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宝积部
-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
若有守己身 能发菩提心
斯等之学士 为致善福庆
以为曾睹见 护吼兴现世
常以欢悦心 一志供事佛
为大神通业 快得受救护
得消生死轮 疾灭无所生
若发菩提心 未曾忽忘之
以救摄众生 坏破生死难
其上方境界 不可计佛土
彼土而有佛 号名曰时节
从彼佛土来 以用法故举
亦欲见功勋 国土之所有
于时二孩童 各从所坐起
因便从母膝 移下在于地
俱发进其路 行诣天人尊
前稽首佛足 却退叉手住
四方宣佛德 今故来听经
佛法甚难致 闻受亦难遇
以得闻是法 当启人尊胜
至诚于佛道 无上正真业
诸佛之道法 为甚难得值
爱乐经义者 亦复倍难遭
今日以闲静 用亲友好法
随顺之威则 奉敬信法教
慕嘉于精进 所行无放逸
以得为沙门 如是处闲居
愍念住如是 质朴等无量
常抱惭愧心 知博闻难遇
其慈普具足 愍念于众生
以能达深法 乃可逮法忍
计诸威力势 其心无怯羸
摄救诸众生 开化一切难
若在于独处 造业无思议
以不贪其身 寿命根亦然
于学禁无厌 我思于道法
以是能晓了 逮功勋若斯
若能学如是 第一甚难得
其法王之业 咨嗟此最上
斯诸法之要 报应普备足
当发往俱到 圣安住佛所
其斯诸明智 受菩萨道行
奉行清白法 以用宣布教
随时而闲静 逮到五神通
因其识皆念 所行法惔怕
其王二太子 与夫人婇女
斯二明智等 行菩萨之法
以获神通慧 经行虚空中
往到世尊所 功勋智慧海
前稽首佛足 自归人中尊
一切悉和同 俱往叉手礼
法意前启佛 并余一切众
唯愿大圣尊 为我说道法
最胜知是等 心中之所念
则为分别说 深妙之法义
是一切诸法 皆从因缘起
本无主师教 从造化现生
其解内以空 外则无因缘
是一切诸法 慌忽悉空虚
以能察本末 无作见清净
计之犹虚空 常不可护持
佛以无数便 为此等颁宣
分别敷演此 深奥之正真
七十六垓人 及二亿载众
一时皆得成 柔顺之法忍
是时转轮圣王勇郡。中宫太子眷属万民。绕佛作礼。供养世尊及与圣众。昼夜七日毕竟还归其宫。于是勇郡转轮圣王。独处宴坐在于清净高阁挍露。自心念言。是吾诸子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今当试之。何所太子先当逮致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者。便敕工师作七宝瓶极好团圆。作七宝[((十/工)*刀)/瓦]显现微妙。又高七刃为四十九尺。使诸千太子各各疏名。作七宝筹。著瓶中举瓶著[((十/工)*刀)/瓦]上。咸共夙夜七日供养。以天华香捣香杂香华盖幢幡。作众伎乐。供养宝瓶所疏名号。十千天子来佐劝助供养名号。时转轮王过七日后。取是七宝瓶。在中宫夫人婇女诸太子众前。举著紫金案上使人举瓶。令诸太子各各探筹。有太子名曰净意。得第一筹。适得此筹于时三千大千国土六反震动。中宫夫人婇女一切妓乐不鼓自鸣。于寂意所念云何。彼时净意太子岂异人乎。莫造异观。所以者何。则拘留孙如来是也。从次太子名离名闻兵。则拘那含牟尼佛是也。次有太子名寂根。则迦叶如来是也。次有太子名一切苦利。则吾身是也。次有太子名雨室则弥勒如来是也。次有太子名明月珠服。将来作佛名曰师子。次有太子于将来世成佛。名曰妙英。次有太子名贤氏。将来成佛名曰供养。次有太子名曰光首。后成佛时号曰妙华。次有太子名曰莲华氏。后成佛时号曰奉养。