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杂藏
- 史传部
- 续传灯录
续传灯录
汝州广慧院元琏禅师泉州陈氏。到首山。山问。近离甚处。师曰。汉上。山竖起拳曰。汉上还有这个么。师曰。这个是甚么碗鸣声。山曰瞎。师曰。恰是。拍一拍便出。他日又问。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山曰。家家门前火把子。师当下大悟云。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山曰。汝会处作么生。与我说来看。师曰。秖是地上水碙砂也。山曰。汝会也。师便礼拜住后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竹竿头上曜红旗。杨忆侍郎。问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未审在甚么处。师曰。敲砖打瓦。又问。风穴道金沙滩头马郎妇意旨如何。师曰。更道也不及。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曰。上木下铁。曰恁么则罪归有处也。师曰。判官掷下笔。僧礼拜。师曰。拖出。问如何是佛。师曰。两个不是多。上堂。临济两堂首座相见同时下喝。诸人且道还有宾主也无。若道有秖是个瞎汉。若道无亦是个瞎汉。不有不无万里崖州。若向这里道得也好与三十棒。若道不得亦与三十棒。衲僧家到这里作么生出得山僧圈[示*貴]去。良久曰。苦哉虾蟆蚯蚓[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撞著须弥山百杂碎。拈拄杖曰。一队无孔铁锤。速退速退。
并州承天院三交智嵩禅师范阳人。参首山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山曰。楚王城畔汝水东流。师于此有省顿契佛意。乃作三玄偈曰。须用直须用。心意莫定动。三岁师子吼。十方没狐种。我有真如性。如同幕里隐。打破六门关。显出毗卢印。真骨金刚体可夸。六尘一拂永无遮。廓落世界空为体。体上无为真到家。山闻乃请吃茶问。这三颂是汝作来邪。师曰是。山曰。或有人教汝现三十二相时如何。师曰。某甲不是野狐精。山曰。惜取眉毛。师曰。和尚落了多少。山以竹篦头上打曰。这汉向后乱作去在。住后上堂。文殊仗剑五台横行。唐明一路把断妖讹。三世诸佛未出教乘。网底游鱼龙门难渡。垂钩四海秖钓狞龙。格外玄谈为求知识。若也举扬宗旨。须弥直须粉碎。若也说佛说祖。海水便须枯竭。宝剑挥时毫光万里。放汝一路通方说话。把断咽喉诸人甚处出气。僧问。钝根乐小法不自信作佛。作佛后如何。师曰。水里捉麒麟。曰与么则便登高座也。师曰。骑牛上三十三天。问古人拈椎竖拂意旨如何。师曰。骑驴不著靴。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家乡有路无人到。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暗传天子敕。倍行一百程。曰如何是人境雨俱夺。师曰。无头虾蟆脚指天。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晋祠南畔长柳巷。问古人东山西岭青意作么生。师曰。波斯鼻孔大。曰与么则西天迦叶东土我师。师曰。金刚手板阔。问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师曰。开化石佛拍手笑。晋祠娘子解讴歌。问临济推倒黄檗。因甚维那吃棒。师曰。正狗不偷油。鸡衔灯盏走。问如何是截人之机。师曰。要用便用。曰请和尚用。师曰。拖出这死汉。郑工部问。百尺竿头独打毬。万丈悬崖丝系腰时如何。师曰。幽州著脚广南厮扑。郑无语。师曰。勘破这胡汉。郑曰。二十年江南界里这回却见禅师。师曰。瞎老婆吹火。僧问。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未审意旨如何。师曰。广南出象牙。曰不会请师直指。师曰。番国皮毬八百价。上堂。塞温冷暖著衣吃饭自不欠少。波波地觅个甚么。秖是诸人不肯承当。如今还有承当底么。有则不得孤负山河大地。珍重。问祖师西来三藏东去当明何事。师曰。佛殿部署修。僧堂老僧盖。僧曰。与么则全明今日事也。师曰。今日事作么生。僧便喝。师便打。问如何是学人用心处。师曰。光剃头净洗钵。曰如何是学人行履处。师曰。僧堂前佛殿后。上堂举法眼偈曰。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大小法眼未见出涅槃堂。三交即不然。见山河与大地锥刀各自用。珍重。
