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非禅师全录


  问丹霞烧木佛翠微塑罗汉未审是同是别师云一任颠倒进云和尚分上作么生师云供不受烧不得问如何是先照后用师云看破汝了也便打进云如何是先用后照师打云是赏是罚进云如何是照用同时师云棒喝交驰休躲避进云如何是照用不同时师云莫作棒喝会好。

  问海底泥牛衔月走意旨如何师云惊起南辰旋北斗进云如何是岩前石虎抱儿眠师云有梦不到三禅天进云如何是铁蛇攒入金刚眼师云从教大地黑漫漫进云如何是昆仑骑象鹭鸶牵师云知君虚费草鞋钱。

  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师云举步踏着僧举步师云错。

  问无面目汉到来未审是凡是圣师云未入门来好与二十棒。

  问钟未鸣时如何师云森罗侧耳进云钟已鸣时如何师云万象扬眉。

  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云无须锁子两头摇。

  问二大士起佛见法见贬向二铁围山只如某甲不起佛见法见时如何师云待汝出来向汝道。

  问我手何似佛手师云丑进云我脚何似驴脚师云歇进云人人有个生缘和尚生缘在何处师云露。

  问既是喜山为甚有难色师云念子独在青山外。

  问古今知识大悟悟个甚么师云明日来向汝道。

  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日高犹未醒进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西江干一吸进云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云一并收下进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云一齐显露。

  问猫鼠相犯时如何师云果报还自受。

  次日他僧又问前话师云我者里无恁么畜生。

  问既是佛祖儿孙为甚杀佛杀祖师云惟我独尊。

  问有即触无即背不触不背时如何师云伶俐衲僧问拄杖子吞却山河大地一切有情向甚处乞命师云汝怕死吐出也罢。

  问只尺之间为甚不睹师颜师云我却识得汝。

  问世尊一言产妇不娩意旨如何师云待汝 地了向汝道。

  问六祖为甚不付衣师云人人本具进云和尚为甚付衣师云锦上铺红。

  问行说俱到的人如何相接师云且居门外进云为甚不许入门师云须知别有好商量。

  问无梦无想时主人公在甚么处师垂拂示之。

  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师云从来无剩语进云树倒藤枯句归何处师云佛祖罔措。

  问呕啊意旨如何师云但恁么入。

  问牛头未见四祖为甚百鸟衔花师云小儿顺朱进云见后为甚不衔花师云空中梵字。

  问如何是圣寿境师云千峰擎晓日进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一尘引春风。

  问大地一片雪时如何师云日出后一场漏逗。

  问浮图以身为旅泊为甚严宫室不已师云三叉路口栽榕树进云以言为赘疣为甚传于文字愈久师云为怜痼疾施医方。

  问施食至少何能普济幽冥师便打云与汝一个铁馒头。

  问佛是三界大师因甚有肉眼师云若无肉眼争辨得你是众生进云阿那律既得天眼因甚倩人穿针师云海不让流。

  问不思善不思恶既善恶都不思向何处着力师云竿头翻筋斗。

  问参禅悟后还有喜怒哀乐也无师云虚空施棒喝知恩有几人。

  问如何是三界惟心万法惟识师云拈来赤土是黄金。

  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腊月三十日。

  问女子出定意旨如何师云待女子出定了向你道昙瑞呈颂次有龙须元赤虎元斑之句师问汝那里见得龙须赤瑞捋师须云者里见得师颔之。

  信士参问云万法本空动从何生师云放下着进云三心不可得十方俱圆满放下个甚么师云旧船来旧船去进云大海生一沤一沤生大海此意如何师云你又生出许多心作么士作礼而退师云自领三十棒。

  师示疾翠峰侍次师问曰正当恁么时如何峰曰脱体现成师曰万里不挂片云青天也须吃棒汝又作么生峰便喝师曰再道看峰连喝两喝师曰胡喝乱喝作甚么峰礼拜曰谢师袖赞。

  师问光巨曰正当恁么时如何是汝受用一句巨曰八角磨盘空里走师曰再道看巨便喝师曰一喝两喝后又作么生巨礼拜而退。

  师命知客唤翠峰光巨二人入室以法语并拂子相嘱居山长养勿轻泄也峰接拂子曰当炉不避火冷地里燎却佛祖面门去也巨提起拂子曰等闲提起大地尽发光明师曰一齐为汝证明了也二人同礼退。

