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杂藏
- 事汇部
- 经律异相
经律异相
母二儿溺死哭知浮者六
母生二子。一不知浮。堕水而终。母都不哭。一知浮亦堕水亡。母悲哭之。人言。前子不哭。后子而哭何耶。母言。前不知浮故其宜也。后者工浮其为枉也(出十卷譬喻经第八卷)。
妇人化婿户上悬铃使闻声称佛后免地狱七
昔有人不信。妇甚事佛。妇白婿曰。人命无常可修福德。婿无心懒堕。妇恐将来入地狱中。即复白婿。欲悬一铃安著户上。君出入时。掁铃作声称南无佛。婿曰甚善。如是经久。其婿命终。狱卒叉之掷镬汤中。叉掁镬作音声。谓是铃声。称南无佛。狱官闻之。此人奉佛。放令出去。得生人中(出杂譬喻经也)。
瞻婆女人身死阇维于火中生子八
瞻婆国人事六师。初未曾闻佛法僧名。作极恶业。佛于尔时。为众生故往瞻婆城。时彼城中有大长者。无有继嗣。共事六师以求子息。于后不久其妇怀妊。长者知已往六师所。欢喜问言。为男为女。六师答言。生必是女。长者愁恼。复有知识来谓长者。先不闻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为谁弟子。六师若是一切智者。迦叶何故舍之从佛。又舍利弗目揵连等。及诸国王频婆娑罗等诸王夫人。末利夫人。诸国长者须达等。如是诸人皆佛弟子。如来世尊于一切法知见无碍。故名为佛。如来今者近在此住。若欲实知当诣佛所。尔时长者即诣我所。以事问佛。佛言长者。汝妇怀妊是男无疑。福德无比。长者欢喜。六师心嫉以庵罗果和合毒药持与长者。快哉瞿昙善说其相。汝妇临月可服此药。儿则端正产者无患。长者受之与妇令服。服已寻死。六师欢喜。周遍城市唱言。沙门瞿昙记。彼长者妇当生男。今儿未生母已丧命。尔时长者复于我所生不信心。即便殡敛棺盖焚之。我见此事已顾命阿难。取我衣来吾欲往彼摧灭邪见。尔时六师遥见佛往各相谓言。瞿昙沙门至此冢间欲啖肉耶。未得法眼诸优婆塞各怀愧惧。而白佛言。彼妇已死愿不须往。尔时阿难语诸人言。且待须臾。如来不久当广开阐诸佛境界。佛到。长者难言。所言无二。儿母已终云何生子。我言长者。卿于尔时都不见问母命修短。但问所怀为是男女。诸佛如来发言无二。是故当知定必得子。是时死尸火烧腹裂子从中出。端坐火中如莲华台。六师见已谓为幻术。长者见已心复欢喜。呵责六师。若言幻者汝何不作。我于尔时寻告耆婆。汝往火中抱是儿来。耆婆前入火聚犹入清凉大河。抱持是儿还诣我所。授儿与我。我受儿已告长者言。一切众生寿命不定。如水上泡。众生若有重业果报。火及毒螫并不能害。非我所作。时长者言。善哉世尊。是儿若得尽天命。唯愿如来为立名字。佛言。长者。是儿生于猛火中。火名树提。因名树提(出大涅槃经第二十八卷)。
摩那只女怀杅谤佛地即震裂身陷地狱九
佛在舍卫国。无数大众为说法要。时有外道弟子摩那只女。宿罪深重身带木杅以衣覆之。出舍卫城至祇洹寺。遥见世尊与无数众而为说法。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今日要当在此众中毁辱瞿昙。令我师得致供养。乃至众中而说偈言。此说法人使我此身怀妊有儿。时大众中多诸外道裸形梵志。信佛者少习邪者众。闻此女语皆共信用。其信佛者内自思惟。昔佛在宫。舍王重位捐弃婇女。出家学道成最正觉。岂有心与此秽陋之女与从事乎。时释提桓因在如来后执扇而扇内自思惟。此弊梵女云何乃兴此意诽佛。化为白鼠。啮木杅系断声震大。众无不见者。其中不笃信者皆腭然。此为何声乃震四远。其中信佛之人闻此音声欢喜踊跃。佥然同悦。寻有一人从坐而起。手执木杅语彼女曰。此是汝儿耶。时地自开全身即入阿鼻地狱。时女宗族追慕啼泣不能舍离。不信佛者即起忏悔。其中信者共相告曰。诽谤之报其罪如是。现验如兹。岂云后世(出摩那只全身入地狱经)。
