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统纪

  阙公则。入庐山白莲社。既逝。有同社人至洛阳白马寺。夜中为公则修忌祭。忽一时林木殿宇皆作金色。空中有声曰。我是阙公则。祈生极乐国。今已得生矣。言讫无所见。
  陆修静。吴兴人。蚤为道士置馆庐山。时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宋泰始三年羽化于京师。赐谥蕳寂。以故居为观(云笈七签本传云。元徽五年化)。

  不入社诸贤传

  陶潜。字渊明(亦字元亮)晋大司马侃之曾孙。少怀高尚。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以为实录。初为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为三径之资。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及宋受禅。自以晋世宰辅之后。耻复屈身异代。居寻阳柴桑。与周续之刘遗民并不应辟命。世号寻阳三隐。尝言。夏月虚间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尝往来庐山。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以行。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忽攒眉而去。宋元嘉四年卒。世号靖节先生。
  谢灵运。祖玄有功晋室。灵运为康乐公主孙。龚封康乐公。文章为江左第一(应为江右指金陵也)尝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寻山陟岭必造幽峻。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伏。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或云为东西二池)灵运尝求入社。远公以其心杂而止之。
  范宁。字武子。笃学多所通览。时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非之。累迁中书侍郎。朝廷疑议辄咨访之。出补豫章太守。大设庠序起学台。功用弥广。刺史王凝之上言抵罪。免官归家。远公招之入社。而宁竟不能往。

  庐山法师碑

  法师讳慧远。本姓贾。雁门楼烦人。弱而好学。年十二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书生。二十一欲度江就范宣子。于时王路尚鲠。有志不遂。于关右遇释道安。一面定敬以为真吾师也。遂抽簪落发求直道场。沙门昙翼每资以灯烛之费。安公曰。道士诚知人。法师藉旷劫之神明。表今生之灵智。道情深邃识鉴渊微。般若无生之津。道行息心之观。妙理与高悟俱彻。冥宗与深心等至。安公叹曰。使道流东国者其在远乎。太元初。襄阳既没。振锡南游。考室庐阜结宇倾岩。同契不命而景响。闻道誓期于霜雪。自以年至耳顺足不越山。桓氏以震主之威力为屈致。法师确然贞固辞以老疾。俄而制使沙门尽敬王者。法师惧大法之将沦。抗言万乘。玄知不可强。俯而顺焉。既道渐中土。名流遐域。外国诸僧咸东向礼。非夫道深德广。焉能使显默同归异域致敬。且新经未表晋邦律藏历年莫正。禅法甘露国所未闻。实相宗本人有异说。法师深存广图大援群生。乃命弟子迎请禅师。究寻经本。逾历葱岭跨越沙漠。弥旷年稔并皆归还。既得传译备尽法教。是故心禅诸经出自庐山几乎百卷又以心本无二即色三家之谈不穷妙实。乃著法性论。理深辞婉独拔怀抱。罗什见论而叹曰。汉人未见新经。便闇与理会若夫温心善诱。发必远。言栖寄林岭游兴能。彻虽复风云屡由。而无昭昧之情。俯仰尘化之域。游神无生之门。所谓言斯可发行斯可乐矣。自枕石漱流始终一概。恬智交养三十余载。春秋八十三。命尽绝岭。遗言露骸松林。同之草木。达生神期既于此矣。古人云。道存人亡法师之谓。凡我门徒。感风徽之缅邈。伤语晤之永灭。敢以浅见扬德金石。其辞曰。九流乖真三乘归佛。道往绝迹慈还接物。孰是发蒙昭我慧日。摄乱以定闲邪以律。妙法常存悠悠莫往。若人乘生皎皎远赏。鉴我鉴物知狭知广。息心空谷训徒幽壤。秦皇雄惑蔽理通情。王孙偏解滞死达生。夫子之悟屡劫独明。仰高契峻俯深怀清。惟清惟峻若隔近绝。惟高惟深志崇智洁。昔在香积今也明哲。嗣之有人实隆废缺。揵度练数甘露流津。律藏拂故法性增新。凡厥希道日知好仁。景薄[企-止+丙]尽宗倾理湮。寒暑递易悲欣皋壤。秋蓬四转春鸿五响。孤松独秀德音长往。节有推迁情无遗想。元熙二年春二月朔。康乐公谢灵运撰。

