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经时。都悉大会讲堂上。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民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阿弥陀佛所。为佛作礼却坐听经。其佛广说道智大经。皆悉闻知。莫不欢喜踊跃心开解者。即四方自然乱风起。吹七宝树。皆作五音声。七宝树华。覆盖其国。皆在虚空中下向。其华之香遍一国中。皆散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堕地皆厚四寸。小萎即乱风吹。萎华自然去。四方乱风。吹七宝树华。如是四反。即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上。至三十二天上。诸天人皆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百种杂色华。百种杂香。百种杂缯彩。百种劫波育叠衣。万种伎乐转倍好相胜。各持来下。为阿弥陀佛作礼。供养佛及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皆复大作伎乐。乐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当是时。快乐不可言。诸天更相开避后来者。转复供养如前。即东方无央数佛国。其数不可复计。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遣诸菩萨无央数。不可复计。皆飞到阿弥陀佛所。作礼听经。皆大欢喜。悉起为作礼如去。西方北方南方四角诸佛。其数各如恒水边流沙。各遣诸菩萨无央数。飞到阿弥陀佛所。作礼听经亦复如是。即下方上方诸佛。其数各如恒水边流沙。皆遣诸菩萨。都不可复计。飞到阿弥陀佛所。作礼听经。更相开避。如是终无休绝时也。佛言。所以诸佛以恒水边流沙为数者。八方上下无央数佛。甚大众多。都各不可复计。故以恒水边流沙为数耳。
  佛语阿难。阿弥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经竟。诸天人民中。有未得道者。即得道。未得须陀洹者。即得须陀洹。未得斯陀含者。即得斯陀含。未得阿那含者。即得阿那含。未得阿罗汉者。即得阿罗汉。未得阿惟越致菩萨者。即得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佛。辄随其宿命时。求道心所喜愿。大小随意。为说经授与之即令疾开解得。皆悉明慧。各自好喜。所愿经道。莫不喜乐。诵习之者。自讽诵通利。无厌无极。诸菩萨阿罗汉中。有诵经者。其音如三百钟声。中有说经者。如疾风暴雨时。如是尽一劫竟。终无懈倦时。皆悉智慧勇猛。身体轻便。终无痛痒。极时行步坐起。悉皆才健勇猛。如师子中王。在深山中。有所趣向。时无有敢当者。无有疑难之意。在心所作。为不可豫计。百千亿万倍。是猛师子中王。百千亿万倍。尚复不如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勇猛。百千亿万倍。如摩诃目揵连。于诸国菩萨阿罗汉中。最为无比。飞行进止。智慧勇猛。洞视彻听。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百千亿万倍。共合为一智慧。当令在阿弥陀佛国中诸罗汉边。其德尚复不及。百千亿万倍。阿逸菩萨。即起前长跪叉手。问佛言。阿弥陀佛国中。诸阿罗汉。宁颇有般泥洹去者无。愿欲闻之。佛言。若欲知者。如是四天下星。若见之不。阿逸菩萨言。唯然见之。佛言。如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飞上天上一昼一夜。遍数知星有几枚。此四天下星甚众多。不可得计尚复百千亿万倍是星也。如天下大海水减去一渧。宁能令海水为减。知少不耶。对曰。减去百千亿万斗石。尚不能令减知少也。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中。虽有般泥洹去者。如大海减一渧水尔。不能令在诸阿罗汉为减知少也。佛言。大海减去一溪水。宁令减少不。对曰。减去百千亿万溪水。尚不能减知少也。佛言。减大海一恒水。宁能令减知少不。对曰。减去百千亿万恒水。不能令减知少也。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般泥洹去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道者亦无央数。都不为增减也。佛言。令天下诸水。都流入大海水中。宁能令海水增多不。对曰。不能令增多也。所以者何。是大海为天下诸水众善中王。故能尔耳。佛言。阿弥陀佛国亦如是。悉令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无央数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都往生。甚大众多不可复计。阿弥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众比丘僧。故如常一法不异为增多。所以者何。阿弥陀佛国为最快。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国中众善之王。诸佛国中之雄。诸佛国中之宝。诸佛国中寿之极长久也。诸佛国中之众杰也。诸佛国中之广大也。诸佛国中之都。自然之无为。最快明好甚乐之无极。所以者何。阿弥陀佛本为菩萨时。所愿勇猛。精进不懈。累德所致。故能尔耳。阿逸菩萨即大欢喜。长跪叉手言。佛说阿弥陀佛国土。快善明好最姝无比。乃独尔乎。佛言。阿弥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七宝舍宅中。有在虚空中者。有在地者。中有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即高中。有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即大中。有欲令舍宅在虚空中者。舍宅即在虚空中。皆自然随意在所作为。中有殊不能令舍宅随意者。所以者何。中有能令舍宅随意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慈心精进。益作诸善。德重所致。中有殊不能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不慈心精进益作诸善。德薄所致。其所衣被饭食。俱自然平等。德有大小。别知其勇猛。令众见之耳。佛言。若见第六天王所居处不。唯然见之。佛言。阿弥陀佛国讲堂舍宅。都复胜第六天王所居处。百千亿万倍。诸菩萨阿罗汉。悉皆洞视彻听。见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复无数天上天下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所念善恶。口所欲言。皆知当何岁何劫。得度脱得人道。往生阿弥陀佛国。知当作菩萨阿罗汉。皆豫知之。诸菩萨阿罗汉顶中。皆悉自有光明。所照有大小。诸菩萨中。有最尊两菩萨。常在佛左右坐侍正论。佛常与是两菩萨共对坐。议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若欲使是两菩萨。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所。即便飞行。随心所欲至到飞行。使疾如佛。勇猛无比。其一菩萨名盖楼亘。其一菩萨名摩诃那钵。光明智慧最第一。顶中光明各焰照他方。千须弥山佛国中常大明。其诸菩萨顶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诸阿罗汉顶中光明。各照七丈。佛言。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恐怖县官事者。但自归命是盖楼亘菩萨摩诃那钵菩萨所。无不得解脱者。
