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杂藏
- 史传部
- 佛祖统纪
佛祖统纪
·教藏有全法师
·净住思照法师
·一行宗利法师
樝庵有严法师
·天台法麟法师
·天台应通法师
·承天法宝法师
·承天怀雅法师
·天台宾纤法师
·永嘉元掺法师
·钱唐义全法师
·承天择仁行人
·天台左伸居士
(东山之裔至月潭雪溪而益微。由继之者道与位俱不振耳。其可以有所感伤也夫)
南屏兴教法师
慈辩从谏法师 车溪择卿法师○ 慧觉齐玉法师○圆觉蕴慈法师法照中皎法师则庵明哲法师
·正堂如理法师
能仁道山法师毕庵法布法师
·坦庵法英法师
南岩法雄法师
·东山祖意法师
·醴泉行环法师
·布金觉先法师
·神慧敏齐法师
·能仁文公首座
·能仁能公行人
普明如靖法师圆通思梵法师
·思溪景咨法师
·普圆善期法师
天竺应如法师
·崇先怀志法师
·精英从智法师
·宣秘慧仙法师
·普圆普证法师
·法灯道遵法师
·余姚行澄法师
法云宗敏法师
·枢密蒋之奇
·慧觉清月法师
佛智慈云法师
·法照净通法师
佛照智坚法师
·神辩觉宁法师
·等慈慧序法师
·圆明智贤法师
·高丽义天僧统
·明义首座
群峰太初法师梵慈智普法师龙华道方法师
·超果宗肇法师
·圆照梵光法师
东灵智钦法师杨尖利渊法师
·杨尖法钦法师
·崇先了生法师
南屏用文法师
·宪章仲闵法师
·余庆道存法师
超果会贤法师
·精微彦伦法师
·宝积彦端法师
清辩蕴齐法师
·景德法云法师
·上方法清法师
·法慧正宗法师
·东安景初法师
·南屏灵玩法师
·东吴文诩法师
·钱唐如询法师
车溪卿法师
竹庵可观法师北峰宗印法师
·古云元粹法师
佛光法照法师子庭师训法师
·愚谷从慧法师
东溟慧日法师
·千江一印法师
东陵智迥法师
·静山处仁法师
·鲁山季文法师
北溪德闻法师
·虚堂可明法师
松林宗溥法师四窗子思法师
·起周尹辅法师
·宗周子文法师
·菊庭信硁法师
海翁时学法师柳塘可权法师
·松庭可月法师
·云海普度法师
·云海至宝法师
·沃洲光烨法师
·梅涧太度法师
·少愚育才法师
·行古忘新法师
鼎山时举法师
·渭滨惟清法师
·大山道[怡-台+(乏-之+友)]法师
·此堂道悟法师
·昼堂文焕法师
芝田德瑞法师
·高峰净弥法师
·大明圆照法师
·石泉普洽法师
·不模师楷法师
·子元义深法师
·西泉一唯法师
·性翁文习法师
·右洲景荃法师
·古岩正因法师
·毒鼓妙声法师
·应庵法言法师
梓山思恭法师
·太虚普容行人
·西山文珙法师
·雪岑行海法师
无极可度法师
·双溪道弘法师
东屏正吾法师
·南叟元凯法师
·石林文分法师
·东山慧日法师
·自闻如愿法师
·此山志在书记
·方溪文珍知客
梅峰梵奎法师 具城妙铦法师○
·孤岩如月法师
·石溪思寿法师
·石镜清杲法师
·慈感文圭法师
·蒙泉了源法师
·毒海道源法师
桐洲怀坦法师○ 剡源觉先法师○
·南峰思诚法师
·日本俊芿法师
·严陵赵彦肃
·铠庵吴克己
·智行守旻法师
·神辩清一法师
·自得慧钦法师
牧庵有朋法师
·显庵法昌法师
·月溪法辉法师
·隐学本然法师
·浮石子慧法师
·永福志亨法师
·天王道用法师
能仁怀宝法师
·草堂如宝法师
祥符道忻法师车溪善荣法师
·紫金法通法师
慧觉玉法师
清修法久法师
·慈室妙云法师
·雪溪晞颜法师
·悟真正皎法师
·南湖了宣行人
澄觉神焕法师觉庵简言法师 鉴堂思义法师○总庵妙心法师
·古镜文杲法师
·常斋法幵法师
假名如湛法师
·车溪智钦法师
·密印修慧法师
·慧解昙应法师
·慧照道伦法师
·北禅法荣法师
·北禅文俊法师
·圆觉净圭法师
剡源先法师
云梦允泽法师湛堂性澄法师我庵本无法师
·竺隐弘道法师
·元璞如璋法师
·箕山大隐法师
·照庵允中法师
天岸弘济法师
·信元永孚法师
绝宗善继法师
·大璞如玘法师○
·大车是乘法师
·大彻净昱法师
·独庵自朋法师
·耶溪允若法师
·行之大安法师
·息庵允兹法师
·如庵净真法师
·秋崖宗矩法师
方岩怀则法师
·子蒙省初法师
桐洲坦法师
古源永清法师玉冈蒙润法师松壑正寿法师
·天岩普曜法师
·春洲绍泽法师
大用必才法师静庵原镇法师
·梦观守仁法师
·一原绍宗法师
·操古启方法师
·荆山良玉法师
·春谷智熙法师
·雪林廷瑞法师
·印海子实法师
