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经

  汝长老阿难  当知此法藏
  是如来所造  汝力故能住
  汝持佛法藏  如牛负重担
  如来持十力  最胜大勇猛
  能令三有灭  佛法如醍醐
  一切持法藏  皆悉已涅槃
  唯今汝一人  受持佛法藏

  是时长老阿难答言。如是。即从坐起于上座前立观一切众僧。而说偈言。
  此大吉众僧  离世尊一人
  净心不庄严  如虚空无月

  乃至长老阿难从上座次第作礼。礼已即登高座而便思惟。有修多罗。我亲从佛闻。有修多罗。不亲从佛闻。我于今者悉说如是我闻。乃至大德迦叶语阿难言。长老应说。修多罗在何处说。而说偈言。
  大智皆劝请  佛子汝当说
  佛初修多罗  在于何处说

  时阿难答言。婆罗奈国为五比丘初说修多罗。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婆罗奈国仙面鹿园。佛语诸比丘此苦圣谛。乃至广说。是时长老阿若憍陈如思惟。我此众中闻为我等说修多罗。如是至佛法不断皆是初所闻法。便生懊恼。是时阿难见是事故亦生懊恼。便下高座而在地坐。复说偈言。
  三有无有力  犹如水中月
  幻化芭蕉树  复以智慧力
  能知诸世间  是故舍生死
  而入于涅槃  如大风倒树

  时五百阿罗汉皆除床座露地而坐。是时迦叶语诸比丘。阿难所说是何修多罗。乃至五百阿罗汉入三摩提。从三摩提起而说言。如是修多罗。如是修多罗。乃至广说四种修多罗。结集已竟。众僧复言。我今欲集毗尼藏。应当问谁。大德迦叶答言。长老优波离持一切律最为第一。我当问其欲结毗尼。是时迦叶语优波离。长老汝当说毗尼。我欲结集。答言。如是。佛于何处说波罗夷。优波离答言。于毗时国。为何人说。为须提那迦兰陀子。如是广说。乃至第二法藏已竟。摩诃迦叶复思惟。我等自说智母。是时迦叶语诸比丘。云何说智母。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道四辩无诤智愿智悉皆结集。法身制说寂静见等是说智母。乃至大德迦叶已结集法藏。而说偈言。
  已结经法竟  为世间饶益
  佛十力所说  是事不可量
  世间无明闇  法灯能除之

  是时长老阿难思惟。佛世尊涅槃时。有犯小罪教令除灭。我今当白众僧。即于上座前合掌而言。我亲闻受佛说。从今有犯小戒悉令放舍不复假治。若众僧同。今便共舍。既无细罪。诸众僧等则安乐住。是时大德迦叶语阿难言。汝问世尊。何者是细戒应舍。何者非细戒不应舍。于五篇中。为是第五。为是第四。阿难答言。我实不问。何以故。于时佛边诸大比丘悉皆不问。我既最小心无惭愧。是故不问。复次为佛涅槃。我时懊恼。是故不问。时大迦叶语阿难言。汝有罪过犯突吉罗。如来临欲涅槃从汝索水。而汝以浊水上佛。阿难答言。我既最小心无惭愧。是时柯掘他(不解翻)江有五百乘车而从江过。车去未久我便取水。是故水浊。迦叶又言。如来须水。汝何故不以钵向天。天自降水。何为取此浊水上佛。是故汝今得突吉罗。复次世尊有新袈裟。色黄如金。汝何故以足蹋之。阿难答言。非我无惭愧。是时我处更无异人。是故足蹋。迦叶又言。汝何故不执衣向天。天当来捉。是故汝今犯突吉罗。
  复次佛时语汝。若人能修四如意足。能住寿一劫若减一劫。令汝知之。而佛如来常成就四如意足。汝何故不请佛住世一劫若减一劫。阿难答言。大德迦叶。不无惭愧。时魔王迷惑我心。是故不能请如来住。迦叶语言。此亦得突吉罗罪。复次汝何故以如来阴藏相示诸女人。阿难答言。大德。我非无惭愧。以阴藏相示诸女人。时诸女人多诸爱欲。若见如来阴藏之相。便厌女身愿求男身。是故示之。迦叶语言。汝得突吉罗罪。汝应当忏悔。是时迦叶语诸比丘。我等今当说七灭诤法及诸细罪。诸比丘中或言众学法是小。或言四法是小。或言九十事是小。或言三十事是小。或言乃至二不定是小。或言若留四重及十三僧残。余一切舍。外道当说。沙门瞿昙其法斑驳。若佛在世法则和合。佛灭度后法亦散灭。佛涅槃后。诸弟子等各随其意。欲受便受。欲舍便舍。佛说此言。若有比丘不一心受者。当正心受戒。若已受戒不得舍之。依佛所说悉皆受持。若比丘如说受持。善法增长无复退转。是故依佛说一切诸戒悉皆受持。

