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
禅醉(十则)
禅醉者。何谓也。蒙周曰。醉者之坠车。虽疾弗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天全也。予醉于禅而寱。是犹坠车者矣。寱而无解乎醉。殆所谓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欤。使天下之人因其寱而识其醉。则予之得全乎天者。亦将以全乎人之天也。反而齁齁然鼾而弗之醒至足矣。又安知其所谓疾欤。
一(致知)
崔子石师问佛于天然曰。某儒者将易而佛。得乎。天然曰。儒不学佛。佛不学儒。儒不学儒。佛不学佛。吾闻道不相学。亦不自学也。相学者寇人。自学者寇天。皆道之所弃也。虽然子儒者也。吾与子言儒。孔子曰。致知在格物。何说乎。崔子不能对。日有对而不侔。天然进而语之曰。天下一知而已矣。无所谓物也。自知穷而为物物。又物物而物。益不穷焉。名之所昉乎。状之所纷乎。义之所别乎。类之所繁乎。之数者尽天下之所谓众人者。日恫恫然而不自知所往。而不自知所来。喜喜之。怒怒之。哀哀之。乐乐之。不以为缚。曷求其脱。常忧不合。孰冀乎离。波波汩汩。遂成古今。是皆不知其为物而安然者也。夫恶知乎。安然者之为是而不知之为非乎。夫恶知乎。不知之为是而安然者之为非乎。有智者恶其不知而以知为。货以物为利。欲货出而利返。奔走道路。物我两衡。主宾相易。自以为知过众人而不知其不若不知也。自以为不安于罔而不知其不能安也。天下黑白同异。牝牡成毁而已矣。知黑而黑。知白而白。知同而同。知异而异。知牝而牝。知牡而牡。知成而成。知毁而毁。固然者物犹不化。矧其未至于固然者耶。若举父于子。举兄于弟。举夫于妇。则人之父子兄弟夫妇是必哑然而独不哑然于知黑白同异牝牡成毁者。圣人之所以不能无言也。言出而是人不知其非是。言出而非人不知其非。非是非者万物之乡也。引知于物而非会物于知者也。是故学圣者愚。学愚者贤。圣人遇愚而贤。遇贤而愚。知而不知。不知而知。物而不物。不物而物。物而不物。物尽我也。不物而物。我尽物也。物尽我者。无物。我尽物者无知。无知而知。不足言矣。故曰。藏天下于圣人易。藏天下于天下难。
二(近非道)
戊子夏。阻饥于海云。其徒少食而让。天然喟然曰。吾道其以人丧耶。又一日食而任。天然喟然曰。吾道其以天丧耶。内记岩子揖而前曰。岩得间矣。昔也食而让。夫子以为道非让之所几也。今也任。任斯近矣。闻以人丧。未闻天丧者也。敢请。天然曰。君子犹恶其近之也。适燕者八千里。吴半之。齐又半之。人知夫齐近而吴远也。亦知乎近犹齐而远犹吴乎。吴与齐其有辩乎。无辩耶。半之又半之。其有辩乎。无辩耶。人有宴处者。解衣适体。磅礴于无何有之乡。适适然尔。忽而觉焉。曰。君子不以容饰众。不以私弃物。吾囚首裸身。吾不能使茅吾心而塞吾目也。一旦峨冠冠之。文衣衣之。夏伏浃汗如注。乃久而苦之曰。甚矣。吾之不能安其天也。夫人出而拱揖。入而偃息。无是我也。谁为非欤。吾向者独居寝处。解衣磅礴。无与人耳目。奈何自困。若是。是众人以天而吾独以人也。于是去冠还衣。从乎其朔。而后知向者之乐。不假人也。苦而后知其乐不假人之为然也。佣者过之。怪而问焉曰。夫谁不庄于处众而佚于自处耶。而嘻嘻其几得之若外加何为。者人不能答。而终以为非佣者之所知其乐也。嘻。天下之士之去其仁义礼智以为道也。亦若是已耳。夫仁生于未仁。义生于未义。礼生于未礼。智生于未智。夫未仁非不仁。未义非不义。未礼非不礼。未智非不智。非不仁义礼智而后仁义礼智。犹是未仁义礼智也而后未仁义礼智。犹是仁义礼智也。鹤胫长。凫胫短。鹤不长其长故鹤。凫不短其短故凫。不长其长者之不能不鹤。何异乎长其长者之不能鹤也。不短其短者之不能不凫。何异乎短其短者之不能凫也。迷此者罔。觉此者殆。罔与殆皆道之所不共也。
