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朝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大历十三年十月九日
  前长生殿道场念诵僧保寿寺主沙门元皎上表

  谢赙赠亡师惠坚物表一首

  沙门常清等言。伏奉中使美庭瑰宣 圣慰。赠亡僧惠坚绢二十匹。跪捧惭惶。悲惧交集。沙门常清等诚惶诚恐。常清等并受业惠坚。积有年岁。道不精苦。上延光师。伏蒙 圣慈。眷念殊赠。曲临末品。微僧不胜悲幸。谨奉表陈谢以闻。沙门常清等诚惶诚恐谨言。
  大历七年六月十二日
  内道场故念诵僧惠坚弟子常清等上表

  登刀梯歌序颂谢表等三首

  大唐大历三年戊申之岁十月二十八日。奉 敕于章敬寺建道场。时有江东沙门崇惠。登刀梯。升剑树。涉油炭镬。坐锥剑床。是日也百宫星驰。万人云集。莫不惊魂叹未曾有钊稽首翘足而为歌曰。
  百尺凌空倚剑梯  千峰回拔接天霓
  鏖炉霜明鸟道斋  龙泉金镮生虹霓
  刀为树剑作山  应真飞锡游其间
  一步一登挥手攀毛  七星璨烂光斑斑

  干将剑刃两离披碧光焰
  上人履之不为险
  镆耶刀铦锋锐锷可吹毛
  如今蹈之不足劳
  白若雪青如冰  龟甲鱼鳞几百层
  四部睹之战战兢兢  万仞峰头见一僧
  宾铁文青蛇色  茜[卄/竦]峥嵘寒岌嶷
  不伤不损难可测  方是大悲解脱力
  自古武臣矜剑术  舞之杸之皆不失  视之胆摄身栗栗  谁道挥戈移白日
  李广旧传百战功  何如今日见神通
  紫衣襜襜飞入空  出没纵横白刃兮
  光翡翠黯黯  精光和能利

  崇惠登刀梯颂(并序)

  自汉明感梦腾兰裂见网于雒阳秦主怀疑罗什显宝镜于瓶内。傅弈辞诮著辨正之文琳。崇惠催邪显神用于章敬。其事相也玄耸木百尺。上有二层。宝刃交罗。金铃四绕。炎炉八甬。池饰莲荷。铦座毒锋并布栏楯之内。是日也天莹增明。风尘不起。凝霜聚散。日气和喧。于时敕赐法衣。亲使监睹。国师宰辅。文武雄班。邻国弼谐。龙象法侣。黄冠朱麾众类同赴法筵。士庶盈衢。侧足瞻顾。佛声震发闻于十方。众宝炉烟如云如盖。于是手摧剑树。脚碎刀林。猛焰烟然。于中来往。池敷坐具。似涌莲莲开。众毒攒锋。遍行收食。僧仪不坠。澡嗽散之。大众咸钦叹未曾有。仆亲观盛事。喜不自胜。同沐慈云。赖沾美泽。火炬高举破闇瞑山。开豁浊流。归乎法海。颂曰。
  大哉正觉  神力难思  梦感明帝
  腾兰降辉  群邪舍执  稽首归依
  秦殿镜宝  瓶显降疑  傅弈辞诮
  辨正摧之  沙门崇惠  止毁排非
  水火刃毒  对验希奇
  善哉一期之盛事  将来千载而不移

  谢赐紫衣并贺表一首

  沙门崇惠言。昨奉观军容使宣进止。令于章敬寺登剑树渡火坑。伏奉中使巩庭玉宣进止赐紫僧衣一副者。崇惠闻。有愿不孤。观音之慈速。克念斯应。能仁之力雄。所以入火不焚以期必效。履刀不割方奏明征。不谓大圣加威。天恩曲被。遂使观身法界。蒙炽焰而无伤。举足道场。凌霜刃而不沮。实冀妖氛永息。业海长清。况道俗同欢。人天毕睹。此则 陛下至诚之所感也。岂微僧一志之所为乎。叨沐殊私。无任庆悦。谨奉表陈谢以闻。沙门崇惠诚惶诚悚谨言。
  大历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安国寺沙门崇惠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答曰。
  师精勤梵行夙契真乘诚之感通佛所护念委身烈火之上投足铦锋之端坦然经行如在床席都城纵观四部归依所施非优烦劳称谢。

