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朝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荐福寺僧藏用
  法准
  慧通
  千福寺僧飞锡
  昙延
  法崇
  夏州灵觉寺僧潜真
  沧州崇道寺僧慧通
  奉恩寺僧慧端
  东都龙兴寺僧慧照
  灵山
  性如
  广福寺僧慧明
  永宁寺僧智顺
  天竺寺僧谈义
  汴州相国寺僧惟秀
  汉刕南阳寺僧道晏
  成都府净众寺僧道遇
  宝顶寺僧慧映
  荆州慧日寺僧法珍
  天长寺僧延秀
  翠微寺僧道朗
  大云寺僧海明
  资圣寺僧通由
  慈恩寺僧法琳
  金光明寺僧道猷
  宝台寺僧大辩
  西明寺僧慧旴
  崇福寺僧慧宗
  如净
  慧月
  青龙寺僧南崿
  胜业寺僧智铭
  希凑
  开阐
  灵感寺僧觉超
  醴泉寺僧慧澄
  保寿寺僧慧崇
  凤翔府郿县建法寺僧法敬
  右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奏。前件寺是初置长安之日。将镇帝国。首建斯寺。廊宇宏大。全用一坊古来住持皆是名德。比缘老宿沦没僧众凋残。威仪轨则并是废绝。况绵历多载。台殿荒凉。瞻言清规。实所叹惜。虽有后度戒律未闲。复属艰难。事资福祐。前件大德四十九人。并道业清高。洞明经戒。众所钦尚。堪为师范。伏乞。隶名此寺。有阙续填。庶戮力匡持。葺理颓弊。永修香火。以福 圣躬。其见任。之纲维。望并依定。又缘寺之贫破。伏乞矜放诸杂差科科得齐粮不绝报国行道。如 天恩允许请宣付所司。
  敕旨依奏
  广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
  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使)
  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臣元载宣朝散大夫行中书舍人长乐县开国侯臣潘炎奉行
  奉敕旨如右牒到奉行
  广德二年二月二日
  侍中使
  黄门侍郎同平章事王缙
  给事中皞
  尚书祠部 牒三藏不空
  牒奉 敕如右牒至准 敕故牒
  广德二年二月六日   令史蔺玼牒
  主事何漪
  员外即岑参

  降诞日请度七僧祠部 敕牒一首

  无名僧慧通年五十五(绛州 曲沃县 俗姓王 无籍 请住千福寺)
  慧云年二十三(京兆府 长安县 俗姓段 无籍 请住大兴善寺)
  僧慧琳年三十(虢州 阌乡县 方祥乡 阌乡里 俗姓何 名光王 兄昢为户请住兴善寺)
  僧慧珍年卅三(京兆府 万年县 洪洞乡 福润里 俗姓王名庭现伯高为户请大兴住善寺)
  僧法雄年廿八(京兆府 富平县 赤阳乡 毗山里 无籍 请住静法寺)
  僧法满年十八(京兆府 万年县 崇德乡 文圆里 俗姓胡 祖宾为户)
  僧慧琎年四十
  右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奏。上件僧等自出家来。常寻法教不阙师资。戒行精修实堪为器。比虽离俗迹昌私名。今因 陛下开降诞之辰。朝贺欢欣之日。伏请官名以为正度。用资 皇祚以福无疆。如 天恩允许请宣付所司。
  中书门下 牒祠部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广德二年十月十九日
  中书侍郎平章事杜鸿渐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
  黄门侍郎平章事王(使)
  检校侍中李(使)
  检校右仆射平章事(使)
  大尉兼中书令(使)
  尚书祠部 牒三藏不空
  牒奉中书门下 敕牒如右牒至准 敕故牒
  广德二年十月十九日    令史牒
  主事

  请再译仁王经 制书一首

  仁王经望依梵匣再译旧文。
  右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奏。伏以。如来妙旨惠矜生灵。仁王宝经义崇护国。前代所译理未融通。润色微言事归明圣。伏惟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睿文启运。浚哲乘时。弘阐真言。宣扬像教 皇风远振。佛日再明。每为黎元俾开讲诵其仁王经。望依梵匣再译旧文。贝叶之言永无漏略。金口所说更益详明。仍请僧怀感.飞锡.子翷.建宗.归性.义嵩.道液.良贲.潜真.慧灵.法崇.超悟.慧静.圆寂.道林等。于内道场所翻译。福资 圣代。泽及含灵。寇滥永清寰区允穆。传之旷劫救护实深。
  中书门下 牒祠部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永泰元年四月二日牒      牒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鸿渐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载
  黄门侍郎同平章事王(使)
  检校侍中李(使)
  检校右仆射平章事(使)
  检校左仆射平章事(使)
  中书令(使)
  尚书祠部 仁王经望依梵匣再译旧文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牒奉中书门下 敕牒如右牒至准 敕故牒
  永泰元年四月四日   令吏张济牒
  主事杨献
  郎中崔漪

