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庵进禅师语录


  过楞严吊紫柏大师

阿师半偈理更残。始得丛林复壮观。此日往来发长叹。抬眸又觉苦心寒。

  示身云法孙

柏山恶辣谁能近。汝独相依事有年。言行无违成就汝。更加戮力绝狐涎。

  示朗上人

最喜山禽不乱鸣。一时叫出一时声。声声相唤谁能醒。面面青山面面青。

  庚子八月朔旦为范大夫受戒偈引

  大夫为金明伽蓝。今受五戒已。竟此不忘灵山授记。诚非梦事。正如径山之龙神。鹤林之米老。然大夫之为伽蓝。又杰出矣。偈曰。

霸业垂成即泛舟。岂图血肉念无休。从今受戒登坛后。永佐金明第一筹。

  瓦

做得工夫成一片。方堪大冶炼身坚。莫嫌此是路傍土。偏向毗卢顶上眠。

  树灯偈示慧峰八十寿

一树灯明亘古今。森森枝叶佛皆钦。当阳直示无偏党。鉴地辉天意转深。

  示衍法华维那

试看谁能转法华。念翁撩起事堪夸。何期子拟追踪者。撇下湖边也克家。

  示佛心

火镬铁丸居常饭。刀山剑树自家园。可能于此同栖止。始信壶中别有天。

  示灵虚

虚而灵寂而照。动静施为有玄要。触着金风彻骨凉。捧炉神却翻茶铫。

  示众

桑阴盘曲路无石。雨后往来看脚下。拟议之时跌一交。莫道隐川苔地滑。

  雨中向日葵示梵为

越出群芳不二天。狂风妒雨一心悬。任从日处重云内。自向东西义莫迁。

  种田

退步由来是上前。低头觑破水中天。忽然插到退不去。撒手翻身跳上巅。

  隐川即事

本自无心于富贵。清香满院扫难开。白云澹泞天空碧。灯盏无油明月来。

道人到此且开怀。今日无粮又有斋。邻过笋笾穿曲径。鸟衔红柿落霜阶。

  示照先

两度追随入蠡湖。不离家舍在中途。于今直示还乡去。绣雪香芬莫负孤。

  示舜日杲法孙

旧案新翻喜有源。急须戮力报师恩。老僧亲勘无忧矣。眉目分明嫡骨孙。

  示宝如玉法孙

末季陵风孰仔肩。瓦瓢盛雪煮青天。春来又见儿孙事。一树寒梅映水边。

  住敬畏庵示众

慧命悬丝入隐川。那期旧话又新圆。儿孙殃及重拈出。夜半优昙火里鲜。

  晓窗即事书为罗子后又先叔侄

依依嫩绿雨初晴。兀坐晓窗鸟语清。且喜兰馨真实境。道人风味不虚声。

  示周莲斋居士远过隐川(法名真洁)

沩山泥壁我打墙。此事如何作较量。相见别无闲话会。抛槌归院点蒿汤。

  示罗居士舍地重修建祖塔二首

祖塔秽污深可悲。者回不用问钻龟。个中血脉无多子。嫡骨儿孙更有谁。

买地葬人非分外。孙承祖业岂胡猜。道人有地不须买。掘个深坑便好埋。

  留文允言居士度夏(丁未)

毒暑飞蒸孰可逃。惟君与竹却相饶。庐山旧面分明现。来向凄凄破寂寥。

  示休岩壁法孙

沿流不断要分明。卓出重函贵眼清。欲报汝师恩怨处。急须努力振家声。

  示耕十颂(并引)

  余尝示耕。此题立来已久。尚未拈出。恐多事耳。今有某某。从侍殷勤。特以祖业为问。余但微笑。某乃至。再因。出颂示之。彼且不嫌荒鄙。随即赓和。洵知时节因缘。良有待也。举似大方。狮子吼。野干鸣。请试简看。