次有太子名离垢光。后成佛时号曰善目。次有太子名兵氏。后成佛时号曰快臂。次有太子名曰意妙。后成佛时号曰焰光。次有太子名曰净复净。后成佛时号曰焰味。次有太子名曰富党。后成佛时号无退没。次有太子名曰离垢净。后成佛时号曰执德。次有太子名曰坚强。后成佛时号曰宝事。次有太子名曰宝称。后成佛时号曰无欺世。于是寂意。取要言之。次广具足。有太子名曰甘铠。庄严第九百九十九。千不满一。后成佛时号曰无量德宝称。在是贤劫立兴来世。佛言如是寂意。有太子名意无量。得最后筹。是王太子当在最后成行觉道。时其诸太子。轻易调戏数数笑之。众等各言。我当成佛时降魔官属转于法轮。开化度脱无量众生令至灭度。假众生尽后何所设。当何救济。其后太子名意无量。目自睹见。得最后筹穷底成佛。应时愁恼。吾独何衅穷底得筹。五体投地犹太山崩。口自宣言。诸佛道法不可称量。众生之界亦无有限。所愿殊特不可思议。寻即立一切愿。令我兄弟千人成佛。后所教弟子所度多少。其寿长短计合是等一切寿命。与我成佛道时所寿久长若干适同。仁等所有一切圣众。我成佛时圣众独尔。颁宣经法所化度脱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与仁千人功勋巍巍适等无异不可限量。假使吾身所言至诚合成不虚。三千大千世界为吾现瑞。六反震动天雨众华。箜篌乐器不鼓自鸣。时意无量国王太子适立斯誓。寻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天雨众华。箜篌乐器不鼓自鸣。上虚空中诸天百千。而叹颂曰。当如所愿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至真等正觉。佛言寂意何故名之楼由。尔时愁感自投于地。用得下筹自积誓愿。由斯世尊号之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于彼世时。其王太子誓愿已竟。说此偈言。
是诸佛道法 犹等如虚空
意觉若如幻 众生不可尽
所愿誓吉祥 戒禁成清净
诸仁且听是 我所欲誓愿
合集诸仁君 所寿之有限
诸重尊圣王 一切皆尽见
计是诸佛名 与我一寿等
成佛名楼由 比丘众如是
其王太子感 故宣是言辞
诸天立虚空 举声叹颂曰
如今清净人 所愿必当成
因以众生故 会成所要誓
佛告寂意菩萨。欲知尔时意无量太子乎。答曰不及。佛言。在是贤劫最后成佛号曰楼由。于贤劫中。所与诸佛千不满一。所度众生诸菩萨学比丘圣众。不及楼由。最后成佛而寿半劫。所度众生菩萨声闻一切圣众。竟于贤劫。与九百九十九佛。所度适等无有差特。佛告寂意。且观菩萨善权方便。成就禁戒而有殊特。具足誓愿独步独坐。周旋三界曾无休废。所以者何。楼由如来独以一身开化众生。与千佛兴所度无异。所益无限巍巍若斯。如是寂意。王千太子。其后二子各心念言。汝等正士所志云何。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托依。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受喜不怀疑结。法念太子曰。诸正士听。吾心自誓言。诸仁成佛道。身当劝助使转法轮。适见相劝辄转法轮。寂意。欲知尔时勇郡转轮圣王乎。答曰不及也。佛言。则往过去定光如来是也。其时诸子。此贤劫中千佛兴者是也。从拘留孙为始作佛。至楼由竟千佛也。其法意太子。则今金刚力士名密迹是也。其法念太子者。今识其梵天是也。彼时圣王中宫夫人婇女。今诸来会者是也。彼世之时。王诸太子所劝。出家作沙门者。及所教化。