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华严部
- 佛说如来兴显经
佛说如来兴显经
诸学及不学 人民无央数
不可计群萌 志愿佛道慧
何谓佛子。菩萨游入如来圣慧无挂碍行。威仪礼节。犹若如来。往本无生。于当来世。亦无所造。随时缘故。而忽成矣。斯如来行。不起无灭。不有不无。亦不游入。有为无为。譬如法界。无有限量。亦无不限。所以者何。无有自然。亦无有身。故曰法界。大圣若斯斯名如来。行无限量。亦不无限。游入无身。亦无自然。犹如飞鸟行虚空中。于百千岁。而飞行者。如有所度。亦无所度。观前察后。其虚空者。无有边际。如来之行。亦复如是。于亿百千劫。所讲无极。若叹有极。设无所说。其如来行。故无边际。如来已住无挂碍行。亦无所住。而为众生。畅现如是如是比行。佥度一切挂碍之迹。如金翅鸟王游在虚空。以清净眼。观龙宫殿。变易本形。知应终者。骞翥奋翩。搏扬海水。波荡披竭。攫食诸龙及龙妻妾。如来若斯。慧无挂碍。住无底行。咸于法界。普观众生诸根纯淑因随宿本。殖众德原。寻以无极如来十力。而示形像。入终始海。披生死渊。开导众庶。能为应器。挑出群黎。于终始海。则建立志。于佛道法。而悉断除一切言行。获致如来无所想念。以无想念。慧无挂碍。则为住立。住无所住也。如日月光照于天下。独己游步。而无有侣。则无所立。行虚空路。人民瞻望。日月不念。吾有所奏。若复回还。世尊如是。游于泥洹。入清净法。亦无想念。于诸法界。示现超度一切诸行。五趣群萌。亦无懈息。无所专信。而则畅达。宣布佛事。亦无往反。是为佛子。诸菩萨等游入如来之慧行也。则无限量。亦无不限。代诸缘事也。于是颂曰。
无本不可尽 未曾有起灭
有计无本者 无处不可见
诸愍哀如斯 其行无有量
无本者自然 则无有二事
犹如此诸种 法界无处所
亦复无限量 亦无不限量
道行亦如斯 圣达无崖底
所分别无极 斯则无有身
如有鸟游步 亿劫在虚空
前后亦如是 虚无界适等
最胜百千劫 讲论所当行
如方便随成 不失于善德
金翅鸟在空 遥望察水中
知龙命所终 举食龙妃后
十力智自在 烧尽诸尘劳
善造众德本 拔出生死原
譬若如日月 游行虚空中
黎庶蒙安隐 光亦无想念
世尊亦如是 由法众无碍
开化无数众 不兴诸想念
何谓佛子。菩萨游入如来开道。于斯菩萨佥度一切。诸所著行。而不犹豫。平等法味。了不二入。如来所阐则复游入于无想觉。无行之觉。无处所觉。无限中觉。无边际觉。弃不成就。猗著中间。则观一切文字音响。而无处所。于诸言声。而无言教。究竟尽极众生之行。奉平等觉。志性诸根。尘劳爱欲。悉为清净。如来道眼。一切普等一切三世。犹如大海。天下人民。悉戴仰之皆苞众生。见诸有身。故曰大海。如来之道。亦复如是。睹群萌心。志性所归。虽有所照。亦无照想。则为自然。是故名曰如来之道。所开导之也。彼便以化所可开导。既讲文字。亦无所说。于一切响。无所宣畅。虽有辞教本无所言。纵有所仰。亦无所仰。又复劝化于群生类。今当演说。举其大较。如来之道。所开化者。成最正觉不限众生。如号如来也。如身住数。众国土数。一切三世之所有数。诸身住数。亦复若兹。而无差别。如道教数。一切言数。如诸如来法界之数。如虚空数。无挂碍界。如诸御行之所开导。言教之界。如泥洹限。众生身形。所处住数亦复如是。口之言限。亦复若兹。如身口数。无挂碍心。所住限数。等无差特。彼以游入。如此无数。则净三场。致于道德。由是之故。等御己身。及诸众生。睹见如是一切寂然。而察等导于泥洹界。已睹若斯之自然者。咸入一切则无自然无尽自然。不起不灭。则亦自然。于我非我。亦复自然。于人不人。亦复自然。佛无所想。亦复自然。法界自然。虚空自然。亦无自然。已晓了此。成最正觉。逮致正法无余之慧。得睹如来无极大哀。多所开化。诸群萌类。犹如虚空。含受世界。一切方俗。志性自然。成于世间。如是比类。无尽无长。亦无所生。所生澹泊。亦复如是。成最正觉。亦无所觉。又其相者。亦无所相。亦复是相。而无若干。譬若士夫。兴化变人。如江河沙等。为诸如来也。令无比类。亦无形容。适化现此。则复宣举江河沙等皆为劫数。于意云何。其人所化。以奚等化。而令发心。成如来乎。白世尊曰。如吾所知。当为显义。化如来数。如无所化。化数亦然。答曰。善哉善哉。诚如所云。