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
书严髻珠米单文后(二首)
衲僧脚下无寸土粒米问从何处来幸是随门总檀施饥愈饱处觉花开
二
同人之道没亲疏迦叶空生会也无发意圆成众功德等慈一着是良图
和海盐刘霜崖邑侯持钵偈(附原偈)
带水拖泥说化缘霜崖居士两空拳饶伊饿得干成鳖犹向山门索饭钱。
佛祖家风展化缘难为居士助空拳山僧粒米未尝咬不识其谁还饭钱
酬髻珠居士(二首附原偈)
居士宿山中因谈行起解绝后归寄予二偈云解绝即行起转我不转你子归而求之天眼被底里赵州茶点中边味擎向邛州没缝磁不是故人情分重宵分频掷夜光珠。
解绝即行起觌面分我你撒手便归家瞳人在眼里
二
赵州茶是山中味聊献邛州白净磁报玉投桃何可喻直看双手撒明珠
赠丁韩云文学(二首)
洙泗高风在明新学脉真吾无隐乎尔入水见长人
二
文章载道器山偈谈何事君子观吾机落纸元无句
曲肱而枕之示吴子进
自体自受用任运静而安乐天尼圣旨春在杏花坛
雪窗独坐迥禅展纸索书
上天忽同云雨雪正交并袖手坐空楼捉笔亦怕冷茶后发清兴书偈恐失韵大风檐前作来自西北境待看夜雪积成堆大地山河光迥迥
示夏禹公
梅子黄时杏子肥枇杷甜味世间稀又看桃子红来也信手拈来便疗饥
示张两如
空山时雨落绵绵铁鼓遥来破涧烟一句伽陀写将去要君脚下自流传
竹窗偶成
直截西来意奇哉触处通倦来两眼合睡起一茶浓燕语茅檐下莺啼柳圃中分明无隔线窗竹引清风
题李晓令草亭
小亭轩窗空客来皆喜步大胜维摩室化现千狮座
题风竹图
萧萧两竿竹叶叶从空下天风何时歇使伊挺身罢
题王宣远南询画册
脚跟掀起半空中打着乡谈各不同掇转船头归去也至今流水尽朝东
二
居士画时无错笔山僧题处有淆讹毛锥一点虚空落好手丹青没奈何
宝晋斋阅仇十洲临李龙眠画佛尝随众卷
法界幻为体圣凡总游戏奇哉换人眼在此一张纸祇园诸应真一朝与相对面目未必真围绕殊有意识破指头禅去佛不远矣
梅里镇重修东塔
千年宝塔一回新多少香花结胜因清晓登来看六合出头天外想奇人
礼夹山林皋和尚塔(夹山和尚与予剃落皆依兴福洞闻老人后嗣法又同龙池一脉)
曾经大嚼过屠门愧我初终辱弟昆花木禅房萧寺古竹林清磬瓮城尊全身示入山中定好手还扶向上根触目生机谁荐去江心白浪向空翻
悼黄介老(有序八首)
介子虽儒深入禅观鼎革之际抱义下狱末由致问己丑春莫传闻坐脱江宁得大自在永诀时乎书一扇嘱门人邓生者相寄至七月中浣始得见之于是就破山丈室中莫一茗咏叹其诗如见其人不觉悲惋中来因次其韵为偈八章所寄诗云剑树刀山掉臂过长伸两脚自为摩三千善逝原非佛百万波旬岂是魔潦倒不妨天亦醉掀翻一任水生波夜来梦作修罗手其奈双丸忽跳何。
阎浮树下暂经过授记灵山顶再摩慈忍牖民唯有佛嗔痴退舍已平魔劳生且共眠长夜世事从来等逝波留取菩提真种子人间天上敢谁何
二
太白峰高几度过塔尖云雾日为摩真宗有授能超佛坚甲无须乃入魔紫燕识巢归社日白鸥顾影泛春波寄来一咏惊长叹奈此题边姓氏何
三
