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洁莹禅师语录


  僧问云居六户不明时如何居曰不涉缘曰向上事如何居云慎者不护。

  黄金殿上无人候白玉阶前绝往回几度春风飞不到从教门径冷生苔。

  僧问曹山朗月当空时如何山曰犹是阶下汉僧曰请师接上阶山曰月落后来相见。

  朗月当空故问津曹山直指禁庭深直教月落来相见要接威音那畔人。

  僧问曹山清锐孤贫乞师拯济山曰阇黎近前来锐近前山曰清源白家酒三盏吃了犹道不沾唇。

  黄金沉却佃官钱故慨孤贫乞见怜最毒曹山人面虎相逢笑脸使瞋拳。

  玄沙见三人新到自打普请鼓三下却归方丈新到具威仪了亦去打普请鼓三下却入僧堂久住白师云新到轻欺和尚师云打钟集众勘过众集新到不赴师令侍者去唤新到才至法堂却向侍者背上拍一下云和尚唤汝侍者至师处新到便归堂久住乃问和尚何不勘新到师云我与汝勘了也。

  须弥南畔日头落北俱卢州正五更最苦好是新罗客蒙眬犹在梦中行。

  僧问洞山和尚教学人行鸟道未审如何是鸟道山云不逢一人曰如何行山曰直须足下无私去曰秪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么山云阇黎因什么颠倒曰什么处是学人颠倒山云若不颠倒因甚认奴作郎曰如何是本来面目山云不行鸟道。

  不行鸟道犹沉辙纵步行来亦转迂踏断石桥南岸柳自然寥廓出通涂。

  僧问同安丕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安云金鸡抱子归霄汉玉兔怀胎出紫微曰忽遇客来将何秪待安云金果早朝猿摘去玉花脱后凤衔归。

  帘垂黄阁烟笼晓凤入苍梧夜未阑莫谓客来亡款待玉花金果满盘餐。

  僧问同安志禅师凡有言句尽落今时学人上来请师直指安云目前不现句后不迷进云如何是向上事安云回然不换标的即乖。

  古洞云深夜寂寥玉人慵肯坐清霄等闲唱出声前韵自别宫商角征调。

  洞山不安僧问和尚病还有不病者么山云有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山云老僧看他有分曰和尚看他时如何山云老僧看他时则不见有病。

  相逢不识夜更阑就位忘功海岳寒拈却髑髅三尺暗碧天云外不相干。

  长爪梵志索论义。

  口缝未开成话堕那堪刺脑入胶盆争如善便观韬略不动纤尘立赤幡。

  从漪到西院。

  陷虎机深不转眉当阳谁许正眸窥纵饶独脱罗笼手未免遭他脑后槌休辨别谩狐疑不动干戈全胜俟纶巾羽扇任相随。

  僧问梁山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山云莫乱道。

  烈焰丛中标月指电华影里露光芒未开口缝亲拈得始信梁山舌广长。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四句)。

  古镜菱花不照春沤花影里若为真自从尚父归西伯谁更江头把直纶。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四句)。

  溪西鸡齐啼屋北鹿独宿南泉两株松多福数茎竹林静境犹闲山空云愈肃堪嗟世上人几个忘机轴。

  圆觉居一切时不起忘念(八句)。

  帘外风轻来燕雀池边沙暖宿鸳鸯年前几队穿花蝶只见飞来逐晚香。

  清净行者不入涅槃(二句)。

  白云深处不曾居岂肯将身伴草庐尝到洛阳花社里笑看潘阆倒骑驴。

  法身。

  昨夜露柱吃一跌晓来灯笼痛不彻须弥控诉妙高王直至于今笑不歇。

  涅槃四生。

  生生。

  春林花茂艳阳天李白桃红在处妍野老升平无活计村歌社舞乐尧年。

  不生生。

  澄澄虚碧锁寒空湛湛秋光景愈溶莫谓玉人沉夜永等闲歌舞月明中。

  生不生。

  花开花卸本无情云去云来孰谓真大用繁兴元恋朕纵横那复有纤尘。

  不生不生。

  木人不打新罗鼓石女停篙拄铁船折角泥牛吞却月三更红日黑漫漫。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怀胎石女不梳头古镜尘埋独倚楼却笑婵娟无禁拒年来年去下沧洲。