皆此贤劫稍渐受决当次第成最正觉。寂意。且观十二缘起。不乱德本获报应果。诸所发意不失其功。斯等正士十力普备悉获所愿。是故寂意。若有菩萨疾欲逮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当学斯等诸正士业。勤修奉行悉存佛道。彼何谓佛道。不以害心于众生。兴乎慈心奉度无极习行四恩常修梵行。遵道品法具进神通。行权方便成就德本。是为佛道。佛复告寂意。其道心净斯性通达。其道和雅志性安隐。其道质朴而无谀谄。其道广普无所挂碍。其道平等心无偏党。其道无畏不犯众恶其道财富施度无极。其道丰饶戒度无极。其道不咨忍度无极。其道离处进度无极。其道不乱寂度无极。其道善择智度无极。道归己慧奉于大慈。道不曲意至于大哀。道受喜悦行以大喜。道归妙御至于大护。其道以除众苦之恼。消去贪害嗔恚之想。其道趣安心不怀色。道化难调刈色声香味细滑之法。道降魔官属令化去心自大及众怨贼。道消除阴种诸入悉无所著。道舍魔事。在众尘劳而得自在。道归上心离于声闻缘觉之念。道习诸去来所行致平等觉。道御大宝顺一切智。道常分别无碍慧明。道宣善行摄善亲友。道废坑堑消众结著。道弃尘劳越嗔诤地。道归安隐捐众非恶。道归吉祥趣泥洹业。是为菩萨行佛道业三十二事。菩萨住此。疾成无上正真之道。逮最正觉。
大宝积经卷第九
大宝积经卷第十
西晋三藏竺法护奉 诏译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三
尔时寂意。复问密迹金刚力士。如来有几事秘要。一切声闻诸缘觉地所不能及也。何况凡庶闇蔽之类。善哉密迹愿意乐任。颁宣如来秘要普入。一切众会咸欲闻之。密迹力士谓寂意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敷演如来秘要。有三事。何谓为三。一曰身密。二曰口密。三曰意密何谓身密。如来于斯无所思想。亦不惟念。普现一切威仪礼节。或有诸天人民。自喜经行。见睹如来经行之时。诸天人民心自念言。世尊为上。斯等逮见如来身密。佛之所念亦不思望。一切众生睹见如来至真妙德威仪。若诸天人喜坐。见如来坐。若诸天人喜卧。见如来卧。若喜听经见如来说经。若喜寂静见如来默然。若喜禅思见如来三昧。若天人民目视不眴者。见如来目未曾眴。若意自在有喜光者。便见如来光无所阂。喜紫金色者。亦见紫磨金色。若诸天人民喜银色水精色琉璃色马瑙色砗磲。黄色真珠正白正赤黄白红紫色。或取明月珠色暴乱色。炎光日月四天王释梵阿须伦。或中分色。须弥华色。或思妙色。或药形色。或碧石色。或无忧华旃匐色。或思夷华色。或青莲红黄白华色。或了忉利天色。或毗沙门王颜。或四天王形。首藏青帝黄帝赤帝白帝。或虚空净。或天人民心志无量品色各异。亦见如来若干品种功勋德色。如是寂意。正使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满中众生有含命类。展转相爱展转相生。皆决罪毕得为人形。从思想生。其中一人正使所生。亦犹如彼一切众生。如来亦见若干品色。威仪礼节心所好乐。不可限量。悉欲察知本末言行。亦复如是。如来至真。有以是缘各于众生。现如来像威仪礼节言行使然。犹如一人心得解脱。不与二人俱共同也。欲宣至实心得解脱乃至乎道。如来至真乃能可悦一切众生。以悦众生显示色像。威仪礼节言行亦然。犹如寂意。清净明镜。随其色貌以往照之。则现其像不失本类。等示无异未曾变改。明镜照形亦无想念。如来如是。虽以法济一切众生。无有想念无利养心。可悦一切众生心行。随上中下深浅之法。开化度脱三界迷惑。是为如来身行秘要。