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小乘论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三不护者,谓诸如来三业无失可有隐藏恐他觉知故名不护。何等为三?一者如来所有身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身业恐他觉知须有藏护。二者如来所有语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语业恐他觉知须有藏护。三者如来所有意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意业恐他觉知须有藏护。
云何如来所有身业清净现行?
答:身业清净现行者,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复次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非梵行;复次所有学身业清净现行,所有无学身业清净现行,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身业清净现行,总名身业清净现行。于此义中意说如来,所有无学身业清净现行,及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身业清净现行。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身业清净现行,故说如来所有身业清净现行
云何如来无不清净现行身业?
答:不清净现行身业者,谓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复次断生命不与取非梵行;复次所有不善身业,所有非理所引身业,所有身业能障碍定,总名不清净现行身业。如来于此不清净现行身业,已断已遍知,如断草根多罗树头,令永于后成不生法,由此如来无可隐匿覆蔽藏护,勿他见我此秽身业,故说如来无不清净现行身业。
云何如来所有语业清净现行?
答:语业清净现行者,谓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复次所有学语业清净现行,所有无学语业清净现行,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语业清净现行,总名语业清净现行。于此义中意说如来,所有无学语业清净现行,及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语业清净现行。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语业清净现行,故说如来所有语业清净现行。
云何如来无不清净现行语业?
答:不清净现行语业者,谓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复次所有不善语业,所有非理所引语业,所有语业能障碍定总名不清净现行语业。如来于此不清净现行语业,已断已遍知,如断草根多罗树头,令永于后成不生法,由此如来无可隐匿覆蔽藏护,勿他见我此秽语业,故说如来无不清净现行语业。
云何如来所有意业清净现行?
答:意业清净现行者,谓无贪无瞋正起;复次所有学意业清净现行,所有无学意业清净现行,所有善非学非无学意业清净现行,总名意业清净现行。于此义中意说如来,所有无学意业清净现行,及所有善非学非无学意业清净现行。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意业清净现行,故说如来所有意业清净现行。
云何如来无不清净现行意业?
答:不清净现行意业者,谓贪瞋邪见;复次所有不善意业,所有非理所引意业,所有意业能障碍定,总名不清净现行意业。如来于此不清净现行意业,已断已遍知,如断草根多罗树头,令永于后成不生法,由此如来无可隐匿覆蔽藏护,勿他见我此秽意业,故说如来无不清净现行意业。
第三嗢柁南:
三三法有九 谓三爱漏求
及有黑闇身 怖受苦慢类
有三爱三漏三求三有三黑闇身三怖三受三苦性三慢类
三爱者,一欲爱,二色爱,三无色爱。
欲爱云何?
答: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欲爱;复次于欲界系十八界十二处五蕴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欲爱;复次下从无间大地狱,上至他化自在天,于此所摄色受想行识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欲爱。
色爱云何?
答:于诸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色爱;复次于色界系十四界十处五蕴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色爱;复次下从梵众天上至色究竟天,于此所摄色受想行识,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色爱。
无色爱云何?
答:于无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无色爱;复次于无色界系三界二处四蕴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无色爱;复次如欲色界决定处所上下差别不相杂乱,无色界中无如是事,然可依定依生胜劣说有下上,谓下从空无边处天,上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于此所摄受想行识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无色爱。
如世尊说:
有爱诸士夫 长世数流转
数受胎藏苦 往还诸有中
断爱诸有情 瀑流已断故
无爱润生故 不流转后有
复有三爱,一欲爱,二有爱,三无有爱。
欲爱云何?
答: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欲爱。
有爱云何?
答:色无色界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有爱。
无有爱云何?
答:欣无有者,于无有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无有爱。此复如何?如有一类怖畏所逼,怖畏所恼,忧苦所逼,忧苦所恼,苦受触故,作是念言:“云何当令我身死后断坏无有,永绝众病岂不乐哉?”彼欣无有,于无有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无有爱。
如世尊说:
爱所执有情 心贪有无有
魔轭所轭故 身常不安乐
流转诸有中 生已归老死
如犊子爱乳 随母尝不离
三漏者,一欲漏,二有漏,三无明漏。
欲漏云何?
答:除欲界系无明,诸余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谓欲漏。
有漏云何?
答:除色无色界系无明,诸余色无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谓有漏。
无明漏云何?
答:三界无智,是谓无明漏。
如世尊说:
若苾刍已断 欲有无明漏
诸漏永尽故 无影般涅槃
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
欲求云何?
答:住欲有者于欲界法未得为得,诸求随求平等随求,悕求欣求思求勤求,是谓欲求。
有求云何?
答:住色无色有者于色无色界法未得为得,诸求乃至勤求是谓有求。
梵行求云何?