芳草春江不得过遥思独把管城摩青云幸作文章佛白发能空生死魔身世信然皆石火乾坤无处问风波炎炎六月山如炙一扇清凉意在何
四
忆昔江城冒晓过人肩闹市正相摩师门握手投胶漆法句当锋折外魔百劫肝肠藏碧血三年流寓隔沧波好音末后终相及生死同条谊若何
五
乾明古寺客秋过殿角风铃日夕摩丈室花纷方论道法堂草长不为魔潮平山阁僧眠石雨过江帆鸟掠波白露蒹葭时又至伊人宛在欲从何
六
五浊人生未可过一筇潇洒手常摩战争蛮触谁为长心醉荣名亦是魔寂莫青山堪阅世深沉古涧自无波分茅定鼎昭前代坟典相传又若何
七
有土于西莫是过金绳觉路入三摩口凭树鸟同歌佛身长莲华不见魔宝阁天空香自雨玉池水满静无波利根直证无生忍壁立常光孰奈何
八
铁树花开少客过瞿昙拈起手亲摩圣凡齐扫非名佛宾主同时要拣魔惶恐滩头戈倒地滹沱河畔棒兴波中原一宝君赉得争奈无人着价何
书徐虞求先生读语录二偈册(二首)
相逢滚滚利谈锋林下何人入我宗时节到来能撒手空山六月打霜钟
卸下儒冠付老天干戈丛里且逃禅世心灰尽灵根长应起东林学种莲
茎齑偈(有引)
辛卯岁暮钱子圣月寄书云近榜所居曰茎齑欲得数言光宠余乃思祖家垂示有大家相聚吃茎齑唤作一茎齑入地狱如箭射钱子取义或于此耶余因下一注脚钱子爱禅者也其不轻视茎齑作游戏乎。
指头十个最难齐钱子参禅又割鸡未至竟酣千日酒如何敢唤一茎齑祖师不是言枯淡君子从来嗜藿藜道路两条行得到春山好听杜鹃啼
宣城詹曰至其生世之月日即其母氏去世之月日也寄笺须语以偈报之
因生念死孝思长生死同时母在堂请以摩耶师母氏现身尘世作舟航
鹤林咏古(十三首)
宋武帝
樵采青山枕担眠鹤翎捧日下遥天凿来一井何甘洌千载缁流饮此泉
(群鹤庇日帝微时事寺中有井名寄奴泉相传帝所浚甚甘洌大旱不竭)。
唐玄素禅师
僧来何处把门敲祖意分明直下抛堪惜此僧门外立不知身入凤凰巢
(师为牛头之裔住鹤林僧来敲门师云莫道僧佛来亦不着)。
李涉
人生扰扰在尘寰方寸常年未得闲独爱李公真实语琅玕千个静空山
(寺在昔多谈竹亦名竹林李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间盖本此)。
宋寿涯禅师
洪蒙未判绝町畦道器分来物本齐不识老僧山里坐更将何旨授濂溪
(寺志周夫子学渊源于寿涯)。
周濂溪先生
圣学研几百代宗高山仰止礼宜崇清池六月荷香满时有风吹入梵宫
(祠在寺右按祠记先生依舅氏郑龙园居澜读书寺侧)。
银青元章米公
风流文字出尘姿交契云堂说法师愿作伽蓝护名胜山中松石至今奇
(鹤林志藏公听法于石门听禅师诈护寺卒后如其言)。
苏子瞻文忠公
竹院曾游一品题端明学士醉如泥长廊古碣知多少读到公诗价不低
(公爱寺竹有咏又有醉后是刁景纯诗)。
宋高宗
南渡匆匆马不迟中原为问此何时却拈古偈亲挥洒七佛全身现七碑
(志称帝南渡时驻跸于此书七佛偈勒石今存)。
陆秀夫忠节公
沧海茫茫正气存鲸波万里孰招魂高宗过后临池在香刹因来共晓昏
(公祠初在金山见梦鹤林寺僧因还山门之左)。
圆悟勤禅师
笔语谆谆不几行道情法训蔼然彰西湖长老人虽远片石摩挲久愈光
