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杂藏
- 史传部
- 代宗朝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代宗朝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李使
司徒兼中书令使
谢 敕置天下寺文殊院表一首(并答)
沙门不空言。伏见今月十六日特敕。京城及天下僧尼寺内各简一胜处。置大圣文殊师利菩萨院。并素文殊像装饰彩画者。不空闻。惟圣作法。其德动天。泽润生灵。悬之日月。不空诚欢诚荷载忻载跃。伏惟 陛下开法王之玄造。辟非常之福田。建文殊真容。使普天瞻仰。在于缁侣光幸尤深。且文殊圣者即诸佛祖师。大悲弘愿不取正觉。大乘引导利乐无期。昔释迦如来先有悬记。一乘典语兴在中华。当有至圣帝王必以大乘理国。八百余载。历伏帝王圣贤多矣。实未有如 陛下者也。不空何幸生遇圣朝介修大乘。奉事文殊师利。常以此圣真言奉为国家特诵。每蒙护念。 恩德逾深。曰夜思之无阶上报。不谓忽然 天慈普洽。垂泪宿诚。废寝忘食无任悲喜。不胜戴荷之至。谨附中使扬贵珍奉表陈贺以闻。沙门不空诚欢诚悦谨言。
大历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表进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大圣文殊久登正觉。拯生人于三界。镇毒龙于五峰。慈悲道深。弘济功远。故令释众同此归依。三藏梵域宗师。当深慰惬也。所贺知。
请京城两街各置一寺讲 制一首
新译大虚空藏经(章敬寺大德元盈法师请保寿寺讲资圣寺大德道液法师请西明寺讲)。
右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前件经奉 诏颁行。曾未开阐。若不称赞宁表圣功。上件大德并述疏已成。请东西两街各于一寺常讲此经。冀福河潜流。上资圣寿。
中书门下 牒大广智不空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大历八年正月八日牒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
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李使
司徒兼中书令使
二月十五日有 敕于大兴善寺翻经院起首。修造大圣文殊镇国之阁。大德僧秀岩充使修造使沙门慧胜同捡校。沙门不空言。伏奉 恩旨翻译此经。天力护持。卷轴功毕。证义笔受僧俗名字年月处所咸列终篇。去月端午进奉已讫。圣情恩造许赐班宣。不空诚欢诚悚载愧载荷。不空闻。设教者如来。弘传者 君上施行佛事非圣主而谁。伏惟。陛下回月日于黄道。垂 雨露于苍生。沾润物情。僧侣偏幸修渥抚己。未知何报。然此经者。众行之本源。净土之殊称。菩萨大愿功德庄严三昧神通如来法印无不具足。暂闻随喜福尚无穷。况读诵受持功德何限。冀兹法利酬 恩万一。特望 天恩。令天下大寺七僧小寺三僧。于新置文殊院长时为国讲宣读诵。有阙续填。务使法音传灯不绝。永康率土。长护圣躬。不胜恳愿之至。谨奉表以闻。沙门不空诚请诚悚谨言。
大历八年六月日
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表进
贬兴善寺寺主圆敬归河南思远寺制一首
大兴善寺寺主圆敬本配河南府陆浑。县思远寺。
右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前件僧比将解捡校僧事。不空遂举充兴善寺主。今得徒众如谦等状称。其僧自任纲维。侵损常住。毁圻僧舍屋。修自己私房。非理役使家人。手功已下妾聚尼众止宿不护嫌疑。见被京兆府推问。事迹彰露。恐令准法科绳。法门之中实可愧耻。伏乞存其法服不夺僧名。勒归陆浑本寺。许其改过。为国修持。
中书门下 牒大广智不空三藏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大历八年七月十三日牒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载
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李使
司徒兼中书令使
进文殊师利佛刹功德经状一首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一部三卷(并)宝钿函