  黄龙三关。

  我手何似佛手拈起须弥倒走若是狮子之儿定不落人窠臼。

  我脚何似驴脚放开顶门一着可怜眼内无筋往往被人穿却。

  人人有个生缘玄沙不出飞猿未动脚跟荐得已遭红线抽牵。

  正偏五位。

  正中偏古殿光腾未兆前鸟鸡啄破无明卵照彻东方万八千。

  偏中正法法头头无少剩森罗万象绝纤尘谁能更把空王令。

  正中来龟毛兔角谩安排出没本能该世界岂同诸类混尘埃。

  兼中至妙用无私靡不备个中本自绝参商拟议直教髑髅碎。

  兼中到有无今古不相到泥牛撞倒乳香幢直至而今不得号。

  功勋五位。

  金殿萧萧玉漏沉何妨御毂展经纶瑶阶袭袭香风递六国陶然总是春  向。

  一点忠心奉紫宸干干终日已忘诚紫微廊下抽身过那见从前染污人  奉。

  珊瑚枝上月沉西水底灯花烂熳时露柱灯笼频斫额争看石虎夜生儿  功。

  风摇远岸虚含碧雨洗长空烟黛浓吴越相看收不得和云飘散玉霄峰  共功。

  击碎玄关鸟道虚寥然风物冷除除铁牛罢耕空劫地到此休夸罔象图  功功。

  曹山三堕。

  髅堕。

  踪迹溪山近悠然旷邈哉任教头角异浑不带纤埃。

  随堕。

  山色云间媚水声花下肥腾腾游历遍何尝得点归。

  尊贵堕。

  阛阓不相识天涯绝比邻位焉隆化育端自不知名。

  汾阳三诀。

  第一诀衲僧难辨别春风百草头无端浑漏泄。

  第二诀吹毛光照雪嘉州大象寒陕府牛吃跌。

  第三诀万里关河截泛起生铁船倒载西江月。
嘉兴大藏经 元洁莹禅师语录


  元洁莹禅师语录卷第九

  嗣法门人智祥编

  代古

  举昔江南国主问老宿云予有一头水牯牛万里无寸草未审向甚么处放宿无对。

  代云今日也不可犯人苗稼。

  举云门示众云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自己聻。

  代云尽大地是药。

  举洞山普请次巡寮见一僧不出山曰你何不随普请僧曰某甲不安山曰你寻常安时又几曾去僧无语。

  代云和尚也错怪某甲不得。

  举昔有道士在佛殿背佛坐僧曰道士莫背佛坐士曰闻汝本教中道佛身充满于法界向什么处坐僧无语。

  代云打草秪要蛇惊。

  举王太傅问北院古人道普现色身遍行三昧佛法为什不到北俱卢洲院曰秪为遍行所以不到云门曰如法置将一问来。

  代云谁不到。

  举昔一童子上经了令持经着函内童子曰某甲念的着向那里无对。

  代云咄童子者坰不可更问人也。

  举大随因僧辞问什么处去僧曰西山住庵去随曰我在东山唤汝汝便来得么僧曰不然随曰汝住庵未得在。

  代僧前语云和尚有什么事。

  举昔施主妇人入院行散众僧随年钱僧曰圣僧前着一分妇曰圣僧年多少僧无语。

  代便正身叉手云只恐汝不信。

  举云门问僧甚处来僧曰涅槃堂里来门曰亡僧还吃饭么僧曰不吃门曰活人还吃饭么僧无语。

  代云觅什么碗。

  举古云今时人还假悟也无若假悟争柰落第二头若不假悟又有人不肯毕竟如何众无语。

  代云今日捉败者汉。

  举报恩明和尚问二禅客上座近离甚处僧曰城都曰上座离城都到此山则城都少上座此山剩上座剩则心外有法少则心法不周说得道理即住不会即去二人无对。

  代云某甲纵说得道理不似和尚好。

  举王太傅问僧上座住甚么处僧曰半月山传曰忽遇月头月尾又作么生僧无语。

  代曰谢官人领话。

  举云岩问僧作什么来僧曰石上语话来师曰石还点头也无僧无对。

  代云多幸和尚证明。

  举洞山问药山曰就师乞眼睛未审还得也无药曰汝底与阿谁去也曰良价无药曰设有汝向什么处着山无语。

  代云几不问过。

  举大宗皇帝问僧什么处来僧曰卧云帝曰卧云深处不朝天因甚到此僧无对。

  代曰难违化日。

  举裴相国参石霜霜夺笏问曰在一人手里为圭在公手里为笏在老僧手里唤作什么国无对。

  代曰和尚惯得其便。

  举南泉问良钦空劫中还有佛否钦曰有泉曰是阿谁钦曰良钦泉曰居何国土钦无语。

  代转身便行。

  举睦州见僧来参便喝曰上座如何偷常住果子僧曰某甲方到因什么道偷果子州曰赃物见在僧无语。

  代曰者老贼头。

  举漳江曰天门一合十方无路有人道得摆手出漳江。

  代曰十万八千。

  举洞山行脚次见一官人曰我要注三祖信心铭得否山曰只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作么生注官人无对。