密迹金刚力士复谓寂意菩萨。如来秘要亦不分别阴种诸入。不归罪福。不生尘劳。不成父母。无四大胞胎。亦无骨肉。所闻功勋。无涂华香。悉无所有。不系在色。无出入息。寿命灭尽。欲知佛身则是法身身无有色。无众妄想。所现色相为贪慕好求豪尊位众生之故。而示形相令目睹矣。法相静寂为敬慧故。一切众生使趣天眼。密迹复谓寂意。若有众生俱在一会。各见佛身以缘意睹。其远住观住本不见。其住本也。见住远不见者。无意缘也。见者以乱意缘不见也。若以意缘不得见者。若以己身而察见之。用见他人故。不见之也。又见他人故。复能见者。用见己心故。不见之也其在梦中有所见者。从梦觉已则无所见也。定意所见起无所见。起往所见定无所见。其空静所见不静不见。其在空静则无不见。其见无业。离于无业无所见之。其离无业乃有所见一无所见。密迹复谓寂意。其如来身从无数事。各随显现其色行天身行寂然威仪礼节。而心自定然后复乱。斯如来身无有边际。亦无限碍。亦无妄想。不可想节。如来身者不可限取。无若干像。如来身者亦复如是。无所不遍。犹如虚空不有妄想。如来若斯永无思想。犹如虚空皆以遍入一切形色。如来若斯。悉以周遍照诸众生。犹如虚空普入诸色间关其里。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普照众生靡所不遍。犹如虚空皆长一切百谷草木。如来若斯。至真之体长育德本。犹如虚空不计有常及与无常。亦无昼夜。如来若斯。身不有常不云无常。不能见顶。又复寂意。诸佛世尊。佛以普见天上世间魔王梵天。无敢当佛睹其顶者。诸天龙神。揵沓和。阿须伦。迦楼罗。真陀罗。摩休勒。人与非人。声闻缘觉。若诸菩萨。莫能堪任见如来顶所以者何。佛成道未久时。转法轮游波罗奈。东方去是世界甚远。乃得思夷华佛土。世界曰怀调。有菩萨名曰应持。来诣忍界奉觐世尊。稽首作礼敬问供事。礼足下已。绕佛七匝则往其前。应持菩萨时心念言。我欲度知如来身限。自变其身高三百三十六万里。观如来身五百四十三万兆垓二万亿里。则心念言。我获神足。神通自娱。我宁可复测度佛身所入云何。佛以威德。以神足力。上方去此百亿江河沙诸佛国土。有世界名莲华严。其土有佛名莲华上。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应持菩萨往在其前。不能睹之。在上而立遥视。永不逮见世尊大圣能仁佛顶。欲见顶相永不得见也。不知佛身高长广远几千亿载江河沙佛土。时应持菩萨。往诣莲华上佛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住于佛前而白佛言。我身所来去是远近。佛言。去此百亿江河沙佛土卿族姓子从彼到斯。应持菩萨白佛言。我上过到若干佛土。不能得见释迦文佛顶。不知高长几百千亿江河沙佛土。彼佛答曰。假族姓子。以是方便圣明之慧斯神足力。从此转上江河沙劫。忽以越过上无喻佛土。尚不能得见于世尊释迦文顶。亦不可得其身边限。又族姓子当知。佛身无限巍巍如是不可譬喻。诸佛世尊不可称载。又族姓子。用无侣故名不可喻。如来禁戒亦无譬喻。三昧定意智慧解脱。度知见品身口心业。色相众好悉不可喻。一切众生以若干品。引譬举喻。咨嗟如来禁戒无极。定慧解脱度知见品。身口心业色相威好。犹如虚空不可得边。如来之身无际若斯。于时应持菩萨。闻莲华上如来所说。忻然大悦得未曾有。即礼佛足绕圣七匝。没彼佛国。承佛圣旨蒙已神力。发意之顷到此佛土。往诣佛所前稽首礼释迦文佛足。右绕七匝则住佛前。以偈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