·西崖德修法师
·潜山文珦法师
鉴堂义法师
·百川如海法师
性庵净岳法师静翁祖明法师竹屋元净法师
·日章祖称法师
·九皋妙声法师
竹堂师正法师
·北山文胜法师
·一山怀德法师
·柏岩文杲法师
·石庭道生法师
·石庭宗晔法师
·圣水从觉法师
顽空觉法师
·愚山从古法师
·同源省初法师
月溪善良法师
·遁岩子贤法师
·行已允恭法师
·竹溪元良法师
·新溪了融法师
·空叟妙解法师
具城铦法师
·圆通如闻法师
·盘谷祖训法师
·竹野文奎法师
冶堂守模法师
·凤山子仪法师
·仁叟义静法师
·香山应方法师
·古崖德新法师
·道夫必弘法师
一之如宁法师北溪德谦法师
·大章德圭法师
·北田如圭法师
杂传世系十六人
○净觉仁岳法师
·吴兴子昉法师
·钱唐可久法师
·钱唐惠勤法师
·霅川梵慈法师
·永嘉乃仁法师
·超果灵照法师
·枢密胡宿(胡则之子)
○草庵道因法师
·梓庵有伦法师
·广寿法因法师
·四明道时法师
·述庵居士薛澄
○神智从义法师
·慧月了睿法师
(杂传之作其有意乎浮觉背宗神智破祖草庵失绪故寄此三人以警示后来之好为异论者)
未详承嗣四十一人
·东阳善慧大士(梁)
·景明道房禅师
·北齐僧稠禅师
·北齐李奖侍郎
·天台智琰禅师(唐)
·金华方岩禅师
·千福飞锡禅师
·终南法善法师
·西金楚金禅师
·玉泉真公法师
·南岳承远法师
·南岳法照法师
·五台志远法师
·五台元堪法师
·天台道暹法师
·国清清观法师
·国清文举法师
·泰山妙行法师
·建业敬云法师
·四明子麟法师
·十祖玄烛法师
·嘉禾皓端法师
·会稽什公法师
·嘉禾子玄法师
·天台元颖法师
·无相善勤法师
·宝藏利赟法师
·普慈晖公法师
·空相融公法师
·超果照公法师
·广化明公法师
·宗元元颖法师
·宝云威公法师
·慈川熙公法师
·四明昙照法师
·普照因公法师
·佛智道如法师
·宝积实公法师
·净慧威公法师
·左溪志昭法师
·无功居士王阗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四(终)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五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山家教典志第十一
智者高座以纵辩。章安直笔以载书。所谓以文字广第一义谛。是犹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荆溪有云。文即门也。即文以通其理。岂非门乎。至若后世发挥祖道粲然有述。虽各出义章互形废立。所以归宗之诚。则无乎不同也。今故并陈篇目。以贻好古者之求。述山家教典志。
南岳
大乘止观(二卷)
唐末教典流散海外。本朝咸平三年。日本国寂照持此本至四明。慈云得之为作序云。初卷开止观之解。次卷示止观之行。
四十二字门(二卷) 大品四十二字。初阿后荼。南岳用对四十二位。
安乐行义(一卷) 四明行皎。游方至南岳福严。于藏中得此本。归以示圆辩。其后北峰石芝始获开板。
南岳愿文(一卷) 无诤行门(二卷) 三智观门次第禅要。
释论玄(已上各一卷) 右止观。安乐行义。愿文。有见本。余不复见。惜哉。
天台
法华玄义(十卷) 法华文句(十卷) 摩诃止观(十卷名圆顿止观) 禅波罗蜜(十卷名渐次止观)
修禅六妙门(一卷名不定止观。智者为陈尚书令毛喜撰) 光明玄义(一卷。解昙无谶译四卷别行之本)
光明文句(三卷) 菩萨戒疏(二卷) 观音别行玄义(二卷。释法华普门一品。别行部外。昔昙无谶劝河西王诵持愈疾。故智者特释) 观音别行义疏(五卷) 请观音经疏(一卷)
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 观心论(一卷) 金刚般若经疏(一卷。建炎二年。武林修悟将此疏入经为注咸渟元年。南湖行靖等。将天台法轮院科金刚经并疏。刊板于寺) 四念处(四卷)
弥陀经义疏(一卷。金刚弥陀二疏。虽曾入藏。而孤山净觉。谓是附托之文。唯神照法师。尝于法轮用此疏。讲有宣赐本在东山藏中)
禅门口诀(一卷) 觉意三昧(一卷智者亲撰) 方等三昧仪(一卷) 法华三昧仪(一卷)
法界次第(三卷已上皆亲撰) 维摩玄疏(六卷) 四教义(四卷维摩玄疏离出之文)
