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

  波罗市迦者。是极重罪极可厌恶。是可嫌弃不可爱乐。若苾刍尼才犯之时。即非沙门女非释迦女。失苾刍尼体乖涅槃性。堕落崩倒被他所胜不可救济。如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不能郁茂增长广大故。名波罗市迦。
  言不共住者。谓此犯人。不得与诸苾刍尼而作共住。若褒洒陀。若随意事。若单白白二白四羯磨。若众有事应差十二种人此非差限。若法若食不共受用。是应摈弃。由此名为不应共住。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摄颂曰。
  于三处行淫  三疮隔不隔
  坏不坏死活  半择迦女男
  见他睡行淫  或与酒药等
  被逼乐不乐  犯不犯应知

  若苾刍尼。于其三处作不净行行淫欲法。即得波罗市迦。云何三处。谓大小便道及口。若苾刍尼。共三种人行淫欲法。三处才入作不净行。即得波罗市迦。云何为三。谓人男非人男傍生男。若苾刍尼作行欲心。为受乐意随顺欲念。于活人男起染污意。入不坏三疮。以有隔入有隔。以有隔入无隔。以无隔入有隔。以无隔入无隔。入大小便道及口。即得波罗市迦。如于人男。如是应知非人男傍生男亦尔。若苾刍尼。于死人男三疮损坏隔等同前入。得窣吐罗底也罪。如于人男。如是应知非人男傍生男亦尔。
  若苾刍尼。于眠睡苾刍行不净行。睡苾刍。于初中后不觉不知及不受乐无犯。行淫者得根本罪。若苾刍尼诣睡苾刍所。若初中知后不知无犯。其行淫者得根本罪。若初中后皆知而无心受乐者无犯。其行淫者得根本罪。若初中后皆知有心受乐者。二俱得根本罪。如尼既尔。正学女求寂女事并同然。苾刍求寂男准事应悉。若苾刍尼。以诸酒与苾刍令醉著作不净行。而醉苾刍于初中后。有知不知受乐不乐。得罪轻重有犯无犯。乃至余众与酒令醉。如上睡眠广说。如醉既尔。若以咒术及药令彼迷乱。于彼诸境作不净行。乃至余众互为得罪。有无如上。若苾刍尼。强逼他苾刍。共行不净行。若被逼者。初入之时作心受乐。二俱灭摈。若入时不乐入已乐。二俱灭摈若入时不乐入已不乐出时乐。二俱灭摈。若被逼者三时不乐无犯。逼他者灭摈。如逼苾刍若逼求寂白衣。及下余众事并准前。若苾刍尼等互相陵逼。如上应知。
  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尊者大迦摄波妙贤先作何业。由彼业力二俱少欲。佛告诸苾刍。而彼二人先所作业还当自受。广说如余。汝当善听。汝等苾刍乃往昔时。于聚落中有农夫住晨朝牵牛向田耕植。妻至食时为其送食。因往林所采取柴薪。时有独觉于此林中树下而住。其妻乃于他日入林采薪。见彼独觉身心寂静容色端然。即礼其足瞻仰而坐。农夫怪迟作如是念。妻今何故时久不来。即持耕鞭诣彼林所。遂见其妇在独觉前告言。汝与此人作非法事。时彼大士闻斯语已为哀愍故如大鹅王。腾身空界现其神变。上发火光下流清水。农夫见已深生惭愧。投身于地如大树崩长跪合掌遥致敬言。惟愿大圣真清净者。降大慈悲受我供养。独觉哀愍从空而下。白言大士。我怀疑虑作非理言。愿垂容恕。即持上馔奉施独觉。合掌足下而发誓愿。我起恶念皆由欲心。愿我二人生生常得少诸欲染。汝等苾刍于意云何。往时农夫者岂异人乎。今具寿迦摄波是。其妻即妙贤是。从是以来乃至于今二俱少欲。汝等复听。乃往古昔于聚落中。有一长者大富多财。后于异时三春届节百卉敷荣。茂林清池花鸟交映。孔雀鹦鹉鹅雁鸳鸯。杂类哀鸣群飞合响。长者与诸家眷出游芳园。佛不在世独觉出现。情怀哀愍。受下卧具为上福田。乐居闲静不共俗交如大犀牛离群独住。时彼独觉于芳园所树下而坐。时彼长者将妻既至林中共其行欲。为色荒迷不见大士。独觉闻声从定而起。长者遂见独觉。深起羞惭情生悔谢。为设供养合掌发愿。我作恶事皆由耽欲。愿我二人当来俱得少欲果报。汝等苾刍于意云何。昔时长者岂异人乎。今具寿大迦摄波是。其妻即妙贤。由是发愿故二俱少欲诸苾刍曰。希有世尊。具寿大迦摄波及妙贤女二俱出家。佛告诸苾刍。非但今生二俱舍俗而为出家。乃往古昔亦复如是。汝等谛听。我为汝说。于婆罗痆斯城有一陶师。其作坊内有四独觉来为求止宿。时诸大士前后而至互不相知。时一独觉入火光定遂即遥见。共相问曰。仁今是谁。一人答曰。仁等颇闻有王名曰杖瓶。其王复有无量亿千象兵围绕不。报言曾闻。答言我是。问曰仁缘何事而作出家。答言。我在高树乃见鸱鸟持肉而飞。群类随从递相争击。鸱弃其肉而向一边。其余众鸟共相牵掣。我见斯事情生厌舍。作如是念。何用如此无益之事。悉皆弃舍而为出家。复说颂曰。
  见彼鸱衔肉  众鸟共交争
  弃之得安宁  是故舍荣位
  欲念无真实  犹如梦想倒
  独步如犀牛  而在一边住