右不空先奉 纶旨令译此经。天恩曲临。并已成办。参校唐梵。详定言音。年月处所笔受证义僧俗之名咸题卷中。文殊事迹缘起根由。始于发心至成正觉庄严净土。此经具载。诸佛理体。菩萨行门。法界有情无生实相分明表示。功德广大。余经罕俦。愿此胜因上资圣祚。伏乞宣示寰宇以福生灵。特望 天恩。所是新置文殊院大寺七僧小寺三僧。于文殊院中长时为国讲宣诵习。有阙续填。是使法灯继明不绝。灵神庶类孰不欢心。幸因轮王降诞之辰天人嘉会之日。冀兹景福上益寿山。愿以法流添于 圣海。谨随状陈进以闻。如天思允许请降墨敕。
大历八年十三日
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状进
请补前都维那道遇充寺主 制一首
兴善寺前都维那道遇
右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前件僧。戒行精洁为众所推。先充都师勾当寺事。终始如一。勤效颇彰。今当寺见阙寺主。藉其捡校。伏望备充寺主。
中书门下 牒大广智不空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大历八年八月四日牒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
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
兵部尚书平章事李使
司徒兼中书令使
谢 恩赐琼华真人一切经一藏表一首(并答)
沙门不空言。内谒者监吴休悦奉宣 圣旨。琼华真人真如金刚一切经一藏凡五千五十卷。并是栴檀香轴。织成彩帙。众香合成经藏。香木经案。金宝香炉。云霞相辉。日月间错。光明芬馥充溢街衢。并赐不空。当院安置。令其转读奉迎礼拜。喜荷交并。未知何功。上答玄造。审复思惟诸佛圣典才受持者获福无边。冀此胜因以酬万一。谨即差二七人长时转读。愿真人真如金刚福德坚固 圣皇宝祚万劫惟新。不胜喜跃之志。谨附中使吴休悦。奉表陈谢以闻。沙门不空诚欢诚悚谨言。
大历八年十月十八日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三藏梵行精深圣真加护。经行转读福德无边。敬以藏经置于香刹。愿祈嘉礼。保佑琼华。使瘵疾永除庆善滋长。岂云殊渥烦此谢恩。
恩赐文殊阁上梁蒸饼见钱等物谢表一首
沙门不空言。其文殊阁先奉 恩命。取今月十四日上梁。天泽曲临。特赐千僧斋饭。上梁赤钱二百贯。蒸饼二千颗。胡饼二千枚。茶二百串。香列汤十瓮。苏蜜食十合槃。甘橘子十五个。甘蔗四十茎。中使相继于道路。饭食盈溢于街衢。御膳珍羞悉饱大会。天厨汤茗普洽士庶。圣恩过甚。答效何阶。智者皆言。自佛法东来向欲千载。古之王者岂不修福。弘益广大实未有如今之皇上。不空何幸生遇圣朝。又传真言。赞于皇化。虽复百身不择昼夜精勤持诵。岂酬万一。不胜欢悚之至。谨附监使李宪诚奉表陈谢以闻。沙门不空诚荷诚愧谨言。
大历八年十二月十日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和上传教梵宫。流音东夏。弘扬圣典。持护真宗。福资群生。庆集家国。创建文殊之阁。初舛香刹之梁。锡馔助斋。勿劳于表谢。
贺雨表一首(并答)
沙门不空言。顷以去年终冬罢雪。今春正尽。犹自愆阳。比屋熬然 皇情忧轸。为人引咎。精思祈天。果得应时。春泽普洽。川原滂霈。草木滋华。是知圣德动天。神应如响。一人有感。万类照苏。不胜忻悦之至。谨因中使李宪诚奉表陈贺以闻。沙门不空诚欢诚荷谨言。
大历九年二月五日
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自冬少雪。虑切农郊。分命群官。偏祈岳渎。而宗社贶祐。灵只愿怀。云驰早春。雨洽中野。和上念深家国。虔请道场。丰和有期。慰悦斯在。所贺知。
奉慰琼华真人薨表一首(并答)
沙门不空言。伏承琼华真人薨逝。上轸 圣慈。傍悲行路。不空拙自将理伏枕多时。圣恩不以不空凡僧。遣养真人为女。痛切之至实倍常情。真人乖摄之时。不空身正因惙。不获力疾就内加持。昨二十七日扶策欲请对。行至子城东南角已承真人凶讳。中路却回。追感平生。无由取诀。哀情莫展。痛迫实深。望伏圣慈许不空来月二日扶力就真人丧次。转念获申情礼。实为悲幸。每虔诚发愿。上向诸佛。庶凭法力。保护亡灵。伏 圣心俯垂昭鉴。不空稍侯痊减即冀扶持奉慰。谨奉表以闻。沙门不空诚悲诚恸谨言。
大历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真人平生朕深所钟念。以其久疾依怙福田。和上慈悲养之为女。膏肓莫救。悯悼诚深。和上乖侯多时。体气虚弱。且宜将摄。不可劳到丧。次闻痊复也。
恩赐白素谢表一首(并答)
