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此土著述
- 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
斫迦罗伐辣底曷罗阇。或遮迦越罗。此云转轮王。俱舍云。从此洲人寿无量岁。乃至八万岁。有转轮王生。减八万时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盛。非大人器。故无轮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施设足说有四种。金银铜铁轮应别。如其次第胜。上中下。逆次能王领一二三四洲(云云)。契经从胜。但说金轮。故契经言。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灌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转金轮王。转余轮王。应知亦尔。四种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谓金轮者。诸小国王各自来迎。作如是说。我等国土宽广丰饶。安稳富乐多诸人众。惟愿天尊。亲垂教敕。我等皆是天尊翼从。若银轮王。自往彼土。威严近至彼方臣伏。若铜轮王。至彼国已。宣威竞德彼方推胜。若铁轮王。亦至彼国。现威列阵。克胜便止。一切轮王。皆无伤害。令伏得胜。各安其所。劝化令修十善业道。故轮王死。定得生天。慈恩云。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夺戈始定。
摩诃三摩曷罗阇。此云大平等王。劫初民主。
首图驮那。或名阅头檀。此云净饭。或翻真净。或云白净。
途卢檀那。此云斛饭。
萨缚达。西域记云。唐言一切施。是如来昔修菩萨行时号。避敌弃国。潜行至此。摩诃伐那伽蓝。唐言大林。遇贫婆罗门方来乞丐。遂令羁缚擒往敌王。冀以赏财。回为慧施。
尸毗迦。西域记云。唐言与。旧曰尸毗。略也。
歌利。或名迦利。或名迦蓝浮。此云恶世。又云恶生。又云无道。西域记云。羯利王。唐言斗诤。旧云歌利。讹也。
频婆娑罗。或名瓶沙王。此云摸实。身摸充实。又翻形牢。亦云影坚。影谓形影。皆取体分强壮之义。频婆。或云频毗。此翻颜色。娑罗此云端正。或翻色像殊妙王。
波斯匿。或名不黎先尼。此云和悦。西域记云。正名钵逻斯那恃多。唐言胜军。仁王经云。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
优填。西域记云。讹也。正名邬陀衍那王。唐言出受。
毗卢释迦。西域记云。旧曰毗流离王。讹也。
鞞罗羡那。秦言勇军。
阿阇世。此云未生怨。妙乐云。母怀之日。已有恶心。于瓶沙王。未生已恶。故因为名。或呼婆罗留支。此云无指。妙乐云。初生相者云凶。王令升楼扑之不死。但损一指故为名也。内人将护。呼为善见。
阿育。或阿输迦。或阿输柯。此云无忧王。
补刺拏伐摩。西域记云。唐言满胄。无忧王末孙。
尸罗阿迭多。西域记云。唐言戒日。爱育四生。兴崇三宝。象马饮水漉而后饲。在位五十余年。野兽狎人。
儴(汝阳)佉王。亦云霜佉。此云贝。乃珂贝耳。
逻阇伐弹那。西域记云。唐言王增。
摩诃因陀罗。西域记云。唐言大帝。无忧王弟。宽刑六日获果出家。
祗陀。或云祇洹。此云战胜。生时父波斯匿。战胜外国。西域记云。逝多。唐言胜林。旧曰只陀。讹也。诸经言祇树者。西域记云。时给孤独愿建精舍。佛命舍利子。随瞻揆焉。唯太子逝多园地爽垲。咳寻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闻之。心豁如也。即出金藏。随言布地。有少未满。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即于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告阿难曰。自今已来。应谓此地为逝多树给孤独园。
提黎挐太子。大论。秦言好爱。西域记云。苏达挐。唐言善牙。亦云善与。
阐释迦。西域记云。旧曰车匿。讹也。亦释种。太子出家。令车匿牵揵陟。犍陟马名。正云建他歌。译云纳。经音义云。车匿本是守马奴名。净名疏云。其自恃王种。轻诸比丘僧。法事时轻笑言。如似落叶旋风所吹聚在一处。何所评论。佛去世后犹自不改。佛令作梵坛。谓默摈也。亦云彼梵天治罪法。别立一坛。其犯法者。令入此坛。诸梵不得共语。
皇后篇第十九
周礼云。天子后立六宫。郑氏注云。前一宫。后五宫也。五者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座。毛诗云。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仇。作此关睢之诗。盖兴文王后妃之德也。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女。宜为君子之好匹也。