  次问第二独觉曰。仁今是谁。彼即答言。仁等颇闻有王名曰丑面其王复有无量亿千马兵围绕不。答曰曾闻报言我是。复问彼曰。仁以何缘而作出家。答言。我在宫中无量亿千兵马围绕。见二特牛逐一牸牛。共相抵触躯体伤损。一牛角折退走而去。我既见已情甚嗟叹。而作是念。诸有过患贪欲为本心为恼害。深生厌患便即出家。复说颂曰。
  我见二牛争一牸  互相抵触体损伤
  一牛舍离得安宁  有情为欲常怀怖
  我若犀牛恒独步  闲旷安然住一边
  不为诸欲之所牵  得至自在无为处

  次问第三独觉曰。仁今是谁。彼即答言。仁等颇闻婆罗痆斯城有王名曰梵授。其王复有无量亿千人众围绕不。答言曾闻。报曰我是。问曰。仁以何缘而作出家。答言。我因三春届节百卉敷荣。茂林清池花鸟交映。孔雀鹦鹉鹅雁鸳鸯。杂类哀鸣群飞合响。我于一时与宫人婇女。严四兵众出游芳园随所周旋。与诸美女欢娱嬉戏餐美饮食。疲乏而卧。宫人纵逸贪爱花果。见我睡眠诣诸树边采花取果。摧残树枝悉令毁折。我见此已情甚忧叹。此树向者花果枝叶滋荣郁茂。忽然凋落一至于此。我身亦尔此不须疑。复作是念。世间言论皆恼心神。即皆弃舍所有国位而作出家。复说颂曰。
  我见众香妙花树  枝条毁折不堪观
  当知诸欲悉皆然  如彼犀牛应独处

  次问第四独觉曰。仁为是谁。答曰仁等颇闻于璎珞城有王名曰壮胜。有无量亿千人众围绕不。答曰曾闻。报言我是。复问曰。仁以何缘而作出家。答言我在宫中婇女围绕。时有婇女臂著白螺贝玔。随动手时其玔相击作闹声响。我见斯事情生忧叹。此无有识互相击触遂即作声。况人共住岂得安静。然复作是念。世人祗接并恼心识。悉皆弃舍而作出家。复说颂曰。
  我见环玔庄严臂  互相掁触出音声
  当知诸欲亦复然  应如野象孤行宿