  阿育王经卷第六



  阿育王经卷第七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品第七

  世尊付法藏与摩诃迦叶(翻大龟)入涅槃。摩诃迦叶付阿难(翻欢喜)入涅槃。阿难付末田地(翻中)入涅槃。末田地付舍那婆私(翻纻衣)入涅槃。舍那婆私付优波笈多(翻大护)入涅槃。优波笈多付絺征柯(翻女)优波笈多在摩偷罗国教化弟子。有成阿罗汉者。辄令投一四寸筹于石室中。室广十二肘长十八肘。自作誓言。筹若满室当入涅槃。筹既满已乃入涅槃。以法付嘱弟子絺征柯。絺征柯是满室筹中最后弟子。优波笈多语絺征柯言。昔佛以法藏付嘱迦叶。迦叶以付嘱阿难。阿难以付嘱末田地。末田地以付嘱和尚。我今以此法藏付嘱于汝。付嘱既竟。却后七日而入涅槃。天人展转相告满阎浮提。阿罗汉十万人和合共来供养。学人及优婆塞优婆夷不可称数。乃至涅槃时至。身腾虚空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现十八变。诸天世人莫不欢喜。然后以筹而自阇维。尔时一千罗汉同入涅槃。乃至絺征柯受护法藏。

  迦叶因缘

  长老摩诃迦叶涅槃因缘。尔时梯毗梨迦叶。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一切皆诵。以愿智令知三藏。受身证灭尽三昧。得总持四辩与五百阿罗汉结集法藏。佛所说法次第付嘱与诸胜人。处处流布常视读诵勿令遗失。于一切众而为饶益。常自思惟。我年已大老死无常。作此思惟。依佛所说依力已受。善友受经法子已生。以现佛恩少报佛恩。谁能一切悉报佛恩。一切同学于法和合。多时持身以摄世间。多时担身已大疲极。以臭身疲极。涅槃时至。复说偈曰。
  已结修多罗  以修治道路
  世尊之法语  处处广宣说

  复说偈言。
  无惭愧已除  已摄有惭愧
  已作自饶益  我涅槃时至

  是时摩诃迦叶往至阿难处。语长老阿难言。世尊付我法藏。付已而入涅槃。我今欲涅槃。以法藏付汝。汝当受持。尔时王舍城当有商主儿生。以舍那衣覆。是故名舍那婆私。舍那婆私入大海。后归于世尊法。当修供养。汝当教化令其出家。汝当以佛法藏以传与之。尔时摩诃迦叶以佛法藏付长老阿难。付法藏竟。作是思惟。是我世尊大慈悲。难作已作。教化周遍。无边功德以造此身。世尊舍利处处供养。我应入涅槃。汝自当知是我可作无有别事。复说偈言。
  是我世尊  摩诃慈悲  世尊舍利
  我已供养  菩提三昧  之所出生
  难作已作  最后供养