  恩命拂拭京城诸寺塔像讫进表一首(并答)

  沙门惠果言。伏奉去年十二月十九日中使李宪诚奉宣 敕旨。令微僧巡京城诸寺句当。洒扫殿宇。拂拭尊像。及勒僧尼徒众。焚香念诵。为国发愿。虔祈福祐者。谨以去十二月二十日于庄严寺佛牙处起首。至今月八日终。兴善寺等一百一十二寺应有殿塔佛牙经藏灵迹舍利处总九百五十七所。奉宣 睿诚。发挥像教。拂石尘劫。降天衣于六铢。涤埃金身。耀千叶于莲座。旧容复照。古书再鲜。香焚殿中。跃洒庭内。承清净以发愿。若灵应而感通。今四海澄波。三天卷雾。虏尘不起。旭日破昏。微僧又谨案杂宝藏等经云。若扫一阎浮提地。不如扫佛塔一手掌许。常作转轮圣王。此皆阶下圣虑精微。信心弘著洁其净土。廓彼空门。大庇释徒延于万国。福若云集。应如响臻。故得灾沴不生。氛祲自灭。叶于宸念。如此之速微僧因故。师资特蒙圣将。借 恩厩马监宠中宫。荣命自天。矜惶失措。涓埃靡效。霈泽宁任。不胜虔恳之至。谨附中使元应金奉表以闻。诚惶诚恐谨言。
  大历十二年正月八日
  大兴善寺检校两道场兼知院事沙门惠果表进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阇梨妙行坚持。颇闻修洁。所以命遍巡净界。用广胜因。金刹载清。玉毫呈照。虔诚所至。深可嘉焉。所奏知。

  进兴善寺文殊阁内外功德数表一首(并答)

  大兴善寺文殊镇国阁中。奉 敕素画文殊六字菩萨一铺九身。阁内外壁上画文殊大会圣族善萨一百四身。今并成就。沙门惠胜言。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弘文殊事。行普贤愿。群品。树此胜因。表果德真仪。示色身实相。今七灾消沴。万福庄严。不遇 圣慈。何由瞻睹丹户晨烛如观日宫。玉毫夜光犹开月殿。随喜者荷 帝王之力。归趣者发菩提之心。使尘沙有情普承佛惠。而缁门释子偏沐 天波。岂只转念诵持。而能奉报者矣。但冀凭文殊法力。上答洪恩。其所画素大圣福田。谨因 降诞吉辰。谨奉中使李宪诚具表陈进以闻。沙门惠胜诚惶诚悚谨言。
  大历十二年十月八日检校两道场知院事沙门惠胜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师夙勤梵行。戒律精严。久在道场。宗建切德。劳彰岁月。福聚家邦。无量胜因。叹慰斯在也。

  恩赐锦彩缣缃共四十匹谢表一首(并答)

  沙门惠胜言。伏奉中使李宪诚宣 圣旨。特赐锦彩缣缃共四十匹。捧跪惭荷。欢惧无任。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诸佛愿身普贤密行为弘大化屈已尊在于微僧偏沾 殊泽。然普贤之法。本是先师所传之典。复为 陛下所付之道。微僧远感先师遗训。仰惭 圣主深恩。习效古人献芹之事有兹涓滴。上达 圣情。不意 天恩宠赐过甚。便以所赐启献先师遗身影塔。为 国念诵。诸会道场。发愿恳诚。冀凭佛力。永保皇家。不胜戴荷之至。谨附中使李宪诚奉表陈谢以闻。沙门惠胜诚欢诚贺谨言。
  大历十三年六月六日
  大兴善寺检校两道场知院事沙门惠胜表上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诸佛秘藏。先师受持。传布人天。诚为法要。薄申奖赉。以助修行也。所谢知。