如是佛子。一切群萌。斯须之间。皆逮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成菩萨数。亦复若兹。其不成者。亦复若此。无所增损。所以者何。又省于道。则无有相。其无相者。无成正觉。无所长益。虽得正觉。亦无所逮。是诸菩萨。当以若兹入于如来乃成正觉。若欲觉了。当作斯觉。如来一相。而同品类。则无品相。斯则号曰。慧成道觉三昧正受通定意已。一一所觉。法身无余。超于一切众生立身。犹如一人。成最正觉。至道门者。一切众生。若成佛道。至于法门。亦复若兹。等无差别。使无量人。逮成正觉门。游入住于无限诸身如来之界。无有涯底。众生之界。不可计数。是诸菩萨。游入如来成最正觉。一一得致。如众生本。入如来身。所以者何。若得普入如来至真最正觉门。其身所行。亦无所生。亦无所失。如获一事。其余亦然。一切法界。作是游入。不离处所。不舍言辞。信此如来法身者也。所以者何。若能普入。乃成正觉。至无极慧。弘兹寂然。诣佛道树师子之座。复次菩萨。普了己心。能成正觉。则入法身也。所以者何。如来至真。不舍心本。乃致大道。如己心者。其余若斯。则以开导一切诸心。当造斯入。是为佛子。诸菩萨众为诸大圣以此推入。成最正觉。广远周普。普无不入。而不违舍。无所继著。则无休懈。无所笃信。入不思议法品之门。于是颂曰。
已脱二无二 晓了一切法
等犹如虚空 普解诸经典
等已无吾我 是为解诸法
已分别圣觉 一切无所觉
犹如四方域 受诸有形体
等苞于川流 是故字曰海
十力亦如是 众生之海印
晓了其志性 是故号分别
心意悉如化 诸佛如化现
奉自然平等 如化之所化
佛道皆辞说 一切群萌类
本自然平等 不增无所损
最胜有三昧 名曰善觉道
住于佛树间 得成斯定意
则演出晖曜 照无限黎庶
开道如莲华 教诲于众生
若于当来劫 众生国自然
思法亦如兹 诸根及志性
一切平等观 无吾我以所
以故无崖底 觉了道之覆
行菩萨之道 弘慈慧寂然
处树师子座 逮成无上觉
道力无等伦 法身圣巍巍
普入无不周 不舍于众生
何谓佛子。菩萨游入如来音响所导法轮其菩萨者。善立如来弘所思念一切黎庶。悉无本末。无所成就。当入诸法永无所住。断于一场游于真谛。诸所有法。离诸见际。舍欲之际则无有际。便皆游入一切诸法。如虚空际。无所行念则为游入一切诸法。不可逮致。本末永寂。一切诸法。泥洹自然。其诸文字音声之说。悉以自然。斯乃游入。至于法轮。咸悉遍畅如来之音。如呼声响。乃曰自然。则入法轮法门自然。一切诸音。悉为一响。乃入法轮。本末无主。文字无尽。乃入法轮。于内于外。无所积聚。犹如一切文字所演诸所言辞。纵有言辞。不舍真谛。讲说往古。叹叙本末。无央数劫。一切文字。而不可尽。如是仁者。如来至真。所转法轮。一切假号。悉文字矣。畅说无尽则无笃信。悉无所有。亦无所思。而无有响。亦无所施。彼则所可转法轮者。普入一切。亦无所入。如假文字。言曰无矣。若曰镫明。一切所造。皆托言耳。悉入诸数一切世俗。所说度世。游入于斯。永无住者。是如来音。普入一切众生之界。诸法身界报应之事。永无所住。其诸群萌。说若干种言辞之响。悉为宣畅一切如来法轮之音。所以者何。如来至真所转法轮。悉出一切诸所音响。而无进退。是菩萨者。游入如来所转法轮。菩萨大士。当造立斯。入于如来陶演言辞不可限量。何谓如来所入言辞。如来至真。转法轮时。所演音声。畅众生行志操所好。所以者何。佛有三昧。名无挂碍究竟无畏。转于法轮。以此定意正受之时。众生一切。咸随其音。而转法轮一一正觉音从口出。一一言辞。兴显群萌譬喻之响。悉各从志。假使以是三昧正受。悦可众心。是为游入。如来至真所转法轮。以斯柔顺道法所说。亦无所入。如此所游。则乃入斯。闻如来法圣教言辞。是为佛子。诸菩萨众游入如来所转法轮至无限量于是颂曰。
其轮无限量 成就究竟界
亦无所长益 一切无二护
所说诸文字 一切不可尽
十力亦如是 法轮常无穷
讲说于律教 入一切有为
亦复无所入 佛轮亦如是
悉入诸言辞 自然无所入
普宣于众生 一切行无余
超有为三昧 究竟诸定意
欲求妙法故 是为佛定意
蒙佛恩所致 达一切群黎
最胜所演音 而畅柔软辞
以一言声教 宣布诸众生
分为若干响 讲咏无有余
佛为一切尊 解了众生心
如有所说者 黎庶闻其音
文字不处内 亦无由于外
