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此土著述
- 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
京兆草堂和尚。自罢参大寂。游至海昌。海昌和尚问。什么处来。师云。道场来。昌云遮里什么处。师云。贼不打贫人家。问未有一法时。此身在什么处。师乃作一圆相于中书身字。
袁州阳岐山甄叔禅师。上堂示众曰。群灵一源假名为佛。体竭形消而不灭。金流朴散而常存。性海无风金波自涌。心灵绝兆万象齐昭。体斯理者。不言而遍历沙界。不用而功益玄化。如何背觉反合尘劳。于阴界中妄自囚执。师始登此山宴处。以至成院。聚徒演法四十余年。唐元和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归寂。荼毗获舍利七百粒。于东峰下建塔。
蒙溪和尚。僧问一念不生时如何。师良久。僧便礼拜。师云。汝且作么生会。僧云。某甲终不无惭愧。师云。汝却信得及。问本分事如何体悉。师云。尔何不问。僧云。请师答话。师云。尔却问得好。其僧大笑而出。师云。只有遮师僧灵利。有僧从外来。师便喝。僧云。好个来由。师云。犹要棒在。僧云。珍重。便出。师云。得能自在。
洛京黑涧和尚。僧问。如何是密室。师云。截耳卧街。僧云。如何是密室中人。师乃换手捶胸。
京兆兴平和尚。洞山来礼拜。师云。莫礼老朽。洞山云。礼非老朽。师云。非老朽者不受礼。洞山云。他亦不止。洞山问。如何是古佛心。师云。即汝心是。洞山云。虽然如此。犹是某甲疑处。师云。若恁么即问取木人去。洞山云。某甲有一句子。不借诸圣口。师云。汝试道看。洞山云。不是某甲。洞山辞。师云。什么处去。洞山云。沿流无定止。师云。法身沿流报身沿流。洞山云。总不作此解。师乃抚掌(保福云。洞山自是一家。乃别云。觅得几人)
逍遥和尚。一日师在禅床上坐。有僧鹿西问云。念念攀缘心心永寂。师云。昨日晚间也有人恁么道。西云。道个什么。师云。不知。西云。请师说。师以拂子蓦口打。西便出。师告大众云。顶门上着一只眼。
福溪和尚。僧问。古镜无瑕时如何。师良久。僧云。师意如何。师云。山僧耳背僧又举前问。师云。犹较些子。僧问。如何是自己。师云。尔问什么。僧云。岂无方便去也。师云。尔适来问什么。僧云。得恁么颠倒。师云。今日合吃山僧手里棒。僧问。缘散归空空归何所。师云。某甲。僧云喏。师云。空在何处。僧云。却请师道。师云。波斯吃胡椒。
洪州水老和尚。初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的的意。祖乃当胸蹋倒。师大悟。起来抚掌呵呵大笑云。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便识得根原去。便礼拜而退。师住后告众云。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如今笑不休。有僧作一圆相。以手撮向师身上师乃三拨。亦作一圆相却指其僧。僧便礼拜师打云。遮虚头汉。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动则影现觉则冰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乃拊掌呵呵大笑。凡接机大约如此。
浮杯和尚。有凌行婆来礼拜师师与坐吃茶。行婆乃问云。尽力道不得底句。还分付阿谁。师云浮杯无剩语。婆云。某甲不恁么道。师遂举前语问婆。婆敛手哭云。苍天中间更有冤苦。师无语。婆云。语不知偏正。理不识倒邪。为人即祸生也。后有僧举似南泉。南泉云。苦哉浮杯。被老婆摧折。婆后闻南泉恁道。笑云王老师犹少机关在。有幽州澄一禅客。逢见行婆乃问云。怎生南泉恁道犹少机关在。婆乃哭云。可悲可痛。禅客罔措。婆乃问云会么禅客合掌而退。婆云。徛死禅和如麻似粟。后澄一禅客举似赵州。赵州云。我若见遮臭老婆问教口哑却。澄一问赵州云。未审和尚怎生问他。赵州以棒打云。似遮个徛死汉。不打待几时。连打数棒。婆又闻赵州恁道云。赵州自合吃婆手里棒。后僧举似赵州。赵州哭云。可悲可痛。婆闻赵州此语。合掌叹云。赵州眼放光明照破四天下也。后赵州教僧去问婆云。怎生是赵州眼。婆乃竖起拳头。赵州闻乃作一颂。送凌行婆云。
当机直面提 直面当机疾
报尔凌行婆 哭声何得失
婆以颂答赵州云。
哭声师已晓 已晓复谁知
当时摩竭国 几丧目前机
