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

  复次,一时,佛般涅槃后不久,尊者阿难游于金刚,住金刚村中。是时,尊者阿难无量百千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于是,尊者金刚子亦在众中。尊者金刚子心作是念:“此尊者阿难,故是学人,未离欲耶?我宁可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观尊者阿难心。”于是,尊者金刚子便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观尊者阿难心。尊者金刚子即知尊者阿难,故是学人而未离欲。
  于是,尊者金刚子从三昧起,向尊者阿难而说颂曰:
  “山林静思惟,涅槃令入心,
  瞿昙禅无乱,不久息迹证。
  于是,尊者阿难受尊者金刚子教,离众独行,精进无乱。彼离众独行,精进无乱,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彼即于现法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尊者阿难知法已,乃至得阿罗诃,尊者阿难作是说:“诸贤,我坐床上,下头未至枕顷,便断一切漏,得心解脱。”若尊者阿难作此说,是谓尊者阿难未曾有法。
  尊者阿难复作是说:“诸贤,我当结跏趺坐而般涅槃。”尊者阿难便结跏趺坐而般涅槃。若尊者阿难结跏趺坐而般涅槃,是谓尊者阿难未曾有法。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未曾有法品薄拘罗经第三
  我闻如是:一时,佛般涅槃后不久,尊者薄拘罗游王舍域,在竹林迦兰哆园。
  尔时,有一异学,是尊者薄拘罗未出家时亲善朋友,中后仿佯,往诣尊者薄拘罗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异学曰:“贤者薄拘罗,我欲有所问,为见听不?”
  尊者薄拘罗答曰:“异学,随汝所问,闻已当思。”
  异学问曰:“贤者薄拘罗,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几时?”
  尊者薄拘罗答曰:“异学,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
  异学复问曰:“贤者薄拘罗,汝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颇忆曾行淫欲事耶?”
  尊者薄拘罗语异学曰:“汝莫作是问,更问余事:贤者薄拘罗,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颇忆曾起欲想耶?异学,汝应作是问。”
  于是,异学便作是语:“我今更问:贤者薄拘罗,汝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颇忆曾起欲想耶?”
  于是,尊者薄拘罗因此异学问,便语诸比丘:“诸贤,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以此起贡高者,都无是想。”若尊者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未曾有欲想。”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持粪扫衣来八十年,若因此起贡高者,都无是相。”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簿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持粪扫衣来八十年,未曾忆受居士衣,未曾割截作衣,未曾请他比丘作衣,未曾用针缝衣,未曾持针缝囊,乃至一缕。”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簿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乞食来八十年,若因此起贡高者,都无是相。”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簿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乞食来八十年,未曾忆受居士请,未曾超越乞食,未曾从大家乞食于中当得净好极妙丰饶食啖含消,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忆入比丘尼坊中,未曾忆与比丘尼共相问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此说:“诸贤,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乃至四句颂亦不为说。”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弹指顷头痛者;未曾忆服药,乃至一片诃梨勒。”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于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树。”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簿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于三日夜中得三达证。”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而般涅槃。”尊者薄拘罗便结跏趺坐而般涅槃。若尊者薄拘罗结跏趺坐而般涅槃,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尊者薄拘罗所说如是,彼时异学及诸比丘闻所说已,欢喜奉行。
未曾有法品阿修罗经第四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鞞兰若,在黄芦园。
  尔时,婆罗逻阿修罗王、牟梨遮阿修罗子,色像巍巍,光耀暐晔,夜将向旦,往诣佛所,礼世尊足,却住一面。
  世尊问曰:“婆罗逻,大海中阿修罗无有衰退阿修罗寿、阿修罗色、阿修罗乐、阿修罗力?诸阿修罗乐大海中耶?”
  婆罗逻阿修罗王、牟梨遮阿修罗子答曰:“世尊,我大海中诸阿修罗无有衰退于阿修罗寿、阿修罗色、阿修罗乐、阿修罗力,诸阿修罗乐大海中。”
  世尊复问曰:“婆罗逻,大海中有几未曾有法,令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婆罗逻答曰:“世尊,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令诸阿修罗见已乐中。云何为八?世尊,我大海从下至上,周回渐广,均调转上,以成于岸,其水常满,未曾流出。世尊,若我大海从下至上,周回渐广,均调转上,以成于岸,其水常满,未曾流出者,是谓我大海中第一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复次,世尊,我大海潮未曾失时。世尊,若我大海潮未曾失时者,是谓我大海中第二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复次,世尊,我大海水甚深无底,极广无边。世尊,若我大海甚深无底,极广无边者,是谓我大海中第三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复次,世尊,我大海水咸,皆同一味。世尊,若我大海水咸,皆同一味者,是谓我大海中第四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复次,世尊,我大海中多有珍宝,无量贵异,种种珍琦,充满其中。珍宝名者,谓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世尊,若我大海中多有珍宝,无量贵异,种种珍琦,充满其中。珍宝名者,谓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者,是谓我大海中第五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复次,世尊,我大海中大神所居。大神名者,谓阿修罗、乾塔惒、罗刹、鱼摩竭、龟、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罗、提帝麑伽罗。复次,大海中甚奇!甚待!众生身体有百由延,有二百由延,有至三百由廷,有至七百由延,身皆居海中。世尊,若大海中大神所居。大神名者,谓阿修罗、乾塔惒、罗刹、鱼摩竭、龟、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罗、提帝麑伽罗。复次,大海中甚奇!甚持!