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鉴稽古略续集

  戊辰二年三月。册立皇太子 五月陕西民李良两。变为妇人(同贾伉俪)张居正条上六事。振纪纲固邦本。饰武备等。
  己巳三年。高拱兼太师尚书学士。入阁豫机。掌吏部事。海瑞为佥都御史总理漕运。巡抚应天等处。
  庚午四年八月。浙江湖州府山崩成河 九月河决。小河口三百里皆淤。坡顾成河。溺人失米甚众。
  辛未五年。浙江杭州栗树生桃 蔡汝贤曰。微阳初生。宜遏欲养静 张居正。以少傅加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壬申六年四月。浙江黑眚日见时。杭州黑雾中。一物蜿蜓如车轮。月光掣电冰雹随之。
  五月南直隶龙目井化为酒 五月二十六日。上崩于干清宫 六月。皇太子即位。

  神宗显皇帝

  穆宗长子。李贵妃所生。年十岁穆宗崩。即皇帝位。在位四十八年。庚申七月二十一日崩。寿五十七。上徽号曰。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葬庆陵。
  癸酉万历元年。上谓张居正曰。幸悉心见辅。因赐金币。居正泣谢。张居正进帝鉴图说。指陈大义。上喜动颜色。
  明龙禅师 淮南姚氏。俗讳东阳。尝补邑庠嗜书典。从大光和尚祝发进具。寻居羊山秀峰庵。鹑衣一衲诸陵中贵人多檀助之。木宁汪司马道昆。闻师名瞻敬甚至。问能作常住乎。曰无常无住。辞归。除夕集众告曰。元年元日吾当行矣。夜半命弟子视中星。师曰。日午乃行。元日羊山放五色光。至日中。师辞众坐化。举众望光罗拜曰。佛耶佛耶。愿以此光普照下土。汪公为之铭。
  甲戌二年。以吴岳为南京吏部。尚书岳清操绝代。茅屋薄田。日惟默坐一室阐禅经数卷。不谒客。游行惟跨一驴。一事简便云。中宫欲建浮图。为万寿焚修之地。工科疏止。
  丁丑五年十月朔。彗星见斗牛间。其尾指婺女。长数十丈。光芒竟天。状若练。气成白虹 大内火 身服绣豸。心同犬羊(邹兄标语)。
  辨融禅师 初住庐山。证华严三昧。得大解脱法门。后入京师大作佛事。化度群品。王公大臣瞻仰敬服。云栖大师与众同参。师曰。不要贪名图利无扳缘贵要之门。惟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
  笑岩禅师 金台世族也。父吴门。母丁氏。弱冠出家。礼大寂能和尚为师。后遍参知识修进开悟。后隐京师柳巷。罕接见人。云栖大师诣京师叩谒请法。深相契会密传心要云。有笑岩集四卷行世。
  素庵法师 讳真节。号素庵。襄阳人。少为郡诸生。忽宿根内萠。辞割亲爱。礼明休和尚祝发游燕都。居秀法师座下。深得贤首之旨。学富内外诸方以龙象推之。久之甫还。住持栖霞众逾三百。教备三观五乘。居十年一时名公陆五台李石麓等。盟为方外交。尝讲法华宝塔品。空忽现宝塔于座前。一如经言。四众跂观洒然希觏。中使奏。慈圣皇太后命至。同睹圣瑞。乃出上方金缕僧伽黎衣一袭。宣慈旨赐之。即于讲堂之西。建一浮屠以征神化。汪道混记其事。
  庚辰八年。文华殿西柱础上。有天下太平四字。拭之不泯。张居正曰。此瑞也。请上临观。上见之曰。此伪也。不怿而罢。
  无趣老人 讳如空。秀水人。族姓施俗。号静斋。留心内典志慕祖道。同友济法舟参访八年。谒野翁晓禅师。指参一归何处话。后闻鸡鸣有省。往扣决择。蒙翁印可。付衣付法偈曰。非法非非法。非性非非性。非心非非心。付汝心法竟。师剃染后居敬畏。于万历庚辰八月六日逝世。年九十岁。入灭偈曰。生来死去空华。死去生来一梦。皮囊付与丙丁公。白骨断桥随众。呵呵。明月清风今弄。
  丁亥 海瑞刚直清廉。执法持公。卒于官。赠太子少保谥忠介。遣行人护丧归葬。士大夫醵金为敛。小民白衣冠泣送。百里不绝。
  千松法师 讳明得。号月庭。得法于万松之门。故又号千松。湖州乌程周氏子。十三出家郡之双林庆善庵。首参百川海公不契。次遇万松禅师。授以楞严大旨。研究朗然。偈曰。楞严经内本无经。觌面何须问姓名。六月炎天炎似火。寒冬腊月冷如冰。深得华严宗旨。梦游兜罗绵世界。登座阐经偈。从本已来无。今日何曾有。一毛头上现。虚空笑开口。咄下座即寤白松。松抚之曰。此圣力之冥被耳。后于径山凌霄峰。力参说偈曰。千年翠竹万年松。叶叶枝枝是祖风。云岳高岑栖隐处。无言杲日普皆同。万历丁亥秋告众曰。吾为汝等。转首楞严法轮。作再后开示。无复为汝更转也。冬示疾。明年正月十七日。吉祥而逝。寿五十八。腊四十六。荼毗塔于径山。
  麓亭法师 释祖住。字幻依。号麓亭。丹徒人。族姓杨。母朱氏。梦僧入至觉而诞。十三入龙蟠山。依朝阳和尚。受法华华严诸大部经。剃染进具。通晓诸经大义。游少室参大章和尚。至伏牛谒高安。诣都下礼松秀二师。尽得清凉宗旨。往京万寿寺。演华严大钞。至入法界品。地震天雨宝花。无极妙峰承印俱与会。万历丁亥九月二十二日。沐浴趺坐说偈曰。虚空无面目。无位强安排。话头不话头。处处是如来。又曰。今年六十六。不知做甚么。咦诸人著眼。看这个消息。佛祖到来也。用他不著。言讫而逝。年六十六。腊五十四。塔于莲华峰北。
  大智禅师 建志坚强。励行严肃。初住普陀海潮庵。久之恢拓巨刹。纳众千余。四海至山进香大士者。得一瞻仰为庆幸。檀施殷繁。福缘宏胜。朝廷降弊潞王奉衣。俨然一大士生现其山。有徒天然住千步沙。承绳步武。克振宗猷者云。