右七十六卷。天圣二年。慈云奏入大藏。
维摩文疏(二十八卷为炀帝撰。荆溪略为十卷。但称略疏。与前玄疏各行) 净土十疑论
观心食法 观心诵经法 观心十二部经义 小止观(智者为兄陈针参军亲撰)
右共三十三卷。未入藏。
智度论疏(二十卷) 弥勒成佛经疏(五卷) 观心释一切经义(一卷) 弥勒上生经疏(一卷)
释一经玄义(一卷) 坐禅止观(一卷) 仁王般若经疏(二卷○天竺别集云元礼初得之海贾) 禅门章 般舟行法 杂观行
入道大旨 五方便门 七方便义 七学人义
一二三四身义 法门仪 禅门要略(已上各一卷)
右四十一卷阙本。
慈云随函录云。法华玄义者。唯解首题。统明五时广辩八教。出世大意蕰在其中。文句者。以疏句分节经文。荆溪云。以由释题大义委悉。故至经文。粗分章段。随部各有荆溪之记犹五经之有正义也。止观者。定慧之异名。法华之行门也。前玄义文句。皆明佛世当机得益之事。纵有托事附法观心之文非部正意。今止观正是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道。自行因果化他能所无不具焉。荆溪以辅行释之○目录云。今家有三种止观。一曰渐次。谓解顿行渐。即禅波罗蜜是也。二曰不定。谓解顿。行或顿或渐。即六妙门是也。三曰圆顿。谓解行俱顿。即摩诃止观是也。此三止观对根不同。行相虽殊俱依圆理而为宗本。唐梁肃删止观为六卷。文虽简要而修相多阙。览者宜知。除智者亲笔。余皆章安于法轮之下。述为疏论也○唐书艺文志云。灌顶私记智者词旨一卷。义记一卷。今未详何文○释签云。止观禅门净名疏等。各有余分说未终者。文。案止观云。智者于玉泉寺一夏敷扬。二时慈霔。虽乐说不穷才至见境。法轮停转后分弗宣。辅行云。大章第七。开为十境。至第七境余不复宣。后三大章及余三境。时逼夏终于兹罢唱(此释止观)次第禅门。即禅波罗密。亦列十大章。于第六方便文中。注云。若论初禅已后。发诸禅定深妙境界。并在第七修证中说。此文皆悉不流通也(此释禅门)净名经十四品。大师疏解。止佛道品。第八后诸品疏。乃是章安述而续之(此释净名见补注)。
章安
涅槃玄义(二卷) 涅槃经疏(一十卷荆溪治定十五卷今十八卷) 观心论疏(二卷慈云目录云考其所说知入品位然江浙名流或云疑伪) 智者别传(一卷) 国清百录(五卷别传百录是大师始终化迹) 八教大意(一卷) 南岳记(一卷亡) 真观法师传(一卷亡○除亡本外有二十卷入藏)
荆溪
玄义释签(十卷) 文句记(十卷) 止观辅行(十卷今开二十卷) 止观义例(一卷慈云云为初学难解及破异论) 止观大意(一卷为司封李华出) 维摩略疏(十卷略智者维摩文疏) 维摩广疏记(六卷。慈云云。对广文虽少殊亦释义宛合) 金刚錍论(一卷。明涅槃佛性义。已上四十九卷。同入大藏) 始终心要 十不二门(释签部外别行) 止观搜要记(十卷) 涅槃后分疏(一卷亡) 观心诵经记(一卷亡) 三观义 授菩萨戒文(亡) 止观文句(一卷亡) 华严骨目(亡。今东山有板。二卷是海东复还者) 法华补助仪方等补阙仪
龙兴(皓师) 涅槃经注
天台(旷师) 心经疏
华顶(满师) 涅槃记(十二卷)
灵光(敏师) 光明玄义记
广教(彧师) 光明玄金鼓记 十疑论注
石壁(靖师) 观经疏记
奉先(清师) 发挥记(释光明玄略本) 示珠指(释十不二门)
孤山(圆师) 首楞严经疏(十卷) 文殊般若经疏(二卷) 不思议法门经疏 阿弥陀经疏(小本)
四十二章经疏 瑞应经疏 普贤行法经疏 无量义经疏 般若心经疏(上各一卷) 遗教经疏(二卷) 阐义钞(二卷释请观音经疏) 索隐记(四卷释光明文句) 刊正记(二卷释观经疏) 表微记(一卷释光明玄) 垂裕记(十卷释净名略疏) 发源机要记(一卷释涅槃玄义) 百非钞(一卷释涅槃疏金刚身百非义) 三德指归(十卷释涅槃疏) 显性录(四卷释金錍) 正义(一卷释十不二门) 摭华钞(二卷释圭峰兰盆疏) 西资钞(二卷释自撰弥陀疏) 谷响钞(五卷释自撰楞严疏) 诒谋钞(一卷释自撰卷经疏) 析重钞(一卷释自撰文殊般若经疏大论析重令经取此义) 间居编(五十一卷) 孤山。年二十一。始学于奉先清师。及二年奉先亡。遂往孤山杜门养病。年四十七而化。于二十四年。著书百二十卷。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