三(天不可合)
潜子为有得于天也。日以合天之说。造而余以变物。天然闻而叹。抚而告之曰。天可合乎。天可合亦可离也。天可离乎。且而穷上下四维之苍苍。之冥冥。之蓬蓬。之轰轰。之烈烈。之蒙蒙。之潺潺。之亭亭。之森森。之泼泼。之汩汩。之历历。且而牖聪凿明。镂思刻虑。以求彷徨乎。天之所以然。天之所以不然。譬西行者东马首矣。犹敝敝然曰。若合若不合。若离若不离。言之伦与否不可得而正也。语天者曰。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曰。白与黑非人之所与也。而白之。而黑之。谁将与乎。鹄不自白。有为白者。乌不自黑。有为黑者。抑而知乎鹄不自鹄。有为鹄者。乌不自乌。有为乌者。鹄与乌方不能自天。其天吾与若日滑滑乎。天其白。天其黑也。然乎不然乎。人有献鹿者曰。马也。人有进钟者曰。瓮也。则吾与若必相目而笑。为勿足辩也。何居乎。鹄与乌而固之。则何不仰观翔而南麓者。适适然不知其为南也。不知其为翔于南者也。奚似乎。则何不仰观乎翔而北麓者。适适然不知其为北也。不知其为翔于北者也。奚似乎。顷而南者复翔而北亦犹乎北也。亦犹乎北者也。顷而北者复翔而南亦犹乎南也。亦犹乎南者也。顷而南者北者相遇诸途。且不知其为南者为北者。且不知其非南者非北者。且不知其非非南者非非北者。上下顿易。四维错处。人我相失。名实俱丧。吾与若且收而视。塞而聪。休而心志。绝而内外之辩。去而离微之知。而今乃廓然于向之。所谓白者非白也。黑者非黑也。则所谓鹄者非鹄也。乌者非乌也。天乎人乎。飓风怒发。不择其号。吾又恶知其为调调乎。为刁刁乎。吾与若一鹄乌也。古与今一吾若也。放乎六合之际。举乎褦襳之间。无所与合安所得离哉。
四(天不可非)
于是潜子爽然失戃。然若有悟也。曰。天乎其不可以言言乎。其不可以议议乎。其不可以知知乎。其不可以识识乎。某也向者。以言言天而不知是言非天也。以议议天而不知是议非天也。以知知天而不知是知非天也。以识识天而不知是识非天也。然则天无是而有非乎。去其非而是自是不必是乎。天然曰。噫。犹是合天之说也。曩也子以合合知其不可合也。而离之是又以离为合者也。何离乎。曰。离非天者也。何非乎。曰。落马首。穿牛鼻者也。而且牛者谁耶。而且马者谁耶。而且落。而且穿者谁耶。观海者足地不得其海之全也。身乎海而后上下四旁。内外本末。所见无非海者。君子体道。其初也如受。其既也如弃。其终也如未始受。未始弃。非去其受与弃之迹也。梦涉水者觉不抠衣。梦餍酒者觉不摊发。当其梦也。广厦高堂。犹是椅席琴瑟。犹是人物牛马。犹是车服玩好。犹是而宴会。而拱揖。而谈而笑。而喜而怒。而是而非。无非梦者。及其觉也。高堂广厦无别。椅席琴瑟无别。人物牛马无别。车服玩好无别。亦宴会。亦拱揖。亦谈亦笑。亦喜亦怒。亦是亦非。无非觉者。夫是觉者则必非梦者。是梦者则必非觉者。因而是梦觉者则必非非梦觉者。非非梦觉者则必是非梦觉者。而岂知欻然而梦。亦欻然而觉。欻然而觉又欻然而梦。吾与若久相安于推移之中。无有为是。谁与为非。无有为非。谁与为是。是亦一吾若也。非亦一吾若。梦亦一吾若也。觉亦一吾若。果且有是非梦觉乎哉。果且无是非梦觉乎哉。