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考训


  刘禹锡佛衣铭曰不有信器众生曷归是开便门非止传衣初必有终传岂无己物必归尽衣胡久持先终知终用乃不穷我道无朽衣于何有其用已陈孰非刍狗。

  王贞白参云居和尚偈云巘路蹑云上来参出世僧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水不说有为法非传无尽灯了然方寸内应始见南能。

  独孤及见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因作诗寄韩郎中有曰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浊劫相从惯迷途自谓安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体君尝法味看。

  司空图与伏牛和尚偈云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着便生迷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颜真卿诗云忽 尘外轸远访区中缘万法原无著一心惟趋禅。

  太尉王旦久居政府病革嘱翰林学士杨亿曰吾未来愿为苾刍林间宴坐观心为乐至易箦时君为我剃须发着坏色三衣用火葬礼营骨塔于先营之侧亿曰公职居宰辅未可以私废公也与诸孤议但以三衣置柩中不藏宝玉而已。

  夏英公竦宋宣献公绶并在政府试童行因各取法华经七轴讽览宋公十日夏公七日不遗一字。

  欧阳永叔每诽斥佛氏已而参知政事辄病梦至一所十人冠冕环坐一人曰参政安得至此宜速反舍公出门数步复往问之曰君等岂非释氏所称十王者乎曰然公由是笃信佛法。

  欧阳永叔诗云巾履诸方遍莓苔一室前萎花吟次落孤月定中圆斋钵都人施谭机海外传时应暮钟响来度禁城炯。

  苏子瞻地狱变相偈云我闻吴道子初作酆都变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此画无实相笔墨假合成譬如说食饱何从生怖汗乃知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若人了此言地狱自破碎子瞻盖五祖戒后身也。

  苏子由献佛印偈云尘沙印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空手远来还要否更无一物可增添。

  子由参顺禅师言下大悟呈偈曰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相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用别钳锤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杨龟山和陈了翁偈曰盈科日进几时休到海方能止众流只恐达多狂未歇坐驰还爱镜中头。

  胡安国颂南泉斩猫话有云手握乾坤杀活机纵横施设在临时玉堂兔马非龙象大用堂堂总不知煞有手眼。

  韩昌黎尝访大颠有三致书及留衣故事周濂溪作诗忆之云昌黎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周濂溪参佛印禅师一日忽见草生有省以偈呈印曰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会豁幽潜草深窗外松当道尽日令人看不厌。

  范希文呈琅玡觉禅师偈曰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间直欲与师闲到老尽收识性入玄关希文诵金刚般若经辄有冥契。

  陈忠肃公寄灵源清禅师偈书堂兀兀万机休日暖风柔草木幽谁谓二千年底事如今只在眼睛头。

  邵康节学佛吟云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节奈愁何求名壮岁投宣圣怕死老来亲释迦妄欲断缘缘愈重徼求去病病还多长江一片平如练幸自无风又起波。

  邵尧夫着元运会世说谓世界至寅而开至戌而闭其论与梵典合梵典谓世界磨灭经无量时重云遍覆雨注梵天大风披拂吹彼聚沫旋至空中建立天地由此始也及三灾起阿耨池竭大海干枯七日并出烟焰弥空天下洞然谓为一劫开已复阖阖已更开其说如此。

  陆龟蒙诗云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

  游定夫与吕本中书曰佛书所说世儒亦未深考前辈不看佛书往往诋之殊不知其所辟者皆佛自以为不然者也。

  朱晦庵参天童灭问如何是毋不敬灭叉手示之庵改容作礼。

  朱晦庵斋居诵经诗曰端居独无事聊披释氏书暂息尘累牵超然与道俱门掩竹林密禽鸣山雨余了此无为法身心同宴如。

  朱晦庵寄山中僧有云个中有句无人荐不是诸方五味禅晦庵未尝以禅为讳。

  刘克庄题达磨有云直以心为佛西来说最高始知周孔外别自有英豪。

  朱晦庵语录云达磨一切扫荡不立文字实高妙于义学紫阳晚年近道故有此言。

  真西山泉州题句云饱食安居乐矣哉这场春梦几时回若还要醒如今醒莫待藤枯树倒来。

  张南轩参万庵颜禅师豁然有省乃留偈曰闻声见色只如常熟察精粗理自彰脱似虚空藏碧落曾无少剩一毫芒。

  如如居士三教咏云硬似绵团软似铁六月炎天一点雪露柱灯笼笑点头哑子得梦向谁说古来三教强安名释迦掩室于磨竭夫子谓默而识之老聃谓大辩若讷直饶剖破作一家不免落在第二月。

  王荆公读维摩偈云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刮香涂共一空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王荆公与真净文蒋山元为方外友极严惮之元尝谓公曰公有障道者三入道者一更一生两生乃纯熟耳公深服之。

