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经日诵集要


  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凡礼观音者先须像前跪念赞观音文毕当持大悲咒廿一遍次当身拜口念礼观音文再次当跪念祈祷观音文回向)。

  在家诵经回向

 上来清净身语意  持诵经文秘密咒
 回向三宝众龙天  祝赞家堂诸圣造
 三涂八难俱离苦  四恩三有尽资熏
 国界安宁兵革消  风调雨顺民康乐
 众善熏修希胜进  身位安宁无难事
 家居吉庆绝非虞  此世他生增福慧
 十方三世一切佛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六根偈

 若有眼根恶  业障眼不净  但当诵大乘
 思念第一义  是名忏悔眼  尽诸不善业
 耳根闻乱声  坏乱和合义  由是起狂乱
 犹如痴猿猴  但当诵大乘  观法空无相
 永尽一切恶  天耳闻十方  鼻根着诸香
 随染起诸触  如此狂惑鼻  随染生诸尘
 若诵大乘经  观法如实际  永离诸恶业
 后世不复生  舌根起五种  恶口不善业
 若欲自调顺  应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义
 无诸分别相  心想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
 若欲折伏者  当勤诵大乘  念佛大觉身
 力无畏所成  身为机关主  如尘随风转
 六贼游戏中  自在无挂碍  若欲灭此恶
 永离诸尘劳  常处涅槃城  安乐心澹泊
 当诵大乘经  念诸菩萨母  无量胜方便
 从思实相得  如此等六法  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障海  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应志心  忏悔六情根(六根偈竟)

  法身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为临终人念佛式(灵前通用)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欲免轮回苦。大众念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或一百声二三百声随意延促)。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第一大愿观想弥陀四十八愿度娑婆九品涌金波宝纲交罗度众生出爱河。

 众等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哀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惟愿亡灵神不乱  正念直往生安养
 面奉弥陀值圣众  修行十地胜常乐
 以上因缘三世佛  文殊普贤观自在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终)

  念佛弥陀赞

  志心信礼西方净土主阿弥陀无量寿因中发弘誓唵(哑吽)接引出娑婆到西方不退地授佛记上品莲华生常闻说法音七宝池八功德水三十六万亿唵(哑吽)同赴莲池会若归依能消灭消灭十恶罪佛子若归依能消灭消灭十恶罪。

  西方净土赞

  赞礼西方极乐清凉莲池九品华香宝树成行常闻天乐铿锵弥陀佛大放慈光化导众生无量降吉祥现前众等歌扬愿生安养。

  晨朝功德赞

  佛功德不可量祝延万岁君王四恩三有尽酬偿怨亲俱超往现前众等增福慧临终正念昭彰佛垂金手放毫光同愿往西方。

  消灾赞

  消灾胜会炽盛光王十二大愿妙难量灭罪殄灾殃赐福垂祥诸佛尽称扬。

  药师赞

  药师海会炽盛光王八大菩萨降吉祥七佛助宣扬日月回光福寿永安康。

  佛宝赞

  志心信礼佛陀耶两足尊三觉圆万德具天人调御师(唵哑吽)凡圣大慈父从真界腾应质悲化溥竖穷三际时弘遍十方处震法雷鸣法鼓广演权实教(唵哑吽)大开方便路若归依能消灭地狱苦若归依能消灭地狱苦。

  法宝赞

  志心信礼达摩耶离欲尊宝藏收玉函轴结集于西域(唵哑吽)翻译传东土祖师弘贤哲判成章疏三乘分顿渐五教定宗趣鬼神钦龙天护导迷摽月指(唵哑吽)除热真甘露若归依能消灭饿鬼苦若归依能消灭饿鬼苦。

  僧宝赞

  志心信礼僧伽耶众中尊五德师六和侣利生为事业(唵哑吽)弘法是家务避嚣尘常宴坐寂静处遮身服毳衣充腹采薪薇钵降龙锡解虎法灯常遍照(唵哑吽)祖印相传付若归依能消灭旁生苦若归依能消灭旁生苦。

  释迦赞

  志心信礼释迦牟尼佛三界师四生父玉毫眉际现(唵哑吽)金口谈妙语润群生如朽木沾甘露八十随形好三十二相具现慈悲相救诸苦我今香花请(唵哑吽)惟愿垂加护愿降临无遮会表施主愿降临今时分表施主。