众生身体有百由延,有二百由延,有三百由延,有至七百由延,身皆居海中者,是谓我大海中第六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复次,世尊,我大海清净,不受死尸;若有命终者,过夜风便吹著岸上。世尊,若我大海清净,不受死尸;若有命终者,过夜风便吹著岸上者,是谓我大海中第七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复次,世尊,我大海阎浮洲中有五大河:一曰、恒伽,二曰、摇尤那,三曰、舍劳浮,四曰、阿夷罗婆提,五曰、摩企。悉入大海,既入中已,各舍本名,皆曰大海。世尊,若我大海阎浮洲中有五大河:一曰、恒伽,二曰、摇尤那,三曰、舍劳浮,四曰、阿夷罗婆提,五曰、摩企。悉入大海,既入中已,各舍本名,皆曰大海者,是谓我大海中第八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世尊,是谓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世尊,于佛正法、律中有几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世尊答曰:“婆罗逻,我正法、律中亦有八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云何为八?婆罗逻,如大海从下至上,周回渐广,均调转上,以成于岸,其水常满,未曾流出。婆罗逻,我正法、律亦复如是,渐作渐学,渐尽渐教。婆罗逻,若我正法、律中渐作渐学,渐尽渐教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一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复次,婆罗逻,如大海潮,未曾失时。婆罗逻,我正法、律亦复如是,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施设禁戒,诸族姓子乃至命尽,终不犯戒。婆罗逻,若我正法、律中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施设禁戒,诸族姓子乃至命尽,终不犯戒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二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复次,婆罗逻,如大海水,甚深无底,极广无边。婆罗逻,我正法、律亦复如是,诸法甚深,甚深无底,极广无边。婆罗逻,若我正法、律中诸法甚深,甚深无底,极广无边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三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复次,婆罗逻,如大海水咸,皆同一味。婆罗逻,我正法、律亦复如是,无欲为味,觉味、息味及道味。婆罗逻,若我正法、律中无欲为味,觉味、息味及道味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四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复次,婆罗逻,如大海中多有珍宝,无量贵异,种种珍琦,充满其中。珍宝名者,谓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婆罗逻,我正法、律亦复如是,多有珍宝,无量贵异,种种珍琦,充满其中。珍宝名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婆罗逻,若我正法、律中多有珍宝,无量贵异,种种珍琦,充满其中。珍宝名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五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复次,婆罗逻,如大海中大神所居。大神名者,谓阿修罗、乾塔惒、罗刹、鱼摩竭、龟、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罗、提帝麑伽罗。复次,大海中甚奇!甚特!众生身体有百由延,有二百由延,有三百由延,有至七百由延,身皆居海中。婆罗逻,我正法、律亦复如是,圣众大神皆居其中。大神名者,谓阿罗诃、向阿罗诃、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须陀洹、向须陀洹。婆罗逻,若我正法、律中圣众大神皆居其中。大神名者,谓阿罗诃、向阿罗诃、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须陀洹、向须陀洹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六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复次,婆罗逻,如大海清净,不受死尸;若有命终者,过夜风便吹著岸上。婆罗逻,我正法、律亦复如是,圣众清净,不受死尸;若有不精进人恶生,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彼虽随在圣众之中,然去圣众远,圣众亦复去离彼远。婆罗逻,若我正法、律中圣众清净,不受死尸;若有不精进人恶生,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彼虽随在圣众之中,然去圣众远,圣众亦复去离彼远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七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复次,婆罗逻,如大海阎浮洲中有五大河:一曰、恒伽,二曰、摇尤那,三曰、舍劳浮,四曰、阿夷罗婆提,五曰、摩企。悉入大海,既入中已,各舍本名,皆曰大海。婆罗逻,我正法、律亦复如是,刹利种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舍本名,同曰沙门;梵志种、居士种、工师种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舍本名,同曰沙门。婆罗逻,若我正法、律中刹利种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舍本名,同曰沙门;梵志种、居士种、工师种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娑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彼舍本名,同曰沙门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八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
  “婆罗逻,是谓正法、律中有八未曾有法,令诸比丘见已乐中。婆罗逻,于意云何?若我正法、律中有八未曾有法,若汝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此二种未曾有法,何者为上、为胜、为妙、为最?”
  婆罗逻白曰:“世尊,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不及如来八未曾有法,不如千倍、万倍,不可比、不可喻、不可称、不可数,但世尊八未曾有法为上、为胜、为妙、为最!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惟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佛说如是,婆罗逻阿修罗王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卷第九未曾有法品地动经第五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金刚国,城名曰地。
  尔时,彼地大动,地大动时,四面大风起,四方彗星出,屋舍墙壁皆崩坏尽。于是,尊者阿难见地大动,地大动时,四面大风起,四方彗星出,屋舍墙壁皆崩坏尽。
  尊者阿难见已恐怖,举身毛竖,往诣佛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今地大动,地大动时,四面大风起,四方彗星出,屋舍墙壁皆崩坏尽。”
  于是,世尊语尊者阿难曰:“如是,阿难,今地大动。如是,阿难,地大动时四面大风起,四方彗星出,屋舍墙壁皆崩坏尽。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有几因缘令地大动,地大动时四面大风起,四方彗星出,屋舍墙壁皆崩坏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