。诸长者。我说此眼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嗔火痴火之所炽然。生老病死。愁叹忧苦。不安等法之所炽然。如是诸长者。我说此耳鼻舌身意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嗔火痴火。生老病死愁叹忧苦。不安等法之所炽然。诸长者。我说此色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嗔火痴火之所炽然。乃至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诸长者。我说色蕴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嗔火痴火之所炽然。乃至受想行识蕴亦复如是。诸长者。我说地界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嗔火痴火之所炽然。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嗔火痴火。生老病死愁叹忧苦。不安等法之所炽然。是故诸长者。我今不执眼耳鼻舌身意。汝等亦应如是随学。我今不执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不执色等诸蕴地等诸界此世他世。汝等亦应如是随学。诸长者。汝等若于眼耳鼻舌身意。不执著者则不依眼住。不依耳鼻舌身意住。汝等不依色声香味触法时。汝等则不依于一切法住。汝等不依色蕴。乃至不依识蕴住者。则不依色蕴乃至识蕴住。汝等不依地水火风空识界时。则不依地界乃至识界住。汝等不依此世他世。及以一切世间住者。如是汝等不取一切法时。则不依于一切法住。若能不依一切法住者。是则名为非当有非不当有。汝等若悟非当有非不当有者。我说汝等解脱生老病死诸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生死所炽盛 烧然诸世间
受苦无能救 丧失于圣道
照世诸如来 时乃一兴现
无刹那远离 当起坚精进
修习于正行 慧观应察知
如慧观当得 异此非所获
若于此修习 应知一切空
了达空法已 非心空菩提
贪嗔及与痴 是三毒大火
烧诸世愚者 长眠而不觉
生老病及死 愁叹诸苦等
知世逼迫已 勿依诸法住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欲于佛所出家。受具足戒修清净行。未审世尊垂愍听不。佛言。善来苾刍。即名出家具足戒已成苾刍法。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袈裟执受已 其发自然断
一切皆持钵 即座成罗汉
知得罗汉已 于苾刍众前
及对诸天等 大师已问说
昔于世依怙 广行诸布施
随其所生处 常感多安乐
彼今得见我 复生清净心
由彼心清净 故为说妙法
闻说得罗汉 永离于我见
证空法现前 解脱诸生死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六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金毗罗天受记品第二
尔时世尊。于彼中道不移其处。令诸长者建立圣果。以如来威势入王舍城。四众围绕容仪庠序。时有护王舍城诸天药叉大善神王。名金毗罗。作如是念。今者如来形相殊异。于世间中最胜难遇。堪受人天之所供养。我等今当应以种种上妙供具奉献如来。作是念已。便以最胜饮食具足香味成就妙色。奉上于佛。尔时世尊。愍其所献故为纳受。时金毗罗王所领大药叉众六万八千在虚空中咸生随喜。以清远音唱言。善哉善哉。时金毗罗即以此义告其众曰。我已奉佛上妙供具。汝等亦应以诸供养施苾刍僧。当令汝等于长夜中利益安乐。诸药叉众受王教已。即以上供施苾刍僧。时诸僧众哀受其供。
尔时世尊。为乞食故入王舍城。既得食已将还所止。时有无量千众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及无量千人与非人。又有无量拘胝那庾多百千众生。随从佛后。尔时如来往彼最胜宽广之地。敷如常座而坐其上。时金毗罗与其部从。即持种种天曼陀罗花殟钵罗花钵特摩花拘贸陀花奔荼利花。复持种种天旃檀末诸供养具。而散于佛。所谓胜散大胜散。妙散大妙散。作如是等殷勤散已。合掌佛前礼敬而住。尔时如来。知金毗罗及其大众心之所念。即便微笑。诸佛常法现微笑时。从其面门出种种无量色光。所谓青黄赤白红色银色及水精色。其光遍照无量无边一切世界。日月威光掩蔽不现。下照地狱令彼悦乐。乃至上踊至于梵世。所应作已而复还来。右绕七匝。或于世尊顶上而没。或从两肩。或从两膝而灭没者。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若授畜生光从背没。若授鬼趣从身前没。若授人道从左胁没。若授天趣从右胁没。若授声闻从两膝没。若授独觉从两肩没。若佛世尊授诸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尔时光明从顶上没。时长老阿难陀。既睹世尊微笑光明。以七条衣覆左肩已。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足。以颂问曰。
照世依怙者 何故放光明
利益世间尊 何缘现微笑
谁今下圣种 为佛菩提因
今为谁授记 谁应住解脱
大雄猛导师 非无因而笑
愿牟尼当说 现光之所为
尔时世尊。即便以颂。报阿难曰。
金毗罗净心 奉献诸供具