  代曰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法语

  诸佛不出世亦无有涅槃盖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而有八万四千法门鞠其指归岂真然耶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此事在当人分上本自现成曾无欠少只被个四大五蕴一障障了不能直下承当以故有修有证到头实无迷悟既有心究此一段因缘必须世间情念真真看破一放放下始可相应苟能损得一分情念便有一分道力损得十分便有十分不假别有差排而自应贴贴地矣就此便好发三种心一者信心二者广大心三者不退心何名信心信知自心本来是佛不假他求非从人得何名广大心此心广大无限量无边表非情思可及非意解可求上同诸佛等一慈力下同含识共一悲仰何名不退心宁可代一切众生受无量剧苦终不以解会领览为究竟决欲亲证亲悟了了无碍复自惭曰惟我此幻质同于泡焰造物何私而始便托于历代名臣世家生无暴夭有子有孙螽斯可章而亦功成名遂又得身退诚为待之骎骎不薄矣幸亦不昧夙熏种智信有三界可出有菩提可求今虽以儒行修其身不过入世而已以道教栖其神不过清净而已以佛法明其心不过熏识而已若曰了明生死透出世间不假三祗劫修不立语言文字实有见性成佛一着而未证得非惟未证而实别业功干多了致有为为碍未具信一行持耳苟具信已设不奋然死却现行求一个卒地断暴地折亲证亲悟不着问人的光景与不信等将何以酬造物之厚恩乎更或不信有悟门仍将心意识求解会向有义路处搜玄搜妙古今糟粕中觅佛觅仙不啻向西边行欲求东边物转求转远转急转迟转没交涉也岂不见十地圣人说法如云如雨尝被佛呵等妙二觉被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障兄佛性如隔罗縠况其他乎古人尝谓向八识一刀始能痛快不是假说盖伊亲从恁么做处来八识者即此舍身受身去后来先之主人公也必须参教透究教明须是真到情亡境卸去不得处拚得身舍得命奋猛一拶直教形山粉碎藏识一破生死顿空亲悟本来面目亲证本地风光始不被客尘烦恼之所留碍全体显现独露十方心华发明照十方刹权而谓之证无生忍入法界性契诸佛心体也如是者自了则可若欲为人师开人眼目更须知有向上一路事在不然只被这些子胜妙境界坐住障正知见动成担板犹或未曾亲悟亲证只被个昭昭灵灵目前鉴觉一罩罩定何日是了不但不了返致尽未来劫流浪前尘也无一个契悟的时节今禅家流实为混淆往往为师为匠者初始不曾有真实为生死的心参究多半是聪明要为人的心不信有工夫悟入一向在知见网中口耳之习学解所得动则借口谓直下承当迟了八刻说个直指早已曲了问着口贬贬地一掌一喝只图打得快喝得嬴将谓禅道只如此苦哉苦哉所谓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此唤作儱侗真如颟顸佛性的一种魔子以是金轮莫辨菽麦不分生大我慢图得片衣口食忘其大果每每将西川一文钱三个的杜漏篮认作绵州附子胡挥乱霍自误误人瞒人自瞒及到腊月三十夜来真境现前从先直下承当强作主宰的一点也用不着前路茫茫甘伏死门依旧闯入驴胎马腹里去诚谓苦也又有一种学家只图说了便会了便不修行以闲散为高尚以放逸为脱洒邪解无忌不可胜言正同近习一种大乘门的外道一般亦名罗祖教种种邪解诳惑闾阎谓烧香换水一切皆空行盗行淫俱无妨碍偏偏又有一种街童市竖愚夫愚妇被其笼络世间明智之士亦莫如之柰何非不能柰何盖其巴