  未耕

寥寥祖业不多争。才见田园蓁莽生。契券幸然明号段。惟人努力起家声。

  开荒

钝钁横拈入草丛。那论朝夕苦施工。荒丘若处都翻转。一曲高歌日已红。

  下种

种子携来绝妄传。好平因地下机先。但能不失农时候。自有灵苗透水田。

  灌水

一莂根苗慎勿枯。时将恶水长荣株。纵教垂实还须润。未审农人会也无。

  耘草

异卉灵苗一处陈。拈来须要别疏亲。更加耘到无耘处。野色青青满眼新。

  刈实

试看良田稻正香。及时收拾好秋光。镰刀拈起从头刈。风卷烟霞坠地黄。

  登场

风清月白满肩挑。大担收来路不遥。一总上堆随日选。好留佳种接丰饶。

  筛飏

曾将敲落积山中。净谷还须入磨砻。无数糠秕倾飏尽。重筛白米奉姑翁。

  上仓

验尽精梁收上仓。颗颗圆净此中藏。老侬印记重叮嘱。珍重吾家克肖郎。

  赈济

忽怜饥馁苦何求。岂吝家私不我忧。一自打开无底藏。人人饱足我方休。

  和普明牧牛颂

  未牧

昂然头角日咆哮。逐色随声路转遥。无限春光浑不觉。何论触处犯佳苗。

  初调

狭路相逢蓦鼻穿,绳头紧把猛加鞭,一回入草一回拽,那许从前野性牵。

  受制

一经苦制息横驰,且把鞭绳款款随,纵使绿杨溪上卧,眼瞠瞠地岂能疲?

  回首

忽然识得便回头,鞭影无加性自柔,漫道牧童为易事,手中绳子放还留。

  驯伏

随顺从教这那边,逢源左右得安然,试看步步春风里,不费纤毫腕力牵。

  无碍

人牛坐卧总如如,芳草坡中转不拘,绿树阴浓新雨后,数声短笛乐余余。

  任运

鞭绳撇下白云中,踏断山丘草正茸,几度烟峦情未已,夕阳归罢兴还浓。

  相忘

调余无事没偏中,那更有心分异同,谁道潘郎多快便,倒骑驴背过桥东。

  独照

牛儿已丧赤身闲,懒说枯椿天地间,啸月吟风虽足快,还须更透一层关。

  双泯

合水和泥绝影踪,孤城山寺日当空,应知个里真端的,幽鸟一声花满丛。

  和宋天封佛慈禅师蜜蜂颂(有序)

  予庚寅春移梅次掘深土,得断碑半截,洗阅蝌额,有天封佛慈禅师法语八字,下勒示语一篇,并蜜蜂颂五首款,识绍兴已未长,至日华顶支离叟书遗祖照颜侍者,予乃恍然曰:此地五百年前事弥露矣。即置之法堂,及稽灯传佛慈为圆悟嗣,又考真歇了塔铭,了曾祖照会中首众,洵知二老出世开法金明非小缘也,适子谷蔡居士觑见,力请表扬,因述缘起,并勉赓和顺治乙未春悟进识。