(石刻云西湖然禅师都下相别能自奋忠竟继佛性住持甚慈甚慈凡百日慎一日久之果熟自馨香也收书叙致殊殷勤□□值冗附此相勉领刹作粥饭□□□□心平直以身先之□□□□□谦和人乃皈向要洁净口行然后随以己所得以开示于人□□过为矜炫便是守本分也圆悟禅师克勤示后有跋云怿氏所以久长者正以能作善言警悟不肖今觐圆悟禅师遗墨字字真实读之森然加敬但患有不能终身行之者尔绍兴癸丑谷雨日章騆仲骏书按佛性即佛果嗣录载其住德山大沩西湖禅师继席不知于何地顾于佛果为晚出而示语首称禅师末署以名古人风度可想见也书法遒▆与天童示隆公知藏石刻正顿此则录中不载不知鹤林何缘有此石戒佛果当年偶值游此而作是书耶抑然禅师后或曾主此耶然皆不可考矣)。
元中峰本禅师
鹤林殿主能求法临济僧堂不学禅天目山高千万丈重新写出话头看
(石刻昔王尝侍访临济至僧掌问曰此一堂僧在此作么济曰不看经不坐禅总教他成佛去此话流落丛林旧矣鹤林定殿主要向不看经不坐禅处长伸化喙极力扶持使临济家声千古不坠过门露语因合掌告之曰愿观盛作西天目山幻住道者明本书按此条中未载)。
明紫柏尊者
大明国里丈夫僧杰出丛林照夜灯是处道场俱振刷入门一棒焰腾腾
(师尝过寺慨祖庭沦落必留连浃旬后嘱五台公恢复侵地)。
陆五台庄简公
祖庭秋晚阿谁扶想见当年陆大夫佛地贤祠还旧观灵山付嘱语非无
(见濂溪祠碑)。
寄青莲同参
法华山畔相寻后屈指于今又九年闻道头颅如我白何时再晤话生缘
送道场山晓音知客
五月芒鞋特地行榴花京口照人明道场山顶重回去好作金鸡报晓声
谢事
衰病难堪住鹤林纷纷云水不劳寻饥餐渴饮无余事只可闲眠听竹禽
赠顾圣复业医
贤哉君子用于世得其宜周孔诗书牖轩岐草木昆帝心无待简民命亦堪医怀保跻仁寿岩廊任不卑
答王云来文学
忆昔昌黎谒大颠玄珠曾索入重渊开门何更烦敲瓦入社相将引种莲删定诗书夫子道直空文字祖师禅云门扇子今安在腊月冰霜到脚边
答陈复庵乩仙(三首)
大事因缘本自然半生辘辘苦参禅而今衰病身无用白日清宵只打眠
嘉客翩翩向晚来飞飞小鸟啄生台偶登山寺浑忘返竹下裁诗韵自猜
世外萧然唤作僧古今红日自东升十洲三岛俱为幻觑破何曾有寸绳
过葑溪周雪岩道侣静室
傍廛精舍一灯明数版低墙隔世情橙橘两分阶下树钟鱼互答佛前声山高欲仰人皆誉男大无婚话已成(伯屏倪公赠以甘庞贻范扁故及)喜我杖藜频过此南薰北牖晚凉生
天童送兰若上人出山
满觉庵中贤主人青山看我意何亲话中记起杭州景一片西湖绝点尘
寄聚周上人
去秋曾订过君庵冒雨江船遂向南八月潮头千古在山中无事即来探
示曹云海
百行从来孝是先事亲事佛两无偏鸡鸣起到黄昏后体取无生出世缠
读新桂瞿公临难诸作(二首)
惟人有性性有德仁义礼智仁为长杀身成仁性德完万古斯人在天壤
二
白刃临头可畏哉深情缕缕笔端开生平面目元无损长笑一声归去来
示吴萃凡
逐色随声念念非回头猛省即真机子规树上流鲜血无限春光唤客归
示吴永侯
红红紫紫满山坡青嶂无情面似酡一点真机亲说破清明过后野花多
寄秋亭三子
一身学佛一身当男大须婚也不妨参得老庞公案熟秋亭湘水姓俱香(子康)