  观音赞

  志心信礼观世音菩萨现慈悲相光皎洁眉湾如翠柳(唵哑吽)面圆似满月随佛现化群生十方刹瞻礼灾殃散闻名罪消灭献香花星罗列仙乐从空降(唵哑吽)丝竹声和悦愿降临救众生归佛刹愿慈悲度诸有生极乐。

  地藏赞

  志心信礼地藏王菩萨大慈尊超十地手持金锡杖(唵哑吽)身挂福田衣掌中珠照六道发弘誓每往阎王殿亲临地狱内救诸苦咸出离人天生快乐(唵哑吽)直至佛菩提白毫光常照耀不思议愿慈悲临法会度群迷。

  炽盛赞

  药师佛炽盛玉光临水月坛场悲心救苦降吉祥除难消灾障忏悔檀那三世罪愿祈福寿绵长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永安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永安康。

  求生西方十六观门赞

  归依西方十六观门日轮悬鼓暮西沉水结琉璃宝地一掌平七重行树八德凉津宝相巍巍放光明无量寿佛势至观音五色莲华五车轮丈六金身显法身下品莲华托质化生中品罗汉辟支身上品菩萨十地门一生补处妙觉圆明圆觉亦证悟修心同圆种智法界真西方教主我等慈尊九莲台畔度众生大慈弥陀佛大悲菩萨僧接引众生上品上生。

  送佛赞

  佛慈广大感应无差寂光三昧遍河沙原不离伽耶降福斋家金地涌莲华。

  (浙江嘉兴府楞严寺般若堂壬寅年 刻此诸经共三卷居士严大参助银参两)

  (康熙元年四月     日)

  沩山大圆禅师警策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异世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念念迅速。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不能安国治邦。家业顿捐继嗣。缅离乡党。剃发禀师。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迥脱尘世。冀期出离。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檀越。所须吃用常住。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吃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然则一期趁乐。不知乐是苦因。曩劫徇尘。未尝返省。时光淹没。岁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浓厚。动经年载。不拟弃离。积聚滋多。保持幻质导师。有敕。戒勖比丘进道严身。三常不足。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来。飒然白首后学未闻旨趣。应须博问先知。将谓出家。贵求衣食佛先制律。启创发蒙。轨则威仪净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敛初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别。可惜一生空过后悔难追。教理未尝措怀。玄道无因。契悟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倨傲。未谙法律。戢敛全无。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碗钵作声。食毕先起。去就乖角。僧体全无。起坐忪诸。动他心念。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何束敛后昆。新学无因仿效。才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未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糙。如斯之见盖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荏苒人间。遂成疏野。不觉躘踵老朽。触事面墙。后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谈说不涉典章。或被轻言。便责后生无礼。瞋心忿起。言语该人。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晓夕思忖。心里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自恨蚤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临行挥霍。怕怖慞惶。縠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感伤叹讶。哀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策。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略伸管见。以晓后来。若不蠲矜。诚难轮逭。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若不如此。滥厕僧伦。言行荒疏。虚沾信施。昔年行处。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将何凭恃况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便拟端然拱手。不贵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岂可一生空过。抑亦来业无裨。辞亲决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出言须。涉于典章。谈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忠言逆耳。岂不铭心者哉。便能澡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绝。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心契玄津。研几精要。决择深奥。启悟真源。博问先知。亲近善友。此宗难得其妙切须子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此则破三界三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闻声见色。盖是寻常。遮边那边。应用不阙。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教法留心。温存贝叶。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托胜因。方能广益。恳修斋戒。莫谩亏逾。世世生生。殊妙因果。不可等闲过日。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升进。徒消十方信施。亦乃孤负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古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一生。殊无所益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上流莫擅随于庸鄙。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由别人。息意忘缘不与诸尘作对。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熟览斯文。时时警策。强作主宰莫徇人情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故知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乃为铭曰。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前际无穷。后际宁克。出此没彼。升沉疲极。未免三轮。何时休息。贪恋世间。阴缘成质。从生至老。一无所得。根本无明。因兹被惑。光阴可惜。刹那不测。今生空过。来世窒塞。从迷至迷。皆因六贼。六道往还。三界匍匐。早访明师。亲近高德。决择身心。去其荆棘。世自浮虚。众缘岂逼。研穷法理。以悟为则。心境俱捐。莫记莫忆。六根怡然行住寂默。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凡为僧者。宜写置坐隅。朝夕玩省。初出家人。即令熟读。毋使遗忘。

  (嘉兴府 轹道人严大参助银参两)

  (康熙元年 月 日 倪君亮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