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


  脯利多品第十七 一持斋经。为毗舍佉说放牛尼犍斋无福,应持圣八支斋,更修五念,念佛如沐首,念法如浴身,念僧如浣衣,念戒如磨镜,念天如炼金。二脯利多经。为此居士说八支断俗事,一离杀,二离盗,三离淫,四离妄,五离贪,六离恚,七离嫉恼,八离增上慢。更有八支,谓欲如骨,如小肉,如手把炬,如火坑,如毒蛇,如梦,如假借,如果树,离欲得禅,尽漏作证,居士悟道。三罗摩经。于此梵志家,为诸比丘说圣求,非圣求,随说未成道时,先学二定,次坐菩提树,求得正觉,度五比丘事。四五下分结经。说依道依迹断结,犹如入林求实,亦如度河,度山水。五心秽经。说比丘须拔心中五秽,谓疑佛,疑法,疑戒,疑教,疑梵行者。又须解心中五缚,谓身缚,欲缚,说缚,聚会缚,升进缚。次应修五法,谓四如意足,及堪任。六箭毛经上。此异学说瞿昙有五法,令诸弟子恭敬不离,谓粗衣,粗食,少食,粗卧具,晏坐,佛言:不以此五法,更有五法,谓无上戒,无上慧,无上知见,说四谛,宿命漏尽通。七箭毛经下。为此异学说天眼宿命通事,彼述邪师所说上色,佛展转以萤、火、星、月、日、天光等,破之。及为说四禅道迹。八鞞摩那修经。亦为此异学破上色邪见。又为说置前世后世,但令质直无谄诳,随教化,必得知正法,如火不益油,柴不益薪,必期于灭,异学悟道出家。九法乐比丘尼经。毗舍佉问,此比丘尼答,问答已,尼往白佛,佛印可之。十大拘絺罗经。舍利弗问,此尊者答。

  例品第十八 一一切智经。佛为波斯匿王说四姓胜如义,阿难与大将论遣退天义,年少与大将互推谬说义,王因多事,赞佛而去。二法庄严经。波斯匿信佛种种法靖,而称述之。王去之后,佛令比丘受持此说。三鞞诃提经。波斯匿以佛身行问于阿难,阿难具答行不行义。王喜,以衣布施,阿难白佛,佛印可之。四第一得经。佛言一切变易有异法,从人王乃至十一切处,多闻圣弟子总不欲之,况下贱法,惟应广布八正道耳。五爱生经。梵志儿死,愁忧见佛。佛言:爱生便生愁苦。梵志不悟,波斯匿王闻之,以告末利夫人,夫人所说同佛,王遣人问佛,佛为广说,人还白王,夫人更为王详说,王乃信佛自归。六八城经。阿难为此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七阿那律陀经上。尊者为诸比丘说四禅及漏尽,为贤死贤命终。八阿那律陀经下。又说见质直,得圣戒,修念处,四无量,四空定,得漏尽,为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九见经。阿难为异学说如来不一向说有常无常等。十箭喻经。鬘童子欲如来一向说世有常等,佛诃责之,为诸比丘说拔毒箭喻。十一例经。佛说欲断无明,别知无明,乃至老死者,应修念处,正勤,如意,四禅,根,力,觉,道,十一切处,十无学法(第五后诵讫)。

  佛说七知经(二纸) (南积北缘)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即知法知义等,中阿含善法经同本。

  佛说园生树经(一纸半) (南渊北斯)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中阿含昼度树经同本。

  佛说碱水喻经(一纸半) (南积北缘)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即中阿含七水喻经。

  佛说萨钵多酥哩逾捺野经(三纸余) (南履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说劫尽七日出时相状,警人精进,早求解脱,中阿含七日经同本。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四纸欠) (南积北缘)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说智者,见者,得流尽。不智者,不见者,流不尽。及说七种断流,中阿含漏尽经同本。

  佛说四谛经(七纸半) (南积北善)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中阿含分别圣谛经同本。

  佛说恒水经(三纸欠) 同上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中阿含瞻波经同本。

  佛说本相倚致经(二纸欠) 同上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说缘本致经(一纸余) (南福北善)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二经皆即中阿含本际经。