  师诞日缁素设斋庆祝一粟何公进曰今年最祝今朝诞直指须弥作寿筵师曰善哉供养转寿居士进曰弟子久沾甘露只恨未得亲切一番师曰早已汝居士亲切了也士礼出。

  林道荣曰恭惟和尚福寿无疆师曰出乎尔者反乎尔荣礼拜曰谢和尚慈庇师曰吃斋去。

  昙瑞问尊诞已度三朝请问如何是法寿金刚句师竖三指示之瑞曰莫是前三三后三三么师曰时节若至其理自彰。

  柏岩侍次师顾问曰树凋叶落时如何柏曰花灿不萌枝岩又问师如何是和尚末后句师竖拳柏曰只这是还别有么师与一掌柏曰此恩难忘。

  五月二十日早师谓众曰今日不得离我这里昙瑞问如何是今日事师曰日轮正当午。

  答问

  黑川崎主问云目连尊者度母母业甚重怎能得度。

  师答云巨石赴水难浮因舟载过彼岸。

  问世人在生作恶死堕地狱后求经忏超度则不须为善何如。

  答云岂不闻迷者堕井救得活来已胀半死故意投入非其本心。

  问治彼有罪之人自己还有罪过也无。

  答云治一人以克济百千人则有何不可。

  问弟子生前不知作甚么又不晓来生在何处。

  答云前梦万端不用记忆后梦惺惺梦觉一如梦无定体随识变现若知此理便明三世。

  问五戒与五常为同为别。

  答云佛制五戒即儒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饮酒即智不妄语即信但从佛口所宣言别而义同也檀越能守五常即是持五戒也。

  问某现治罪人杀或有之盗则无也淫则妻妾妄为方便酒不能饮也。

  答云醉不止禁酒昏乱迷性即醉也妄谓无自欺方便救人则不妄也淫非制匹偶无妄起欲念勿犯外色也盗非戒窃攘不义不取也至于杀戒最重治罪人当察其虚实勿妄杀可也小过则赦之或法不可容当生怜悯之心而警觉之使其甘心无怨再出头来必能改过迁善而感德也古之帝王以四海为家百姓为子天下归仁犹百川赴海也。

  问人人难得持五戒何如。

  答云须教化之可也宋尚书何尚之谓文帝曰夫百家之乡能教十人持五戒即十人淳谨千室之邑能化百人修十善即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遍户亿千则仁人百万矣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则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观此之言岂非圣人教化之验欤。

  服部居士问生死是生死而更不生不灭也譬如火之然而无所灭如水之流而无所逝只出于天地之间归于天地之间因兹观之则生死是全不生不灭也未知是否乞垂开示。

  答云火有时而息水有时而竭出于天地之间是有生也归于天地之间是有灭也显然生灭谁是不生灭也且天地劫尽总归于空空而复成成而复住住而复坏坏而复空成住坏空乃成一劫劫终复始生灭不怠谁是不生灭也欲知不生灭么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是吾宗不生不灭之旨也欲明此旨须是看破七大超出三界始得。

  刘友闻居士问宋儒引释典云人生有罪必入地狱殊不知死者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苦楚且无所施此理如何。

  答云神散而识在形亡而业存所以古德云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是也或作福作罪而苦乐随之人能持五戒则免三途修十善则生六欲若能定慧圆明则永证涅槃矣涅槃证矣虽有天堂亦不处何地狱之可拘达此可谓智人也不信罪福妄执断灭凡夫外道之见也。

  问儒以纲常为宗释以毁形为主去人伦之道灭生生之本儒释不二之理如何会同。

  答云噫是亦不知儒也昔泰伯逊国而之荆蛮断发文身孔子称其至德伯夷不娶而之首阳孟子称其圣之清未闻讥其不孝绝伦也从释者反常合道了苦空之相尽有漏之因纯一清净悟无生忍上以寿君亲下以度三有其为德溥其为道大其为贤非世之所谓贤其为圣非世之所谓圣如此出世殊胜岂不资于大化乎且佛亦何曾全禁人生养之道即傅大士庞道蕴岂无妻子哉若也身处尘劳心常清净则为在家菩萨矣众人以迹观之似乎不同以道达之而实同也。

  问崇释者人人祀佛崇儒者罕祀孔像未知是礼否。

  答云假像不设时时自有真像现前人自蹉过耳如不信试为指陈道是圣人之心也德是圣人之容也三纲五常圣人之冠服也五经六籍圣人之言辞也天伦圣人之礼也太和圣人之乐也正直圣人之刑政也承圣人之言行圣人之行守圣人之法目击道存非写生巧匠所能仿佛其万一也自古及今描邈者多酷肖者亦不少传远者难其人耳居士果有志于圣人之道日用之间躬行力操以期默契圣人之心心契矣不假迹而见不依形而存日日神谒于言象之外俦云家家而无像耶。

  问宫宅地理之说可信否。

  答云地灵则人杰似有此理然山川之秀气与当人之道气正气互相凝结能致产圣贤发科甲荣祖考昌子孙犹如风云之从龙虎有所感而然所谓造化留心与福善斯言尽之矣若平生无一德可称欲希冀风水之庇荫何异望石女之生儿也。

  问阳居以人之气所感则是矣只如祖坟惟有枯骴何所感而然。

  答云磁石引铁琥珀摄草不期然而然有至理寓焉太平广记云以虎头缒之有龙潭中能致雨苏东坡与徐司封黄安中试之皆有验此以类相应气相感也今祖宗之积德子孙之积善彼此相感能致山灵钟瑞气降吉祥亦类是也今人辩遗孤者以藐孤之血滴亡亲之骨血与骨点滴吃紧不落滴之他骨则不然信乎气之感也。