  庐山法师影堂碑

  天之高哉。日星垂其曜。地之厚哉。山岳镇其维。禀两间之气。分五行之秀。而得预称于三才者。其为人道之最灵者乎。至若迈德宏域融神慧境。焯迦维之绝照。挹甘露之玄津。并名岳而永崇。晞扶桑而不息。则慧远法师其人也。法师雁门楼烦人。贾氏。释道安之门人。英姿雅韵清行素节。详诸旧碑及张氏传。固以杳映前秀。铺铄令闻者矣。灰心土骸。而神机天发。金口木舌。而法音雷震无取无舍。而律仪冰澈。不生不灭。而禅性晖如。抱德阳和。而浩类洗心。潜灵渊照。而远方翘首。修不共法。而恒轸大悲。熏般若智。而富诸梵行。故能诱纳众善冷汰群疑。万流仰海而同归。一雨施物而咸润。诚所谓阿摩勒果实从中生。分陀利华性非外染之为义也。自晋氏太元九年法师始飞锡南岭宅胜东林。世更七代年垂四百。流风遗泽逮于今。而人知怀仰。故虎溪为释氏龙门。庐阜即搢绅阙里也。皇唐贞元十有一年。江州刺史凭翊严公士良。秉明德以分符。宣中和而述职。上赞缉熙之化。下临击壤之人。以无为为政。政克用乂。巡穑外野指途中林。敷衽禅关式瞻遗像。喟然叹曰。斯名也。寒暑不能易其芳。斯德也。江海无以臻其极。彼琐行纤节尚崇植楹庑。正位居室。岂尊美若兹。而寓形在壁。乃与寺之上首熙怡律师。图建胜宇用昭真相。旌美树善。二谋同心。说徒勒工。成之匪石。绣甍云耸睟容景彰。观至道者。存妙像于境中。味微言者。得玄珠于意表。岂止惠义慑英姿而雨汗。仲堪仰素风而心醉哉。故非夫远公之至德。不能译圣文服秀民。非夫严公之澈识。不能立清祀扬妙范。篆芳金石。敬赞二美。乃为之铭曰。椊灵纯纶。寔惟至人。含德擒曜。升阳发春。道光海域。幽遁岳滨。六髦弃黻。八士辞巾。缘徂物谢。迹留事往。百忆神游。恒沙化广。昭昭遐一。冷冷末响。慧日凝晖。白云翘想。旷哉明牧。仰味芳风。思觌遗像。求之列墉。爰建栋宇。式是道宗。旌休垂美。地广山崇。唐大中八年七月望日。陇西李演撰。三纲徒众立。

  东林影堂六事

  法师事迹诚多矣。学者鲜能发其义。使世不昭昭知先贤之德。予窃闵之。予读高僧传莲社记及九江新旧录。最爱法师六事。谓可以劝也。乃引而释之。列之影堂以示来者。陆修静异教者。而与语必过溪。是不以人而弃其言也。陶渊明湎于酒。而招之令入社。盖简小节而取其达也。跋陀高僧异说被摈。而反延誉之。盖重有道而矫嫉贤也。谢灵运以心杂不取。而果殁于刑。盖识其器而知其终也。卢循欲叛而执手求旧。盖自信于义也。桓玄振威而抗对不屈。盖自固于节也。凡人之情。莫不畏威而苟合。忘义而避嫌。好名而昧实。党势而欺孤。饰行而恶累。自是而非人。孰有道为世师。肯进异学之人乎。孰有德为人尊。肯交醉乡之徒乎。孰有自屈己学礼斥逐之客而推其为大贤乎。孰有蚤明风鉴拒盛名之士。而识其不令终乎。孰有不避祸患睦故旧而信其义乎(信伸同上自信同)孰有不惧威武抗僭逆而全其节乎。此故法师德量宏大。独出于古今之人者矣。若其扶荷至教张皇圣道。垂裕于天人之际者。非蒙所能尽之。其圣与。其贤与。伟乎哉大块噫气。六合生风。公之大名也。游龙翔凤。下揖巢许公之高道也。四海秋色神山中耸。公之风仪也。白云丹壑玉树璚草。公之栖处也。蒙后公而生。虽慕且恨。敬瞻遗像。超然遐思。愿以弊文书于屋壁。大宋庆历元年仲春。镡津沙门契嵩书。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六(终)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七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净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二