  摩诃迦叶以神力往四支征(音知荷反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槃处)。以第一恭敬礼拜供养。八舍利塔亦复如是。复入于龙宫以修供养。譬如师子王入于池湖。无有怖畏深大不动清净无垢。于彼佛牙供养已竟。譬如龙王出于虚空。一瞬眼顷至忉利天宫。时帝释及诸天欢喜供养。供养既竟。意欲从彼而入涅槃。是时帝释见此事相。语迦叶言。念于净行常住山中。以何意故。而来至此。此处孤独无有归依。是时挮毗利摩诃迦叶语帝释言。憍尸迦。我乐看佛牙及佛天冠摩尼宝珠钵多罗等。是我最后。应为供养。复说偈言。
  为说苦尽  是故我来  为看佛相
  是故我来

  帝释及诸天。闻迦叶语一切懊恼。恭敬彼故。而以两手。捧持佛牙以授迦叶。迦叶顶受目不暂瞬。以漫陀罗华(翻圆华)薄拘罗华(翻曲华)牛头栴檀周流那(翻未香)以此供养。摩诃迦叶语帝释及一千诸天。汝当修不放逸。是时迦叶于须弥山顶忽然不现还王舍城。尔时长老迦叶以佛法藏付嘱阿难。是时阿难日日随从迦叶后行。阿难语迦叶言。莫入涅槃。是时迦叶告阿难言。我今与汝各随所入。尔时阿难早起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是阿难以三可爱和合。一者名可爱。二者闻可爱。三者色可爱。彼人见色不厌。闻说法不厌。迦叶亦早起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迦叶思惟。我本有约。入涅槃时当往见阿阇世王。是时迦叶入王宫内语看门人。我今住此。欲见大王。汝可入宫白王令知。门人答言。王今正眠。须王眠觉当为启闻。迦叶语言。汝可觉王。门人答言。王不可觉。觉必大嗔。嗔必治我。长老迦叶语门人言。王若觉时。汝当白王。迦叶今来欲入涅槃。故须见王。是时迦叶入城乞食。乞食竟入鸡足山。破山三分。于山中铺草布地。即自思惟。而语身言。如来昔以粪扫之衣覆蔽于汝。至于弥勒法藏应住。复说偈言。
  我以神通力  当持于此身
  以粪扫衣覆  至弥勒佛出
  以此故弥勒  教化诸弟子

  尔时迦叶起三三昧。一者如入涅槃竟。被粪扫衣。以三山覆身。如子入母腹而不失坏。乃至弥勒法藏应住。二者若阿阇世王来山应开。迦叶思惟。若阿阇世王不见我身当吐热血死。三者若阿难来山当开。是时从三昧起舍命入涅槃。入涅槃竟。地六种震动。帝释等无数天人以天诸花供养迦叶身。三山还合以覆其身。帝释及诸天远离故生懊恼。即说偈言。
  我等今日  远离迦叶  心生懊恼
  不能自胜  毕钵窟天  众难法生
  摩伽他人  生贫孤独  一切世间
  无有归依
  今此迦叶  第二佛灭  正法山堕
  正法船动  正法树落  正法海涌
  魔王欢喜  摄受法乱

  作如是语已忽然不现。时阿难入王舍城未出。迦叶入涅槃。长老阿难王舍城乞食竟。思惟无常乃至。阿阇世王眠中梦见其母姓灭。惊此梦故怖畏起觉。门人白王。迦叶向来欲见王当入涅槃。王闻其言。闷乱堕地。傍人以水起王。王得少醒往竹林中。礼阿难足。礼已复起懊恼啼哭说言。我今闻长老摩诃迦叶入涅槃。阿难答言。大精进已入涅槃。尔时阿阇世王语阿难言。看迦叶身我欲供养。阿难将王至鸡足山上。是时阿难见诸罗刹护迦叶身。阿阇世王亦如是见又见天花覆迦叶身。见已举手拍头以一切身接足作礼。如象触树倒。礼已便欲觅薪以阇维之。是时阿难语言。大王。今何所作。王答言。我欲烧迦叶身。阿难答言。莫烧莫烧。此身神力所持。乃至正觉弥勒佛九十六千万弟子围绕来至此处。取迦叶身现诸弟子。时弥勒说言。此迦叶是释迦牟尼弟子。少欲知足最为第一。又结集释迦牟尼法藏。复说偈曰。
  此仙比丘姓迦叶  释迦牟尼大弟子
  最胜善见益世间  是其受持彼法藏