淫荡妇人苦一沙门沙门心至火变为水十
有大迦罗越。财富无数。其子端正黠慧大好经道。出家从师奉行经法。师先令分卫七日。国中有淫荡家妇。呼令其入。入便闭门前牵沙门。沙门不从。妇大恚。呼婢来凿作火坑深一丈。使四婢急捉身不得动。临火坑上。沙门言。且止。我当计校。沙门自念。我入火中为一死耳。此持戒死可得生天。若犯戒死当入泥犁无有出时便入坑中。火化作水至沙门腰。安徐而出(出十卷譬喻经第五卷)。
童女火气入身怀妊生端正子十一
昔有长者名曰善施。家有未出门女。在家向火。暖气入身遂便有躯。父母惊怪诘其由状。其女实对不知所以。父母重问。加诸杖楚其辞不改。遂上闻王。王复诘责辞亦不异。许之以死。女即称怨曰。天下乃当有无道之君枉杀无辜。我若不良自可保试。见枉如是。王即检保。如女所言无他增减。语其父母。我欲取之。母对曰。随意取之。用此死女为。王即内之宫里。随时瞻养日月遂满。产得一男端正姝妙。年遂长大。出家学道聪明博达。精进不久得罗汉道。还度父母(出分别功德经第五卷)。
女人怀妊口常诵经生儿多智为众人所宗十二
昔有比丘精进守法。少持禁戒初不毁犯。所可讽诵是般若波罗蜜。其有闻此比丘音声莫不欢喜。有一小儿厥年七岁城外牧牛遥闻比丘讽诵经声。即诣精舍礼拜比丘。听其经言。时说色空。卒闻即解。儿大欢喜。便问比丘。比丘应答不可儿意。是时小儿反为比丘解说其义。昔所希闻比丘欢喜。怪此小儿智慧非凡。时儿即去还至牛所。所牧牛犊散走入山。儿寻其迹追逐求索。时值一虎害此小儿。小儿命终生长者家。夫人怀妊。口便能说般若波罗蜜。从朝至暮初不懈息。其长者家怪。此夫人口为妄语谓呼鬼病。卜问谴祟无能知者。是时比丘入城分卫诣长者门。遥闻其声心甚喜悦。即问长者。内中谁有说此深经。长者报言。我妇鬼病昼夜妄语口初不息。比丘报言。此非鬼病。但说尊经佛之大道。愿得入内与共相见。长者言善。即至妇所。比丘难问反覆披解。即留比丘与作饮食。展转相谓。夫人怀妊口诵尊经。其音妙好。后日长者复请比丘。悉令诣舍办饭食具。时夫人出礼众比丘复为说法。诸有疑难不能及者尽为解说。众僧欢喜。日月满足产得男儿。适生叉手长跪说波罗蜜。夫人产已还复如本。长者问言。此为何等。比丘答曰。真佛弟子好养护之。此儿后大当为一切众人作师。吾等悉当从其启受。时儿七岁道法悉备。举众超绝智度无极。经中误脱。有所短少。皆为删定足其所乏。儿母所至辄开化人。长者室家内外大小五百人众皆从儿学。所开发者八万四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五百比丘闻儿所说尽漏意解志求大乘得法眼净。是时儿者则吾身是。比丘者迦叶佛是(出度无极集第六卷)。
女人怀妊生四种异物十三
