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禅师语录


  与双峰宝座上人

  枉驾万峰慢慢山野虽未向座下吐超佛越祖之谈毕竟沿途瓦砾荆棘也放不过第不知曾觉悟否如是悟则追智而自亦智也其或未然不可终日痴痴蹉过触着绊着好消息耳。

  复字水上座

  客岁承汝书来因清虚与石蒲取衣钵故附几字奉复亦非吾侪多事好逞词锋与人敌胜负也虽名汝到万峰舍取鼻孔之句是怜儿不觉丑也孰料反引汝之如许议论诚然吾之罪过反令汝未梦见此鼻孔也何则吾之鼻孔固是人人有之怎奈尘埋习染若不到过来人前拾取终落天然外道而过来人者则佛祖天下老和尚也若不有此人安有此法悟此法则同此人同此人则同此鼻孔也宁是以有无来见此鼻孔哉以汝有无来测此鼻孔是肉鼻孔且谩辽天也若是多鼻孔而成多人尚莫笑吾只可自笑不见马祖座下出一百八十余员善知识得非多鼻孔人耶亮座主隐遁西山竟不出世得非没鼻孔汉耶汝之议论好笑吾悉知之一任将大地作纸写来亦只不理也。

  复破雪关主

  接纸目过中有数言一味自作主张更不从人求解会似则也是是则未似何也先代虽有一二做自了汉者殊非以只目视天下或时语或时默或时歌或时舞绰绰然有吞云吐雾之气岂如汝之乎者也如是溷用谓之是自释其根方才不解而自解也谓之是若有所作则祸事生也谓之是饥则餐兮困则眠也谓之是倦则行兮乐则吟也谓之是鼻孔浮面上更不用踌蹰之惊人句也羞哉诚恐是邯郸学唐步痴人效浮水然而唐步浮水固非朝夕之志务先久而久之惯而灵熟而妙步舞于画堂之下游跃于沧溟之中则不受辱溺之患也而邯郸痴人见唐步浮水之善亦起学效之势欺言我且更善忙于走急于游却丧命于沧溟之中出丑于画堂之下得不是自欺自诈者乎汝之病根深结甘草人参之毒乌可更用人参甘草解耶复云非人解也非药解也要在自释其根试问汝根作何自释若以自主张处是自释又同人药解耳何则自释者谁根复何物以自释根翻成对治非人药而何思之。

  与瀑崖高居士(讳射斗)

  白兔亭边一别耳耳时布德音蟠龙洞口双趺念念日拈宗旨矧夫佛日西沉祖灯夜寂伏希大檀越傲出烟郊雪野忽地七华八裂惊开老树新枝瞥尔千红万紫则此日穿天下人鼻孔其谁也欤山缁仰慕为起已坠之光再焰西沉之日重东天魔地魔拱扰王道佛道并行耳。

  复大石长老

  来谕云性虽不二而相不容泯者致令山野可发一笑何也人人本具之性要之不出两种则善性恶性是也广之则有无量难可具说然性之一字犹是强名耳何谓之不二独存乎一耶既坚之是一而相复何相是性外之相耶是相外之性耶若是相外之性则相存性亦存矣若是性外之相则性空相亦空矣夫二者互存互没本自活物乌用捺之不二不容泯者诚恐是葛藤窝里藏头缩尾汉却中六祖道亦是知解宗徒耳故山野不得不直速拈出倘异日面座下仍此不悛一棒打折驴腰莫言不道。

  复观止法师

  不慧数年内痛慨吾蜀尽有英灵辈却不逢时走入毒海自谓便宜以毒毒人而不觉害之甚甘赴死门者难以枚举如公之一面便肯快意钩头则亦入毒海之未深也且喜且幸及读和偈稍可相信不远第其中意句联络还再斟酌急莫与人露面近来人聪慧者多而泛识不取意而取文取句殊非合局则是以言废人古之所谓语不惊人誓莫开口良有以也公苦欲不慧作碑文恨未博学欲辞之恐烦复索只得寄数语塞责祈目遇掷之以焚则他日别不谓亦是毒海中之一滴耳。