    附原颂

  千花蕊上刺香时,百草头边得意归,一窍透穿通活路,游丝无碍去来飞。

  风光占尽作生涯,闹合门前趁晚衙,君看不期而自信,儿孙整整世其家。

  桶底遭君打脱时,从前活计顿抛离,超然不恋旧窠窟,空有层层酿蜜脾。

  平生底事付风光,日暖花开个个忙, 着等闲遭一劄,痛连心髓要承当。

  老○○○闭刳桐,向上同参一窍通,禅者不须窥户牖,针锋劄着面皮红。

类堕风光妙密机,纷纷闹里带香归,百千慧命同心接,不令而行翼翼飞。

同门出入各天涯,纵在途中不离衙,满径芳菲皆活计,翩然落草问君家。

惊天动地出窠时,义断恩忘永别离,从此门庭虽各立,同风千里蜜生脾。

朝朝鼓翅弄晴光,拭露穿云花底忙,劈面相逢无避处,一锥脑后痛心当。

从缘入得这空桐,透过窗棂处处通,丰俭随家同受用,江南三月落花红。

    再和

豁开户牖蚤春时,觅得些些悄地归,试看当轩人迹断,高吟一曲百花飞。

没生涯处忽生涯,出内翻飞声震衙,就里分明宾主定,何劳更问我王家。

绵密针锋点点时,恣探花落影离离,从教铁面铜睛汉,触着浑惊毒入脾。

春来若处逞风光,岂似花间蝶恋忙,奕世儿孙承大荫,酬恩须要自担当。

个里藏锋妙古桐,和光出入绝相通,尽知酿蜜成家业,不觉芳菲满迳红。

    三和

百万英灵簇拥时,独拈花髓几知归,头陀不禁轻遭劄,恼乱丛林千古飞。

光生漆桶足生涯,日暖花香大放衙,挨羽去来成底事,孰知福国裕民家。

正值移梅春仲时,钁头边遇老支离,盘桓彻底针锋露,句句希声畅蜜脾。

两股花呈种种光,回途不是等闲忙,密移一步倾筹室,未许傍观胡乱当。

才扬眉目倩疏桐,不坏色香窍自通,万丈华峰留不住,却来槜李刺新红。
嘉兴大藏经 介庵进禅师语录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十

  嗣法门人真在真觉真性真本编

  疏引

  募修金明寺缘起

  金明乃宋佛慈禅师道场,继有赐紫净惠大师鼎建千佛宝阁,开禧赐额,至明成化间,得祖昭大师重新,迄今又二百余年矣。余于戊子仲夏赴诸檀护之请,卓锡此地,亦不免理废席于榛莽,整颓纲于荒陋。时有僧拟充修造事,余但以古德住院偈止之,已经十三载,惟清冷逼人,禅侣往来鲜能措足,比见山门愈圮,堂阁愈危,得无坐视之责乎?今蒙诸大护法矢心以修葺见示,余不得不拈出以告众善信,伏祈协力共襄福。有攸归偈曰:海月湖天境自宽,危堂破阁逼人寒,要新此个旧公案,信手挥来直下看。

  乞修造偈引

  隐川大慈庵乃金明寺之故地。去濮溪二里许,有胜山居之况,新篁环翠,细柳垂阴。近构堂宇数椽,其奈卧房未备,有失往来禅侣之接。今岩轮二上座,远从匡庐至此,挂笠数月,且不嫌荒僻,坚请历事,观其志,可谓为法忘形也。余不能固辞,特以举似檀那,惟欣然捉笔,挥出家珍,作不朽之胜因,则福果乌可涯量哉?更述一偈:

  廿年不打这鼓笛,今朝特地一翻新,知音自肯倾心和,韵脚分明十一真。

  大乘庵募重装佛像偈引(慧上人请)

  刻雕成众相,聚沙为佛塔,无为真佛实在我身,由是观之,老瞿昙慈悲之故,葛藤太煞。余又如何引蔓牵枝耶?偈曰:小乘钱贯大乘井,索要须圣相重辉,必请高檀注脚。

  普明修造引(妙峰素颖长老请)

  建宁普明山寺,乃我先老人养育贤才陶铸圣凡之所,其层峦拥翠,万脉归宗,南北往来,鲜有不至者。予自癸未春出山屈指于今一十七白矣屡欲慰安众望无奈蠡湖破院,兼病体羸尪未遑跋涉溪山,因循岁久,以致妙峰素公深忧古道,垂秋丛林凋落,特与普明知事相商不辞数千里杖笠来迎过岭共整陈纲继起祖席,亦足知其为法门师弟之谊至矣。然病朽愧不能入山,又乌忍安坐付倾倒于弗闻耶?凡我同志力挽颓风,普明有赖,其中更有一段光彩劫外风流,试问取妙峰,定为道破。顺治己亥孟冬下浣七日。槜李金明介庵进朽题。

  斋单

  陶朱富而有余金,明贫之不足,说甚云门饼赵州茶,一味五味管取无下口处,而今不妨更拈草料细切,清风一任横吞竖咬,忽得嚼着些些,定见千佛阁顿生光彩,槜李亭重整规模,人人庆赞皇图,处处庄严佛土,大众莫道空疏,伏唯珍重。

