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

  狼揭罗国。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号窣菟黎湿伐罗。土地沃润稼穑滋盛。气序风俗同阿点婆翅罗国。居人殷盛多诸珍宝。临大海滨。入西女国之路也。无大君长。据川自立不相承命。役属波剌斯国。文字大同印度。语言少异邪正兼信。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天祠数百所。涂灰外道其徒极众。城中有大自在天祠庄严壮丽。涂灰外道之所宗事。自此西北至波剌斯国(虽非印度之国路次付见旧曰波斯略也)。
  波剌斯国。周数万里。国大都城号苏剌萨傥那。周四十余里。川土既多气序亦异。大抵温也引水为田。人户富饶出金鍮石颇胝水精奇珍异宝。工织大锦细褐[((木-(企-止)+皕)/大)*毛]毹之类。多善马橐驼。货用大银钱。人性躁暴俗无礼义。文字语言异于诸国。无学艺多工技。凡诸造作邻境所重。婚姻杂乱死多弃尸。其形伟大齐发露头。衣皮褐服锦[疊*毛]。户课赋税人四银钱。天祠甚多。提那跋外道之徒为所宗也。伽蓝二三。僧徒数百。并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法。释迦佛钵在此王宫。国东境有鹤秣城。内城不广。外郭周六十余里。居人众家产富。西北接拂懔国。境壤风俗同波剌斯。形貌语言稍有乖异。多珍宝亦富饶也。拂懔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货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自阿点婆翅罗国。北行七百余里至臂多絷罗国(西印度境)。
  臂多絷罗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居人殷盛。无大君长。役属信度国。土地沙卤寒风凄劲。多宿麦少花果。而风俗犷暴语异中印度。不好艺学然知淳信。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二十余所。并涂灰外道也。城北十五六里。大林中有窣堵波。高数百尺。无忧王所建也。中有舍利时放光明。是如来昔作仙人。为国王所害之处。此东不违有故伽蓝。是昔大迦多延那大阿罗汉之所建立。其傍则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处。建窣堵波以为旌表。从此东北行三百余里至阿軬荼国(西印度境)。
  阿軬荼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无大君长役属信度国。土宜稼穑宿麦特丰。花果少草木疏。气序风寒人性犷烈。言辞朴质不尚学业。然于三宝守心淳信。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五所。并涂灰外道也。城东北不远。大竹林中伽蓝余趾。是如来昔于此处听诸苾刍著亟缚屣(唐言靴)。傍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也。基虽倾陷尚高百余尺。其傍精舍有青石立佛像。每至斋日或放神光。次南八百余步。林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如来昔日止此。夜寒乃以三衣重覆。至明旦开诸苾刍著复纳衣。此林之中有佛经行之处。又有诸窣堵波鳞次相望。并过去四佛坐处也。其窣堵波中有如来发爪。每至斋日多放光明。从此东北行九百余里至伐剌拏国(西印度境)。
  伐剌拏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居人殷盛役属迦毕试国。地多山林稼穑时播。气序微寒风俗犷烈。性急暴志鄙弊。语言少同中印度。邪正兼崇不好学艺。伽蓝数十。荒圮已多。僧徒三百余人。并学大乘法教。天祠五所。多涂灰外道也。城南不远有故伽蓝。如来在昔于此说法。示教利喜开悟含生。其侧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处。闻诸土俗曰。从此国西接稽疆那国。居大山间川别立主。无大君长。多羊马。有善马者其形姝大。诸国希种邻境所宝。复此西北。逾大山涉广川。历小城邑行二千余里。出印度境至漕矩吒国(亦谓漕利国)。

  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一

  僧伽罗国。古之师子国。又曰无忧国。即南印度。其地多奇宝。又名曰宝渚。昔释迦牟尼佛化身名僧伽罗。诸德兼备。国人推尊为王。故国亦以僧伽罗为号也。以大神通力破大铁城。灭罗刹女拯恤危难。于是建都筑邑化导是方。宣流正教示寂留牙。在于兹土金刚坚固历劫不坏。宝光遥烛如星粲空。如月炫宵如太阳丽昼。凡有祷禳应答如响。国有凶荒灾异。精意恳祈灵祥随至。今之锡兰山即古之僧伽罗国也。王宫侧有佛牙精舍。饰以众宝晖光赫奕。累世相承敬礼不衰。今国王阿烈苦柰儿锁里人也。崇祀外道不敬佛法。暴虐凶悖。靡恤国人。亵慢佛牙。
  大明永乐三年。
  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华往诣彼国供养。郑和劝国王阿烈苦柰儿。敬崇佛教远离外道。王怒即欲加害。郑和知其谋遂去。后复遣郑和往赐诸番。拜赐锡兰山国王王益慢不恭。欲图害使者。用兵五万人刊木塞道。分兵以劫海舟。会其下预泄其机。郑和等觉亟回舟。路已厄绝潜遣人出。舟师拒之。和以兵三千。夜由间道攻入王城守之。其劫海舟番兵乃与其国内番兵。四面来攻。合围数重。攻战六日。和等执其王凌晨开门伐木取道。且战且行。凡二十余里抵暮始达舟。当就礼请佛牙至舟。灵异非常光彩照曜。如前所云。訇霆震惊远见隐避。历涉巨海凡数十万里。风涛不惊如履平地。狞龙恶鱼纷出乎前。恬不为害。舟中之人皆安稳快乐。永乐九年七月初九日至京师。
  皇帝命于皇城内。庄严栴檀金刚宝座贮之。式修供养。利益有情祈福民庶。作无量功德。