  往生高僧传
  晋嘉祥慧虔法师 宋江陵昙鉴法师 宋江陵道海法师 宋淮南昙泓法师 宋东辕道广法师 宋弘农道光法师 宋交趾昙和法师 齐高座慧进法师 梁庐山道珍法师 (北魏)壁谷昙鸾法师 (北齐)洛阳慧光法师 (北齐)晋原法琳法师 (北齐)邺都僧柔法师 (北周)长沙慧命法师(法音法师附) (北周)多宝僧崖法师 隋庐山智舜法师 隋河东智通法师 隋麻谷真慧法师 隋南岳慧思禅师 隋天台智顗禅师 隋枝江慧成禅师 隋仙城慧命禅师 隋章安灌顶禅师 隋瓦官法喜禅师 隋天台等观禅师 隋碧涧法俊禅师 隋开觉道喻法师 隋汾阳寿洪法师 隋国清法智法师 唐博野善胄法师 唐扬都法祥法师 唐兴善明瞻法师 唐壁谷道绰法师(道抚法师附) 唐魏州道昂法师 唐虎丘智琰法师 唐蒲州神素法师 唐浚仪功迥法师 唐并州惟岸法师(僧童附) 唐江陵法持禅师 唐慈愍慧日三藏 唐成都雄俊法师 唐并州僧炫法师 唐悟真启芳法师 唐悟真圆果法师 唐襄阳辩才法师 唐重林自觉法师 唐丹丘怀玉法师 唐虎丘齐翰法师 唐吴都神皓法师 唐西河僧藏法师 唐泰山大行法师 唐荆州惟恭法师 唐临淄善道法师 唐长安宝相法师 唐郑州智钦禅师 唐终南法顺法师 唐千福怀感法师 唐会昌德美法师 (石晋)扶风志通法师 宋钱唐绍岩法师 宋永兴守真法师 宋慈光晤恩法师 宋宝云义通法师 宋法智知礼法师 宋慈云遵式法师 宋兴国有基法师 宋神照本如法师 宋广慈慧才法师 宋净慧思义法师 宋辩才元净法师 宋净住从雅法师 宋仙潭若愚法师(则章法师附) 宋慈行智深法师 宋神悟处谦法师 宋樝庵有严法师 宋明智中立法师 宋桐江择瑛法师 宋净住思照法师 宋一行宗利法师 宋慧觉齐玉法师 宋宪章仲闵法师 宋霅川莹珂法师 宋超果灵照法师 宋四明可久法师(开元久法华) 宋净慈宗本禅师 宋大通善本禅师 宋灵芝元照律师 宋会稽道言律师 宋长芦宗赜禅师 宋化城惟月律师 宋灵芝思敏律师 宋明庆行诜律师 宋化度法持律师 宋延寿慧亨律师 宋七宝用钦律师 宋会稽妙生律师 宋钱唐惟渥法师 宋报恩仲明法师 宋净光冲益法师 宋雷峰法宗法师 宋阮社睎湛法师 宋净住昙懿法师 宋法安太微法师 宋法安思聪法师 宋木讷了义首座 宋资圣慧诚法师 宋南岳祖南法师 宋广寿法因法师 宋智涌了然法师 宋真教智仙法师 宋北关思净法师(喻弥陀) 宋假石如湛法师 宋西山思梵法师 宋寂光净观法师 宋法慧利先法师 宋普静师安法师(弘华严) 宋觉华如宝法师 宋永寿显超法师 宋千步有开法师 宋兴福道生法师 宋嘉会若观法师 宋龙泉覃异法师 宋祇园智印法师 宋湖心元肇律师 宋极乐戒度律师 宋圆辩道琛法师 宋牧庵有明法师 宋慈室妙云法师 宋雪溪晞颜首座 宋南湖了宣行人 宋南湖善荣行人 宋明心祖辉法师 宋塔山如鉴法师 宋福源祖新法师。