潭州龙山和尚(亦云隐山)问僧。什么处来。僧云。老宿处来。师云。老宿有何言句。僧云。说即千句万句。不说即一字也无。师云。恁么即蝇子放卵。其僧礼拜。师便打之。洞山价和尚行脚时。迷路到山因参礼次。师问。此山无路阇梨向什么处来。洞山云。无路且置。和尚从何而入。师云。我不曾云水。洞山云。和尚住此山多少时邪师云。春秋不涉。洞山云。此山先住和尚先住。师云。不知。洞山云。为什么不知。师云。我不为人天来。洞山却问。如何是宾中主。师云。长年不出户洞山云。如何是主中宾。师云。青天覆白云。洞山云。宾主相去几何。师云。长江水上波。洞山云。宾主相见有何言说。师云。清风拂白月。洞山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师因有颂云。
三间茅屋从来住 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作是非来辨我 浮生穿凿不相关
襄州居士庞蕴者。冲州衡阳县人也。字道玄。世以儒为业。而居士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唐贞元初谒石头和尚忘言会旨。复与丹霞禅师为友。一日石头问曰。子自见老僧已来日用事作么生。对曰。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复呈一偈云。
日用事无别 唯吾自偶谐
头头非取舍 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 丘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 运水及般柴
石头然之曰。子以缁耶素耶。居士曰。愿从所慕遂不剃染。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言下顿领玄要。乃留驻参承经涉二载。有偈曰。
有男不婚 有女不嫁 大家团栾头
共说无生话
自尔机辩迅捷诸方向之。尝游讲肆随喜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处。致问曰。座主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座主无对。居士曰。某甲虽是俗人粗知信向。座主曰只如居士意作么生。居士乃示一偈云。
无我复无人 作么有疏亲
劝君休历坐 不似直求真
金刚般若性 外绝一纤尘
我闻并信受 总是假名陈
座主闻偈欣然仰叹。居士所至之处老宿多往。复问酬皆随机应响。非格量轨辙之可拘也。元和中北游襄汉随处而居或凤岭鹿门。或廛肆闾巷。初住东岩后居郭西小舍。一女名灵照。常随制竹漉篱令鬻之以供朝夕。有偈曰。
心如境亦如 无实亦无虚
有亦不管 无亦不居 不是贤圣
了事凡夫 易复易 即此五蕴有真智
十方世界一乘同 无相法身岂有二
若舍烦恼入菩提 不知何方有佛地
居士将入灭。令女灵照出视日早晚及午以报。女遽报曰。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居士出户观次。灵照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居士笑曰。我女锋捷矣。于是更延七日。州牧于公问疾次。居士谓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言讫枕公膝而化。遗命焚弃。江湖缁白伤悼。谓禅门庞居士即毗耶净名矣。有诗偈三百余篇传于世。
景德传灯录卷第九
怀让禅师第三世上五十六人。
洪州百丈怀海禅师法嗣三十人潭州沩山灵祐禅师洪州黄檗山希运禅师(法要附卷末)杭州大慈寰中禅师天台山普岸禅师筠州常观禅师潭州石霜性空禅师福州大安禅师古灵神赞禅师广州和安通禅师江州龙云台禅师洛京卫国道禅师镇州万岁和尚百丈山涅槃和尚洪州东山和尚(已上一十四人见录)高安无畏禅师东岩道旷禅师邢州素禅师唐州大乘山吉本禅师小乘山慧深禅师杨州慧照寺昭一禅师祯州罗浮鉴深禅师洪州九仙山梵云禅师江州庐山操禅师越州禹迹寺契真禅师筠州包山天性禅师明州大梅山彼岸禅师洪州辽山藏术禅师升州只阇山道方禅师清田和尚大于和尚(已上一十六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前虔州西堂藏禅师法嗣四人虔州处微禅师(一人见录)鸡林道义禅师新罗国慧禅师新罗国洪直禅师(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前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法嗣二人寿州良遂禅师(一人见录)新罗国无染禅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前湖南东寺如会禅师法嗣四人吉州薯山慧超禅师(一人见录)舒州景诸禅师庄严寺光肇禅师潭州幕辅山昭禅师(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前京兆章敬寺怀恽禅师法嗣一十六人京兆荐福弘辩禅师福州龟山智真禅师朗州怀政禅师金州操禅师朗州古堤和尚河中公畿和尚(已上六人见录)柏林闲云禅师宣州玄哲禅师河中宝坚禅师西京道志禅师绛州神祐禅师西京智藏禅师许州无迹禅师寿州惟肃禅师新罗国玄昱禅师新罗国觉体禅师(已上一十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前百丈怀海禅师法嗣。