沙门不空言。伏奉中使元应全宣 圣问。兼赐白素等。捧受惭悚罔知所图。伏以。摄生无方自婴疾苦。致力不逮祸夭琼华。更沐 恩私。锡问频及。无任悲荷之至。谨附表陈谢以闻。沙门不空诚惶诚恐谨言。
大历九年五月五日
沙门特进试鸿胪卿大广智不空表上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和上道行圆明。慈悲普洽。少婴常疾。轸虑殊深。节物所沾。劳此申谢也。
三藏和上遗书一首
吾普告四众弟子等。大教总特浩汗深广。瑜伽秘密谁测其源。吾自髫龀出家。依师学业。讨寻梵夹二十余年。昼夜精勤。伏膺咨禀。方授瑜伽四千颂法。奈何积衅深重。先师寿终。栖托无依。凭何进业。是以远游天竺。涉海乘危。遍学瑜伽。亲礼圣迹。得十万颂法藏印可。相传来归帝乡。福地行化。然一朝供奉为三代帝师。人主尽授瑜伽密传法契。爰自今圣弘教。最深十八会瑜伽尽皆建立。三十七圣众一一修行。每入道场。依时念诵。九重万乘恒观五智之心。阙庭百寮尽持三密之印。吾当代灌顶三十余年。入坛授法弟子颇多。五部琢磨成立八个。沦亡相次。唯有六人。其谁得之。则有金阁含光.新罗慧超.青龙慧果.崇福慧朗.保寿元皎.觉超。后学有疑。汝等开示。法灯不绝。以报吾恩。况吾年登七十。气力渐衰。汝等幼稚者多。故先遗嘱当院僧弟子慧胜等。少小事吾。恭谨无怠。勤劳岁久。实可矜怜。虽五部未沾。并一尊精熟修持成佛是可有余。各自策励如吾在日。必须和睦同共住持。若有害群。吾不祐汝。吾受持金刚。铃杵并银盘子菩提子念珠水精念珠并合子。并进供奉 圣人请入内。及保寿化度兴善诸寺弟子等。吾在之日。汝等依吾。吾护念汝。吾百年后。汝等依国。于国须忠。努力虔诚为国持念。国安人泰。吾愿满焉。青龙昙贞。大法真言吾先授与。至于契印渠未得之。汝等为吾转为授。却俗弟子功德使李开府。依吾受法三十余年。勤劳精诚。孝心厚深。河西南海问道往来。净影鸿胪躬亲供养。瑜伽五部先以授之。十七五身更增秘密。吾银道具五股金刚杵三股独股铃并留与开府。作念受持速证悉地。院中师僧开府往来捡挍如吾在日。务须安存。上下和睦。监使李大夫自监吾已来无少违意。往来进奏皆契圣心。不但辅佐 国家。亦为护法菩萨。普贤秘密寻以受持。踵袭大乘必当克证。吾银羯磨金刚杵四个并轮留与。受持为念取证菩提。佛法护持如吾在日。贤者赵迁。吾为翻经有时执笔。诸余钞写亦有其功。若爱出家为与闻奏。乐之处俗汝亦安存。吾后翻得文殊经一卷。宝楼阁念诵法一卷。如来藏经一卷。翻译虽终未及进奉。勾当写出为吾进都。宝金刚事吾日深。小心孝顺。至于念诵倍更精勤。留在院中同住供养。院内行者童子。上从贤德下至汝奴。汝仕大夫为奏与度。其苏但那野奢并放为良任从所适。乐在院中亦任本意。其庭秀为老亲见在南海欲得侍奉。亦语开府放去养亲令乔为是家人。久以[示*互]承随吾入内。圣人亦识。每偏驱使辛勤最多。件李大夫与奏出家。庄上有牛两头。可准钱物拾余贯。将陪常住。用充价直。收赎令乔院内应缘。道场所有幡华桢像诸功德等毡廗毯铜器瓷器蠡杯。一切并舍入文殊阁下道场。永为供养。不得转辄有零落出外借人。吾缘身衣并已舍尽有金八十七两银二百二十两半。并将施入五台山金阁玉华两寺。装修功德。所有家具什物柴器铁器瓦器床廗毡褥床子耨子及诸杂一切物等。吾并舍与当院受用。子弟往来须有投寄。梵夹阁上藏中安置其藏及经为是 敕赐镇院安置。汝常为 国转读持念焚香供养守护。并不得零落损失。吾奏 圣人造阁。下置文殊菩萨。上安汉梵之经。为国福田永代供养。阁则大改已成。作家欠钱装饰未了。轩廊门屋僧房亦未成立。所有搏零落残方榑木。汝共大夫计会善为闻奏修崇了却。阁成已后奉为 国家置三七僧。转经念诵。永资 圣寿。满吾本愿。东京 和上塔所师僧院舍庄园。汝亦为吾勾当成立。其车牛鄠县南庄并新买地及御宿川贴得稻地街南菜园。吾并舍留当院文殊阁下道场。转念师僧永充粮用香油炭火等供养。并不得出院破用。外人一切不得遮兰及有侵夺。其祥谷紫庄将倍常住。其庄文契并付寺家。吾重告诸弟子。汝等须知。人代无常谁免此也。师资之道以法义情亲不同骨肉。与俗全别。汝等若依吾语是吾法子。若违吾命则非法缘。吾寿终后。并不得著服及有哭泣攀慕。忆吾即勤加念诵。是报吾恩。亦不得枉破钱财威仪葬送。亦莫置其茔域虚弃人功。唯持一床。尽须念诵。送至郊外。依法荼毗。取灰加持。便即散却。亦不得立其灵机图写吾形。儒生七十二子尚有心丧。吾教灌顶相传都不然也。汝等诸子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即同普贤身。行普贤行。住普贤心。圆明廓周。五智齐现。修行如此。是契吾心。何劳驱驱营营非法不益之事。吾所告焉。汝等须依吾此处分。恐后无凭。仍请三纲直岁徒众等著名。为记邬波驮耶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