摩诃摩耶。西域记云。唐言大术。或云大幻。晋华严。摩耶夫人。答善财言。我已成就大愿智幻法门。得此法门故。为卢舍那如来母。于阎浮提迦毗罗城。净饭王宫。从右胁生悉达太子。显现不可思议自在神力。本行经云。尔时太子诞生。适满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遂便命终。因果经云。太子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乳养太子如母无异。
瞿夷。此云明女。五梦经云。是舍夷长者女。长者名水光。其妇名余明。妇居近城。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内皆明。因立字云瞿夷。即是太子第一妃也。第二妃生罗云。名耶檀。亦名耶输。其父名移施长者。第三妃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太子以三妃故。白净饭王。为立三时殿。大论云。释迦文菩萨有二夫人。一名瞿毗耶。二名耶输陀罗。罗睺罗母也。瞿毗耶是宝女故不孕子。
韦提希。此云思惟。观经云。惟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摩利。或云末利。此云鬘。匿王之后。西域记译为柰。因施柰得报也。女名胜鬘。为踰闇王妃。
半尸迦。此女。十诵云。有好善容。评堪直半尸迦国。为人欲抄断。故令遗使僧中。代受戒。
长者篇第二十
西土之豪族也。富商大贾。积财钜万。咸称长者。此方则不然。盖有德之称也。风俗通云。春秋末。郑有贤人。着一篇。号郑长者。谓年耆德芥事长于人。以之为长者。韩子云。重厚自居曰长者。天台文句云。长者十德。一姓贵。姓则三皇五帝之裔。左貂(都寮)右插之家。二位高。位则辅弼。丞相。盐梅阿衡。三大富。富则铜陵。金谷。丰饶。侈靡。四威猛。威则严霜隆重不肃而成。五智染。智则胸如武库权奇超拔。六年耆。年则苍苍棱棱。物仪所伏。七行净。行则白圭无玷。所行如言。八礼备。礼则节度庠序。世所式瞻。九上叹。上则一人所敬。十下归。下则四海所归。净名疏云。国内胜人。称为长者。必是贵族。虽是贵族。爵位卑微。不称姓望。虽是高位。贫无财德。世所不重。虽财充积。无宠不威。物不敬畏。虽有大势。神用暗短。智人所轻。虽有神解明鉴。而年在幼。物情不揖。虽年耆貌皓。内行厮(音斯)恶。人所鄙怪。虽操行无瑕。而外缺礼仪。无可瞻爱。虽进止容与。若上人不睦。名不彻远。虽豪贵歌咏。无恩及下。物所不祟。故具十德方称长者。
须达多。亦云修达多。或婆须达多。西域记云。唐言善施。或名乐施。旧曰须达。讹也。正名苏达多。胜军王大臣。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古顽)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今此长者给济孤独之人。名给孤独。
邠(彼贫)[怡-台+互]直尼切正云阿那他。摈荼陀。揭利呵跛底。阿那他云无依。亦名孤独。摈荼陀此云团施。好施孤独。因以为名。
耆婆。或云耆域。或名时缚迦。此云能活。又云故活。影坚王之子。善见庶兄。奈女所生。出胎即持针筒药囊。其母恶之。即以白衣裹之。弃于巷中。时无畏王乘车。遥见乃问之。有人答曰。此小儿也。又问死活耶。答云故活。王即敕人。乳而养之。后还其母。四分律云。耆婆初诣得叉尸罗国。姓阿提梨。字宾迦罗。而学医道。经于七年。其师即便以一笼器及掘草之具。令其于得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不是药者持来耆婆如教即于国内面一由旬。周竟求觅。所见草木尽皆分别。无有草木非是药者。师言汝今可去。医道已成。我若死后次即有汝。耆婆经云。耆婆童子。于货柴人所。大柴束中见有一木光明彻照。名为药王。倚病人身。照见身中一切诸病。
瞿央罗。此云守护心。旧曰瞿师罗。此译美音。
郁伽。此云威德。
珊檀那。此云护弥。
外道篇第二十一
俱舍玄义云。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均圣论云。蔽理之徒。封着外教。辩正论曰。九十五种。腾翥(之庶)于西戎。三十六部。淆乱于东国。垂裕云。准九十六外道经。于中一道是正。即佛也。九十五皆邪。华严大论。九十六。皆邪者以大斥小故。百论云。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