  或问程明道有鬼神否明道曰道无你怎生信道有你但去寻讨着又问张横渠渠曰自家要有便有要无便无。

  元城先生曰世间事有大于生死者乎此事独一味理会有个见处则于贵贱祸福轻矣。

  司马光尝作华严法堂记有云佛之为人也清俭而寡欲慈惠而爱物虽草木虫鱼不敢妄杀盖欲与物并生不相害也圣人之道何以异此。

  李纲作诗送琮公往天台因为序略曰琮师隐居湖岩绝不至城市超然拔俗尝从长芦了游了居长芦聚徒五百余道价籍甚余虽不之识然声气相合今见琮益知了之门风孤峻真楷老儿孙也退处天台琮将浮海访之因赋诗赠琮且简了公异时得归决须相随于石桥侧可以握手一笑末有云烦师飞锡过天台为问了公何事了。

  杨龟山曰庄子逍遥游盖无入不自得也养生主盖行其所无事也曲譬广喻张大其词此即禅宗呵佛骂祖之意。

  龟山曰为佛者既不读儒书儒者又自小然则道何由明哉。

  张文定公读楞严有感述偈云一念在生灭千机縳有无神锋轻举处透出走盘珠。

  张魏公参圆悟有偈云教外单传佛祖机本来无悟亦无迷浮云散尽青天在日出东方夜落西。

  王子文讳或自号照了居士崇宁间弃官学佛往来登封卢氏山中二十年布衣蔬食井臼自亲人传其异尝有偈云来何迟去何早二五不多十不少一声杓木遍虚空谁识堂堂真照了。

  赵黄山题仙和尚坐脱偈云桶底脱时无一物机轮转处有三玄火中留得一茎草依旧光明灿大千。

  文文山至南华山有诗云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物化知风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晁冲之赠友诗云此老绝潇洒久参曹洞禅胸中有丘壑手里斫山川树小风声细岩深日影圆江湖不归客相对一茫然。

  饶德掺与友人诗云好贷夜窗三十刻胡床趺坐究幡风。

  陈希贤坐禅偈云殿古寒炉空流尘暗金碧独坐偶无人荐得真消息。

  赵东山题陆子静赞云儒者曰汝学似禅佛者曰我法无是超然独契本心以俟圣人百世。

  戴叔伦守岁诗云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贯酸斋讳云石高士也尝作辞世吟有云洞花幽草结良缘被我瞒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秋月一般圆。

  宋雪岩偈云立锥无地未为穷况有三椽似鹤笼语如东野肩头瘦禅与西来鼻孔同。

  吴草庐题罗汉图有云四大假合成幻身大地山河俱幻境傀奇磥砢十六尊得遇世尊为摩顶诸多伎俩近狡狯虽未大乘亦机警有能领取像外意闭目超然发深省。

  李纯甫诗云空译流沙语难参少室禅泥牛耕海底玉犬吠云边仰峤圆茶梦曹山放酒颠书生眼如月休被衲僧穿。

  屏山李居士尝谒万松有得因阅诸儒鸣道集废卷叹曰食我园椹不见好音乃为说以辨之大阐玄风指归佛祖时耶律楚材为之序。

  学士宋濂字景濂谥文献相传为永明寿后身也元时隐居自号幅巾居士博通内典撰护法录行于世龙溪先生姓王氏学以阳明为宗与法舟济禅师谭次溪忽谓济云请师闭口济云鼻孔撩天作么生闭溪云多口阿师。

  罗念庵讳洪先中状元弃家学道尝游天宁佛阁次唐荆川韵有云高阁春残始一登忽亡去住似游僧斋钟已罢鸟初下江雨欲来云自蒸笑指风幡看动息屡从火宅试飞腾年来渐解无生法谁信前身也谢曾。

  包鸿逵解元潜心禅理闱中以如切如磋八句命题公文有迷中得悟易辨悟后之迷难二语主司奇之拔第一后仕宦尽捐禄入流通藏经(先世瑞溪心弦两公并弘藏典)。

  阳明子姓王氏讳守仁其学以良知为宗尝有言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用知善知恶是致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者谓与禅为近。

  徐爱字曰仁弘姚江之学与龙溪心斋并谭玄理着传习录行于世。

  幻寄居士姓瞿氏辑指月录行于世论三玄五位甚晰。

  五台居士姓陆氏平湖人博通内典多所著述三学禅士每奔走之参无趣空禅师传断桥一派。

  冯具区会元与龚勉太守游真如寺龚指塔云琅玡爪发再生莫入定否冯云是龚云几时出定冯云待弥勒下生龚云弥勒几时下生冯云待琅玡出定乃大笑。

  王侍郎尝语云栖曰夜来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栖遽问曰猫儿突出时如何侍郎无语栖自代云走却法师留下讲案。