忻州铁佛院智嵩禅师。有同参到。师见便问。还记得相识么。参头拟议。第二僧打参头一坐具曰。何不快只对和尚。师曰。一箭两垛。师问僧。甚处来。曰台山来。师曰。还见龙王么。曰和尚试道看。师曰。我若道即瓦解冰消。僧拟议。师曰。不信道。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曰。下坡不走快便难逢。
汝州首山怀志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三尺杖子破瓦盆。问如何是佛。师曰。桶底脱。问从上诸圣有何言句。师曰。如是我闻。曰不会。师曰。信受奉行。
池州仁王院处评禅师问首山。如何是佛法大意。山便喝。师礼拜。山拈棒。师曰。老和尚没世界那。山抛下拄杖曰。明眼人难瞒。师曰。草贼大败。
随州智门回罕禅师为北塔。僧使点茶次。师起揖曰。僧使近上坐。使曰。鹞子头上争敢安巢。师曰。捧上不成龙。随后打一坐具。使茶罢起曰。适来却成触忤和尚。师曰。江南杜禅客觅什么第二碗。
襄州鹿门慧昭山主。杨忆侍郎问曰。入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时如何。师曰。君子坦荡荡。僧问。如何是鹿门山。师曰。石头大底大小底小。曰如何是山中人。师曰。横眠竖卧。
丞相王随居士。谒首山得言外之旨。自尔履践深相大法。临终书偈曰。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
续传灯录卷第一
续传灯录卷第二目录
大鉴下第十世
·
智门祚禅师法嗣三十人
·雪窦重显禅师
·延庆子荣禅师
·百丈智映禅师
·南华宝缘禅师
·护国寿禅师
·九峰勤禅师
·云盖继鹏禅师
·黄龙海禅师
·彰法澄泗禅师
·云台省因禅师
·青山好禅师
·慈云绍诜禅师(已上十二人见录)
·芙蓉文喜禅师
·清溪省肇禅师
·德山僧可禅师
·翠峰觉显禅师
·百丈月禅师
·翠岩奉鸾禅师
·归宗省一禅师
·广慧清顺禅师
·天童宝坚禅师
·百丈智赟禅师
·广教义嵩禅师
·蕲阳口诠禅师
·灵泉晓禅师
·长松袭禅师
·药山宣禅师
·广福允恭禅师
·太平清禅师
·大龙德宣禅师
文殊真禅师法嗣一人
·洞山晓聪禅师(见录)
南台勤禅师法嗣二人
·高阳法广禅师
·石霜节诚禅师(二人见录)
黑水璟禅师法嗣一人
·黑水义钦禅师(见录)
五祖戒禅师法嗣四十人
·洞山自宝禅师
·泐潭怀澄禅师
·北塔思广禅师
·云盖智颙禅师
·翠峰慧颙禅师
·四祖端禅师
·五祖秀禅师
·天童怀清禅师
·白马辩禅师
·水南智昱禅师
·海会通禅师
·义台子祥禅师
·十王怀楚禅师
·定慧道海禅师
·雁荡文吉禅师
·洞山妙圆禅师
·宝岩叔芝禅师(已上一十七人见录)
·西禅文岫禅师
·舜峰蒙正禅师
·海会显同禅师
·功臣慈应圆禅师
·瑞岩圭禅师
·三角幽禅师
·大明明禅师
·五祖昉禅师
·大愚达禅师
·中宫登禅师
·景德简禅师
·舍利该禅师
·云居庆禅师
·永安圆禅师
·十王清禅师
·雍熙德兴禅师
·六合修己禅师
·德山文灿禅师
·龙牙迁禅师
·梁山了奇禅师
·随州报恩和尚
·舒州龙门和尚
·瑞岩圆禅师(已上二十三人无录)
福昌善禅师法嗣一十一人
·上方齐岳禅师
·育王常坦禅师
·金山瑞新禅师
·福昌询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夹山惟俊禅师
·德山文捷禅师
·灵峰显英禅师
·公安智珠禅师
·四明赟禅师
·元封政禅师
·开圣道如和尚(已上七人无录)
乾明信禅师法嗣三人