  是时陶师。闻诸大士说斯语已。妻告夫曰。圣子。此诸大仙皆是国王自在豪贵。弃舍荣位厌离世乐而作出家。我等何故不为出家。陶师二子复白父言。若出家者谁养我等。父曰子勿怀忧。待汝长大吾当出家。作是语已。陶师持瓶佯行取水。妻曰圣子。我去取水何自疲劳。便夺夫瓶自往河所。置瓶于地而去出家。夫闻妇去云我失计。今可安家养育子息。年渐长大试其善恶能自活不。自餐盐味与子淡食。自吃熟果授儿生者。子白父言。我岂不欲餐盐及以熟果。乃与淡生云何可食。陶师作念。二子已知醎淡生熟。我今时至可遂先心。即便出家逢见故二妇。曰汝能弃却食奶小儿耶。夫曰。我已试与醎淡生熟。好恶并知。方舍来此。汝既出家我亦出家。勿生忧念汝等苾刍于意云何。往时陶师者岂异人乎。今大迦摄波是。妻即妙贤是。往时二俱舍俗出家。今亦如是。时诸苾刍复请佛言。大德世尊。妙贤先作何业身为金色。佛告诸苾刍彼自作业今还自受。广如前说。乃至颂曰。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汝等苾刍。乃往古昔九十一劫时。有佛出世。号毗钵尸如来等正觉。十号具足。时有王都。王名亲慧。以法化世。人民炽盛丰乐安隐。无诸诈伪贼盗疾疫。牛羊稻蔗在处充满。王愍黎元犹如赤子。其毗钵尸佛等正觉。与六十二万苾刍围绕。去亲慧王都不远河边而住。佛在座时。苾刍大众威严尊重光彩超绝。后于异时毗钵尸如来游行人间。其佛坐处遂无光彩。其时佛妹启父王言。大王。世尊今何处去我愿欲见。王曰。世尊游行人间。为欲化度诸有情故。女言。唯愿父王。以赡部金随佛形量作等身像。王即以金作像置佛坐处。佛化缘了回至王都。佛威德故赡部金像遂失光色。妹见斯事极生奇特心怀净信。于佛足下长跪合掌遂发愿言。如佛世尊威光神德。映此金像使无光色。从今已后。愿我生生之处。身相光明与佛相似。汝等苾刍。昔时女者今即妙贤是。由彼往昔以清净心发正愿故。所生之处身为金色。清净微妙光明赫弈。汝等复观。至诚猛利以不坏心清净相续。由此善根。九十一劫于上福田下胜种子。受妙果报至今不绝并得现报。于多劫中颜容端正。复次诸苾刍。汝等更听妙贤曾所作业。由斯福力获此无比端正超绝颜容金色。昔于婆罗痆斯城。有一长者。大富多财。命其妻曰。常办饮食为我供养沙门婆罗门。后于异时有一独觉。身心寂静而行乞食。入长者家。妻见独觉身不端严。遂不施食。既不见与便欲出行。其婢见已请却入宅。白夫人曰。大家何为不施食耶。夫人告曰。今此乞者身无光彩故我不施。婢言。曹主岂有敕令但是丑者莫施食耶。夫人曰虽无别敕然我不与婢作是念。我宁不食。以己食分可取奉施即便持与。于时独觉怀哀愍心。如大鹅王升虚空界。现诸神变使女见已。长跪合掌而发愿言。尊者由身丑故乞食不得。我施善根于当来世常得颜容端正人所乐见。是时有王名曰梵授。与无量百千臣佐围绕而住。大士升空。王众遥见悉皆仰观。共相议曰。今此大士受谁施食。王众既见而说颂曰。
  今此大士向谁家  除去贫穷与安乐
  于胜上田下福种  能令果报无尽时

  时王闻是某长者家大士受食。长者闻已便即归家。闻是家人与此大仙己分之食。即命使女告言能为斯事。从今已去任汝自活。所须用物随意而取。夫人告婢。汝所福分今可与我。彼不肯与。夫人怀嗔以杖打头。即便命过得生三十三天。才生天已。天堂宫殿光明赫弈无不照耀。是时帝释及四辅臣。见彼女人微妙端严容仪超绝。心皆迷乱。启帝释言。今此妙女极爱乐者当可与之。天帝释曰。谁不爱乐皆欲得取。尔时天帝而说颂曰。
  我今情极迷  不辨方隅处
  用心而守念  仅得且存身