婆罗门。普门疏云。此云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故人以净行称之。肇曰。奏言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多恃己道术。我慢人也。应法师云。此讹略也。具云婆罗贺磨拏。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余国即无。诸经中梵志即同此名。正翻净裔。称是梵天苗裔也。
一阐提。大众所问品。纯陀问佛。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于佛正法无护惜建立之心。毁訾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若复说言。无佛法众。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梵行品云。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如是之人名一阐提。德王品云。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入楞伽经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又梵语阐底迦。此云多贪。阿阐底迦。此云无欲。阿颠底迦。此云极恶。唯识枢要云。一名一阐底迦。是乐欲义。乐生死故。二名阿阐底迦。是不乐欲义。不乐涅槃故。三名阿颠底迦。名为毕竟。以毕竟无涅槃性故。他谓一阐底迦。即焚烧一切善根。二阿阐底迦。即菩萨大悲。三阿颠底迦。即无性阐提。故枢要云。瑜珈唯识。说于无性一种阐提。又云。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二俱不成(此依相宗)
娑毗迦罗。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食米脐外道。应法师云。旧言食米屑也。外道修苦行。合手大指及第三指。以物缚之。往至人家舂谷簸(补过)米处。以彼缚指。拾取米屑。聚至掌中。随得多少。去以为食。若全粒者。即不取之。亦名[孚 鳥](音孚)鸠行。外道拾米如[孚 鳥]鸠行也。
瞿伽离。亦名瞿波利。或名俱迦利。此云恶时者。调达弟子。因谤身子目连。梵王与佛诃之。不受身疮即死。入大地狱。缘出大论十三苏气怛罗。此云善星。罗云庶兄。佛之堂弟。庶儿故说为子。佛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遥见。生恶邪心。生身陷入至阿鼻狱。
离车。翻为皮薄。又云同皮。或名弥戾车。此翻仙族王。又云边地主。又云传集国政。其国义让。五百长者。递为国主。故云传集国政。出外为边地主。又云边夷。无所知者。西记云。名栗呫(昌栗)婆子。旧讹云离车。
弥戾车。兴福曰。恶见也。资中曰。应是边邪不正见。死堕边地下贱也。长水曰。此乐垢秽人。亦名蔑戾车。弥离车。
演若达多。此云祠授。证真曰。此人从神祠乞得。故名祠授。
迦毗罗。梁言青色。亦名劫毕罗。翻黄色。辅行曰。此云黄头。头如金色。又云头面俱如金色。造僧佉论。具如下出。
跋阇。此云避。善见律云。毗舍离王及夫人。未登位时。共牧牛儿。出门游戏。乃以脚[跳-兆+習]牧牛人儿。其儿泣向父母说云。此无父母子。脚[跳-兆+習]我等。父母答云。汝等各自避去。因此戏处。名为跋阇。故翻为避。灭后百年。跋阇比丘。擅行十事。舍那迦那白于七百。往毗舍离。重结毗尼举跋阇过。
萨遮尼干。此云离系。自饿外道。尼干亦翻不系。拔发露形。无所贮蓄。
先尼。亦云西儞迦。此翻有军外道。
六师篇第二十二
什师云。三种六师。合十八部。第一自称一切智。四教义云。邪心见理发于邪智。辩才无碍。第二得五神通。四教义云。得世间禅。发五神通。亦有慈悲忍力。刀割香涂心无憎爱。第三诵四韦陀经。四教义云。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无所不知。净名疏。将此三种约六师。一师有三。三六十八种外道师也。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故今此集。列六师焉。
富兰那迦叶。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肇曰。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事钞云。色空外道。以外道用色破欲有。以空破色有。谓空至极。
末迦黎拘赊黎。末伽黎。此云不见道。什曰。末伽黎字也。拘赊黎。是其母也。肇曰。其人起见谓。众生苦乐。不因行得。皆自然耳。净觉谓。计自然者亦是断灭自然。然是也。自如是也。婆沙云。法应尔不可改易。不可征诘。是法尔义。自然与法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