  杜中丞请回封入翻译 制一首

  鄜坊等州都防御使特进试大常卿使持节鄜州诸军事鄜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郑国公桂杜冕宣州实封壹佰户宝应元年五月十九日制赐。
  右杜冕奏。臣素无功勋。曲沾 恩渥。谬践宠赐。愿答圣慈。今回宝应元年已后至永泰元年已前封。约计钱一万余贯。臣请为国回造功德。其宝应元年封先请得二千五百余贯。到京分付兴善寺不空三藏。助翻译佛经。其所请到封物钱。请充给道场。齐儭翻译抄写粮食等用。其请未到者先差弟统。请受望请各下所由。发遣续供其佛经。或有梵夹未翻。冀闻传译。古本虽著义味不周。特望 天恩。委新龙武军将军李元琮勾当与三藏及与兴善寺大德缙真。佥量京城义学大德七人。同参会翻译各写二十一本。颁示诸道及京城大寺。即传诸千界流布万年。使不臣者灭蜂虿之形。逐狂虏者扫狼心之迹。伏惟 陛下纳无疆之福。膺无疆之休。即愚臣微诚。生死愿毕。特望 圣慈允许臣所请。
  中书门下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永泰元年六月十八日牒
  中书侍郎平章事杜鸿渐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
  黄门侍郎平章事王(使)
  检校侍中李(使)
  检校右仆射平章事(使)
  检校左仆射平章事(使)
  中书令在使院

  谢御制新仁王经序表一首(并贺百座见庆云)

  三藏沙门不空言。不空道乏前修。学亏曩哲。猥承 纶诏翻译真经。若履春。冰犹临泉谷。伏惟 陛下拨开慧日布荫慈云 睿思风飞 龙章玉润。躬为序述照焕大千。流法雨于九天。竖胜幢于百座。威仪容卫。宛释迦之下鹫峰。士庶骈阗。犹波斯之诣王舍。庆云呈瑞。嘉气浮空。足表大阶之平。自叶无疆之祐。不胜戴荷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沙门不空诚惧诚喜谨言。
   永泰元年九月二日
  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和上远自莲宫亲缄贝叶。敷演玄教利济苍生。翻译既成。天人合会。朗三秋之霁景。开五色之祥云。阐扬真乘。符契妙理。顷因指喻早结师资。睹此感通弥深顶敬。

  赠金刚三藏开府及号 制一首

  敕不空三藏和尚。故金刚三藏天资秀异。气禀冲和。识洞四生。心依六度。爰自西域杖锡东来。以梵行周身慈心济物。觉花外照。智炬内明。汲引群迷。证通圆寂。密传法印。隐示涅槃。衣钵空存。音徽长往。教能垂后。礼有饰终。宜旌美名俾叶荣。可赠开府仪同三司。仍赠号大弘教三藏。
  永泰元年十一月一日
  中书令使
  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平章事上柱国颖川郡开国公元载宣
  正议大夫行中书舍人上柱国臣潘炎奉行
  奉 敕如右牒到奉行
  永泰元年十一月二十日
  侍中使
  特进行中书侍郎平章事知门下省事上柱国鸿渐银青光禄大夫行给事中上柱国臣卢允
  月日
  时都事
  右司郎中
  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博陵县开国伯寓正议大夫吏部侍郎上柱国陇西县开国子李卿
  银青光禄大夫行吏部侍郎上柱国扶风县男延昌朝议大夫守尚书左丞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兼修国史馆告赠开府仪同三司。仍赠号大弘教三藏
  奉 敕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凤
  令吏主涓
  书令史
  郎中元曾
  永泰元年十一月二十日下

  拜不空三藏特进试鸿胪卿兼赐号 制书一首

  敕不空三藏莲宫释种香界道师。性表真如。学精秘藏。承绀园之妙旨开示四依。译金口之微言津梁六趣。身持梵匣远涉流沙。传灯益明。甘露溥润。散慈云于火宅。扬慧日于幽涂。顷者躬问胜因。弘示方便永决疑网。滋予知牙。虽出尘之心齐谢于名位。而褒崇之典式旌于贤哲。俾应嘉命用叶朝章。可特进试鸿胪卿。仍赐号大广智不空三藏。
  永泰元年十一月一日
  中书令使
  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上柱国颖川郡开国公臣元载宣
  中书舍人臣杨炎奉行
  奉 敕如右牒到奉行
  永泰元年十一月日
  检校侍中使
  特进行中书侍郎权判门下省事上柱国卫国公杜鸿渐
  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上柱国范阳县开国侯卢允
  十一月日
  时都事
  左司郎中
  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上柱国博陵县开国伯宇正议大夫吏部侍郎上柱国陇西县开国子赐紫金鱼袋李卿
  银青光禄大夫吏部侍郎上柱国扶风县开国男延昌
  朝议郎守尚书右丞集贤殿学士副知院事兼修国史馆告特进试鸿胪卿大广智不空三藏
  奉 敕如右牒到奉行
  主事海
  令史涓
  书史令
  郎中谔
  永泰元年十一月日下 表制集卷第一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二