  问佛说一乘法如雨普润为甚后来分出许多华严天台瑜伽净土各立门户何也。

  答云诸宗角立为末世方便譬如诸人欲适长安或用簥马车船随其所宜而导之则有分别及其到处则不别也诸宗亦如是。

  问有比丘初精进后罢道莫不退人信心耶。

  答云懒农废耕诸人吃饭否身子发心中道退沮在圣尚尔况其他乎虽然小圣暂迷而即觉凡僧长迷不悟悲乎。

  问诵经礼忏后又杀生有功德否。

  答云诵经要体佛心礼忏须明己过己过者造杀业是佛心者大慈悲是不行慈悲不断杀业经忏虽多何益于理。

  何毓楚居士问何为顿何为渐。

  答云顿在见性渐在薰修修有功用性无功用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

  问何为真言何为净土。

  答云佛以众生心杂禅观难成故设此二门令专精一心易成道业又令念佛持咒各以一百八遍为一周表破百八烦恼为成就百八三昧也教有二门同归一致净土以念佛为宗具不退转愿轮直证无生法忍而后已真言以持咒为宗守秘密不传之旨究竟不可思议境界而后已若可思议却成知解不至无生翻成断灭又不可作无生难思之见若作无生之见则着无生魔若作难思之见则着难思魔若作种种见便着种种魔所以如来为说无差别咒而降有差别魔度有差别众而成无差别佛佛示寂已惟以法身应物法身者佛号神咒是也神咒佛号如灯与烛虽具有破暗之光明非假智人以真火点之终不能发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或理窟不破事相有乖纵持念如恒沙总属虚妄或具大乘根器正因之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舌头具眼口门放光回光返照耀古腾今方知佛是假名咒亦剩语复何有净土与真言而可分别耶。

  问妄想如何除。

  答云想既为妄何用断除譬如沸汤退火自然清凉。

  问心如何明。

  答云心镜本明为情尘所昏而失鉴照但能见彻本性无染猛着精彩即是磨莹工夫尘垢净尽本光发现是为明心。

  问色如何空。

  答云欲空其色先空其心心既空则色自空内外已空物我一如一如一真真空不空是故对境心常寂而不动应缘境本空而无碍头头是妙物物全真更问甚么色空哉。

  问生死如何了。

  答云生死无根根生于妄妄心已了生死自空。

  问如何不生不灭。

  答云对一切境心本不起不起即不生不生即不灭当处解脱亘古亘今。

  问和尚具大神通力故得照用自在所谓漏尽者非性智圆明之谓平凡愚为无明被碍触物成滞故成有漏所以性智圆明不得现前如何令得现前证入无漏耶。

  答云凡愚性智圆明不得现前争奈浑身在里许若能喷地一下全身翻转转凡愚为性智转痴暗为圆明转六识为六神通如日销冰冰化为水不为难事虽然此犹是方便话略若论直指吃棒有分山僧无通力莫谤山僧好。

  真常禅人问弟子多病益知生死之切于禅颇有疑宋真如诘草堂青五祖戒三宗师为轻净土之故再世作博地凡夫云栖大师往往辩之弟子因此切故欲专修净业未知不违尊意否。

  答云佛赞净土祖何敢轻或专论宗门直指当人见性成佛者有之谓祖轻于净土是不然也设有抑扬之言乃遣着语耳为滞境往相不达惟心者设非真薄净土也子勿作实法会可耳若不知权变接人固执定论则德山呼四果十地为古冢鬼云门答佛为干菌橛则禅亦自不信耶较轻净土之因果又何如哉此为上根大器解粘去缚破执而说不知者谓自贬其禅也所谓祖师无此语莫谤祖师好且历代宗师禅净兼修者载之典籍不啻十九何独疑此之甚耶如子所云则宗师不足尚禅可尽废耶殊不知宗师转身为宰官者只缘愿力大度生之心切故感此人间福报也子不见怡山和尚愿文云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宁止现博地凡夫耶非特宰官是凡夫佛指梵王帝释亦为凡夫也然此凡夫身非道力胜福力大不易转也其或被富贵所迷耽着不舍为道力微乃尔虽暂迷而即觉筋斗打翻复还本位比于禅净两无成沉迷而弗觉者实霄壤矣后进未曾具眼妄议古人反招谤法之咎可不戒哉子欲专修净业随子愿力俦得而阻之。

  问弟子留心念佛法门愿垂开示。

  答云子但知有念之念不知不念而念夫以念为念常见之所失以无念为无念邪见之所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念不可得连不可得亦不可得处当下空空寂寂不见有空寂相一切时一切处着力提起一句阿弥陀佛直下返照此念佛的是谁反覆无间抵死参究究到心思路绝参到依倚所泯忽然磕破身心如梦忽觉那时方知参即是念念即是参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禅与净土一举两得是真念佛之第一义谛也子其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