  复竹阳太乙王兵马(讳锡灿)

  贫道垂髫时视乡党中人多脂粉气今幸门下高出一头地者想是鹅王择乳素非鸭类耳承念谢谢。

  复竹阳凤山李居士

  廿三日回山开手教读之恨不鼓翅到刹竿头奈住持事繁则错过莫大因缘也憾甚然吾邑中多沙门广精舍只以温饱为活计但提此事怖为毒害宁喜山野向佛头着粪哉承居士雅爱痛法门落魄欲山野唱还乡曲待秋后再商可也此复。

  复林文学送字画

  蓦劄相逢倾湫倒岳居士夜明珠错撒紫罗帐里令贫道不识好恶向文不加点处走漏消息也呵呵。

  复湛清俗讳黄至道

  初入蜀时闻汝名喧宇宙第不知伎俩何若未几落尘亦未窥汝是真俗汉子也昨因华扎吹来欲吾侪分星拨两板齿生毛下一转语却致吾侪呵呵大笑始知是真俗汉子莫道吾侪未向汝答转语也。

  复欧道人

  山野问汝本字何说正欲要就中分晓勿使染净不本汝谓孩心无物染则是有物染则非大都只认一边是本殊非染净一致也何则且孩心时所见所闻与老大时见闻何异所异是习不异是本达本则法法头头皆本也乌认性初为本哉又谓答我只觉天高何有云高者致令山野发一笑何也胡不闻前代有诗云庐山高万丈如何不接天一朝云雾起天与地相连据此天亦非高云亦非低而扬天高抑云低且觉也未圆则知水知月知字与觉字不待辩而明矣又谓若还和尚本然高请君吸尽天河水者敢保十二等老先生曾占三科榜首者淹得没着落处何也山野却占地步天河水是山野吸尽有时把住则渴杀鱼龙有时放行则淹杀狐兔试问足下还是把住好放行好速道速道。

  与东川吕相国

  向慕不凡器骨未获觌面幸弹丸地上相逢此奇缘也势不可不斗胆以符素心令漆桶子快不然老僧与阁下咫尺天涯矣承命敝檀张公坚留三教寺再话兔角杖挑潭底月龟毛绳缚树头风因山中人接欲归聊具偈拂以悉鄙衷。

  复侍伫黄居士

  觌面归来读佳章知为破山泥水不少也若将我破山如是而见足征平日用工多因依倚作解自障悟门终不是到家消息耳闲言且置但将山野对居士唾地云试道看则居士伫思进语尚未恰此其数所看破皆虚语然而一涕唾忙无所知则三藏五宗先人涕唾诚恐胀破居士肚皮也。

  与石砫司素真秦总戎

  传闻道况殊佳寒暑乘隙觉主宰不胜于平日矣人谓之苦我谓之乐何也百骸调适靡所不为恨不如佛如仙飞身拔宅正眼看来犹是眼中金屑胡不闻病为良导上古圣贤三日无病祈祷求病无非要人觉此有限身心不作千年计耳身世尚幻况其他为此是老僧浅识谅贤台过量处定不如是见也。

  复秉素牟铨部

  金仙氏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个关头人多忽略始知今日又当何如来谕云陈蒲鞋灵隐辈皆以伎俩却贼使不入境者间或偶取一时非实有此伎俩也若可以却乌用操戈演武耶此实是人之迷甚痴心作业使然的非天地有灾祸人者山缁数数经此只负其物不负其命幸窜石砫得讽教爱真如隔世忽苏无奈杖履甚艰卒难如命傥鸡足缘熟自有团话时也不尽。

  复培之李总制

  传闻大金汤遥舒一臂来携朽人之手而朽人尚未识面恐触觉亦非也忽转盼间得谭首四书稍知影响未敢谛信其确欲书只字片言冒惊台侧不独触觉是妄则无因亦妄也今贵差官至道及谆谆只得附几句俚语。书之扇头。一则贺千秋。一则以雪前咎非叙寒温故套也。乞叱留。俟异日团话何地。此则一重公案耳。