有夫妻二人无子。祠祀天神以求系胤。神即许之。遂便怀妊。生四种物。一者旃檀斗盛米。二者甘露瓶。三者宝囊。四者七节神杖。其人叹曰。吾求儿子更生余物。便到神所重求所愿。神即语言。汝欲得子何物称益。答曰。子当使令给养吾等。神云。今此米斗用之无尽。甘露蜜瓶食之无减。而消百疾珍宝之囊见无损减。七节神杖以备凶暴。儿子岂能办此。其人大喜。还家试验如言不虚。遂成大富不可訾计。国王闻之。即遣众兵欲往攻夺。其人擎杖飞游击敌摧破。强众皆悉退散。其人欢喜无复忧患(出譬喻经第十卷)。
女人心缘丈夫误系儿入井十四
明淫荒之士。宁丧其亲族。无息心于淫事。舍卫城边有一妇人。抱儿持瓶诣井汲水。有一男子颜貌端正。坐井右边弹瑟自娱。妇女人多欲耽著男子。男子亦乐女人女人迷荒。索系儿颈悬于井中。寻还挽出。儿时已死。愁忧伤结呼天堕泪。而自说颂。佛集大众告诸比丘。淫火炽盛能烧善本。淫荒之士不识善恶不别清白不知缚解。斯辈之人遂无惭愧。宁丧亲族分受刑辱。或因奸淫杀害父母兄弟六亲。王者所戮死受恶报。生生无极。昔有一人。笃好奸淫。父母所生唯此一子。夜非人时。天阴雷电带刀持箭欲往淫女村。时母觉知。即捉晓喻。夜既阴闇为人所害。吾宿鲜德唯有一子。会遇恶者吾无所恃。子报母曰。去不得复住。母知意正。便向儿处至。即拔刀刺杀其母。即打淫女门。女人应曰。汝是何人以诵答曰。
淫恚诸根羸 为想所谬误
不虑众事业 为愚闇覆盖
今我取母害 折伏犹奴婢
翘立在门外 如客待使役
女人以颂报曰。
咄嗟背恩养 害母种罪灾
何忍见汝颜 宜速远吾家
父母抱育养 为子历众苦
害母行地上 地不陷汝杀
男子复报女曰。为汝害母造无边罪。小见宽恕。为开门暂得言谈。便复还家。女人报曰。
宁入投炭炉 从山投幽谷
生犯七步蛇 不与愚从事
男子还家。道逢恶寇为寇所害。入阿鼻狱受罪(出出曜经)。
换贷自取多还少命终为犊十五
昔有长者居富无限。唯有一妹嫁得贫婿。兄数数饷遗。转欲厌妹来。从兄贷面。兄言。自往取之。妹便案捺而取。持洒如还。兄亦不觉数数非一。妹命终为兄家作犊子。兄甚爱之养食令肥。当杀祠神。时五百贾客欲从主人举钱顿息。在外展转自相问言。卿取几钱各各说其多少。最后一人言。但益取之。后同不还多少何在。时犊子在边。便作人语。诸人何以乃生此意。我是主人妹。坐贷面欺兄。今作牛身来偿兄债。时五百贾人。闻其言莫不战栗。皆不复举钱而去(出诸经中要事)。
青衣割食施辟支佛立改丑颜得为夫人十六
辟支佛至长者舍乞食。夫人见其形相端正。语辟支佛。若随我情当设供养。辟支佛言。不得。如夫人所请既不从心。即怀惭忿发遣令去。长者青衣嫌夫人言。何故告人不当之事。取己食分与辟支佛。食竟还房寝息乃觉。垢黑之皮自然脱落。颜容端正殊绝人中。如天玉女。长者惊怪问其本末。即拜为第一夫人(出杂譬喻经第一卷)。
丑婢临水见他影谓其端正十七
舍卫国内。有富长者。名晨居。家有一婢。字弗尼持。大头秃发眼目正青。口鼻了戾略不类人。常给外役收刈樵草。去家数里有一泉源。既香且甘。婢持瓶取水。时左右舍有一妇。自绞树上影临泉中。婢见面像谓是己形。即大嗔骂。我端正乃尔。驱役田园困苦如是。即扑瓶破归家升堂。坐于夫人七宝座上流苏帐中。家大惊怪谓婢狂疾。问之何为。答曰。我于水中自见端正。大家不别独见贱遇。即与镜照之。乃见丑形犹生不信。送临水上见死人影。婢意方解惭愧自分(出十卷譬喻经第七卷)。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五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六(鬼神部)