  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二(二十二国)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  ·漕矩吒国
  ·弗栗恃萨傥那国
  ·安呾罗缚国
  ·阔悉多国
  ·活国
  ·瞢揵国
  ·阿利尼国
  ·曷逻胡国
  ·讫栗瑟摩国
  ·钵利曷国
  ·呬摩呾罗国
  ·钵铎创那国
  ·淫薄健国
  ·屈(居勿反)浪拏国
  ·达摩悉铁帝国
  ·尸弃尼国
  ·商弥国
  ·朅盘陀国
  ·乌铩国
  ·佉沙国
  ·斫句迦国
  ·瞿萨旦那国

  漕矩吒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号鹤悉那。周三十余里。或都鹤萨罗城城周三十余里。并坚峻险固也。山川隐轸畴垄爽垲。谷稼时播宿麦滋丰。草木扶疏花果茂盛。宜郁金香出兴瞿草。草生罗摩印度川。鹤萨罗城中踊泉流派。国人利之以溉田也。气序寒烈霜雪繁多。人性轻躁情多诡诈。好学艺多技术。听而不明旦诵数万言。文字言辞异于诸国。多饰虚谈少成事实。虽祀百神敬崇三宝。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今王淳信累叶承统。务兴胜福敏而好学。无忧王所建窣堵波十余所。天祠数十。异道杂居。但多外道。其徒极盛宗事[禾*芻](锡苟反下同)那天。其天神昔自迦毕试国阿路猱山。徙居此国南界[禾*芻]那呬罗山中。作威作福为暴为恶。信求者遂愿。轻蔑者招殃。故远近宗仰上下祗惧。邻国异俗君臣僚庶。每岁嘉辰不期而会。或赍金银奇宝。或以牛马驯畜。竞兴贡奉俱伸诚素。所以金银布地羊马满谷。无敢觊觎唯修施奉。宗事外道克心苦行。天神授其咒术。外道遵行多效治疗疾病颇蒙痊愈。从此北行五百余里至弗栗恃萨傥那国。
  弗栗恃萨傥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号护苾那。周二十余里。土宜风俗同漕矩吒国。语言有异。气序寒劲人性犷烈。王突厥种也。深信三宝尚学遵德。从此国东北逾山涉川。越迦毕试国边城小邑凡数十所。至大雪山婆罗犀那大岭。岭极崇峻危隥[敲-高+危]倾。蹊径盘迂岩岫回互。或入深谷。或上高崖。盛夏合冻銮冰而度。行经三日方至岭上。寒风凄烈积雪弥谷。行旅经涉莫能伫足。飞隼翱翔不能越度。足趾步履然后翻飞。下望诸山若观培塿。赡部洲中斯岭特高。其巅无树唯多石峰。攒立丛倚森然若林。又三日行方得下岭至安呾罗缚国。
  安呾罗缚国。睹货逻国故地。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无大君长役属突厥。山阜连属川田隘狭。气序寒烈风雪凄劲。丰稼穑宜花果。人性犷暴俗无纲纪。不知罪福不尚习学。唯修神祠少信佛法。伽蓝三所。僧徒数十。然皆遵习大众部法。有一窣堵波无忧王建也。从此西北入谷逾岭度诸小城。行四百余里至阔悉多国。
  阔悉多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减千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无大君长役属突厥。山多川狭风而且寒。谷稼丰花果盛。人性犷暴俗无法度。伽蓝三所。僧徒鲜少。从此西北。逾山越谷度诸城邑。行三百余里至活国。
  活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无别君长役属突厥。上地平坦谷稼时播。草木荣茂花果具繁。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人性躁烈衣服毡褐。多信三宝少事诸神。伽蓝十余所。僧徒数百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其王突厥也。管铁门已南诸小国。迁徙鸟居不常其邑。从此东入葱岭。葱岭者据赡部洲中。南接大雪山。北至热海千泉。西至活国。东至乌铩国。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多出葱。故谓葱岭。又以山崖葱翠。遂以名焉。东行百余里至瞢健国。
  瞢健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五六里。土宜风俗大同活国。无大君长役属突厥。北至阿利尼国。
  阿利尼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带缚刍河两岸。周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土宜风俗大同活国。东至曷逻胡国。