  李卓吾。讳贽。官至刺史。挂冠祝发住持龙湖。率众焚修。为人豪爽英敏。著述颇多。有华严合论简要。及焚书几卷。多论佛法性理等学。
  戊子十六年。混河水来自西北。即古桑干河。出庐桥天津。直流入海。黄河发源昆仑。入中国数千里。诸水皆入其中。为害大。
  象先禅师 天台慈云寺。释真清。号象先。长沙湘潭罗氏子。生而颖异。日课经史数千言。终身不忘一字。年十五补邑庠。十九投南岳宝珠和尚。剃染受具戒。看无字话久之。因舟触岸有声忽有省。珠喜而嘱。宜善护持。珠化后师驻觉皇患疾。梦关君授药而愈。众扣师室。师从容语曰。圆宗无象。满教难思。会旨者山岳易移。乖宗者锱铢难入。众稽首而退。一夕梦琳宫宝树弥陀三圣。师方展拜傍有沙弥。授与一牌曰。戒香薰修。寤中品往生之象也。万历丁亥八月。蒙慈圣太后赐金紫方袍以宠之。戊子正月二十九日告门人曰。吾净土缘熟。圣境冥现。此人间世固不久留。至夕别众而逝。荼毗舍利红白绿三色。香气郁郁。寿五十七。腊三十七。塔于寺西缁文溪之上。
  西方合论 中郎袁宏道撰。分叙十门。第一刹土门。二缘起门。三部类门。四教相门。五论理门。六称性门。七往生门。八见网门。九修持门。十释异门。中郎著述颇多。此论为往生之本。伊弟小修中道专修净业。中郎先小修而卒。后小修卒时。见中郎来。谓已生净土。今迎弟诣彼。小修诘曰。汝何以得生。曰吾以著合论之功。承此得生耳。小修兼问其他。中郎答言甚少。但武林虞淳熙。以著净土诗而生也。
  庚子二十八年。通政沉子木奏言。建文帝御宇。顾不得一盂麦饭。下同齐民。于谊太忍。或祔食高庙懿文之侧。以彰大义。
  佛法金汤编 讳真居士。赤水屠隆撰。发明圣教渊微之理。品题当世师友之英。金城汤池为外护严矣。
  净土资粮 桐乡居士庄广还。字复真。礼云栖采集经论。及古今缁素莲宗之枢要。力劝修持。为往生净土之资粮。有六卷云。
  妙峰法师 讳真。为千松之嗣。号百松云。重兴天台三观十乘之学。申明性具理具之宗。判楞严为方等实相。有百问行世。
  月川法师 讳镇澄。住持五台。时赴京师大弘法化。所著有楞严正观疏.永嘉集注。行世。
  大休禅师 名实。一号际庵。新郑人。至伏牛山参古心。又参天奇付法。自偈。法身元无相。真性本来空。识得这消息。内外显家风。
  妙有禅师 名智空。云南葛姓。住苍山。谒万松得授记莂。赴天界居超果。徐太师请居余山。师契悟直指之道。念念以净土为归。
  易庵法师 名如通。自称芦江老叟。初谒万松决择心要。吴越名山赖兴复者甚众。后赴天台国清。说偈而逝。年七十三。
  慧广禅师 讳真缘。锡山人。得悟性宗。兼修念佛三昧。于育王获睹如来丈六金身。因是感激然身。顶间现化佛。灵化殊甚云。
  紫柏大师 讳僧可。号达观。吴江人。姓沈氏。少负侠气。遇虎丘慧轮出家。后往清凉燕京。大竖法幢。后罹诬而终。有紫柏老人集。
  雪浪法师 创讲经典正文不牵注疏。为一时缁素所尊。有雪浪集云。
  绍觉法师 讳广承。住莲居双弘性相启迪英贤云。
  无幻禅师 讳性冲。号古湛。得法于无趣老人。有语录行世。
  一心禅师 住宜兴龙池山。建立禅宗。接引来学。
  仪丰禅师 讳方彖。夔州人。参金庵。依遍融释疑。颂云。三玄三要没来由。用尽机思无处求。窗前移步灶前过。白云青嶂齐点头。
  孤月禅师 名净澄。燕都人张姓。参月溪老人。指示有省。闻爆竹声豁然心空。又造云谷师处。付于衣法。诗云。甘贫林下思悠悠。竹榻横眠枕石头。格外生涯随分足。都缘胸次为无求。有清凉录行世。
  云栖大师 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城世族沈氏。初为诸生。三十后。礼性天理和尚。出家行脚多年。备尝艰苦。归住杭之云栖。创建禅林安居海众。精修净土玄猷。整饰羯摩胜轨。住世八十一年。著书三十二种。名闻朝野。法布华夷。过现未来善知识之样子。禅教律部大和尚之标题。于生也福缘隆重。于殁也德泽绵延。乙卯年寂。
  纳川法师 名真海。一号学亭。宁海人。得法于千松座下。讲演于天台太平仙居。及弁山资福等刹。年七十三。说偈告终。
  寿昌禅师 名慧经。字无明。因阅金刚经。发心住静二十四年。参瑞峰和尚。请益相契。居寿昌。寿七十一。大书今日分明指示终。
  丁巳四十五年。上于五台山建龙华大会。御赐锡杖衣钵一千二百五十副。盛阐宗猷。古心承芳二师住持。如是三年三次云。
  憨山大师 讳德清。恢弘那罗延屈。兴复曹溪道场。注有楞严通议.法华通议.楞伽记.圆觉解.金刚决疑道德南华等注。行于世。
  戒山法师 讳传如海盐顾族。出家昭庆。得法于妙峰师席。所著有楞严截流法华抒海行世。外有道德方笑及庄参等云。
  幻居法师 讳真界。号悦堂。为千松之高足。住径山传衣庵。著有楞严纂注.起信注.金刚直解.因明缘缘等解。说法城山圆证云。
  西方直指 渌田一念居士著
  法喜志 冰莲道人著
  法界安立图 燕山贝琳讳仁潮著
  楞严正脉 交光法师真鉴著
  法华知音 隐璞法师著
  法华大窾 一雨法师著
  楞严直解 仁安法师著
  楞严合辙 一雨法师著
  楞严圆通疏 无尽法师讳传灯著
  庚申四十八年七月。上不豫。二十一日上崩于干清宫 八月初一日。皇太子即位。改元泰昌元年。