歌易和总不足为之论也若其真参实学者必不然也岂不见阿难尊者启世尊曰我佛宠弟心爱佛故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益知此事本无树上生成的木杓必须一番斧凿工夫始得贵乎不错用心耳古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绝后再苏欺君不得岂欺人哉又如一种异家学者忘缘绝虑运气化神将谓粪囊留住万世不知此物风火不停元不受汝差排得的若使可以差排好慕此术者无过泰皇汉武今安在哉亦有出阴神阳神之验殊不知全是妄想结聚生死根本所云纵饶修到非非想也则不如归去来今以近事明之如人夜寐身卧床上有人骂詈毁辱也不知一切色声影响也不知其于日间好恶取舍所重之心结于情想现于梦寐或梦获财获宝或梦得科得第又或加官进爵以至于种种快乐无量欢喜逆缘境现又或梦失家失业或梦捐爱捐恩或陷身丧命以至种种忧戚无量苦恼而其床上之身了无关涉毫不觉知及至于醒了无所得而其梦境历然可状岂非众生于本无中成究竟有情想结聚岂非升沉轮转之生死根本乎更以明之如人一息不来谓之死一死不能动摇谓之风散风散舍暖触谓之火散火散筋脉血肉腐化谓之水散其不化者发毛齿骨归之于土谓之地散四大各散今此妄身毕竟无有而其平昔所作所为善不善业随业受报定矣所以先觉证此藏识空时谓之大圆镜智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凡夫迷之藏识不空名阿赖耶识业果熟习曾无间然其所谓长生不死者果何谓哉老聃指长生不死者先天一气也即儒太极之无极也在我法谓之天然外道若人以逍遥散逸受胜妙乐的一个妄想结聚谓之修行道果谓之长生不死诚谓错乱修习迷失菩提若以之为然至于世界劫坏三灾弥纶毗岚风吹须弥碎如微尘此个妄想结聚将置何处莫置虚空耶虚空在吾大觉妙心之中如海一沤耳缘何更又着得所以道全体是个妄想结聚轮回根本也宗师家要破此妄想结聚不得已示之以死话头如一柄金刚王宝剑相似心心无间念念无差向今世门头二六时中杀得净尽无余杀到无可杀处不觉不知失手连自己能杀的一刀杀死苏苏复醒谓之冷灰豆爆谓之悬岩撒手又谓之绝后再苏然后可许向古今差别中着力古人谓既前后际断不疑言句是为大病恐人沉空滞寂坐在法身边翻转身来活中活便是死中死的活死中死便是活中活的死全死不妨全活全活不妨全死然后死活不涉始谓之不拨因果本色道流也若以妄想结聚为长生者是认妄迷真竟不知佛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山河大地皆吾妙心中所现物而人不悟此广大灵明心体又乌能知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改禾茎为粟柄易短寿作长年兴慈运悲导利有情出三界苦证涅槃乐若以矫乱修习惑菩提性岂为明智此不过是贪恋世间益寿延年受胜妙乐的一种希冀妄想又岂知祖师道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具厌之又成大患所以取不得舍不得不取不舍亦不得但向不可得处亡能所泯见知不觉不知或闻声或见色 地一得是时始可奴呼菩萨婢视声闻不为之分外也更有一句贴紧不可不知但凭生死志必有称心时到得者般地位自能致君于尧舜之上泽民于康逸之衢斯皆吾心之常分非假于他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