域之西有幻师者。能使男女从口出。若器若具。若醴若馔。又从男女出。拜起坐立。嘻笑怒骂。无异真者。聚观如堵。容貌音声。几不可辩。幻者曰。诸而以幻我乎。若亦幻也。以若真乎。吾亦真也。然若之所谓真与幻者。父母之所生一日。百年之所异已耳。然吾观幻师如父母。观若之父母如幻师。且奈何者。吾又观一日如百年。观若之百年如一日。且奈何者。且若能非吾。吾亦非若。若能自是。吾亦是吾。是非之权。两用真幻之数。相穷古今皆然也。诸君去矣。吾不敢复以言惑矣。于是收而器具。攒而醴馔。使从男女入。男女从幻师入。远近观者一时俱散。
五(鸭脚木)
天地广漠也。万物繁息也。山川流峙也。草木森秀也。男女家室也。人事同异也。鸭脚木而已矣。破子卷破颜而进曰。自天地乎。自万物乎。自山川乎。自草木乎。自男女乎。自人事乎。天然曰。此固然之说也。固然者不可以语道久矣。卷曰。非天地乎。非万物乎。非山川乎。非草木乎。非男女乎。非人事乎。天然曰。去物之理。绝类之通。犹闻声而悟。见色而明者之所为也。卷曰。然则天地非天地而天地也。万物非万物而万物也。山川非山川而山川也。草木非草木而草木也。男女非男女而男女也。人事非人事而人事也。将为转物而不若。其转己也。转物者同己。转己者同物。同于己者己不可败。同于物者物莫能过欤。天然曰。噫。所谓丧我者耶而未也。夫物不胜绝。我不欲丧。圣人之道几之者失之矣。于是卷蘧蘧若梦之觉也。曰。卷得之矣。夫恶知天地万物。山川草木。男女人事之不可以我与耶。夫恶知我之不可以我与耶。夫子曰。物不胜绝。固哉。物不胜绝也。而又恶知其不绝者之犹绝耶。夫子曰。我不欲丧。固哉。我不欲丧也。而又恶知其不丧者之犹丧耶。剑刃之蜜。舐之者伤。毒蛊之水。尝之者亡。思与虑。智与故之为道寇也。今而后卷得之矣。天然咄而曰。吾道坠矣。卷瞿然起避席。久而后言曰。卷也向与道远。夫子犹进而语之。靡有合也。亦勿弃也。今而卷若得之矣。而夫子曰坠。坠者何谓也。然则卷皆非欤。何为是者。言毕垒足而立。侧而听。天然间然曰。天下无有得道者也。亦无有失道者也。夫谁得而是而非之也耶。鸭脚木而已矣。以为是鸭脚木。鸭脚木不受是也。以为非鸭脚木。鸭脚木不受非也。然是亦不能外。非亦不能外。鸭脚木而已矣。故吾知天地鸭脚木也。万物鸭脚木也。山川男女鸭脚木也。草木人事鸭脚木也。而不知鸭脚木。吾亦鸭脚木也。若亦鸭脚木也。而不知鸭脚木。岂惟吾与若不知鸭脚木。亦不知然而非无鸭脚木也。此其所以为鸭脚木也。夫此其所以为鸭脚木也夫。
六(性习)
习之不可语于道者非性之所恒有也。性之所恒有则习之所恒无者而已矣。日为之而是不知其是。日为之而非不知其非。是与非非我之所得而有也。我不得而有。有之斯愚。我不得而无。无之斯荡。天地之旷。古今之寥。贵贱。智劣。勇怯。情伪。苦乐。生死。宠辱。共相推于愚与荡之域而不止者天下皆然也。然则有之不可以无也而有之以为性。无之不可以有也而无之以为习。殆庶几乎。天然曰。噫。此道之所以不明欤。夫习非我之所得而有。则性亦非我之所得而有也久矣。夫性非我之所得而无则。习亦非我之所得而无也久矣。性苟可有。何异于习。习若可无。性亦难辩。古之圣贤所为行仁蹈义。体道服德。莫不明于其。故谓确乎我之性命所从出之原而不觉其习者。至于兴一念而非圣贤之正。行一事而非天理之极则。推之于见闻之数。欲一一澄而汰之以讫于无有。而试思一念之兴。兴于何自。一事之行。行于何成。以其非圣贤。非天理也而曰。此见闻之端从外而至。乃向之行仁蹈义。体道服德。则又深切着明。以为必自己出而坚持于无敝。此直人情欣厌之所形耳。