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杂藏
- 史传部
- 续传灯录
续传灯录
汝州广慧德宣禅师。僧问。祖祖相传传祖印。师今得法嗣何人。师曰。仲氏吹埙伯氏吹篪。曰。恁么则广慧的子首山亲孙也。师曰。椽堆里坐地不打阇梨。
文公杨忆居士字大年。建宁人。幼举神婴及壮负才名。而未知有佛。一日过同僚见读金刚经。笑且罪之。彼读自若。公疑之曰。是岂出孔孟之右乎。何佞甚。因阅数板懵然。始少敬信。后会翰林李公维勉令参问。及由秘书监出守汝州。首谒广慧。慧接见公。便问。布鼓当轩击。谁是知音者。慧曰。来风深辨。公曰。恁么则禅客相逢秖弹指也。慧曰。君子可八。公应喏喏。慧曰。草贼大败。夜语次慧曰。秘监曾与甚人道话来。公曰。某曾问云岩谅监寺。两个大虫相咬时如何。谅曰。一合相。某曰。我秖管看。未审恁么道还得么。慧曰。这里即不然。公曰。请和尚别一转语。慧以手作拽鼻势曰。这畜生更[跳-兆+孛]跳在。公于言下脱然无疑。有偈曰。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师子变作狗。拟欲将身北斗藏。应须合掌南辰后。复杼其师承密证。寄李翰林曰。病夫夙以顽憃获受奖顾。预闻南宗之旨。久陪上国之游。动静咨询周旋策发。俾其刳心之有诣。墙面之无惭者。诚出于席间床下矣。矧又故安公大师每垂诱导。自双林灭影只履西归。中心浩然罔知所止。仍岁沉痾神虑迷恍。殆及少间再辨方位。又得云门谅公大士见顾蒿蓬。谅之旨趣正与安公同辙。并自庐山云居归宗而来。皆是法眼之流裔。去年假守兹郡。适会广慧禅伯。实承嗣南院念。念嗣风穴。穴嗣先南院。南院嗣兴化兴化嗣临济。临济嗣黄檗。黄檗嗣百丈。丈嗣马祖。祖出让和尚。让即曹溪之长嫡也。斋中务简退食之暇。或坐邀而至。或命驾从之。请扣无方蒙滞顿释。半岁之后旷然弗疑。如忘忽记。如睡忽觉。平昔碍膺之物嚗然自落。积劫未明之事廓尔现前。固亦决择之洞分。应接之无蹇矣。重念先德率多参寻。如雪峰九上洞山三到投子遂嗣德山。临济得法于大愚终承黄檗。云岩多蒙道吾训诱。乃为药山之子。丹霞亲承马祖印可。而终作石头之裔。在古多有于理无嫌。病夫今继绍之缘实属于广慧。而提激之自良出于鳌峰也。欣幸欣幸。公问广慧曰。承和尚有言。一切罪业皆因财宝所生。劝人疏于财利。况南阎浮提众生以财为命。邦国以财聚人。教中有财法二施。何得劝人疏财乎。慧曰。幡竿尖上铁龙头。公曰。海坛马子似驴大。慧曰。楚鸡不是丹山凤。公曰。佛灭二千岁。比丘少惭愧。公置一百问请广慧答。慧一一答回。公问李都尉曰。释迦六年苦行成得甚么事。尉曰。担折知柴重。公因微恙。问环大师曰。某今日忽违和。大师慈悲如何医疗。环曰。丁香汤一碗。公便作吐势。环曰。恩爱成烦恼。环为煎药次公叫曰。有贼。环下药于公前叉手侧立。公瞠目视之曰。少丛林汉。环拂袖而出。又一日问曰。某四大将欲离散。大师如何相救。环乃槌胸三下。公曰。赖遇作家。环曰。几年学佛法。俗气犹未除。公曰。祸不单行。环作嘘嘘声。公书偈遗李都尉曰。沤生与沤灭。二法本来齐。欲识真归处。赵州东院西。尉见遂曰。泰山庙里卖纸钱。尉即至公已逝矣。
梁山岩禅师法嗣
鼎州梁山善冀禅师。僧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莫眼华。问和尚几时成佛。师曰。且莫压良为贱。曰为甚么不肯承当。师曰。好事不如无。师颂鲁祖面壁曰。鲁祖三昧最省力。才见僧来便面壁。若是知心达道人。不在扬眉便相悉。
道吾诠禅师法嗣
相州天平山契愚禅师。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杖鼓两头打。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镇州萝卜石。含茶居士问。法无动摇时如何。师曰。尔从潞府来。士曰。一步也不曾蓦。师曰。因甚得到这里。士曰。和尚睡语作么。师曰。放尔二十棒。官人问。无邻可隔为甚么不相见。师曰。怨阿谁。师廊下行次。见僧以拄杖示之。僧便近前接。师便打。
归宗柔禅师法嗣
南康军罗汉行林祖印禅师。僧问。天垂甘露地涌七珍。是甚么人分上事。师曰。谢汝相报。曰恁么则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去也。师曰。更须仔细。上堂才坐。忽有猫儿跳上身。师提起示众曰。昔日南泉亲斩却。今朝耶舍示玄徒。而今卖与诸禅客。文契分明要也无。良久抛下猫儿。便下座。
明州天童新禅师。僧问。如何是密作用。师曰。何曾密。问心径未通时如何。师曰。甚么物碍汝。问求之不得时如何。师曰。用求作么。曰如何即是。师曰。何曾失却。问如何是天童境。师曰。云无人种生何极。水有谁教去不回。
杭州功臣觉轲心印禅师。僧问。祖师不在东西山。未审在什么处。师曰。且讨。问如何是天真佛。师曰。争敢装点。