  雀舌将开。龙牙欲出。欢颂赵州新句子。解渴止消七碗。正堪峨岫旧家风得饱。还须一片恭惟大金汤。纶属川陕。百万妖氛。退于黑山鬼窟。勇健东南。八千子弟。收于虎帐龙旗。指日凯旋。共朽人话沙里米。米里沙。肉边菜。菜边肉也。便鸿附候。不胜翘企。

  复士心谭慕义侯

  久不晤。宛如食顷。觉檀越政事之暇。尚不屑沟壑。抱病山缁。诚然。是恩被泉石也。来论云。令即挂法名山缁处。山缁却谓不然。何则。来生豪贵家者。非浅浅根器。乃久植德本。福分所致。自是寿长。加以佛门保佑。是山缁辈。权设故套。乌辱智人之耳耶。又不得不如所命。从故套中与老檀越露个消息也。呵呵。

  与西昆谭涪侯

  老僧曾聚首家庵。对王云山说法云。有佛处不可住。无佛处急走过。幸老檀越代语云。落华流水。却救取王云山一半符。今日老檀越对黄坐营说法。可恨傍观者不解代一转语也。劳烦雷霆之怒。总是扬声止响。到莫令人勘破容面。以悉。不尽。

  复达州王刺史

  荣任达州。是达州人福。想老檀越不负夙心。曾教化过。是熟因熟果也。老僧耳其口碑。不胜雀跃。幸贵治一班太平人物。今日复得良晤者。信知老檀越不在做官。乃在做佛也。承分示来者。欲老僧数语。愧不识一丁。但拈官佛之语。试问是一是二。

  复嘉兴众缙绅

  自壬申归蜀。不觉廿七年矣。忽得华扎下颁。知素相与者仍复如故。喜天相吉人。自是出格。然老僧备历诸苦。人影不到处。一一亲撄。况国难家亡。华华世界。尽成瓦砾荒郊。想江南一带。别是一天。憾不疾插翅也。总因两地烽烟。卒难轻举。吾徒丈雪。幸诸檀越纳在爱中。刊老僧语录行世。即如请老僧登曲录木。鼓两片皮。说法已竟。又乌用老僧觌面为耶。吾师道场。况在贵地。终不免活一日在。贵地一日想也。

  复 轹严居士

  将谓 轹钻。出自秦时。岂料两易国朝。至今尚在此。真 轹钻利害犹甚也。老僧读来扎。觉当时见与今日见。天渊之殊矣。老僧恐不复面。吾徒丈雪。稍通口气。借重栽培。即见老僧也。余言不赘。

  复弘觉木陈和尚

  遣丈雪与先师扫塔。第不知天童法道是何人主持。尚未修候。罪多如发。适得贤弟佳音。知我先师灵骨犹在也。喜甚喜甚。大约愚兄年迈。只可填沟塞壑。海内玷声。每盈其耳。何如贤弟佳声播扬海外。吾师道脉。诚不虚印。想江南逸老。未卜何如。若俟烽烟稍静。可与贤弟良晤也。不尽。

  复祭酒谭埽庵

  屡承翰教。珍重法门。笔舌难尽。吾徒丈雪。多赖培植。老僧丑态。佳序揄扬。刊之甚善。东塔丛林。全仗覆护。已成大观。是贵境福。老僧恨不如命。困于关津。势不能鼓翅也。奈何奈何。吾蜀高梁是老僧邻邦。得冯朱二君子并士绅留住。经今不觉三十载矣。废而复兴。发人来贵地请书本藏。借重鼎力吹嘘。早发归来。若可苟延。再得与大金汤觌面话吾门冬瓜瓠子禅遍地曲直也。呵呵。

