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此土著述
- 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人也。姓黄氏。少慕儒学。年十九出家。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二十五登戒。唐咸通初禅宗兴盛。会洞山价禅师坐道场。往来请益。洞山问。阇梨名什么。对曰。本寂。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之。师自此入室密印所解盘桓数载。乃辞洞山。洞山问。什么处去。曰不变异处去。洞山云。不变异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异。遂辞去。随缘放旷。初受请止于抚州曹山。后居荷玉山。二处法席学者云集。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师曰。汝道洪州里许多人什么处去也。问眉与目还相识也无。师曰。不相识。曰为什么不相识。师曰。为同在一处。曰恁么即不分也。师曰。眉且不是目。曰如何是目。师曰。端的去。曰如何是眉。师曰。曹山却疑。曰和尚为什么却疑。师曰。若不疑即端的去也。问于相何真。师曰。即相即真。曰当何显示。师提起托子。问幻本何真。师曰。幻本元真(法眼别云。幻本不真)曰当幻何显。师曰。即幻即显(法眼别云。幻即无当)曰恁么即始终不离于幻也。师曰。觅幻相不可得。问如何是常在底人。师曰。恰遇曹山暂出。曰如何是常不在底人。师曰。难得。僧清锐问。某甲孤贫乞师拯济。师曰。锐阇梨近前来。锐近前。师曰。泉州白家酒三盏犹道未沾唇(玄觉云。什么处是与他酒吃)问拟岂不是类。师曰。直是不拟亦是类。曰如何是异。师曰。莫不识痛痒。镜清问。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师曰。理即如此事作么生。曰如理如事。师曰。谩曹山一人即得。争奈诸圣眼何。曰若无诸圣眼。争鉴得个不恁么。师曰。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云门问。不改易底人来师还接否。师曰。曹山无恁么闲工夫人。问古人云。人人尽有弟子在。尘蒙还有也无。师曰。过手来。乃点指曰。一二三四五足。问鲁祖面壁用表何事。师以手掩耳。问承古有言。未有一人倒地不因地而起。如何是倒。师曰。肯即是。曰如何是起。师曰。起也。问承教有言。大海不宿死尸。如何是海。师曰。包含万有。曰为什么不宿死尸。师曰。绝气者不着。曰既是包含万有。为什么绝气者不着。师曰。万有非其功绝气有其德。曰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道有道无即得。争奈龙王按剑何。问具何知解善能对众问难。师曰。不呈句。曰问难个什么。师曰。刀斧斫不入。曰能恁么问难。还更有不肯者也无。师曰有。曰是什么人。师曰。曹山。问无言如何显。师曰。莫向遮里显。曰向什么处显。师曰。昨夜三更床头失却三文钱。问日未出时如何。师曰。曹山也曾恁么来。曰日出后如何。师曰。犹较曹山半月程。师问僧。作什么。曰扫地。师曰。佛前扫佛后扫。曰前后一时扫。师曰。与曹山过靸鞋来。师问强德上坐曰。菩萨在定闻香象渡河。出什么经。曰出涅槃经。师曰。定前闻定后闻。曰和尚流也。师曰。道也大杀道。始道得一半。曰和尚如何。师曰。滩下接取。问学人十二时中如何保任。师曰。如经蛊毒之乡。水不得沾着一滴。问如何是法身主。师曰。谓秦无人。曰遮个莫便是否。师曰斩。问亲近什么道伴即得常闻于未闻。师曰。同共一被盖。曰此犹是和尚得闻。如何是常闻于未闻。师曰。不同于木石。曰何者在先何者在后。师曰。不见道常闻于未闻。问国内按剑者是谁。师曰。曹山(法灯别山。汝不是恁么人)曰拟杀何人。师曰。但有一切总杀。曰忽逢本父母作么生。师曰。拣什么。曰争奈自己何。师曰。谁奈我何。曰为什么不杀。师曰。勿下手处。问一牛饮水五马不嘶时如何。师曰。曹山解忌口。又别云。曹山孝满。问常在生死海中沉没者是什么人。师曰。第二月。曰还求出离也无。师曰。也求出离只是无路。曰出离什么人接得伊。师曰。担铁枷者。僧举药山问僧。年多少。僧曰。七十二。药山曰。是年七十二么。曰是。药山便打。此意如何。师曰。前箭犹似可后箭射人深。僧曰。如何免得棒。师曰。正敕既行诸侯避道(东禅齐云。曹山是明药山意。自出手。为复别有道理。还断得么。只如遮僧举问曹山。伊还有会处么。忽尔问。上坐年多少。别作么生秖对)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曰填沟塞壑。问如何是师子。师曰。众兽近不得。曰如何是师子儿。师曰。能吞父母。曰既是众兽近不得。为什么被儿吞。师曰。子若哮吼祖父母俱尽。曰只如祖父母还尽也无。师曰。亦尽。曰尽后如何。师曰。全身归父。曰前来为什么道祖父亦尽。师曰。不见道。王子能成一国事。枯木上更釆些子华。问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如何。师曰。斩斩。僧举有人问香严。如何是道。答曰。枯木里龙吟。学云。不会。曰髑髅里眼睛。后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云。犹带喜在。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石霜云。犹带识在。师因而颂曰。