·药山彝肃禅师
·西禅垂白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保唐无约禅师(无录)
福岩雅禅师法嗣四人
·北禅智贤禅师
·衡岳振禅师(已上二人有录)
·衡山了实禅师
·国宝李琛殿撰(已上二人无录)
开福贤禅师法嗣三人
·日芳上座(见录)
·大阳文昱禅师
·双溪生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报慈嵩禅师法嗣一人
·兴阳逊禅师(见录)
德山远禅师法嗣八人
·开先善暹禅师
·禾山楚材禅师
·资圣盛勤禅师
·鹿苑圭禅师
·大中仁辩禅师
·菩提桂芳禅师(已上六人见录)
·钦山悟勤禅师
·王氏山普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西峰豁禅师法嗣一人
·南安岩自严尊者(见录)
广教志禅师法嗣二人
·四面山怀清禅师(见录)
·兴化友清禅师(无录)
云顶敷禅师法嗣一人
·乐营将(蜀人无录)
石门绍远禅师法嗣七人
·清居浩升禅师
·广济方禅师
·云顶鉴禅师
·道吾契诠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澧州善来禅师
·襄州惠远禅师
·随州崇宝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梁山观禅师法嗣五人
·罗纹德珍山主
·药山利昱禅师
·梁山岩禅师(已上三人见录)
·云岩清眺禅师
·大哥和尚(已上二人无录)
德山晏禅师法嗣一人
·德山智先禅师(见录)
北禅感禅师法嗣一人
·南禅聪禅师(见录)
谷隐俨禅师法嗣五人
·谷隐契崇禅师(见录)
·谷隐法诲禅师
·开解重慜禅师
·鹫岭怀坚禅师
·蕲州怀令和尚(已上四人无录)
普净觉禅师法嗣二人
·张生居士
·给事陶毂居士(二人无录)
灵澄上座法嗣一人
·夹山真首座(无录)
广济通禅师法嗣二人
·南华智度禅师
·九华勤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乾明穆禅师法嗣一人
·因胜灯禅师(无录)
承天昭禅师法嗣十一人
·灵泉皓升禅师
·药山用和禅师
·夹山省宗禅师
·灵泉用淳禅师
·夹山仁秀禅师
·黄龙思卿禅师
·嘉鱼法珍禅师
·开福宝贤禅师
·兴教居祐禅师
·崇圣志圭禅师
·彰法悟显禅师(已上俱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二
大鉴下第十世
智门祚禅师法嗣
明州雪窦重显禅师。遂宁府李氏子。依普安院仁诜上人出家。受具之后。横经讲席。究理穷玄。诘问锋驰机辩无敌。咸知法器。贪指南游首造智门。即伸问曰。不起一念云何有过。门召师近前。师才近前。门以拂子蓦口打。师拟开口。门又打。师豁然开悟。出住翠峰后迁雪窦。开堂日于法座前顾视大众曰。若论本分相见。不必高升法座。遂以手画一画曰。诸人随山僧手看。无量诸佛国土一时现前。各各于细观瞻。其或涯际未知。不免拖泥带水。便升座。上首白椎罢有僧方。出。师约住曰。如来正法眼藏委在今日。放行则瓦砾生光。把住则真金失色。权柄在手杀活临时。其有作者共相证据。僧出问。远离翠峰祖席已临雪窦道场。未审是一是二。师曰。马无千里谩追风。曰恁么则云散家家月。师曰。龙头蛇尾汉。问德山临济棒喝已彰。和尚如何为人。师曰。放过一著。僧拟议。师便喝。僧曰。未审秖甚么别有在。师曰。射虎不真徒劳没羽。问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朝宰临筵如何即是。师曰。清风来未休。曰恁么则得遇于师也。师曰。一言已出驷马难追。僧礼拜。师曰。放过一著。乃普观大众曰。人天普集合。发明个甚么事。焉可互分宾主驰骋问答。便当宗乘去。广大门风威德自在。辉腾今古把定乾坤。千圣秖言。自知五乘莫能建立。所以声前悟旨犹迷顾鉴之端。言下知宗尚昧识情之表。诸人要知真实相为么。但以上无攀仰下绝己躬。自然常光现前。个个壁立千仞。还辩明得也无。未辩辩取。未明明取。既辩明得能截生死流。同据佛祖位。妙圆超悟正在此时。