  复江南众文学

  适接手教。宛如觌面快得。斗转星移。逃天缩地。想诸檀福人。自是福庇。老僧经浮沉者七。幸得脱难。复闻诸檀金声玉振。与吾蜀大不相同。真咫尺天涯。欲晤竟不得也。且吾师道场。幸在贵地。倘苟安。自是图晤有期。恐时之不待。觉辜诸檀积念也。承远念。谢谢。吾徒丈雪。借重披目。即同老僧再来左右也。祝祝。

  复东塔住持清白长老

  老僧别来不觉廿七载矣。得闻一音。尚不可得。况睹华扎。怪未曾有。喜吾废才。又得贤士力量辅就。焕然一新。真应身菩萨人也。即欲策杖。想两地不能疏通。且老躯诚难行履。况吾徒丈雪在彼。即如老僧在。何殊尔我耶。众房老宿曾与老僧晤者。一一致意。恕不另候。堂中料理。仍旧如初。料老僧不来。恐江道得通。来亦未可卜。石云先发。并稿是老僧斟酌过。可照原稿刊行。俟缘熟何时。则人情物理。自当尽也。

  复丈雪上座

  金城行日。前途不知何若。今得来书。知与老僧代劳上天童扫塔。过费仪物。并刊行语录。真克家之子也。谢谢。然而删语录。因重繁国忌则可。老僧分中无一字。甚快。大都后人眼目。又不可不慎。其广略在人之裁度。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故如来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者是也。原稿并新录俱是老僧斟酌过。可付梓亦善。余不悉。

  复嘉兴吴孝廉(讳泰来)

  老僧自壬申离贵省归川。不觉三十余年矣。值此劫运。经浮沉者七。幸免无患。及今何缘。得此良教。如隔世忽苏。快畅不已。来谕中数万言。尽是门下疑处。觉得自起自倒。理障何多。种种不能备悉倒断。况老僧者鼓笛久。未遇知音。且江南诸大老曾中他毒。竟不能以楔出楔返。令毒气发者。诚然迷颠之甚。自弃家珍。甘落贫里也。此个事尚无形段。亦无抵止。言论不足以辩。名字不足以载。惟证者方知。即如门下默识心通之说。虽不中。不远矣。何在谆谆。若贵省与人打乡谈。只是贵省人知。余处人虽闻亦不知。然而老僧此说亦是对门下讲书。即门下对老僧谈禅也。何必不必。任门下裁之。

  复槜李古新庵清白长老

  屡承系念。竟不能遂此愿也。江道虽稍通。烽烟尚未息。则往复犹怀惊恐。且东塔道场既脱。一任在处潇洒。可行可止。随方乐道。意欲老僧匾对。以志不朽。老僧病甚。但题逸居二字对联云。客不到幽深境界。蜂也来热闹门庭。请善书者书之并谢。

  寄觉城禅人

  客岁闻有恙。第不知害着主人公否。可体取否。日间浩浩作得主否。梦里作得主否。竟无一消息掷吾侪拄杖头。想病中有不病者。汝得之矣。吾侪近日住个破院子。亦未伙人打口鼓子。倘偷闲得。一那步何如。

  复南充罗西溪居士

  数年来。空负沟壑。将期此时。势不及见也。岂料一朝人物。更胜一朝远望。张无尽杨大年尚不及肆口如是道耶。老檀越更出前辈一头地也。何也。先辈肆口肆志。只知说禅说道。未及老檀越劈头道个东瓜印子者。诚然具过量见。深识老僧也耶。欲言不悉。并谢。

  复语嵩法孙

  承系念。屡次复书。第不知到否。适接语录。目过其中意句精确明悉。但尚有几个错字。想是录语者之讹。当机处务要谛。当或绝或迟。另有开发。何云。了之一字。处处太多。宜删却。所谓宗门无肯语。不放出头人者。此也。老僧年迈。法门重任。寄在后昆。珍重。

  复忠南云凤胡长阳侯

  老僧牧得一头牛。恶辣鞭绳经几秋。随分纳些收不住。走来天际问胡侯。吾人之顽性。牛也。加以鞭绳。工夫也。如是牧之。久则顽而自化为淳也。请问老居士顽乎淳乎。试为老僧道将一句来。一并书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