安知乎是则皆是而非则皆非也耶。皆是无是。皆非无非。无是而不有于其所有。无非而不无于其所无。是故性与习者人之所执。而返之皆可以为道也。易曰。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百姓日用而不知。仁智是而百姓非耶。百姓是而仁智非耶。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无传之旨。吾知更千万祀而终不得或伪也已。
七(百姓日用而不知)
百姓者圣人之所出也。生于男女之间。长乎饮食衣服之际。言无异词。行无异轨。囿乎见闻。安其嗜好。熙熙然处乎俦伍之中而不知天地之外。委形耕凿。绝志渔樵。荡乎声色货利而不以为耻。驰乎宫室舆马游猎伎乐而自以为乐甚。读古人之书。模古人之作。掇其词以为文章华藻。茹其理以为博闻精识。布其德于伦物行谊之林。大其业于功名节烈之事。历忧患而不悛。处生死而无憾。山川陵谷之浩瀚。风雨云烟之变忽。草衣木食之绝俗。微言玄义之深雄。遇之若固然而不求其故。取之一日之乐而弃若从无所遭之时。夺之以忽然而不知惧。纵之以百年而不知止。尽天下古今之人未有能逾之者也。君子曰。此可用而不可用也。其可用者圣人不得而及之也。其不可用者圣人不得而骄之也。匪惟不骄。虽骄之而不可也。花者香而已矣。有鼻者所共闻也。即而求之而有不可得已。水中之月。皓皓濯濯。心目遇之。适焉已耳。而终不知其所至。圣人之于百姓也。无与为生而悠然其并生。无与为长而茁然其并长。言不可异。不出百姓之无异。行不可别。不逾百姓之无别。迥于见闻而故囿之。脱乎嗜好而故安之。拔乎俦伍而处之若昔。绝乎天地而昏然如瞆。群耕凿而无余心。混渔樵而有遐乐。去声色货利之习若濡焉。不耻于人。泯宫室舆马游猎伎乐之情。未尝绝人以乐。读书摹古。作述犹人。同文章华藻于词林。采博闻精识于硕彦。伦物行谊。德固尝称节烈。功名业亦所重。不摄于忧患而趋避。如涂人不动于死生而去来无奇迹。酷性于山水陵谷而忘其高深。寄情于风雨云烟而任其舒卷。慕草衣木食而不知其所以然。爱微言玄义而等若朝歌市语。一日乐之。百年如梦。古之君子所为日徘徊于此。终其身而不得其妙者也。而又曰。百姓不知不如圣人。圣人知之不如百姓。百姓知之失其百姓。圣人不知迭乎圣人。此又何说也。恶其似也。何似乎。知之故似之也。知其并生而安于男女。知其共长而成于饮食衣服。无异词以为言。无别轨以为行。见闻因乎耳目。而嗜好顺其心思。耕凿爱其委形。而渔樵取其绝志。俦伍之中可以休矣。天地之外何必求焉。岂声色货利之可濡。曾宫室舆马游猎伎乐之足易。或伦物行谊。或功名节烈。忧患可避。生死曷逃。山川陵谷。风雨云烟。耳目足乐。遑顾其他。草衣木食。微言玄义。身心无外。言之弗及。无有一日。何谓百年。此殆知乎百姓之不知者耶。然而百姓之不知也固如是乎。非耶。故曰。恶其似也。夫百姓以不知而不能为圣人而以知失其百姓。使苟悔其知之失而安于其初之不知。以为圣人之所不如而亦不可以为道而道。又终不离乎百姓之不知也。抑难言之矣。古人有言曰。道在穿衣食饭处。行住坐卧处。迎宾送客处。及其悟焉。又蚤不是也。在百姓方缺。然其弗克。悟及其悟而犹非之。然则将何处此而后无弊哉。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孔子者殆所谓知道者欤。抑或别有说焉而不得言其所以然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