枯木龙吟真见道 髑髅无识眼初明
喜识尽时消不尽 当人那辨浊中清
其僧却问师。如何是枯木里龙吟。师曰。血脉不断。曰如何是髑髅里眼睛。师曰。干不尽。曰未审还有得闻者无。师曰。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曰未审龙吟是何章句。师曰。也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师如是启发上机。曾无轨辙可寻及受洞山五位铨量。特为丛林标准。时洪州钟氏屡请不起。但写大梅和尚山居颂一首答之。天复辛酉季夏夜。师问知事僧。今是何日月。对曰。六月十五日。师曰。曹山一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至明日辰时告寂。寿六十有二。腊三十有七。门人奉真骨树塔。敕谥元证大师。塔曰福圆。
洞山道全禅师(第二世住亦云中洞山)初问洞山价和尚。如何是出离之要。洞山曰。阇梨足下烟生。师当下契悟。更不他游(云居膺进语云。终不敢孤负和尚。足下烟生。洞山云。步步玄者即是功到)暨价和尚圆寂。众请踵迹住持。海众悦服玄风不坠。僧问。佛入王宫岂不是大圣再来。师曰。护明不下生。僧曰。既是大圣再来。何更六年苦行。师曰。幻人呈幻事。曰非幻者如何。师曰。王宫觅不得。问清净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狱如何。师曰。度尽无遗影还他越涅槃。问极目千里是什么风范。师曰。是阇梨风范。曰未审和尚风范如何。师曰。不布婆娑眼。
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抚州南城人也。姓郭氏。年十四于吉州满田寺出家。后往嵩岳受戒。乃杖锡游诸禅会。因参翠微和尚。问曰。学人自到和尚法席一个余月。每日和尚上堂不蒙一法示诲。意在于何。翠微曰。嫌什么(有僧举前语问洞山。洞山云。阇梨争怪得老僧。法眼别云。祖师来也。东禅齐云。此三人尊宿语还有亲疏也无。若有阿那个亲。若无亲疏眼在什么处)又谒德山问曰。远闻德山一句佛法。及乎到来未曾见和尚说一句佛法。德山曰。嫌什么。师不肯乃造洞山如前问之。洞山曰。争怪得老僧。师复举德山头落语。因自省过。遂止于洞山随众参请。一日问。如何是祖师意。洞山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师从此始悟厥旨。复抠衣八稔。受湖南马氏请。住龙牙山妙济禅苑。号证空大师。有徒五百余众法无虚席。上堂示众曰。夫参学人须透过祖佛始得。新丰和尚云。祖教佛教似生怨家。始有学分。若透祖佛不得即被祖佛谩去。时有僧问。祖佛还有谩人之心也无。师曰。汝道江湖还有碍人之心也无。又曰。江湖虽无碍人之心。为时人过不得。江湖成碍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碍人。祖佛虽无谩人之心。为时人透不得。祖佛成谩人去。不得道祖佛不谩人。若透得祖佛过。此人过却祖佛也。始是体得祖佛意。方与向上古人同。如未透得。但学佛学祖。则万劫无有得期。又问。如何得不被祖佛谩去。师曰。则须自悟去。师在翠微时。问如何是祖师意。翠微曰。与我将禅板来。师遂过禅板。翠微接得便打。师曰。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又问临济。如何是祖师意。临济曰。与我将蒲团来。师乃过蒲团。临济接得便打。师曰。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后有僧问。和尚行脚时问二尊宿祖师意。未审二尊宿道眼明也未。师曰。明即明也。要且无祖师意(东禅齐云。众中道佛法即有。只是无祖师意。若恁么会有何交涉。别作么生会无祖师意底道理)问如何是道。师曰。无异人心是。又曰。若人体得道无异人心始是道人。若是言说则勿交涉。道者汝知打底道人否。十二时中除却着衣吃饭。无丝发异于人心。无诳人心。此个始是道人。若道我得我会则勿交涉。大不容易。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待石乌龟解语即向汝道。曰石乌龟语也。师曰。向汝道什么。问古人得个什么便休去。师曰。如贼入空室。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曰。汝道如来还有顶相么。问大庾岭头提不起时如何。师曰。六祖为什么将得去。问二鼠侵藤时如何。师曰。须有隐身处始得。曰如何是隐身处。师曰。还见侬家么。问维摩掌擎世界。未审维摩向什么处立。师曰。道者汝道。维摩掌擎世界。问知有底人还有生死也无。师曰。恰似道者未悟时。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此一问最苦(报慈云。此问最好)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曰。祖师在后来。问祖师是无事沙门。师曰。若是沙门不得无事。曰为什么不得无事。师曰。觅一个难得。