  佛说轮王七宝经(三纸半) (南渊北斯)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中阿含七宝经同本。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五纸欠) (南福北善)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佛说文竭陀王经(三纸欠) 同上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二经皆即中阿含四洲经同本。

  佛说频婆娑罗王经(五纸) (南兴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王来见佛,及佛令优楼频螺迦叶释众疑事,即中阿含频婆娑罗王迎佛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四纸余) (南福北缘)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说五使并地狱苦状。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二纸余) 同上

  刘宋沙门释慧简译

  二经皆即中阿含天使经。

  佛说古来世时经(四纸余) 同上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阿那律说往昔施支佛饭福报,佛赞叹之,并为比丘说未来轮王及弥勒事,以衣施弥勒,令转施众僧,即中阿含说本经。

  大正句王经(上下合卷) (南兴北深)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即中阿含蜱肆王经。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三纸余) (南福北缘)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

  即中阿含八念经。

  佛说离睡经(二纸余) 同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为目连说离睡法,即中阿含长老上尊睡眠经。

  佛说是法非法经(二纸半) 同上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说恃善生慢为非法,不慢为是法,即中阿含真人经。

  佛说求欲经(九纸余) 同上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即中阿含秽经。

  佛说受岁经(三纸余) 同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即中阿含比丘请经。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一纸半) 同上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即中阿含水净梵志经。

  佛说大生义经(六纸半) (南凊北薄)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阿难思念缘生法义甚深,问佛。佛为广说逆从老死,推至识支,即中阿含大因经。

  佛说苦阴经(四纸余) (南福北缘)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即中阿含苦阴经上。

  佛说苦阴因事经(四纸半) 同上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即中阿含苦阴经下。

  佛说释摩男本经(三纸余) 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亦即苦阴经下。

  佛说乐想经(一纸欠) 同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说外道计一切为乐,佛不计不乐。即中阿含想经。

  佛说漏分布经(五纸余) 同上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说五阴苦集,乃至八正道法,即中阿含达梵行经。

  佛说阿耨颰经(五纸) 同上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说提婆达断善根,堕地狱,及说如来大人根相,谓善知诸根,即中阿含阿奴波经。

  佛说诸法本经(一纸欠) 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说欲为诸法本,即中阿含诸法本经。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六纸欠) 同上

  刘宋沙门释慧简译

  即中阿含瞿昙弥经。

  佛说瞻婆比丘经(二纸半余) (南福北善)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即中阿含大品瞻波经。

  佛说伏淫经(二纸余) (南福北缘)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即中阿含大品行欲经,为阿那邠祇居士,分别求财,及受用胜劣不同。(非法求财,荡然无礼之谓淫。)

  佛说魔娆乱经(七纸欠) 同上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佛说弊魔试目连经(五纸欠) 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二经皆即中阿含降魔经。

  佛说赖吒和罗经(九纸余) (南福北善)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即中阿含赖吒和罗经。

  佛说护国经(半卷) (南温北薄)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佛从俱卢城,至睹卢聚落,护国长者子,愿乐出家,父母不许,绝食苦求,既出家已,十夏依佛,乃还本处,住树下,为俱卢大王说法,令归依三宝,亦即赖吒和罗经。

  佛说帝释所问经(十一纸余) (南温北深)

  宋中印土沙门释法贤译

  即中阿含释问经。

  佛说善生子经(六纸半) (南福北善)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即中阿含长阿含善生经。

  佛说数经(四纸余) 同上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即中阿含算数目连经。

  佛说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六纸) 同上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即中阿含阿摄和经。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一纸欠) (南缘北善)

  附东晋录

  亦即须达多经少分。

  佛说须达经(三纸欠) 同上

  萧齐中天竺沙门求那毗地译

  即中阿含须达多经。

  佛说长者施报经(六纸余) (南临北尽)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为给孤独说过去长者明弥罗摩行大施会,因展转较量功德,不如归戒慈心,亦即须达多经。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三纸余) (南缘北善)

  失译人名今附宋录

  即中阿含黄芦园经。

  佛说梵摩喻经(八纸欠) 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即中阿含梵摩经。

  佛说尊上经(三纸欠) 同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即中阿含释中禅室尊经。

  佛说兜调经(三纸余) 同上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佛说鹦鹉经(八纸欠) 同上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分别善恶报应经(上下合卷) (南力北竭)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三经皆即中阿含鹦鹉经。