救世依怙者 故现斯微笑
舍神王报已 往三十三天
受彼天福尽 上生焰摩天
又生睹史多 受诸天欲乐
福尽生人中 兴为智慧王
王四洲人主 自在转轮帝
舍后人王已 便生梵世天
天上及人中 数往来不息
二十拘胝劫 常感诸妙乐
最后舍王位 出家求佛道
众缘具足已 成究竟菩提
三万诸药叉 由奉养于佛
便舍药叉报 生三十三天
后见慈氏尊 复获阿罗汉
既蒙授道化 即各供诸佛
满千药叉众 为住大菩提
由是善根故 不生诸恶趣
或有千药叉 当供佛导师
求无上菩提 利益众生故
或有二三千 持香花鬘等
当供养诸佛 为得佛菩提
或有千拘胝 当供诸佛已
修自体清净 后证入菩提
金毗子世罗 具大神通力
亦发大愿心 我当成等觉
曾供养诸佛 遍起于弘誓
今复供养我 心趣无上道
由此善根力 舍诸弊恶趣
当见慈氏尊 又献拘胝盖
献拘胝盖已 复献拘胝衣
献拘胝衣已 尔时便出家
具满五百岁 专修行梵行
求最上菩提 利益众生故
当成彼愿故 修行施戒等
如殑伽沙劫 精勤常不断
如是汝当知 为示现故说
彼修行胜行 倍增过上数
如前说譬喻 殑伽沙劫数
得见彼诸佛 当修大供养
奇哉胜妙智 奇哉无上心
诸众大导师 名所不能显
后当成正觉 一切众生尊
号名曰医王 普闻十方界
七十拘胝岁 说法度众生
其两足世尊 久当入寂灭
二十大集会 调伏众生心
最后一大会 经二百亿岁
如所说大会 度无量声闻
如声闻数量 菩萨众亦尔
利益众生已 如来方涅槃
正法住世间 经于百千岁
满五百劫中 是苾刍成佛
于彼一一劫 千如来出现
诸有智慧者 当思法水灌
应生勇猛心 行多闻正理
远于非正理 常修正理法
应修习多闻 由此慧增长
四根本法义 济度诸菩萨
施戒闻舍法 贤善菩提道
为众说是法 最胜无上乘
演布声闻道 善断诸疑网
诸有请问者 我今悉开许
能说深妙法 照世者难遇
尔时金毗罗子世罗。即于佛前闻佛授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作如是念。今者世尊将往鹫峰山王。我当复应于如来所殖少善根。作是念已。告其众曰。卿等当知。如来当发王舍大城升鹫峰山。卿等宜可发勇猛心。随其力能办诸供养。时彼世罗即与官属。从王舍城至鹫峰山。中间道路屏除草秽砖瓦砾石株[木*瓦]毒刺。极令遍净如明镜面。又以香水沾洒其地。敷胜妙衣遍于中路。散布名华量与人等。烧妙坚香顺路普熏。列树幢幡悬诸宝盖。于虚空中张施缯彩。条别间设罗布其上。又作种种天诸音乐。前后充满。其路极广尽一箭道。皆遍覆以水生诸花。所谓殟钵罗花钵特摩花拘贸陀花奔荼利花。又以鸳鸯胜鸟间错其花。行列道侧。于彼道上。又以金缕缯彩而用敷之。上施七宝所成殊妙等网。遍覆于道。时彼世罗。于佛由路。作如是等大庄严已。自化其身极令姝大。与诸官属欢喜踊悦。倍生欣庆发诸胜心。所谓畅适心调善心。柔软心清净心。离盖心充美心。归依佛心归依法心归依众心。不动菩提心不退转心。无等心无等等心。超过一切三界心。于一切众生起大慈心。起大悲心起大喜心起大舍心。起一切佛法器心。坚心固心。不可坏心不朽败心。舍离声闻独觉地心。成立一切菩萨地心。彼住如是诸胜心已。往如来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而说颂曰。
我已为世依 办无上供养
佛为世间尊 演最上法者
十力皆成就 安住诸无畏
利益众生事 如导师所作
具相三十二 八十随形好
世怙犹如日 流光遍于世
转于妙法轮 最胜十二行
宣布深妙法 利益群生故
显示诸神变 如佛之仪式
为多拘胝众 作诸利益事
未来诸大雄 祐世间如日
宣扬彼圣法 悟成无上智
为舍为救拔 为道为归趣
为诸生盲众 导之施慧眼
五趣众生类 我当作依怙
解脱诸苦聚 如先佛所离
我为两足尊 天中天日月
天帝那伽众 阿素洛奉敬
所设诸供具 世无有等者
我作上妙业 无有相似者
如法主世尊 具足三十二
上微妙福相 世无与等者
尔时世尊。为金毗罗子世罗。而说颂曰。
诸供大师者 为最上法因
彼有情中胜 菩提不难得
供养照世间 光性世依怙
诸天龙及人 所应供养者
悟上妙菩提 坐最胜道树
摧伏诸恶魔 为众生说法
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天龙药叉罗刹健达缚紧捺洛牟呼洛伽人与非人。复有无量百千那庾多拘胝诸众生等。前后围绕。佛于其中最居众首。以如来大威德故。大神通故。大宗势故。种种自在大变化故。放大光明震动大地。雨大莲花满虚空中。鼓于百千那庾多拘胝天诸伎乐。时诸大众叹未曾有。既睹神变倍加恭敬。尔时如来。足步莲花大如车轮。随庄严道往鹫峰山王。既到彼已。告长老阿难陀曰。汝为如来敷置胜座。所谓最上之座。法座微妙座。胜过一切三界座。尊胜座佛座。如来之座。我当于此坐。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说大乘菩萨行所依经。名微妙吉祥大菩萨藏。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山崩堕。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网断绝。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根不生。此大乘经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哀愍大众及诸天人。是故如来方为开阐。尔时长老阿难陀。如佛所教敷施法座。时彼众中有六十八拘胝天子。各舍上衣。为如来故敷法座上。佛于其上如常敷座。顾诸天子。而说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