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记


  别东林寺僧

    同前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望庐山瀑布水

    同前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千尺。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长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同前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锁云松。

  送李女真腾空归庐山

    同前
  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

  送内寻腾空

    同前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南花。若恋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瀑布

    宣宗皇帝
  穿云透石不辞劳。达地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栗里

    颜真卿
  张良思报汉。龚胜耻事新。狙击苦不就。舍生悲把绅。鸣呼陶渊明。弃业为晋臣。白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自为义皇人。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兴逐孤云远。辩随还鸟泯(未见全篇)。

  简寂观

    张祐
  紫霄峰下草堂仙。千载空遗石磬悬。白气夜生龙在水。碧云秋断鹤归天。竹房影占中庭月。松槛声来半壁泉。明日又为浮世恨。满山徒积梦依然。

  春日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韦应物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建隼出寻阳。整驾游山川。白雪敛晴壑。群峰列遥天。嵚[崁-土+(立/(可-一))]石门状。杳霭香炉烟。榛荒屡罥挂。遥侧殆覆颠。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人事既□泯。岁月复已绵。殿宇余丹绀。磴阁皆欹悬。往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廛。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心尝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题从侄绪西林精舍书斋

    同前
  栖心始多暮。息心君独少。慕谢始精舍。文依僧欲观妙。洌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果药杂芬敷。松筠疏旧峭。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探栗玄猿窟。撷芝舟林峤。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虽甘巷北单。岂寒青紫耀。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谄。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题郑侍御遗爱草堂

    同前
  居士近依僧。青山结茆屋。疏松映岚晚。春池含苔绿。繁华冒阳岭。新禽响幽谷。长啸攀乔林。慕兹高世躅。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同前
  淙流绝壁散。灵烟翠涧深。岩际松风起。飘飘洒尘襟。窥罗玩猿乌。解组散云林。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聊将横吹笛。一写山水音。

  寻简寂观瀑布

    同前
  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犹将虎竹为年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简寂观

    秦韬玉
  物外灵踪客到稀。竹房斜掩旧荆扉。丹书万卷题朱字。碧岫千重锁翠微。泣露白猿携子去。唳风玄鹤傍人归。只应玉阙名长在。日暮闲云空自飞。

  瀑布

    陆蟾
  正源人莫测。千尺挂云端。岳色染不得。神功裁亦难。夏喷猿鸟凝。秋溅斗牛寒。待济沧溟后。翻涛更好看。

  翻经台

    包吉
  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彩线风飘断。缃缣火烬余。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题西林寺故萧郎中旧堂

    韩愈
  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偶到匡山曾住处。数行哀泪落烟霞。

  瀑布

    徐凝
  瀑泉瀑泉子丈直。雷奔入海无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访陶公旧宅(并序)

    白居易
  予夙慕陶渊明为人。往岁渭川闲居。尝有效陶体诗十六首。今游庐山。经柴桑故里。思其人访其宅。不能默默。又题诗云。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鸣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昔尝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在君前。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子孙虽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春游二林寺

    同前
  下马西林寺。翛然进轻策。朝为公府吏。暮是灵山客。二月匡庐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身闲易澹泊。官散无牵迫。[糸*丐]彼十八贤。古今同此适。是年准冠起处处兴兵革。智士劳思谋。戎臣若征役。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游石门涧

    同前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尝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云覆莓苔封。苍然无见觅。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题元十八溪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之下)

    同前
  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山北与山南。往来从此始。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边。白石何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惜哉多岁年。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斸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台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反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登香炉峰顶

    同前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身牵物役。今日方一往。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二人不敢上。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交。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归去思自差。低头入蚁壤。

  宿简寂观

    同前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宿西林寺

    同前
  木落天晴山翠开。爱山骑马入山来。心知不及柴桑令。一宿西林使却回。

  宿西林寺。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

    同前
  谪辞魏阙鹓鸾隔。老入庐山麋鹿随。薄暮萧条投寺宿。凌晨清净与僧期。双林我起闻钟后。只日君趋入阁时。鹏鷃高低分皆定。莫劳心力远相思。

  题庐山山下汤泉

    同前
  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

  上香炉峰

    同前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节竹杖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香炉峰下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卫桂柱石编墙。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洒砌飞泉才有默。拂窗斜竹未成行。来春更苇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戏赠李十三判官