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祥云五色。曰学人不会。师曰。头上漫漫。问达磨未来时如何。师曰。猿啼古木。曰来后如何。师曰。鹤唳青霄。曰即今事作么生。师曰。一不成二不是。问和尚未见智门时如何。师曰。尔鼻孔在我手里。曰见后如何。师曰。穿过髑髅。有僧出礼拜起曰。请师答话。师便棒。僧曰。岂无方便。师曰罪不重科。复有一僧出礼拜起曰请师答话。师曰。两重公案。曰请师不答话。师亦棒。问古人道北斗里藏身意旨如何。师曰。十闻不如一见。曰此话大行。师曰。老鼠衔铁。问古人道皎皎地绝一丝头。秖如山河大地又且如何。师曰。面赤不如语直。曰学人未晓。师曰。遍问诸方。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乘槎斫额。曰莫秖这便是。师曰。浪死虚生。问如何是缘生义。师曰。金刚铸铁券。曰学人不会。师曰。闹市里牌。曰恁么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师曰。列下。问四十九年说不尽底请师说。师曰。争之不足。曰谢师答话。师曰。铁棒自看。问如何是把定乾坤眼。师曰。拈却鼻孔。曰学人不会。师曰。一喜一悲。僧拟议。师曰苦。问如何是脱珍御服著弊垢衣。师曰。垂手不垂手。曰乞师方便。师曰。左眼挑筋。右眼抉肉。问龙门争进举那个是登科。师曰。重遭点额。曰学人不会。师曰。退水藏鳞。问寂寂忘言谁是得者。师曰。卸帽穿云去。曰如何领会。师曰。披蓑带雨归。曰二十年后此话大行。师曰。一场酸涩。问坐断毗卢底人师还接否。师曰。殷勤送别潚湘岸。曰恁么则学人罪过也。师曰。天宽地窄太愁人。僧礼拜。师曰。苦屈之词不妨难吐。问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师曰。定花板上。曰莫便是他安身立命处也无。师曰。符到奉行。上堂僧问。如何是吹毛剑师曰苦。曰还许学人用也无。师嘘一嘘乃曰。大众前共相唱酬。也须是个汉始得。若也未有奔流度刃底眼。不劳拈出。所以道如大火聚。近著师燎却面门。亦如按太阿宝剑。冲前即丧身失命。乃曰太阿横按祖堂寒。千里应须息万端。莫待冷光轻闪烁。复云看看便下座。上堂僧问。如何是维摩一默。师曰。塞山访拾得。曰恁么则入不二之门。师嘘一嘘。复曰。维摩大士去何从。千古令人望莫穷。不二法门休更问。夜来明月上孤峰。上堂。春山叠乱青。春水漾虚碧。寥寥天地间。独立望何极。便下座。却顾谓侍者曰。适来有人看方丈么。者曰有。师曰。作贼人心虚。上堂。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古人向甚么处见客。或若道得接手句。许尔天上天下。上堂。田地稳密底佛祖不敢近。为甚么抬脚不起。神通游戏底鬼神不能测。为甚么下脚不得。直饶十字纵横。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上堂。大众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尔诸人四至界畔犹未识在。若要中心树子我也不惜。问如何是诸佛本源。师曰。千峰寒色。曰本委向上更有也无。师曰。雨滴岩花。上堂。僧问。雪覆芦花时如何。师曰点。曰恁么则为祥为瑞去也。师曰。两重公案。乃曰。雪覆芦花欲暮天。谢家人不在渔船。白牛放却无寻处。空把山童赠铁鞭。师一日游山四顾周览。谓侍者曰。何日复来于此。侍者哀乞遗偈。师曰平生唯患语之多矣。翌日出杖屦衣盂散及徒众。乃曰。七月七日复相见耳。至期盥沐摄衣北首而逝。塔全身于寺之西坞。赐明觉大师。襄州延庆山子荣禅师。僧问。如何是随色摩尼珠。师曰。三个童儿弄花毬。曰恁么则终朝尽日也。师曰。头白齿落。上堂僧问。灵光隐隐月照寒窗。善法堂前请师举唱。师曰听。曰此犹是这边事。那边事作么生。师曰。脚下毛生。问如何是佛。师曰。横身彰十号入椁示双趺。曰将何供养。师曰。合掌当胸。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穿耳胡僧不著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