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林我禅师语录
林我禅师语录
林我禅师塔铭
余在光禄时每月朔望省视祠坛供献虽禁中例得往焉一日至万善寺见正殿悬扁大书敬佛二字为
今上御笔余拜手稽首退而叹曰大哉帝王治天下之道不一端也设官分师立纲陈纪章服有辨刑威有施无非纳斯民于规物复其天良之性而已故唐虞三代治各不同而训俗型方之心无不同也况佛为西方圣人所以教民为善者无殊于吾儒之旨使生唐虞三代以前见重于尧舜禹汤文武之君也亦明矣昔
世祖章皇帝时余叨列侍从之班见经筵有间延禅宗玉林木陈辈阐晰妙义辅佐休隆我
皇上缵承鸿绪学贯百王道该三教沙门高士应运而兴大雄之法于斯为盛长安城南大兴善寺林我禅师盖杰出者也师阆州侯氏母苏夫人生而多病幼好读书年未及冠父母并亡立志出家初披剃于万缘寺参学于桂溪庄更历寒暑道念愈坚继受戒于宝池和尚终闻法于易庵老人老人为破山法子传临济正宗师道范清高学思渊博有自来也始住南安贵清历终南岝峉名山大刹声震关中乃开堂于泾干之崇文塔院西夏之海宝禅林东西秦川闻风景慕后因易老人圆寂始卓锡兴善营建师塔主持法事大振宗风于今八载矣师体质清臞胸怀坦易始以严慈立念誓报罔极之恩继因师祖裁成大阐如来之教金环在手非具夙因者不能瓶水倒流因参大乘而有悟物各有生我示以无生则生生之中另开生面我本无相人见为有相而相相之外别立相宗逐境提撕久而有悟如中山之酒三年不解其酲因人开示各具因缘似春雨之膏万物咸沾其润故所至监司镇帅贤士大夫文学耆庶村妪市童莫不接踵相迎请益恐后非师德量宏深机缘广大能如是乎视昔之架箭需人持竿待日此更超出一倍矣慨夫民风不古世道日漓法制禁令移易为艰师以一老头陀登堂挥尘能令百千万人革心降志勉登善域而不敢自止使九州四海之大得尽闻师说而孜孜从事焉于以辅
圣化而正人心挽斯民于三代之隆其功不更与吾懦相左右乎乃今岁仲春朔日领众礼佛毕忽索纸书一偈云登山足疾忽为魔必欲登山可奈何此去直将空四大笑看白骨岂成痾书毕归方丈侍者请问其意师笑而不答越五日端坐而逝康熙十有八年二月初六日未时也登涅槃床七日起龛荼毗五色火光炽盛收舍利无数师生于壬子年四月初八日子时寿六十八腊四十八远近僧俗罔不奔走悲号如失怙恃其法胤海珍亦蜀人器识纯诚遗灯有寄先以法叔若水和尚乞序铭于余继复躬请忆己酉夏余曾晤师于文塔有夙契焉不可以辞乃序其始末而系之以铭(铭曰)。
缅彼迦文 传法鹫岭 拈花一笑 妙谛心领
达磨西来 道弘斯境 曹溪一派 汪洋千顷
卓哉林公 巴江钟奇 风木载悲 誓志披缁
祝发大慈 受戒宝池 破山之徒 易庵为师
柱下无为 邹鲁性善 寂然不动 真如乃见
大觉圆明 三圣无间 道不远人 人自道畔
性根超朗 领悟独优 渡杯锦江 飞锡雍州
八水洗肠 三峰点头 金篦开蒙 四十春秋
清襟映月 逸藻流霞 学究一贯 书富五车
剖玉淘金 忘石与沙 西来大意 树上三花
三昧无声 觉来早参 挥毫留偈 归卧一龛
五色焰中 舍利光含 崚嶒宝塔 高对终南
南山峨峨 渭水洋洋 幻形易化 真性难量
沧波浩渺 一叶慈航 奕世徽音 地久天长
时
康熙十有八年孟夏廿日骊山澹园居士周灿星公甫顿首题于双峰草堂
(浙江杭州各旗信士宋有德 姜状元 胡登科
孙道赞 姬守分 谢三魁 王增玉 刘启凤
罗立位 段有祯等谨同众姓共结胜缘福禄名
位吉祥如意 关西汉南戒子寂玉募刻)
康熙辛未岁腊月吉旦板存嘉兴楞严寺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