  近溪先生姓罗氏尝与寿昌唱和已而坐脱弟子辈遽呼之曰先生何乃尔耶公复起与语良久化去。

  海门先生姓周氏辨朱陆异同辑圣学宗传一书学者奉为标准参散木老人投契。

  陶石梁会稽人参散木和尚辑宗镜具体行于世着喃喃录。

  汪魏美居士举孝廉参愚庵老人二十年不入城市临殁作诗曰大化无停轨道术久殊辙住世守顽形问途犹未彻至人本神运可会不可说冰泮水还清云开月方洁一旦破樊笼逍遥从此别辗然而逝。

  王念西太史讳肯堂留心宗乘博通内典尝题紫柏像云稽首紫柏大尊者威光殊盛魔外摄手中拂子生杀柄一切龙蛇受赏罚又着纲目准绳诸书行世世多宗之。

  袁了凡职方学以慎独为宗尝参云谷禅师着功过格立命篇以训世。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


  学佛考训卷八

  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

  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

  慧业

  中朝宰相独友支公高座上人偏留玄度鱼山之响旧矣竹林之意终焉。

  范晔西域传论云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神迹跪异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汉自楚王英始盛斋戒之祀桓帝又修华盖之饰将微义未译而但神明之耶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

  曹子建每读佛经流连嗟玩游鱼山闻有声哀婉因作梵赞今鱼山梵其余奏也。

  支遁与谢太傅王右军友善谢致书有云终日戚戚迟君一来以晤言消遣之一日千载也(右军子献之舍宅为寺)。

  道林入灭戴逵过之曰德音未远拱木已繁计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尽也。

  阮孝绪学佛尝依鹿林为精舍杜绝交游任彦升欲访焉不敢据进乃指鹿林谓其兄曰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着佛法录五千四百卷。

  孙绰尝作遂初赋以示道林林曰君何如许绰曰高情远志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

  许询澡心学佛为时所重简文帝高其风每月白风恬思清言妙简文不觉前席达旦忘倦(许询江淹并舍宅为寺)。

  陶弘景号山中学士于阿育王塔前受优婆塞戒隐居华阳着颂云宅无乃生有在有则还空灵构不待匠虚影自成功颇擅玄理。

  刘勰字彦和梁通事舍人也著文心雕龙行于世大同二年表求出家赐法名曰慧地。

  王胄述净名诗云毗城有长者生平宿所尚复藉大因缘于焉念实相水沫本难摩干城空有状是生非至理是我皆成妄求之不可得谁其受业障。

  梁天监中诸臣各持八关戒斋时徐防孔焘诸葛嵦庾肩吾沈约王台卿李镜远并集分赋四城门诗一咏生云经行林树下求道志能坚既有神通力振锡乘远烟一登四弘誓至道莫能先不贪旷劫寿无论延促年二咏老云昔类红莲草自玩绿池边今如白花树还悲明镜前壮心欲何在余日乃西迁清樽不复乐蓬鬓岂还妍三咏病云拔剑平四海横戈却万夫一朝床枕上回转仰人扶状色随肌减呻吟与病俱绮罗虽满目愁眉独向隅四咏死云谁忍心中爱分为别后思几时相握手呜咽不能辞虽言万里隔犹有望还期如何九泉下更无相见时词旨并妙。

  徐陵字孝穆称天上石麒麟者是也相传陵后身为天台第六祖。

  庾子山送炅法师葬诗云玉匣摧谭柄悬河落辩锋性灵如不灭神理定何从意言警拔。

  张说杂诗有云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燕公尝奉诏译经语多隽朗。

  王摩诘诗云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辀念此闻思者胡为多阻修。

  王维与弟缙笃志奉佛食不荤血衣不文采居别墅在辋川有华子岗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溯辛夷坞与裴迪游其间赋诗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丧表请以辋川第施为佛寺。

  宰相杜鸿渐尝诣白崖山与无住禅师问法妙得禅解临殁用朝服加僧伽黎剃须发而逝遗命以沙门礼葬之。

  萧瑀梁明帝子也贞观中入相尝欲为僧已而不果唐史曰萧梁有功在民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八叶宰相名德相望古未有也。

  元德秀字紫芝性至孝终身不娶尝刺血写佛经异香芬馥弥日而息兄子在襁褓绝乳德秀自乳之数日涌流家贫或日一爨鼓琴以自娱房管尝云见紫芝眉宇名利之心顿尽。

  刘禹锡题白乐天家居诗有云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宾阁缁衣占书堂信鼓鸣戏童为塔像啼鸟学经声虫网笼歌扇流尘暗酒铛不知何处道作佛几时成白傅答云宾客懒逢迎翛然池馆清檐闲空燕语林静未蝉鸣荤血还休食杯觞亦罢倾三春多放逸五月暂修行香印朝炯细纱灯夕焰明交游诸长老师事古先生禅后心弥寂斋来体更轻不唯忘肉味兼拟减风情蒙以声闻待唯将戏论争虚空若有佛灵运恐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