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阿修罗一
·乾闼婆二
·紧那罗三
·杂鬼四
阿修罗第一
·罗呵王嗔忉利诸天行其头上兴兵大战一
·毗摩质多有女以妻帝释为女嫉兴兵二
·往昔阿修罗与天战见帝释回车而散三
·罗睺罗有女帝释强求起兵攻战四
·阿修罗先身厌为水漂愿得长大形五
罗呵王嗔忉利诸天行其头上兴兵大战一
大阿修罗王(长阿鋡经云阿须轮)名曰罗呵。住须弥山北大海之底。水悬在宫上为四风所持(楼炭经云随风所持)城郭纵广八万由旬。内外七重高三千由旬金城银门园池清凉众鸟和鸣。去须弥山一万由旬。身长二万八千里(余须轮实形长一由旬衣长二由旬广一由旬重六铢)亦食揣食洗浴衣服为细滑食。月十五日。入海中央。化其形体。下水著脐上窥须弥指覆日月。日月天子。见其丑形皆大恐惧。无复光明。游瞩之时有自然风。吹门开闭吹地令净。吹华分散。有五大臣。一名捉持。二名雄力。三名武夷。四名头首。五名摧伏。侍卫左右。忽自念言。我有威德神力如是。而置忉利王及日月诸天行我头上。誓取日月以为耳珰。渐大嗔忿加欲捶之。即念。舍摩黎毗摩质多二阿须轮王。及诸大臣各办兵仗往与天战。时难陀跋难陀二大龙王。身绕须弥周围七匝。山动云布以尾打水。大海涌波上冠须弥。忉利天曰。须轮欲战矣。海中诸龙迦楼罗鬼持华常乐。二鬼神等各持兵众从次交斗。若不如皆奔。四天王宫严驾攻伐。先白帝释。帝释告上诸天。时炎摩以上远至他化。无数天众及诸龙鬼前后围绕。帝释命曰。我军若胜以五系缚。缚毗摩质多。将还善法堂。我欲观之。须轮亦曰。我众若胜以五系缚。缚帝释还七叶堂。我欲观之。一时大战兵刃交接两不相伤。但触身体生于痛恼。帝释现身乃有千眼。执金刚杵头出烟焰。须轮见之众乃退败。即擒毗摩质多系缚将还。遥见帝释便肆恶口。帝释答曰。我欲共汝讲说道义耳。寿天千岁少出多减。恶心好斗而不破戒。大修布施故受此身(出长阿含第二十卷楼炭华严大智论略同)。
毗摩质多有女以妻帝释为女嫉兴兵二
毗摩质多者。昔在劫初。诸天入水身生触乐。精流其中自然成卵。卵生一女其形青黑。入大海中拍水自乐。水精入体即觉有身。乃生一男。九头头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手八脚。踞于海中食啖淤蓝及藕根。取香山乾闼婆神女为妻。容姿美妙色逾白玉。后生一女。端正挺特天地无比。憍尸迦遣使求索。阿修罗言。若能使我乘七宝宫当以相与。帝释即脱宝冠拟十善报。使阿修罗得坐胜殿。乘六种宝台而往迎之。置于善法堂上。更为立名曰悦意。诸天辅臣莫不欢喜。后帝释游欢喜园。共诸婇女入池游戏。悦意嫉妒。遣五夜叉还启其父。父即大嗔。兴四种兵往攻帝释。立大海中踞须弥顶。九百九十九手同时俱作。摵喜见城摇动须弥。四大海水一时波浪。释提桓因惊怖惶恐靡知所趣。时宫有神。白天王言。过去佛说。般若波罗蜜咒王当诵持。鬼兵自碎。时天帝释于善法殿集众烧名香发大誓愿。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审实不虚。我持此法当成佛道。令阿修罗自然退散。作是语时。虚空中有四大刀轮。自然而下当阿修罗。耳鼻手足一时堕落。令大海水赤如绛珠。时阿修罗即大惊怖。遁走无处入藕孔中(出观佛三昧经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