  佛告阿逸菩萨。阿弥陀佛顶中光明。极大光明。其日月星辰。皆在虚空中住止。不可复回转运行。亦无有精光。其明皆蔽不复见。佛光明照国中。及焰照他方佛国常大明。终无有冥时。其国无有一日二日。亦为五日十日。亦无十五日一月。亦无五月十月五岁十岁。亦无百岁千岁。亦无万岁亿万岁。无百千亿万岁。无有一劫十劫百劫千劫。无万劫百万劫。无千万劫百亿万劫。阿弥陀佛光明。明无有极。却后无数劫。无数劫重复无数劫。无数劫无央数。终无有当冥时。国土及诸天。终无坏败时。所以者何。阿弥陀佛寿命极长。国土甚好。故能尔耳。其佛尊寿。却后无数劫。重复无数劫。尚未央般泥洹也。于世间教授。意欲过度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欲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之道。其作菩萨者。皆欲令悉作佛。作佛已。转复教授。八方上下。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复欲令作佛。作佛已。复教授诸无央数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泥洹道去。诸可教授弟子者。展转复相教授。转相度脱。至令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转相度脱。皆得泥洹之道悉如是。尚未欲般泥洹。阿弥陀佛所度脱。展转如是。复住止无数劫。无数劫不可复计劫。终无般泥洹时。八方上下。诸无央数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其生阿弥陀佛国。当作佛者。不可复胜数。诸作阿罗汉。得泥洹道者。亦无央数。都不可复计。阿弥陀佛恩德。诸所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甚深无量。快善不可言。其智慧教授所出经道。布告八方上下。诸无央数天上天下。甚不原也。其经卷数甚众多。不可复计。都无有极。佛告阿逸菩萨。若欲知阿弥陀佛寿命无极时不。对曰。愿皆欲闻知之。佛言。明听。悉令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国中。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使得入道。悉令作辟支佛阿罗汉。共坐禅一心。都合其智慧为一勇猛。共欲计知阿弥陀佛寿命。几千亿万劫岁数。皆无有能计知者。复令他方面各千须弥山佛国中。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复使得入道。悉令作辟支佛阿罗汉。皆令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勇猛。共欲数阿弥陀佛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知有几千亿万人。皆无有能知数者。阿弥陀年寿甚长久。浩浩照照。明善甚深。无极无底谁当能知信其者。独佛自信知尔。阿逸菩萨闻佛言大欢喜。长跪叉手言。佛说阿弥陀佛寿命甚长。威神尊大。智慧光明巍巍快善。乃独如是。佛言。阿弥陀佛。至其然后。般泥洹者。其盖楼亘菩萨。便当作佛。总领道智。典主教授。世间及八方上下。所过度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佛泥洹之道。其善福德。当复如大师阿弥陀佛。住止无央数劫。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准法大师。尔乃般泥洹。其次摩诃那钵菩萨。当复作佛。典主智慧。总领教授。所过度福德。当复如大师阿弥陀佛。止住无央数劫。尚复不般泥洹。展转相承受。经道甚明。国土极善。其法如是。终无有断绝。不可极也。
  阿难长跪叉手。问佛言。阿弥陀佛国中。无有须弥山。其第一四天。第二忉利天。皆依因何等住止。愿欲闻之。佛告阿难。若有疑意于佛所耶。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边无量。诸天下大海水。一人斗量之。尚可枯尽得其底泥。佛智不如是。佛言。我所见知。诸已过去佛。如我名字释迦文佛者。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诸当来佛。如我名字。亦如恒水边流沙。甫始欲求作佛者。如我名字。亦如恒水边流沙。佛正坐直南向。视见南方。今现在佛。如我名字者。复如恒水边流沙。八方上下。去来现在诸佛。如我名字者。各如十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佛皆悉豫见知之。佛言。往昔过去无数劫已来。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万劫亿劫。亿万亿劫中有佛。诸已过去佛。一佛十佛百佛千佛。万佛亿佛。亿万亿佛。各自有名字不同。无有如我名字者。甫始当来劫。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万劫亿劫。亿万亿劫。劫中有佛。一佛十佛。百佛千佛。万佛亿佛。亿万亿佛。各各自有名字不同。时时乃有一佛如我名字耳。诸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今现在佛。次他方异国。一佛国十佛国。百佛国千佛国。万佛国亿佛国。亿万亿佛国中有佛。各自有名字。多多复不同。无如我名字者。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时时乃有如我名字尔。八方上下。去来现在。其中间旷绝甚远。悠悠迢迢。无穷无极。佛智亘然甚明。探古知今。前知无穷却睹未然。豫知无极。都不可复计。甚无央数佛。威神尊明。皆悉知之。佛智慧道德合明。都无能问佛经道穷极者。佛智慧终不可称量尽也。阿难闻佛言。即大恐怖衣毛皆起。白佛言。我不敢有疑意于佛所。所以问佛者。他方佛国。皆有须弥山。第一四天。第二忉利天。皆依因之住止。我恐佛般泥洹后。傥有诸天人民。若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问我。阿弥陀佛国。何以独无有须弥山。其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皆依因何等住止。我当应答之。今不问佛者。佛去后。当持何等语报答之。独佛自知之尔。余人无有能为我解者。以是故问佛耳。佛言阿难。是第三焰天。第四兜术天上。至第七梵天。皆依因何等住止乎。阿难言。是诸天皆自然在虚空中住在。虚空中住止。无所依因。佛威神甚重。自然所欲作为。意欲有所作。为不豫计。是诸天皆尚在虚空中住止。何况佛威神尊重。欲有所作为耶。阿难闻佛言。即大欢喜。长跪叉手言。佛智慧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无穷无极无有边幅甚高大妙绝快善。极明好甚无比。威神尊重不可当。