  是时天帝第一大臣复说颂曰。
  天主犹安隐  对此说伽他
  如闻大鼓声  欲乱亦如是

  第二臣曰。
  如杖击鼓时  唯打声转大
  如瀑流漂木  欲乱亦如是

  第三臣曰。
  大水漂诸木  相交不暂停
  毒蛇张目嗔  欲爱亦如是

  第四臣曰。
  仁等心安泰  能各说伽他
  我今自不知  为死为是活

  是时天帝及诸大臣。共相议曰。此臣由耽美色恐命将尽。宜以此女共相供侍。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大德甚为希有。以何因缘由彼颜容端正可爱。诸天迷乱皆说伽他。佛告诸苾刍。非但彼时令天惑乱而为美颂。乃往昔时亦复如是。由此女故城邑聚落诸少男子。皆于彼所而为歌咏。汝等谛听。往时于一聚落。长者有妻。颜容端正形仪超绝甚可爱乐。时五少年因至聚落见长者妻。情皆染著心并迷乱。令使告知私相求。及欲于某处共为交会。时此妇人报夫主曰。有诸少年共来求我。我当辱之。君当默住令彼羞赧报其使曰。可于夜闇向某处多根树上暂时相待。我当即至。其第一人令向树东枝上坐。次告第二人可向西枝。次第三人可于南枝。次第四人可在北枝。次第五人坐树中枝各不相知作此处分。诸人依语皆住树上。至晓相待妇人不来。其中一人而说颂曰。
  日光今出现  农夫已向田
  妄语既不来  可舍多根树

  其第二人又说颂曰。
  彼妙者定来  不应为妄语
  何因此日光  急速而出现

  第三人亦说颂曰。
  日光已旭旦  农夫往田业
  我等如愚羊  在树受寒冻

  第四人复说颂曰。
  今遭大苦恼  求他妇故然
  我等共君迷  夜寒几冻死

  第五人复说颂曰。
  我不忧己身  一夜寒受苦
  但愁迦啰树  枝枯不复生

  于时有多根树神而说颂曰。
  汝等但忧身  勿忧他外事
  树损有生期  欲苦无停息

  汝诸苾刍当知。耽欲之人有如是过。徒受辛苦事不遂心。是故勤求出离生死除欲过患。彼长者妻即妙贤是。由端正故能使帝释及诸天臣并聚落人心迷意乱。今复端严颜容姝妙甚可爱乐见者耽著。时诸苾刍复请世尊言。妙贤先作何业。于五百外道中而为出家。被他逼恼。佛告诸苾刍。彼先作业今还自受。广说如前。乃至说颂。
  汝诸苾刍乃往古昔于婆罗痆斯城中。有一淫女。炫色活命。若得男子五百金钱。方共交会。时有五百同邑义人各送金钱。于淫女处请某芳园共为集会。淫女得钱往诣期处。路逢王子遂被留连不赴园所。彼五百人期时将过各怀忧恼。时有独觉性怀哀愍。受下卧具为上福田住空闲所。于小食时著衣持钵诣五百人所。时彼诸人见此大士身心寂然。各持美馔而为奉施。大士即便升空现诸神变。广说如余。乃至合掌发愿。我等今于最上福田而兴福业当获此报。彼恶淫女取钱不赴。各令我等心生忧恼。从彼在俗或复出家。愿我当来常相恼逼共行非法。汝诸苾刍于意云何。往时五百人者岂异人乎。今五百外道是。其淫女者即妙贤是。由此因缘彼虽出家。五百外道尚行恶逼。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妙贤先作何业。证阿罗汉果。复被未生怨王而为强逼行不净行。佛言。由昔愿力。大德。彼于谁处发斯愿耶。佛言。乃往昔时有一长者。娶妻经久竟无子息。长者念曰。此妻不生可别娶妇。迎第二妻。既至家中得新忘旧。轻贱前妻爱重后妇。前妻白夫我受五戒。夫见持戒情生敬重。后妇生嫉而作是念。作何方计令其破戒。遂将酒与夫饮之令醉引其入房。彼妇睡眠。夫便强逼共行非法。即于前妇极生恼恨。时有独觉。于小食时著衣持钵。入聚落中而行乞食至长者家。妻见独觉身心寂静持食奉施。独觉哀愍此女人故为现神变。妇人长跪合掌发愿。我今于上福田所作福业。使我当来纵此小妇证得神通。我愿强逼污其净行。汝等苾刍于意云何。昔时大妻者今未生怨王是。其小妇者今妙贤是。虽得阿罗汉果尚被他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