  是时弥勒弟子生念。彼时人身小。释迦牟尼身。为如是。为当大。是时弥勒佛见其弟子而语言。摩诃迦叶身粪扫僧伽梨。是释迦牟尼世尊僧伽梨衣。彼弟子闻已忧愁。故九十六千万弟子当得证阿罗汉果。复得受持戒行功德。复次于山顶应起塔。阿阇世王还其城内。是时三山还合更覆其身。阿阇世王即于山上更复起塔。以种种香花供养。

  阿难因缘

  尔时长老迦叶入涅槃。时阿阇世王礼阿难足说言。长老佛入涅槃我不见。长老摩诃迦叶入涅槃亦不见。若长老欲入涅槃。愿来见我。阿难答言。如是。乃至舍那婆私商主从海而还。舍那婆私以其宝物。安置室内。往竹林中。是时长老阿难于讲堂门立。尔时舍那婆私往阿难所。到已礼足于一处坐。舍那婆私语阿难言。长老当知。我从海中安隐得还。今欲于佛等一切众僧。作五年功德大会。今佛何处。阿难答言。世尊已入涅槃。舍那婆私闻已闷乱躄地。傍人以水起之。少时得醒。仍说言。长老舍利弗何处入涅槃。如是摩诃目健连摩诃迦叶等何处入涅槃。问已复言。长老我欲作五年功德大会。阿难言。随汝意作。乃至广设。作大会已。阿难语言。汝已于世尊法藏作五年功德竟。今日当作以法摄受。舍那婆私答言。长老。云何教我。是时阿难语舍那婆私言。汝当于佛法藏出家。舍那婆私答言。如是。长老阿难为其出家受具足戒。乃至究竟第四羯磨。舍那婆私复受大戒。受我当至死著舍那衣。长老阿难受持八万四千法门。乃至佛所说。诸罗汉所说。舍那婆私悉能受持。具足三明通达三藏。尔时长老阿难住于竹林。是时有一比丘诵斯伽陀(翻不等偈)。
  若人百年生  不见水白鹭
  若人一日生  能见水白鹭
  是人有智慧  名胜彼百年

  是时阿难将其游行。闻其所说而语言。汝诵此偈非佛所说。当言。若百年生。不见生灭。若一日生。能见生灭。是人有智。胜彼百年。复次二人谤佛。一者不信嗔恚故谤。二者虽信不如法受持修多罗义。亦名谤佛。如人无足无口此人无用。捘底(不解翻)阿票多(翻无患子)。此二人不能善受修多罗义亦如是。复说偈言。
  痴人不聪慧  其为无可用
  聪慧不受法  具慧则为毒
  正智闻可说  则得解脱果

  是时彼诵偈比丘还其师所。说阿难言。世尊所说。若百年生不见生灭。若一日生能见生灭。胜彼百年。彼师语弟子言。阿难已老其念无力。复说偈言。
  若人老至  失其念力  智慧身力
  一切皆老

  复语弟子。依汝所诵。莫从彼语。乃至阿难复往其所闻说本偈。长老阿难语言。我已语汝。此非佛说。彼答阿难。我师说言。阿难已老其念无力。阿难思惟。欲往其师所为说此义。复观其心受我语不。即见其心不受此义。复更思惟。有余比丘能为说不。亦不见人能为其说。阿难念言。若佛在世我当白佛及舍利弗目揵连迦叶等。今佛等悉入涅槃。我今亦欲随入涅槃。以佛力故法住千年。复说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