  肃宗恩命三藏弟子惠[月*于]入内道场念诵制一首

  奉 敕语银台门家唤不空三藏弟子惠[月*于].瞿那.惠晓.惠月等四人入内。将飞龙马取与三藏建饰道场念诵。
  至德二载十二月二十六日品官 晏如障宣

  恩旨命三藏弟子僧惠晓为 国念诵制一首

  奉 敕语不空三藏弟子僧惠晓等。比在贼中。为朕克念精诚潜修功德。今克复天下。皆佛力之应也。自今以后。须倍加精勤。为朕念诵。莫以度取即不精勤。
  至德三载正月十八日将军假乔福 宣

  代宗 恩旨命西明寺给粥饭往来骑乘制一首

  奉 敕语西明寺僧惠晓。为朕修功德。在寺依恒。二时粥饭及出入往来畜乘。一切供给勿令阙少。
  大历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高品马奉诚宣

  往五台山修功德辞谢 圣恩表一首(并答)

  沙门惠晓言。今月十日面奉 进止。令往五台山捡挍大圣金阁寺尊像颜色契印。至九月停作。却赴阙庭。令修 陛下降诞日功德者。惠晓爰自年辞家慕道。承顺大广智三藏和尚颜色三十余年。五部真言亲被指授。不离左右。得对 天颜。每于含晖延英长生等殿常修功德。所恨不能精恳。残孽未平。圣慈曲临。又令远使更赐束帛三十匹驿骑公粮山门借乘。微僧何幸 天泽累沾。诚喜诚欢不胜戴荷。即以今日发行。可谓驰騕[馬/衣]。望金阁而非遥。春往秋还。谒 紫震而何远。无任恋恩悚惧之至。谨附监使品官魏明秀奉表陈谢以闻。沙门惠晓诚惶诚恐谨言。
  大历十二年三月十九日
  五台山修功德使西明寺沙门惠晓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师依止释门。弘敷圣教。言寻有相。将赴灵山。锡赉非多。烦于申谢也。

  恩命令与惠朗同修功德谢表一首(并答)

  沙门惠晓言。去三月十一日。面奉进止。令五台山修功德者。至七月十九日斋后。与中使李童枝等七十余人。将香火巡礼。所将之火不得至台。恳责于心。凭何启请。至山顶童子辩戈。忽于石上见湿灰烬。便得微火。伏惟 陛下九重远被。圣火生于湿灰。焚香[遫-束+豸]祈。菩萨万形出现。光辉灿烂。相好分明。凝然满空。诣夕靡散。又与监使魏明秀等同至台。为 国祈祷。发愿之次。摄身光圆光菩萨等相次二十七度现表。 陛下圣感潜运。菩萨屡彰。崇敬五台灵瑞非一。微僧何幸睹斯 圣迹。不胜感庆之至。今月十日蒙 天恩。令每与惠朗同修功德。殊私曲照。再入 金门宝殿修持。无任战悚。谨附中使李宪诚奉表陈谢以闻。沙门惠晓诚欢诚喜谨言。
  大历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五台山修功德使西明寺沙门惠晓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师服勤梵行。久在清凉。业广戒圆。志精功备。偕申斋洁。崇福家邦也。所谢知。

  元日献甄叔迦宝表一首(并答)