长水塘边放一舟溪山两地各悠悠道情幸是俱无隔秋月春风话不休(念硕)
百岁年华等逝波树凋木落问如何分明体露金风里一句佳音寄薜萝(薇垣)
腊雪二见
一般时节两番寒指示诸人仔细看大地沉来山睡稳虚空混去火炉宽羚羊挂角踪难觅猎犬迷家眼被瞒乘兴空楼书短偈砚池才蘸又冰干
送丽中大德
一夏安居日杜门客来相访少寒温阇黎过我天还暑露地烹茶月满村
送骏机大德
金井梧桐已报秋火云犹自照山头途中佛法最亲切动步通身雨汗流
送祗园老禅回闽缘干
好大哥福建子行脚区区老不止客秋参我入天童草鞋紧峭多欢喜燕语乍谈人不解细听方才知所以今年回岭明年出往还途路谁遑恤身心拼供十方僧一任秋风冷萧瑟上前行休放逸祖师公案脚头提遇境逢缘无打失杨岐驴子脚曾三赵州牙齿元来一声前句为君述仙霞岭上月明时黯淡滩头浪汩汩咄
示慈帆上人
忆在十年前天童一相见于今十年后重来呈旧面佛法本无言有言乃方便老婆心太慈与汝通一线人生如张帆所在随之转业风四面吹船在波心战线索纵牢牵终亦有时倦须臾失照顾生死一时变同舟已胡越父子空眷恋何如奋勇猛大事期亲荐回头上岸来直入空王殿轻生日悠悠干城眼方眩谁知四山逼等闲无贵贱业海既沉浮鱼龙心不善金翅高回翔命尽中他咽此语报君知会时当喜忭
碧峰禅人病中求示
枯肠本无物诗偈何有新秪宜随笔写笔底见精神是句终疏韵非言却动人碧峰能点首病骨不同尘
和宋慈受深禅师登披云台十咏(有序 附原咏并跋)
宋慈受深禅师投老秀峰有登披云台十咏盖怀药山月下披云啸一声而作其诗优游自在令人深味得古尊宿住山受用非息躁竞大休歇者不能退身三步守雌牧卑若余者或所谓怀慈受如怀药山者乎聊抒企慕非敢谓即古人也。
附原咏。
林底常怀老药山皮肤脱尽万机间披云月下时长啸千古风流满世间。
戏镌崖石号披云且欲朝昏见古人折脚铛中聊自足世间忧喜不关身。
拄筇台畔自腾腾野草闲花照眼明绿水青山皆旧物鸟啼猿啸别无声。
春暖崖花处处红住山境界乐无穷劳生奔竞何时已说与还如耳畔风。
当年吴越日相攻蚁国蜗争不少容范蠡西施伎俩尽青山依旧白云中。
兀坐云根懒举头更无言句示禅流森罗万象分明说有口何妨挂壁休。
老来差懒出人前秪欲隈崖傍水边多谢洞庭峰顶月夜来向我十分圆。
禅门难觅好儿孙逐句寻言总失真山是山兮水是水莫将闲解斗尖新。
透过无心种种休松间石上自悠悠田园不用争疆界大地都来一指头。
莫笈山僧语句粗真情何处着工夫世人用尽精神讨缘木何曾觅得鱼。
道无古今而人有古今人无古今而时有古今道苟同矣虽历世千古如出乎其时如见乎其人不尔虽合堂共席邈乎千里遥也慈受深禅师住秀峰日登披云台怀老药山见之十咏遂使澧阳遗韵照焕异代可谓无间然矣噫以古验今以今视昔安知异时不有怀吾慈受如慈受之怀药山者乎语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此特为有道者言之若夫下士闻知不大笑而不弃之者几希矣丁巳仲秋下浣真庆叟孙观跋(宣和元年五月嗣法寿庵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