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者福州长溪人也。姓赵氏。年十五辞亲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受戒。究大小乘经律。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智禅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一日侍立百丈问谁。师曰。灵祐。百丈云。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云。无火。百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云。此不是火。师发悟礼谢陈其所解。百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见佛性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勿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得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时司马头陀自湖南来。百丈谓之曰。老僧欲往沩山可乎(司马头陀参禅外。蕴人伦之鉴。兼穷地理。诸方创院多取决焉)对云。沩山奇绝可聚千五百众。然非和尚所住。百丈云。何也。对云。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之徒不盈千。百丈云。吾众中莫有人住得否。对云。待历观之。百丈乃令侍者唤第一坐来(即华林和尚也)问云。此人如何。头陀令謦欬一声行数步。对云。此人不可。又令唤典坐来(即祐师也)头陀云。此正是沩山主也。百丈是夜召师入室。嘱云。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时华林闻之曰。某甲忝居上首。祐公何得住持。百丈云。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云。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华林云。不可唤作木[木 突]也。百丈不肯。乃问师。师蹋倒净瓶。百丈笑云。第一坐输却山子也。遂遣师往沩山。是山峭绝夐无人烟。师猿猱为伍橡栗充食。山下居民稍稍知之。帅众共营梵宇。连率李景让奏号同庆寺。相国裴公休尝咨玄奥。繇是天下禅学若辐凑焉。师上堂示众云。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行。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是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是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云。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趣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仰山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大好灯笼。仰山云。莫只遮个便是么。师云。遮个是什么。仰山云。大好灯笼。师云。果然不识。一日师谓众云。如许多人只得大机(旧本云大识。今改作大机。按广灯并别录。皆云只得大机。而第十六卷九峰慧禅师章中云只得大体。未详孰是)不得大用。仰山举此语问山下庵主云。和尚恁么道意旨何如。庵主云。更举看。仰山拟再举。被庵主蹋倒。归举似师。师大笑。师在法堂坐。库头击木鱼。火头掷却火抄。拊掌大笑。师云。众中也有恁么人。唤来问。作么生。火头云。某甲不吃粥肚饥所以喜欢。师乃点头(东使闻云。将知沩山众里无人。卧龙云。