  曷逻胡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北临缚刍河。周二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土宜风俗大同活国。从瞢健国东逾峻岭。越洞谷历数川城。行三百余里至讫栗瑟摩国。
  讫栗瑟摩国。睹货逻国故地也。东西十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五六里。土宜风俗大同瞢健国。但其人性暴愚恶有异。北至钵利曷国。
  钵利曷国。睹货逻国故地也。东西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土宜风俗大同讫栗瑟摩国从讫栗瑟摩国东逾山越川。行三百余里至呬摩呾罗国。
  呬摩呾罗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三千余里。山川逦迤土地沃壤。宜谷稼多宿麦。百卉滋茂众果具繁。气序寒烈。人性暴急。不识罪福。形貌鄙陋举措威仪。衣毡皮褐颇同突厥。其妇人首冠木角。高三尺余。前有两岐表夫父母。上岐表父下岐表母。随先丧亡除去一岐。舅姑俱没角冠全弃。其先强国王释种也。葱岭之西多见臣伏。境邻突厥。遂染其俗。又为侵掠。自守其境。故此国人流离异域。数十坚城各别立主。穹庐毳帐迁徙往来。西接讫栗瑟摩国东谷行二百余里至钵铎创那国。
  钵铎创那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据山崖上。周六七里。山川逦迤沙石弥漫。土宜菽麦。多蒱陶胡桃梨柰等果。气序寒烈人性刚猛。俗无礼法不知学艺。其貌鄙陋多衣毡褐。伽蓝三四所。僧徒寡少。王性淳质深信三宝。从此东南山谷中。行二百余里至淫薄健国。
  淫薄健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山岭连属川田隘狭。土地所产气序所宜。人性之差同钵铎创那。但言语少异。王性苛暴不明善恶。从此东南逾岭越谷峡路危险。行三百余里至屈(居勿反)浪拏国。
  屈浪拏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二千余里。土地山川气序时候。同淫薄健国。俗无法度人性鄙暴。多不营福少信佛法。其貌丑弊多服毡褐。有山岩中多出金精。琢析其石然后得之。伽蓝既少僧徒亦寡。其王淳质敬崇三宝。从此东北登山入谷途路艰险。行五百余里至达摩悉铁帝国(亦名镇侃又谓护蜜)。
  达摩悉铁帝国。在两山间。睹货逻国故地也。东西千五六百余里。南北广四五里。狭则不逾一里。临缚刍河。盘纡曲折堆阜高下。沙石流漫寒风凄烈。唯植麦豆少树林乏花果。多出善马。马形虽小而耐驰涉。俗无礼义。人性犷暴。形貌鄙陋。衣服毡褐。眼多碧绿异于诸国。伽蓝十余所。僧徒寡少。
  昏驮多城国之都也。中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立。疏崖奠谷式建堂宇。此国之先未被佛教但事邪神。数百年前肇弘法化。初此国王爱子婴疾。徒究医术有加无瘳。王乃躬往天祠礼请求救。时彼祠主为神下语。必当痊复良无他虑。王闻喜慰回驾而归。路逢沙门容止可观。骇其形服问所从至。此沙门者。已证圣果。欲弘佛法故此仪形。而报王曰。我如来弟子。所谓苾刍也。王既忧心。即先问曰。我子婴疾生死未分。沙门曰。王先灵可起爱子难济。王曰。天神谓其不死。沙门言。其当终。诡俗之人言何可信。迟至宫中爱子已死。匿不发丧更问神主。犹曰不死疹疾当瘳。王便发怒缚神主而数曰。汝曹群居长恶妄行威福。我子已死尚云当瘳。此而谬惑孰不可忍宜戮神主殄灭灵庙。于是杀神主除神像。投缚刍河回驾而还。又遇沙门见而敬悦。稽首谢曰。曩无明导伫足邪途。浇弊虽久沿革在兹。愿能垂顾降临居室。沙门受请随至中宫。葬子既已谓沙门曰。人世纠纷生死流转。我子婴疾问其去留。神而妄言当必痊差。先承指告果无虚说。斯则其法可奉。唯垂哀愍导此迷徒。遂请沙门揆度伽蓝。依其规矩而便建立。自尔之后佛教方隆。故伽蓝中精舍为罗汉建也。
  伽蓝大精舍中有石佛像。像上悬金铜圆盖众宝庄严。人有旋绕盖亦随转。人止盖止莫测灵鉴。闻诸耆旧曰。或云圣人愿力所持。或谓机关秘术所致。观其堂宇石壁坚峻。考厥众议莫知实录。逾此国大山北至尸弃尼国。
  尸弃尼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五六里。山川连属沙石遍野。多宿麦少谷稼。林树稀疏花果寡少。气序寒烈风俗犷勇。忍于杀戮务于盗窃。不知礼义不识善恶。迷未来祸福惧现世灾殃。形貌鄙陋皮褐为服。文字同睹货罗国。语言有异。越达摩悉铁帝国大山之南至商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