    上都长安西明寺沙门释圆照集
  凡表二十二首 答制六首 总二十八首  ·谢赠故金刚三藏官号等表一首(并答)
  ·请舍衣钵助僧道环修金阁寺制书一首
  ·请舍衣钵同修圣玉华寺制书一首
  ·贺平周智光表一首
·请抽化度寺万菩萨堂三长月念诵僧制一首
·请修台山金阁玉华寺等巧匠放免追呼制一首  ·请台山五寺度人抽僧制一首
  ·请子翷法师化度寺开讲制一首
  ·请降诞日度僧五人制一首
  ·请度扫洒先师龙门塔所僧制一首
  ·请御题先师塔额并设斋度人表一首(并答)
·谢 恩命为先师设远忌斋并赐茶表一首(并答)  ·请降诞日度三僧制一首
·请光天寺东塔院充五台山往来停止院制一首  ·天下寺食堂中置文殊上座制一首
·大历五年七月五日于太原设万人斋制一首(令不空三藏捡校)  ·同年七月十三日与三藏 手诏一首
  ·请太原府至德寺置文殊院制一首
  ·同年九月四日又赐 手诏一首
  ·请太原号令堂安像净土院抽僧制一首
  ·请慧林法师于保寿寺讲表一首
·谢 恩赐大兴善寺施戒方等并粮料表一首(并答)  ·请广智三藏登坛祠部告牒一首
  ·谢 恩赐乳牛五头并犊表一首(并答)


  谢赠故金刚三藏官号等表一首

  三藏沙门不空言。奉今月一日 制锡。故大和上金刚三藏。可赠开府仪同三司。仍赠号大弘教三藏。不空特进试鸿胪卿。仍赐号大广智三藏。一雨自 天润流根叶。圆毫发艳照及幽明。捧戴傍徨悲喜交集。不空诚惧诚喜以凄以惧。不空闻。十号者表德之殊称。九卿者象河之重位。故大和上。道洽传灯。诚以彰其遗烈。不空法惭绍构虚并荷于 鸿私。犹燕石之混光。同齐竿之滥吹。荣兼存殁。宠及师资。只奉兢惊瞻言腼面。况出家落彩。本忘荣辱。洁诚报 国。僧者通规 陛下广运 金轮。曲收瓦砾。引安禅于中禁。旌褒崇之殊礼。虽负山无力。而践迹近宾。亏高谢之法流。点少欲之清躅。是以面奏三让。言烦九重。冀殷鉴于恳诚。岂确然之不拔。羊车稚子惭广智而茫然。鹿苑卑材愧鸿胪而甚矣。无任感戴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沙门不空诚惧诚喜谨言。
  永泰元年十一月五日。特进试鸿胪卿大广智三藏兴善寺沙门不空上表
  宝应元圣文武皇帝批
  和上。道秘双林功超正觉。远从天竺来布真言。顷得归依亲承付嘱。褒崇之典礼。秩攸先俾增印绶之荣。式重师资之敬。兼申宠赠。庶表追荣也。

  请舍衣钵助僧道环修金阁寺 制一首

  五台山金阁寺
  右大兴善寺沙门。特进试鸿胪卿大广智不空奏。上件寺 先圣书额寺宇未成。准开元二十四年衢州僧道义至台山所见文殊圣迹寺。号金阁院。有十三间居僧众。云有万人。台殿门楼兹金所作。登时图画一本进入在内。天下百姓咸欲金阁寺成。人谁不愿。令泽州僧道环日送供至山。[這-言+景]慕道义禅师所见之事。发心奉为 国家依图造金阁寺。院宇多少一如所见。今夏起手工匠什物兹自营办。将满 先圣御额终成道义感通。观夫此僧志愿非小。或谓文殊所假俾树胜因。且五台灵山寺额有五。清凉.华严.佛光.玉花.四寺先成。独唯金阁一所未就。既是圣迹。谁不具瞻。不空愿舍衣钵随助道环建立盛事。尝恐岁不我与。愆于宿心。屡亦奏闻 天恩矜允。夫以文殊圣迹圣者为主。结构金阁非陛下而谁。栋梁者大厦是依。股肱者元首所托。共成一体和叶万邦。金阁斯崇。非夫宰辅赞成军客匡助百寮咸续千官共崇。则何以表君臣之美。以光金阁之大也。保寿寺大德沙门含光奉使。回台恭修功德。伏望便于造寺所奉宣 圣旨祈所厥诚。庶灵神照明。以介景福康宁寰宇保祐 圣躬。如天恩允许请宣付所司。
  中书门下 牒大广智不空三藏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 敕故牒
  永泰二年五月一日 牒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
  黄门侍郎平章事杜鸿渐
  黄门侍郎平章事王缙
  捡挍侍中使
  捡挍右仆射平章事使
  捡挍左仆射平章事李袍玉
  中书令使

  请舍衣钵同修圣玉华寺 制书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