答:离二交会说名梵行,八支圣道亦名梵行,于此义中意说八支圣道梵行。诸有于此八支圣道未得为得,诸求乃至勤求,是谓梵行求。
复次欲求者,非求死后当生诸有,然于现在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诸资生具未得为得诸求乃至勤求,是名欲求。
有求者,有谓五取蕴。何等为五?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如有一类作是念言:“云何令我得未来世如是类色受想行识?”彼于死后当生诸有,色等五蕴,诸求乃至勤求,是名有求。
梵行求者,从世第一法趣苦法智忍时,有梵行求非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名梵行,彼于尔时未得未近得,未有未现有。从苦法智忍趣苦法智时,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名梵行,彼于尔时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现有,如是从苦法智趣苦类智忍,从苦类智忍趣苦类智,从苦类智趣集法智忍,从集法智忍趣集法智,从集法智趣集类智忍,从集类智忍趣集类智,从集类智趣灭法智忍,从灭法智忍趣灭法智,从灭法智趣灭类智忍,从灭类智忍趣灭类智,从灭类智趣道法智忍,从道法智忍趣道法智,从道法智趣道类智忍,从道类智忍趣道类智,从道类智趣道类智,或趣所余无漏智时,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名梵行,彼于尔时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现有。复次若世间道,证一来果不还果时,有梵行求非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名梵行,彼于尔时未得未近得,未有未现有。若无漏道证预流果,或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时,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名梵行,彼于尔时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现有。
如世尊说:
具念定正知 诸佛真弟子
正知求圣道 终不求余事
若悕求已灭 圣道当趣尽
苾刍求尽故 无影般涅槃
三有者,一欲有,二色有,三无色有。
欲有云何?
答:若业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熟,是谓欲有。
色有云何?
答:若业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熟,是谓色有。
无色有云何?
答:若业无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熟,是谓无色有。
三黑闇身者,一过去黑闇身,二未来黑闇身,三现在黑闇身。
过去黑闇身者,云何过去,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说过去黑闇身耶?
答:过去者,谓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谓过去。黑闇者,谓于过去行,发起种种求解异慧,广说乃至疑犹豫箭,是谓黑闇。身者有说与疑相应无明名身,于此义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谓无智,由黑故闇,说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说名为身,故名过去黑闇身。
未来黑闇身者,云何未来,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说未来黑闇身耶?
答:未来者,谓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谓未来。黑闇者,谓于未来行发起种种求解异慧,广说乃至疑犹豫箭,是谓黑闇。身者有说与疑相应无明名身,于此义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谓无智,由黑故闇,说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说名为身,故名未来黑闇身。
现在黑闇身者,云何现在,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说现在黑闇身耶?
答:现在者,谓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谓现在。黑闇者,谓于现在行发起种种求解异慧,广说乃至疑犹豫箭,是谓黑闇。身者有说与疑相应无明名身,于此义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名无智,由黑故闇,说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说名为身,故名现在黑闇身。
三怖者,一病怖,二老怖,三死怖。
病怖者,云何病?
答:头痛等,广说如法蕴论,是谓病。
云何怖?
答:如有一类见他病已深生厌患,自念我身亦有此分,亦有此性亦有此法未越此法,由此便生惊恐怖畏,惶惧毛竖,是谓怖,由病起怖故名病怖。
老怖者,云何老?
答:发落等,广说如法蕴论,是谓老。
云何怖?
答:如有一类见他老已深生厌患,广说乃至惶惧毛竖,是谓怖,由老起怖故名老怖。
死怖者,云何死?
答:彼彼有情即于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广说如法蕴论,是谓死。
云何怖?
答:如有一类见他死已深生厌患,广说乃至惶惧毛竖,是谓怖,由死起怖故名死怖。
如世尊说:
诸异生虽能 厌病老死法
而不能如实 厌此所依身
我能厌此身 深了知此法
故不乐久住 速入无余依
我观一切种 无疾少年命
病老死所坏 唯出离安隐
我已勤精进 通达究竟迹
虽不习诸欲 而舍修梵行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五三法品第四之三
三受者,一乐受,二苦受,三不苦不乐受。
乐受云何?
答: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受,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时,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受。
苦受云何?
答:顺苦受触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谓苦受。
不苦不乐受云何?
答:顺不苦不乐受触所生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不苦不乐受。
如世尊说:
具念定正知 诸佛真弟子
能正知诸受 令贪等不生
于诸受及道 俱令渐次灭
苾刍受尽故 无影般涅槃
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坏苦性,三行苦性。
苦苦性云何?
答:欲界诸行由苦苦故苦。
坏苦性云何?
答:色界诸行由坏苦故苦。
行苦性云何?
答:无色界诸行由行苦故苦。
复次不可意诸行由苦苦故苦,可意诸行由坏苦故苦,顺舍诸行由行苦故苦。复次若诸苦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不可爱异熟果由苦苦故苦,若诸乐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可爱异熟果由坏苦故苦,若不苦不乐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非可爱非不可爱异熟果由行苦故苦。
复次苦苦性云何?
答: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种种苦故。
坏苦性云何?
答:如世尊说:可意朋友可意眷属可意境界,若变坏时,若遭毁谤陵蔑等时,发生愁叹忧苦悲恼,彼于尔时由坏苦故苦。
行苦性云何?
答:除苦苦性及坏苦性,诸余有漏行由行苦故苦。
三慢类者,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类。
我胜慢类云何?
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量力等,或总或别皆胜于彼。”由此起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蔑,是谓我胜慢类。
我等慢类云何?
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量力等,或总或别皆等于彼。”由别因缘而起于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蔑,是谓我等慢类。
我劣慢类云何?
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量力等,或总或别皆劣于彼。”由别因缘而起于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蔑,是谓我劣慢类。
第四嗢柁南曰:
四三法有十 谓火福欲乐
及慧根眼仗 六一火慧二
有三火三福业事三欲生三乐生三慧三根三眼三仗,火慧各二,余六各一。