将知沩山众里有人)普请摘茶。师谓仰山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请现本形相见。仰山撼茶树。师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山云。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山云。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师云。放子二十棒(玄觉云。且道过在什么处)师上堂有僧出云。请和尚为众说法。师云。我为汝得彻困也。僧礼拜(后人举似雪峰。雪峰云。古人得恁么老婆心。玄沙云。山头和尚蹉过古人事也。雪峰闻之乃问玄沙。什么处是老僧蹉过古人事处。玄沙云。大小沩山被那僧一问得百杂碎。雪峰骇之乃休)。师谓仰山曰。寂子速道莫入阴界。仰山云。慧寂信亦不立。师云。子信了不立不信不立。仰山云。只是慧寂更信阿谁。师云。若恁么即是定性声闻。仰山云。慧寂佛亦不见。师问仰山。涅槃经四十卷多少佛说多少魔说。仰山云。总是魔说。师云。已后无人奈子何。仰山云。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什么处。师云。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仰山蹋衣次提起问师云。正恁么时和尚作么生。师云。正恁么时我遮里无作么生。仰山云。和尚有身而无用。师良久却拈起问。汝正恁么时作么生。仰山云。正恁么时和尚还见伊否。师云汝有用而无身(此语是二月中问答)师忽问仰山。汝春间有话未圆。今试道看。仰山云。正恁么时切忌勃塑。师云。停囚长智。师一日唤院主。院主来。师云。我唤院主汝来作什么。院主无对(曹山代云。也知和尚不唤某甲)又令侍者唤第一座。第一座来。师云。我唤第一座汝来作什么。亦无对(曹山代云。若令侍者唤恐不来。法眼别云。适来侍者唤)师问新到僧名什么。僧云。名月轮。师作一圆相问。何似遮个。僧云。和尚恁么语话。诸方大有人不肯在。师云。贫道即恁么。阇梨作么生。僧云。还见月轮么。师云。阇梨恁么道。此间大有人不肯诸方。师问云岩云。闻汝久在药山是否。岩云是。师云。药山大人相如何。云岩云。涅槃后有。师云。涅槃后有如何。云岩云。水洒不着。云岩却问师。百丈大人相如何。师云。巍巍堂堂炜炜煌煌。声前非声。色后非色。蚊子上铁牛。无汝下嘴处。师过净瓶与仰山。仰山拟接。师却缩手云。是什么。仰山云。和尚还见个什么。师云。若恁么何用更就吾觅。仰山云。虽然如此仁义道中与和尚提瓶挈水亦是本分事。师乃过净瓶与仰山师与仰山行次指柏树子问云。前面是什么。仰山云。只遮个柏树子。师却指背后田翁云。遮阿翁向后亦有五百众。师问仰山。从何处归。仰山云。田中归。师云。禾好刈也未。仰山云。好刈也。师云。作青见作黄见作不青不黄见。仰山云。和尚背后是什么。师云。子还见么。仰山拈起禾穗云。和尚何曾问遮个。师云。此是鹅王择乳。冬月师问仰山。天寒人寒。仰山云。大家在遮里。师云。何不直说。仰山云。适来也不曲和尚如何。师云。直须随流。有僧来礼拜。师作起势。僧云。谁和尚不起。师云。老僧未曾坐。僧云。某甲亦未曾礼师云。何故无礼。僧无对(同安代云。和尚不怪)石霜会下有二禅客到云。此间无一人会禅。后普请般柴。仰山见二禅客歇。将一橛柴问云。还道得么。俱无语。仰山云。莫道无人会禅好。归举似沩山云。今日二禅客被慧寂勘破。师云。什么处被子勘破。仰山便举前话。师云。寂子又被吾勘破(云居锡云。什么处是沩山勘破仰山处)师睡次仰山问讯。师便回面向壁。仰山云。和尚何得如此。师起云。我适来得一梦。汝试为我原看。仰山取一盆水与师洗面。少顷香严亦来问讯。师云。我适来得一梦寂子原了。汝更与我原看。香严乃点一碗茶来。师云。二子见解过于鹙子。僧云。不作沩山一顶笠。无由得到莫徭村。如何是沩山一顶笠。师即蹋之。师上堂示众云。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胁书五字云沩山僧某甲。此时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云沩山僧。唤作什么即得(云居代云。师无异号。资福代作圆相。托起古人颂云。不道沩山不道牛。一身两号实难酬。离却两头应须道。如何道得出常流)师敷扬宗教凡四十余年。达者不可胜数。入室弟子四十一人。唐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盥漱敷坐怡然而寂。寿八十三。腊六十四。塔于本山。敕谥大圆禅师。塔曰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