问蟾蜍无返照之光。玉兔无伴月之意时如何。师曰。尧舜之君犹有化在(东禅齐云。是什么问讯与上坐十二时中是什么时节)问如何得此身安去。师曰。不被别身谩始得(法眼别云。谁恼乱汝)师梁龙德三年癸未八月示有微疾。九月十三日夜半大星陨于方丈前。诘旦端坐而逝。寿八十有九。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师曾在乐普作维那。白槌普请曰。上间般柴下间锄地。时第一座问。圣僧作么生。师曰。当堂不正坐不赴两头机。师在洞山时问曰。学人未见理路未免情识。洞山曰。汝还见理路也无。曰见无理路。洞山曰。什么处得情识来。曰学人实问。洞山曰。恁么须向万里无寸草处立。曰无寸草处还许立也无。洞山曰。直须恁么去。般柴次洞山把住柴问。狭路相逢时作么生。曰反仄何幸。洞山曰。汝记吾言。汝向南住有一千人。若向北住即三二百而已。师初住福州东山之华严。未几属后唐庄宗皇帝征入辇下。大阐玄风其徒果三百矣。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曰。探尽龙宫藏众义不能诠。问大悟底人为什么却迷。师曰。破镜不重照落华难上枝。问大军设天王斋求胜。贼军亦设天王斋求胜。未审天王赴阿谁愿。师曰。天垂雨露不拣荣枯。一日车驾入寺烧香。帝问曰。遮个是什么神。师对曰。护法善神。帝曰。沙汰时什么处去来。师曰。天垂雨露不为荣枯。师后游河朔于平阳示灭。茶毗获舍利。建四浮图。一晋州。二房州。三终南山逍遥园。四终南山华严寺。敕谥宝智大师无为之塔。
京兆蚬子和尚不知何许人也。事迹颇异。居无定所。自印心于洞山混俗于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常日沿江岸采掇虾蚬以充腹。暮即卧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为蚬子和尚。华严静师闻之欲决真假。先潜入纸钱中。深夜师归。静把住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遽答曰。神前酒台盘。静奇之忏谢而退。后静师化行京都。师亦至焉。竟不聚徒演法。惟佯狂而已。
筠州九峰普满大师问僧。离什么处。曰闽中。师曰。远涉不易。曰不难动步便到。师曰。有不动步者么。僧曰有。师曰。争得到此间。僧无对。师曰。赚杀人。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即今是什么。曰学人不会。师曰。十字路上马蔺华。
台州幽栖道幽禅师。镜清问。如何是少父。师曰。无标的。曰无标的以为少父耶。师曰。有什么过。曰只如少父作么生。师曰。道者是什么心行。问如何是佛。师曰。汝不信是众生。曰学人大信。师曰。若作胜解即受群邪。师将示灭。有僧问曰。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师曰。调然调然。言讫坐亡。
后洞山师虔禅师(第三世住也。亦号青林和尚)初自夹山来参。先洞山价和尚问曰。近离什么处。师曰。武陵。曰武陵法道何似此间。师曰。胡地冬抽笋。价曰。别甑炊香饭供养于此人。师乃出去。洞山曰。此子向后走杀天下人在。师在洞山栽松。有刘翁者从师求偈。师作偈曰。
长长三尺余 郁郁覆荒草
不知何代人 得见此松老
刘翁得偈呈于洞山。洞山曰。贺翁翁喜。只此人是第三世也。师先住隋州土门小青林兰若后果回洞山接踵。凡有新到僧。先令般柴三转然后参堂。有一僧不肯。问曰。三转内即不问。三转外如何。师曰。铁轮天子寰中旨。僧无对。师便打令去。僧问。昔年疾苦又中毒请师医。师曰。金[鎞-囟+(奐-大)]拨破脑顶上灌醍醐。曰恁么即谢师医。师便打。问久负不逢时如何。师曰。古皇尺一寸。问请师答话。师曰。修罗掌于日月。师上堂谓众曰。祖师宗旨今日施行。法令己彰复有何事。时有僧问。正法眼藏祖祖同印。未审和尚传付何人。师曰。灵苗生有地大悟不存师。问如何是道。师曰。回牛寻远涧。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拥雪首扬眉。问千差路别如何顿晓。师曰。足下背骊珠空怨长天月。
洛京白马遁儒禅师。问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师曰。十道不通风哑子传远信。曰传什么信。师乃合掌顶戴。问如何是密室中人。师曰。才生不可得不贵未生时。曰是个什么不贵未生时。师曰。是汝阿爷。问三千里外向白马。及乎到来为什么不见。师曰。是汝不见干老僧什么事。曰请和尚指示。师曰。指即勿交涉。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曰。昨夜三更日正午。问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师曰。井底虾蟆吞却月(僧问黄龙。如何是井底虾蟆吞却月。黄龙云。不奈何。僧云。恁即吞却去也。黄龙云。一任吞。僧云。吞后如何。黄龙云。好虾蟆)问如何是学人急切处。师曰。俊鸟犹嫌钝瞥然早已迟。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点额猢狲探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