  佛说意经(二纸余) (南缘北善)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即中阿含心经。

  佛说应法经(三纸余) 同上

  译人同上

  即中阿含受法经下。

  佛说分别布施经(三纸欠) (南凊北薄)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即中阿含瞿昙弥经。

  佛说息诤因缘经(半卷) (南斯北夙)

  译人同上

  即中阿含周那经。

  佛说泥犁经(十一纸欠) (南福北缘)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说恶人堕泥犁之苦,亦说五天使者问辞,即中阿含痴慧地经。

  佛说斋经(四纸) 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即中阿含持斋经。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三纸欠) 同上

  附宋录

  亦即上经,而五念法稍异。

  八关斋经(一纸余) 敬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说前五戒皆尽寿,第六斋去,乃一日一夜,与前经大同小异,但无五念法门。

  八种长养功德经(一纸) (南馨北凊)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译

  略明发心受斋戒法,疑附斋法中行。

  佛说鞞摩肃经(四纸半) 缘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即中阿含鞞摩那修经。

  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三纸余) 缘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即中阿含爱生经。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二纸余) 缘

  即中阿含八城经。

  佛说邪见经(一纸) 缘

  失译人名今附宋录

  即中阿含见经。

  佛说箭喻经(三纸余) 缘

  附东晋录失译人名

  即中阿含箭喻经。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八

     (比丘寄旅 宗一 影幢 未若各一两
      雨白 先知 以密 无极 正辉
      颖生 法微 云浪各银五钱
      尊士三钱  于境 知非共五钱
      大弘二两 雪成 陆奉竹各一两)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九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经藏之四

  佛说长阿含经(二十二卷) (南克念北习听) (前有僧肇序)

  姚秦罽宾国沙门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第一分初大本缘经第一。说七佛事。游行经第二。因阿阇世王问伐邻国事,广为比丘说七法六法,乃至历叙入涅槃分舍利事。典尊经第三。般遮翌子,述梵童为忉利天说过去大典尊臣事,以之问佛,佛为说究竟梵行法。阇尼沙经第四。此云胜结使,乃摩竭国王,命终生四王天,为毗沙门作子,述梵童为诸天所说法,佛即以之酬阿难请。

  第二分四姓经第一。为二出家婆罗门说,四姓平等,作恶堕落,作善超升,见谛证道。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诫敕比丘当自炽然,当自归依,谓修四念处观,并说古先圣王治世,末后出家,至第七王,不如法治,渐生恶法,致成减劫,刀兵劫后,渐次修善,倍倍寿增,至八万岁时,慈氏出世,是故比丘当修善法,则寿命延长,谓四神足,颜色增益,谓具戒品,安隐快乐,谓成四禅,财宝丰饶,谓行四等,威力具足,谓见四谛,力能降魔。弊宿经第三。童女迦叶,为弊宿婆罗门种种说法,破其断见,皈依设会,死得生天。散陀那经第四。此居士往梵志尼俱陀处,梵志毁佛,佛至其处,为说苦行净不净法,折伏梵志。众集经第五。佛敕舍利弗说法,因说种种增一之法。十上经第六。佛敕舍利弗说法,因说十上法,谓多成法,修法,觉法,灭法,退法,增法,难解法,生法,知法,证法。各各增一至十,共五百五十法。增一经第七。佛为比丘说多成法,修法,觉法,灭法,证法,皆增一至十。三聚经第八。佛为比丘说三法聚,谓趋恶趣,趋善趣,趋涅槃法,各增一至十。大缘方便经第九。为阿难广说十二因缘甚深义。释提桓因问经第十。为帝释说因调有想,因想有欲,有爱憎,有贪嫉,乃至共相伤害。阿 夷经第十一。为房伽婆梵志说善宿比丘事,及说破世见事。善生经第十二。为善生长者子,说离四恶行,礼敬六方法。清净经第十三。因周那沙弥,述外道徒众斗诤事,佛为说无诤正法。自欢喜经第十四。舍利弗向佛师子吼,称说如来难及之法。大会经第十五。诸天集会,佛为结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