    同前
  垂鞭相送醉醺醺。遥见庐山指似君。想君初觉从军乐。未爱香炉峰上人。

  携诸山客。同上香炉峰。遇雨而还。沾濡狼藉。互相笑谑。题此解嘲

    同前
  萧洒登山去。龙钟遇雨回。磴危攀薜荔。石滑践莓苔。袜污君相谑。鞋穿我自咍。莫欺泥土脚。曾踏玉阶来。

  读灵彻诗

    同前
  东林寺里西廊下。石片镌题数首诗。言句怪来还教别。看名知是老汤师。

  别草堂三绝句

    同前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暂起。庐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披褐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动移文。
  三间茆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水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方庐山常居白鹿洞)

    同前
  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砌水亲开决。池荷手自裁。五年方暂至。一宿又湏回。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白云期(黄名岩下作)

    同前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出山吟

    同前
  朝咏游仙诗。暮歌来薇曲。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缘。

  题远大师坟

    僧灵澈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东林寺寄包侍郎

    同前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炉峰二十人。

  题西林寺水堂。奉寄武阳公

    同前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简寂观

    同前
  古杉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枝枯折。五月有冰六月寒。时见仙翁来取雪。

  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

    姚系
  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乍觉鸾鹤迩。忽为烟雾飞。故人清和客。默会琴心微。丹术幸可授。青龙当来归。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

  简寂观

    孙鲂
  郎殿与云连。紫宵苍翠边。自然应有药。谁敢道无仙。藓色吞崖径。松声让瀑泉。未能长息去。岂便是前缘。

  宿青牛谷梁炼师仙居

    杨衡
  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明中。唯有坛边一枝竹。

  宠庐山隐者

    同前
  风鸣云外钟。鹤宿千年松。相思杳不见。月出山重重。

  瀑布

    江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简寂观

    同前
  才入玄都解郁陶。羽人相伴遍游遨。溪横洞口红尘断。岳耸天心紫气高。金井泉秋光潋滟。石坛松古韵萧[颱-台+(癸-天+虫)]。吟余却叹浮生事。画□□□□□□。

  简寂观

    同前
  钱烬满庭人醮罢。西峰凉影月沉沉。到来往事碑中说。坛畔徘徊秋正深。

  去东林

    曹汾
  峰头不住起孤烟。池上相留有白莲。尘网分明知束缚。要须骑马别云泉(会昌三年七月十五日题汾开成四年崔蠡下进士后为中书舍人刑户部侍郎忠武军节度使)。
  予自右辖出镇钟陵。秘监家兄不忍远别。函见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时也。荐福大德显公禅门上首言。归东林。亦获结侣道路陪游。每承清论。今过寺。因留题诗一首。
    裴休
  麟台朝士辞书府。凤阙禅宗出帝京。归到双林亲慧远。行过五柳谒渊明。白衣居士轻班爵。败□高僧□□情。引得病夫无外想二心师事□□□。

  和舍弟寄题东林寺

    裴谟
  元非附凤攀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虚向班行纡祖绂。争如□□□□尘。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简寂观

    沈彬
  山藏胜境当□□。□□楼台洞府开。白发满头谁肯到。苍苔盈步自伦来。风帆闲事抛三日。玉液长生念一杯。此路有心星月在。杏坛仙侣莫相猜。

  再到东林寺

    同前
  十五年前还到此。池深苔藓树垂藤。重游数处心伤日。不见旧时头白僧。花有露含长夜月。殿无风动彻明灯。堪惊此去老又老。未有更来能不能。

  瀑布

    同前
  泻出岳中源化水。喷成瀑布世还希。虽如仙女偷来织。不见山公采得归。万古色嫌明月薄。千寻勇学白云飞。若言真个堪裁剪。预被豪家买作衣。

  望庐山

    同前
  东过匡庐忍醉眠。双眸尽日挂危巅。压低吴楚肴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一面峭来无鸟径。数峰狂欲趁渔舡。江人莫笑偏凝望。卜隐长思瀑布前。

  题东林寺

    布衣周碏
  大中天子海恩深。再使迷徒识佛心。半死白莲初降云。欲成荒地又铺金。僧开石室经犹在。虎印溪泉迹未沈。谁谓五湖书剑客。此生重得见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