  敬畏庵缘起

  嘉禾范蠡湖西有敬畏庵,乃我祖无趣老人隐居道场也。创自明之嘉靖间,其来百余年矣,缘老人俗姓施,里中多称施庵,云庭旁有大槎梿树,老人尝与径山无幻祖说法其下,有陆五台诸公访道参扣。老人寂后即塔本庵。庵中疏竹清池佛室数楹,后有见如彻师启建楼宇,崇祯戊辰岁,彻孙日明轮公继扩中楼,彻师系老人外孙老人外孙五彻师行四长为沈鹤斋公,即护法罗仲吴居士外翁也。居士于构中楼时,曾助轮公缘就,自鼎革以来,顿觉颓圮,余住金明,去庵不数,武常过礼塔,目击心忧,兹日明公拟完夙愿,同余弟子罗子先持册乞数语引导众信,盖子先乃仲吴居士之子,轮公不忘旧护故,偕之来余,合掌加额,遂述缘起以告檀那,共襄胜举,俾古佛道场复见一新,其福德又乌可涯量哉?凡乐助者点笔于后,勒石以垂不朽焉。

  化斋米疏(无能乞)

  釜甑生尘,法从缘起,钵盂启口,道在人弘。展布袋于十字街头,露肝胆于三家村里,固廪打开,管取人人具足,坚囊顿破,直教个个周旋。化亦真,施亦真,篱根香拥菊花新。食轮转,法轮转,风吹落叶两三片。时当九日,捉笔欣然,大力檀那,快心乐助。

  化灯油引

  纸捻无油,通人委悉,空谷有神达者,方知若向无油处着眼,管取腾今耀古,能于有神中展手,直教赫地辉天,搕 头显发无始威光,漆桶里露出本来面目,举似高檀,快然倾倒。

  序跋

  源流颂序

  佛祖密室中,有一段因缘,从来无人觑着。何故?觑着则瞎。秪如临济兴化,父子授受,源流有据,诸方但以化得三圣大觉力而拈临济香,更有谓临济不传兴化,而化在三圣大觉处,悟得先师吃棒底道理后,拈香临济,盖僭嗣也。若此妄凿古人,何异矮子观场?今诸子云:从上佛祖皆见有付法偈,既已刊出灯录,何至马祖下不刊,亦复不见法偈,为是无付,为复珍惜不彰。咄!黄河三千年一度清,汝等冬瓜茄子见个什么?虽然悯子诚恳,不得已即将佛佛授手祖祖相传源流法偈机语随缘颂出,辄成一帙,敢以公诸天下万世明眼,报佛深恩,知佛祖授受之有的据,益俾德胜无焚衣之悔耳。还见正法眼藏么?一只破草鞋,无底亦无对。

  鸳湖和尚颂古序

  从上慧命,源源如线而出,车溪尤甚。一丝悬于九鼎,幸我老人一肩担荷,密用潜行于水边林下二十余年,隐显以时罕逢识者。崇祯乙亥春,有严 轹居士参师,殷殷不下,便乃复白苎普明废址,恳请以居,及郡绅士咸迫。师以病坚辞,不得已勉赴插草开荒,率众住静。不期丙子秋因事挈杖入闽。后之住院开法亦号普明,正如杲日丽天,无有所不烛也,尝谓余曰:老僧和牧牛并诸颂,古子看何如?答曰:情知老人向异类中行。师曰:如何异类中行事?余便两手拓地再拜而出。今复阅普明遗稿,牧牛诸颂大有不同处。如何是我老人不同处聻?谨辑此刻,以俟贤者。

  跋无趣和尚真迹

  丁亥秋抄,余过敬畏庵礼吾无趣祖塔,次有孙喻微忽出残纸一幅相似,余捧读之,是趣祖亲书示龙湖先生法语,不觉忻喜,乃云:祖师真迹,若优昙花,实为希有,今既见者,宜珍藏之。喻微云:见此一篇,即见祖师面目矣。咄哉痴子,祖师面目安在纸上耶?既不在纸上,且道祖师面目又在何处?吁:袈裟零落难缝补,收卷云霞自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