  沙门惠晓言。伏奉 恩旨。令台山捡挍修功德。为国祈福至南台。南有山。先曾梵僧巡礼之次。言此山有甄叔迦宝。若贪心上者皆遇风雷。惠晓焚香邀祈登此山上。有小石窟方数尺。有水其色如朱。于中获宝凡三十片。其色如珀者。惠晓闻。明王有感。地不藏珍。伏惟 陛下覆载若天地。照明如日月。况耸金阁于峰下。构玉华于岩巘。微僧衘命陟彼名山。焚香启诚。电雨不作。遂获兹宝。又准般泥洹经云。脚蹑台山一颗石。却后七劫不堕恶趣。况是希代之异宝。今万物惟新之日。九重纳祐之期。谨附中使李宪诚随表奉进以闻。沙门惠晓诚惶诚跃谨言。
  大历十三年正月一日
  五台山修功德使西明寺沙门惠晓进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师访道灵山。精修正觉。异石来献。用表勤诚。所进知。

  八月十三日赐 手诏一首(时在台山金阁寺)

  敕惠晓阇梨。令遣中使扬善德往彼句当功德。师服勤禅诵。资庆家邦也。秋凉师比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十三日。

  进五台山修护摩功德表一首(并答)

  沙门惠晓言。今年四月十日。中使魏明秀奉宣进止。令微僧就五台山大圣金阁保应镇国寺修护摩功德者惠晓虔愚诚精达 圣意。修上件功德。陈文殊宿愿。启先师冥力。依俙有凭。响像来应。遂得火色鲜润烟气不起异于他日实表清晴。是华夏晏谧之征。兵尘止息之验。此皆 陛下至道潜运 上天合德。使百灵效福。万姓欢心。妖灾永除。休庆日集。惠晓忝厕缁列。恭承明教。惧辱 圣旨。幸福嘉祥。无任抃贺之至。谨附中使魏明秀奉表以闻。沙门惠晓诚欢诚喜谨言。
  大历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西明寺沙门惠晓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文殊大圣。保护灵山。师虔诚之心。神贶昭感。至诚必应。深可嘉之。所贺知。

  敕大兴善寺都维那法高依前句当制一首(并使牒)

  奉 敕语李元琮兴善寺都维那法高宜令即依前句当都维那事。
  大历十年四月十七日高品李宪诚 宣敕句当京城诸寺观修功德使牒
  兴善寺都维那法高
  牒得举称奉 敕如右未有各牒所由施行处分者录敕牒僧法高者故牒
  大历十年四月十七日牒
  使开府仪同三司兼右龙武军持李琮

  谢 恩命令有则法师于兴善寺开讲表一首(并答)

  沙门法高等言。伏奉今月四日 敕。令章敬寺有则法师于当寺讲金光明经。雨露在颜 丝纶溢自。佛事时叙。法音式宣。涓尘何阶。局蹐无地。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仁化御宇。密行持法。眷言东流。是用南顾且寺有所建近二百年。虽名僧住持代则不乏而 恩命宣唱时所未闻。今者诏自天落。人从地踊。经虽仍旧。疏实惟新。命僧尼而骏奔。求士女而麇至。皆诸佛妙力。斯经胜缘。畅 陛下外护之心。成僧等难遭之幸。必冀上资圣历。申振 国容。致年谷于升平。纳含生于寿域。不胜蹈舞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沙门法高等诚欢诚喜谨言。
  大历十三年四月十九日
  大兴善寺都维那沙门法高等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法师有则。妙行精修。开方便门。演大法义。敷扬圣教以广胜因。副勋贤之忠诚。阐幽微之奥旨。俾含生之类俱沾景福也。所谢知。

  谢 制补沙门惠朗充兴善寺上座表一首(并答)

  沙门法高等言。伏奉今月十四日 敕。补大德惠朗为大寺上座。天光所照。威在颜。桑门有人。像法将久。法高等闻。人之所愿。天必从之。道如或存。王实有力。伏惟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金轮抚运。玉烛乘时。弘外护于 圣心。降无缘之慈泽。人从中禁。留念诵而未妨。寺迩天街。借住持而无替。不胜庆跃之至。谨附内功德使李宪诚奉表陈谢以闻。沙门法高等诚欢诚喜谨言。
  大历十三年四月十五日
  大兴善寺都维那沙门法高等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