明州天童清简禅师钱塘张氏子。师为事孤洁。时谓之简浙客。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不欲向汝道。曰请和尚道。师曰。达磨不可再来也。师晚居雪窦而终。塔于寺之东南隅。
百丈恒禅师法嗣
庐山栖贤澄湜禅师建宁人。僧问。赵州石桥度驴度马。三峡石桥当度何人。师曰。虾蟆蚯蚓。曰恁么则物物尽沾恩。师曰。踏不著。问仙洞昨朝师唱罢。栖贤今日请师宣。师曰。来日又作么生。曰未审如何领会。师曰。箭过新罗。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问古人斩蛇意旨如何。师曰。犹未知痛痒。问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学人如何得及第归。师曰。不才谨退。晚参众集。师曰。早晨不与诸人相见。今晚不可无言。便下座。问毗目仙人执善财手见微尘诸佛。秖如未执手时见个甚么。师曰。如今又见个甚么。上堂良久曰。幸好一盘饭。不可糁椒姜。虽然如此试唼啖看。便下座。
苏州万寿德兴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大众一时瞻仰。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汝且自为。乃曰。问答俱备其谁得意。若向他求还成特地。老僧久处深山比为藏拙。何期今日入到万寿门下。可谓藏之不得。既藏不得分明露现。未审诸人阿谁先见。如有见处出来对众吐露个消息。良久曰。久立珍重。
越州云门雍熙永禅师。僧问。师子未出窟时如何。师曰。且莫哮吼。曰出窟后如何。师曰。退后著。问如何是古佛径路。师曰。谁不履践。问如何是学人休心息意处。师曰。拗折住杖得也未。问心王出敕时如何。师曰。更宣一遍看。问如何是决定义。师曰。不可执著。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此意不小。
崇寿稠禅师法嗣
泉州云台山令岑禅师本州蔡氏子。僧问。如何是云台境。师曰。前山后山。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瞌睡汉。
杭州资国圆进山主本州人。僧问。丹霞烧木佛意旨如何。师曰。招因带果。问庭前柏树子意旨如何。师曰。碧眼胡僧笑点头。问古人道。东家作驴西家作马意旨如何。师曰。相识满天下。
云居锡禅师法嗣
台州般若从进禅师。僧问。古涧寒泉时如何。师曰切忌饮著。曰饮著又如何。师曰。丧却汝性命。
越州清化志超禅师杭州董氏子。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甚么人。曰莫便是也无。师曰。是即没交涉。
续传灯录卷第四
续传灯录卷第五目录
大鉴下第十一世
·
洞山晓聪禅师法嗣六人
·云居晓舜禅师
·大沩怀宥禅师
·佛日契嵩禅师
·太守许式郎中(已上四人见录) 百丈暹禅师
·建山坚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泐潭怀澄禅师法嗣三十三人
·育王怀琏禅师
·灵隐云知禅师
·承天惟简禅师
·九峰鉴韶禅师
·西塔显殊禅师
·崇善用良禅师
·慧力有文禅师
·雪峰象敦禅师
·云居守亿禅师
·洞山永孚禅师
·令滔首座(已上十一人见录)
·寿圣普誗禅师
·金鹅静旻禅师
·广慧遇新禅师
·会初庆诚禅师
·清阳忠禅师
·南泉靖禅师
·智者岳禅师
·灵泉子象禅师
·寿圣志明禅师
·永安智禅师
·南荡利勤禅师
·衡岳永恩和尚
·苏州洪泽禅师
·洪州元亨和尚
·明州启霞和尚
·天圣道禅师
·大沩智明禅师
·临安慧和禅师
·永安道升禅师
·药山绍新禅师
·双岭处贤禅师
·归宗守轮禅师(已上二十二人无录)
洞山自宝禅师法嗣七人
·洞山清辩禅师(一人见录)
·洞山鉴迁禅师
·月华海林禅师
·月华庆雍禅师
·南台文禅师
·华光诲禅师
·长庆慧恩禅师(已上六人无录)
北塔思广禅师法嗣三人
·玉泉承皓禅师(一见见录)
·永乐德忠禅师
·北塔从稳禅师(二人无录)
云盖志颙禅师法嗣二人
·云居文庆禅师(一人见录)
·栖贤坚禅师(一人无录)
翠峰慧颙禅师法嗣二人
·广果择能禅师
·德山让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四祖端禅师法嗣一人
·广明常委禅师(见录)
海会通禅师法嗣二人
·水南文秀禅师
·承天和禅师(二人无录)
雁荡文吉禅师法嗣一人
·净光为觉禅师(见录)
金山瑞新禅师法嗣四人
·天圣守道禅师(一人见录)
·天圣楚祥禅师
·极乐用基禅师
·上方守能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上方齐岳禅师法嗣一人