计斯悉灭尽 真诚无所有
若转法轮者 悉为众生故
且观诸十力 变化所感动
如来兴显经卷第三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四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何谓佛子。诸菩萨游入如来至真现大灭度。于斯菩萨。欲入灭度。晓了一切。本净自然。则为佛矣。犹如无本。而归灭度。如来灭度。亦复如是。又如本际。法界若斯。犹如虚空无极之界。又如本净。如真本际。而离欲际。如无相际。无自然际。犹如一切诸法本净。如真本际。取于灭度。如来灭度。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应与不应。斯诸所有。等无差特。无生不起。设使诸法无生不起。计于彼法。无往不往无离不离。又如来者。不为兴发诸菩萨众。咨嗟叹说。令取灭度永寂无余。所以者何。一切如来。悉立目前。若如现在过去亦然。及复当来。一时悉逮。速疾成慧斯须得道。睹诸如来。皆当宣畅。色像音响。不兴二想。亦不无二。弃诸思想。应菩萨行。捐舍诸猗。如来不念。悦可众心。是为如来之灭度也。愍哀群生众想之患。故兴出矣。亦不灭度。所以者何。如来所住。处在法界。悦可众生。所以现身而有灭度。用之所由。法界无边。如日宫殿出于水中。则便普照一切天下。日之宫殿。无所想念。亦不转移。而咸悉照。靡所不遍。诸水众器。悉睹其影。举器无水。又日殿光。则不复见。于意云何。岂可谓是日之咎也。而令其影。不现器乎。答曰不也。无水器咎。非日之咎。答曰如是。如来慧日。往本所行。至诸法界。皆为众生。常演清净。兴自然事。逮致道念。显曜其心。而常睹见。如来之身。破坏器人。心怀秽浊。不见威光。佛子。应当化度众类渴仰。无如来故。为现灭度也。亦无有生。亦无不生。亦不灭度。于是颂曰。
假如日遍照 其界及边崖
难畏所见影 适见不复见
人中尊如此 普现于世间
众生离笃信 诲示以无为
普观诸佛国 等由若如幻
狎习众因缘 而计于吾我
假使有造行 究竟佛所作
或不见大圣 所睹而不同
最胜有定意 名曰解无常
佛以是造业 然后现等生
以分别身形 为无量无限
须臾遍十方 佛犹如莲花
犹如火者。普为世间。成所当熟。或于异时一聚落县。而火忽灭。于意云何。将无一切诸世界火悉灭尽乎。答曰不也。报曰如是。如来皆入一切法界。悉遍无余。兴于佛事。则于异时复他佛土。显发道意。便见灭度。而不灭度。当以如斯入于如来之般泥洹。复次佛子。假喻幻师。善学幻术。晓了方便。悉通神咒。则住精进。皆化三千大千世界。悉变为水。自现其身。在郡国邑。幻术。停住一切。而建立威。欲得诣于他异郡国。县邑州城。便化没已。于意云何。将无幻术皆灭尽乎。答曰不也。报曰如是。如来善觉无量慧幻。示现善权圣术之咒。普入一切。现诸法界。亦无所入。犹如幻化。现如来身。处在法界。究虚空界。则随众生之所信乐。各为化示诸佛之土。而现灭度。不独一国示般泥洹。如来悉于一切法界。靡不开达。是为佛子。为菩萨者。当知游入诸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大灭度。
复次佛子。如来至真等正觉。又有三昧名无所著定意正受现大灭度。适以斯定。而正受时。如来仪体。一一毛孔。演出难计亿百千垓光明晖曜。一一光明。变出莲花不可计会。一一莲华。化作英妙无数自然师子床座。有化如来。各坐诸座。如来则随众生畴数。而自化立。形貌具足。真谛之德。严净周备。悉是往古所志之愿。其有黎庶诸根纯熟。则寻了见如来从容。便随律教。建立严净。当来本际。顺从群萌志纯熟者。因律而度。其如来像。亦无有处。亦无不处。亦无所说。亦无不说。亦无有常。亦无不常。又复悉是诸如来等。宿世本愿之所誓行。开示群萌。演达诸根。悉是威神。所化圣至。斯为佛子。诸菩萨众游入如来大般泥洹。所入无限无所挂碍。究竟法界无边中间虚空之界。又如来者。则为自然无起无灭。处真本际。若欲现时。使诸黎庶。悉得休息。普以威神。有所建立。皆示一切众生法界顺化其性。而演法要。虽有缘觉。唯菩萨了。于是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