  往生高尼传 宋道场法盛法师 宋丹阳道爰法师 宋金陵法藏法师 唐积善净真法师(长安) 唐庐山悟性法师 宋钱唐能奉法师 宋四明慧安法师
  往生杂众传 隋汶水二沙弥 宋雍州童行师赞 宋钱唐童行昙远 宋会稽大善童行 宋仁和倪道者
  往生公卿传
  唐太傅白居易 唐观察使韦文晋(石晋) 翰林学士张抗(翁儿附) 宋少师钟离瑾(母任夫人附) 宋朝请钟离景融(瑾之子) 宋崇道钟离松(附景传) 宋主客杨杰 宋侍郎马亮 宋朝奉马玗(亮之子妻王氏附) 宋宣义马永逸(玗之子) 宋宣义胡闉 宋朝散葛繁 宋侍郎王古 宋司谏江公望 宋朝散王衷 宋助教张迪 宋通判贾纯仁 宋县令梅汝能 宋给事中冯楫 宋侍郎吴秉信 宋丞相钱象祖 宋司士王仲回 宋处士庾诜 宋龙舒王日休 宋居士房翥 宋儒士孙抃 宋居士王阗 宋居士孙忠 宋学论[外/曰]定国 宋昼锦楼汾
  往生士庶传
  隋恒州宋满 梁东平高浩象 唐法忍山老人 唐荣阳郑牧卿 唐长安张元祥 唐长安李知遥 唐京口元子平 宋天台左伸 宋武林范俨 宋钱唐沈铨(妻施氏附) 宋钱唐孙良 宋仙潭姚约(景懿法师附) 宋松江梅福 宋霅川胡皓 宋会稽唐世良 宋钱唐陆伟 宋会稽李彦通 宋钱唐陆浚 宋上虞冯珉 宋潭州黄打铁 宋四明计打铁 宋嘉兴徐六公 宋临安沈三郎
  往生女伦传
  隋文帝皇后 宋荆王夫人王氏(侍妾附) 宋马朝奉妻王氏(见马玗传) 宋吕都官妻吴氏 宋武林县君蔡氏 宋陈承宣夫人冯氏 宋王朝请妻陆氏 宋钦成后侄朱氏 宋周寺簿妻楼氏 画锦楼君妻周氏 宋松江秦氏 宋钱唐郑氏 宋钱唐于佛子 宋四明黄氏 宋钱唐袁氏 宋钱唐陈媪 宋武林王氏 宋四明孙氏 宋上虞胡长婆 宋安吉王氏 宋钱唐盛氏 宋钱唐沈氏 宋长安姚婆 宋汾阳约山婆 宋汾阳裴氏 宋汾阳温氏妻 宋醴泉孟氏 宋汾阳梁氏 宋念佛道者陈氏(赜禅师母) 宋吴兴陈氏 宋会稽胡氏 宋钱唐孙氏 宋仁和郭氏 宋太平周行婆 宋钱唐龚氏(侍妾于氏附) 宋嘉禾钟婆 宋潮山黄婆 宋霅川朱氏 宋四明净心女 宋嘉禾周氏 宋常熟陶氏 宋四明项氏 宋慈溪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