·东山顺宗禅师(见录)
育王常坦禅师法嗣二人
·育王澄逸禅师
·湖山择贤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夹山惟俊禅师法嗣一人
·夹山道禅师(无录)
北禅智贤禅师法嗣七人
·兴化绍铣禅师
·法昌倚遇禅师
·广因择要禅师(已上三人见录)
·兴化晖禅师
·北禅顺禅师
·白兆垂素禅师
·南岳子祥禅师(已上四人无录)
开先善暹禅师法嗣十三人
·云居了元禅师
·智海本逸禅师
·天童元楚禅师
·万杉善爽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鹅湖恭禅师
·九仙元舜禅师
·广慧文深禅师
·开先海渊禅师
·安国思皎禅师
·上方善全禅师
·法济善禅师
·长庆绍新禅师
·洞山慧圆禅师(已人九人无录)
禾山楚才禅师法嗣五人
·曹山雄禅师(一人见录)
·北禅升禅师
·报恩绍端禅师
·荐福守机禅师
·新丰全湛禅师(已上四人无录)
资圣感勤禅师法嗣二人
·本觉省文禅师
·资圣子璋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钦山悟勤禅师法嗣一人
·梁山应圆禅师(见录)
续传灯录卷第五
大鉴下第十一世
洞山晓聪禅师法嗣
南康军云居晓舜禅师瑞州人也。少年粗猛。忽悟浮幻投师出家。乃修细行参洞山。一日如武昌行乞。首谒刘公居士家。士高行为时所敬。意所与夺莫不从之。师时年少不知其饱参颇易之。士曰。老汉有一问。若相契即开疏。如不契即请还山。遂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黑似漆。士曰。磨后如何。师曰。照天照地。士长揖曰。且请上人还山。拂袖入宅师懡[怡-台+羅]即还洞山。山问其故。师具言其事。山曰。尔问我我与尔道。师理前问。山曰。此去汉阳不远。师进后语。山曰。黄鹤楼前鹦鹉洲。师于言下大悟。机锋不可触。住后僧问。承师有言。不谈玄不说妙。去此二途如何指示。师曰。虾蟆赶鹞子。曰全因此问也。师曰。老鼠弄猢狲。上堂。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虾蟆蚯蚓各有窟穴。乌鹊鸠鸽亦有窠巢。正当与么时为甚么人说法。良久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上堂。三峡道无别。朝朝祗么说。僧繇会写真。镇府出镔铁。上堂。不长不短不小不大。此个道理是谁境界。咄。上堂。闻说佛法两字。早是污我耳目。诸人未跨云居门。脚跟下好与三十棒。虽然如是。也是为众竭力。上堂举夹山道。闹市门头识取天子。百草头上荐取老僧。云居即不然。妇摇机轧轧。儿弄口喎喎。上堂。诸方有弄蛇头拨虎尾跳大海剑刃里藏身。云居这里寒天热水洗脚。夜间脱袜打睡。早朝旋打行缠。风吹篱倒唤人夫劈篾缚起。上堂。云居不会禅。洗脚上床眠。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弯弯。
潭州大沩怀宥禅师。僧问。人将语试金将火试。未审衲僧将甚么试。师曰。拄杖子。曰毕竟如何。师曰。退后著。僧应喏。师便打曰。教休不肯休。直待雨淋头。
杭州佛日契嵩禅师。藤州镡津李氏子。七岁出家十三得度。十九游方遍参知识。得法于洞山。师夜则顶戴观音像而诵其号。必满十万乃寝以为常。自是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能。作原教论十余万言。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宗韩排佛之说。读之者畏服。后居永安兰若。著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辅教编。上进仁宗皇帝览之加叹。行传法院编次入藏。下诏褒宠赐号明教。宰相韩琦大参欧阳修。皆延见而尊礼之。洎东还熙宁四年六月四日晨兴写偈曰。后夜月初明。吾今喜独行。不学大梅老。贪闻鼯鼠声。至中夜而化。阇维不坏者五。曰顶曰耳曰舌曰童真曰数珠。其顶骨出舍利红白晶洁。道俗合诸不坏葬于故居永安之左。后住净慈北涧居简尝著五种不坏赞。师有文集二十卷。目曰镡津。盛行于世。洪洲太守许式。参洞山得正法眼。一日与泐潭澄上蓝溥坐次。潭问。闻郎中道。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当时答洞山甚么话。公曰。今日放衙早。潭曰。闻答泗州大圣在扬州出现底是否。公曰。别点茶来。潭曰。名不虚传。公曰。和尚早晚回山。潭曰。今日被上蓝觑破。蓝便喝。潭曰。须是尔始得。公曰。不奈船何打破戽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