  光宗贞皇帝

  神宗长子。贵妃王氏所生。万历壬午年生。辛丑年十月十日。册立为皇太子。至是神宗崩。以八月朔即皇帝位。在位一月。建元泰昌。寿三十九年。上尊号曰。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庙号光宗。葬庆陵。
  庚申泰昌元年八月初一日。上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九月初一日。上崩于干清宫 九月初六日登位。

  熹宗哲皇帝

  光宗长子。王才人所生。时年十五岁。光宗崩即皇帝位。在位七年。寿二十二。上尊号曰。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端静穆庄哲皇帝。庙号熹宗。葬德陵。
  辛酉天启元年二月。日傍有耳如月状。倏如玉环。其大竟天 十二月。日上恍有一物。如日大。伏压日上磨荡。
  湛然和尚 住云门。传曹洞宗。兴古刹筑海塘。有语录行世。
  鹅湖禅师 讳广心。号养庵。礼翠峰参辨融。得法云栖。
  丁卯七年 黄檗无念。讳深有。号西影。参大休等。末后偈曰。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处。始悟从前错用功。天启七年七月二十日殁。有书录行世 共一百五十人。
  (始自元世祖甲子。至此熹宗丁卯。计三百六十四年。共僧四百三十余人。释闻叙毕谨识)。

  释鉴稽古略续集(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