    阿弥陀经卷上



    佛说阿弥陀经卷下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佛告阿逸菩萨。其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有三辈。作德有大小转不相及。佛言。何等为三辈。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之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不亏经戒。慈心精进不当嗔怒。不当与女人交通。斋戒清净。心无所贪慕。至诚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常念至心不断绝者。其人便于今世求道时。即自然于其卧止梦中。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其人寿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即自与诸菩萨阿罗汉。共翻飞行迎之。则往生阿弥陀佛国。便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便即与诸菩萨。共翻辈飞行。供养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即逮智慧勇猛。乐听经道。其心欢乐。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在所欲作为。去阿弥陀佛近。佛言。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当精进持经戒。奉行如是上法者。则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可得为众所尊敬。是为上第一辈。
  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经语。深当作至诚中信。饭食诸沙门。作佛寺起塔。散华烧香然灯。悬杂缯彩。如是法者。无所适莫。不当嗔怒。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断爱欲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其人便于今世。亦复于卧止梦中。见阿弥陀佛。其人寿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即化。令其人目自见阿弥陀佛及其国土。往至阿弥陀佛国者。可得智慧勇猛。佛言。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人然后复中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弥陀佛国。不信有往生其国。虽尔者。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其善愿为本故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即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但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戒作善。今当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即心自悔过。悔过者小差少无所复及。其人寿命终尽。即往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阿弥陀佛所。便道见阿弥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中。心便大欢喜。便止其城中。即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受身自然长大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其城广纵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中外内皆有七宝浴池。浴池中亦有自然华香绕。浴池上亦有七宝树重行。亦皆复作五音声。其欲饭食时。前有自然食。具百味饮食。在所欲得应意皆至。其人于城中亦快乐。其城中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虽尔其人城中不能得出。复不能得见阿弥陀佛。但见其光明。心自悔责。踊跃喜耳。亦复不能得闻经。亦复不能得见诸比丘僧。亦复不能得见知阿弥陀佛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状貌何等类。其人愁苦。如是比如小适耳。佛亦不使尔身行所作自然得之。皆心自趣向道。入其城中。其人本宿命求道时。心口各异。言念无诚信。狐疑佛经。复不信向之。当自然入恶道中。阿弥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尔。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出。往至阿弥陀佛所闻经。心不开解。亦复不得在诸菩萨阿罗汉比丘僧中听经。以去所居处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甚大远。不能得近附阿弥陀佛。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欢喜。意不开解。其人久久。亦自当智慧开解知经。明健勇猛。心当欢喜。次当复如上第一辈。所以者何。其人但坐前世宿命求道时。不大持斋戒。毁失经法。意志狐疑。不信佛语。不信佛经深。不信分檀布施作。善后世当得其福。复坐中悔。不信往生阿弥陀佛国。作德不至心。用是故尔。是为第二中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